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专业史苑
20065
●朱季康
12
,严婷婷
(苏州大学东区社会学院,江苏苏州;扬州大学历史系,江苏扬州)
1.2150212.225009
清末民初苏中图书馆事业述评
[关键词]近代;苏中;图书馆
[摘要]通过对清末民初苏中地区(扬
州、泰州、南通)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过程构,成为主流图书馆的必要补充。
的描述,总结其启动与发展的模式与特点,并同时期苏南地区至少有所近代图书馆存在,即:南
对其与苏南近代图书馆事业进行了初步的比较京江南图书馆、金陵大学图书馆、南京高师图书馆、苏州
与评价。图书馆、武进图书馆、无锡图书馆、无锡私立大公图书
[中图分类号]
G259.295
[文献标识码]
E
[文章编号]()
1005-8214200605-0108-03
苏中地区近代图书馆于社会转型阵痛中呱呱落地,虽学校图书馆所。所谓的“省立”三馆其实都是省立学校
过早夭折,但其清脆的啼鸣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新生社会文附设的图书馆,不是真正意义的省级馆;另有县、私立各
化事业的强大生命力,回顾其短暂道路,感动与深思将是
我们永恒的话题。
一
1970
世纪中叶,外国传教士开始在上海创办图书馆,
年代,各类藏书楼逐渐开放。年徐树兰在绍兴创办的
1902
私立公共藏书楼古越藏书楼和年首座官办公共图书
1904
馆湖南省图书馆的问世,揭开了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序上,并加订京沪各日报及杂志。该馆“先后凡用银二万六
幕。清代苏中地区为全国藏书重点区域之一,乾隆时《四千二百四十三元,岁用之银二千四百元或强。皆謇任
库全书》分藏全国阁,扬州文汇阁即为其中之一。其之。”成为中国地方馆中首屈一指的大馆。但随着相
7
间,苏中等地藏书家层出不穷,持续到清末,扬州吴引孙邻其他城市图书馆事业的逐渐发达,南通馆的优势没有维
测海楼,与宁波天一阁、常熟铁琴铜剑楼、聊城海源阁并持太久。
称藏书“四大家”。泰州的钱桂森“小天目山馆”、刘汉
臣“染素斋”等也享有盛誉。
清光绪二十九年
(年,苏中第一家近代学校图
1903)
书馆南通师范图书馆建立。年,江都、甘泉两县视学
1909
汪锡恩、蒋彭龄捐建“扬州第一图书馆”,是为地区最早
的近代公共图书馆。民国元年(年月创立的南通
1912)3
图书馆
,则是苏中规模最大的近代图书馆。截至“五四”
前,苏中近代图书馆简况如下表:
[][]
1554,230
名称地点成立时间性质馆长(负责人)
南通师范学校图书馆南通三元桥年私立张叔礼等
1903
如皋师范学校图书馆如皋冒家桥东年省立任鲁卿
1903
扬州第一图书馆扬州年私立
1909-
南通图书馆南通年私立
1912-
省立扬州中学图书馆扬州中学内年省立徐瑞祥
1912
扬州中学第二院图书馆扬州旧书府年省立
1912-
扬州通俗图书馆扬州年
1916--
江都东光市图书馆江都城东小学内年县立徐树滋
1917
如皋民众教育馆图书馆如皋东门水关北年县立顾启时
1918
・・
108
民国三年(年)后,南通、扬州、靖江、仪征等
1914
地通俗教育馆先后成立。这些教育馆大部附设图书室等机
9
馆、无锡天上市普通图书馆、松江通俗图书馆。苏中与其
相比
,数量上并不落后。
苏中地区图书馆馆址主要位于扬州、南通两个中心城
市。从性质上来看,公共图书馆所,通俗图书馆所,
22
5
2
馆。以张謇为名誉馆长的南通图书馆为其最亮点。建馆
初,除张謇捐书卷入馆外,还广邀各方人士捐赠图
80843
书。如:武进陶湘赠卷,宜兴储南强赠佛经
2264518416
卷等。集得各类线装书万余卷,并有少量日、西文图
14
书。该馆年经费元,由张謇捐助。民国七年(
15001918
年)张謇又新建藏书楼间,陆续添购图书至万卷以
1623
[]
3294
全国来看
,苏中属于近代图书馆事业启动较早的地区
之一,原因如下:
()近代图书馆的示范作用与地理区位是苏中近代图
1
书馆事业启动的基本前提,是为外因
190520
年至辛亥革命前夕,我国公、私立图书馆逾
所,而东部沿海地区是其相对集中分布的一个区域。它们
的出现对苏中地区有极大的示范与刺激作用。
在盐业改革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致命打击下,扬州
从东南经济文化中心沦落为一个区域性的中心城市
,对于
苏中其他城市的辐射能力也逐渐下降。这使得苏中区域在
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失去了一个领军城市,随之造成了转
型自生原动力的缺乏。但是由于苏中地处长江三角洲北
沿,相邻上海、南京等近代开放之大商埠,与省乃至国家
的政治中心的地理位置一直很近,加之当地深受《申报》
《新闻报》等近代媒体的熏陶,染风气之先,外引动力较
为强劲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苏中社会风气的开化,于
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启动,有相当的作用。
()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官商民协作是苏中近代图书馆
2
事业启动的主要保证,是为内因
穿透历史的浓雾,我们发现苏中地区自身蕴藏着清晰
顽强的变革因素。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一旦实现了文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专业史苑
20065
化事业的近代化改造后,将被与时俱进的传统文化赋予更二
加丰富的内容与意义,它的价值与影响也必较其他地区更
加突出,以扬州为代表的年悠久历史所酝酿的深厚四”运动后,苏中地区图书馆建设有了量与质的进步。到
2500
文化底蕴是苏中近代图书馆事业启动的最主要内因。这种
内因是通过该地区庞大的民间知识分子和士绅阶层中的个该阶段,近代图书馆开始由中心城市向各个县普遍分
人出于社会公益或商业利益的目的而表现出来。但仅从社布,扬州的宝应、高邮、仪征;泰州的靖江、兴化、泰
会公益与商业利益来解释其启动过程,并不能完全回答苏
中近代图书馆启动过程中的若干问题。早在
19
世纪末,
扬州城已经出现了具备若干近代图书馆特征的学会书楼。
光绪二十四年(年),《国闻报》刊载的《扬州医时学,所谓省立者座,实质是省级校立,而
18984
会章程》中即明确规定:“会中以广购书记为第一要非省立(前文已有交代),县立者座,私立者座,不
义”,“除购买书籍外,各种报章皆宜广搜博采,以新耳详者座。这与苏南以省级馆为主体的情况有很大差异。
目而开知慧”。其藏书以西学、新学为主,书籍有允许从类型上来看,公共图书馆座,通俗(民众)图书
[]
46
公共阅览和只供会员阅览、不对外开放两种。初步具备包
括会员和部分市民的读者层,有一定规章制度的管理模式
等近代图书馆属性。另一方面,在形势压迫下,苏中地区
原有的书院藏书体系也发生了类似学会藏书楼的变化。如
泰州下属兴化市文正书院在其
1898
年制定的《藏书凡例》
中就提到“立斋长”“编目缮写”“登薄取给”“挨次取
阅”,“倘有墨污,擅加丹黄,以及破损……照原价计价
赔罚”等项,显见,这已是一份很有近代图书馆特征的
[]
575
规章了。与南通相比,扬州、泰州图书馆近代转型启动的
自发与历史因素稍强一些。
官商民之间的协作也是苏中近代图书馆启动发展的一
大原因。扬州第一图书馆、私立南通师范学校图书馆、南
通图书馆等皆为典型个案
,说明苏中近代图书馆的建立有
着良好的社会舆论与人脉基础。
()张謇的图书馆理念与实践是苏中近代图书馆事业
3
启动的一大契机
南通近代发展的关键人物张謇,于近代图书馆事业有
着超前的理念,他以为:“盖有图书馆、博物馆,以为学
校之后盾,便承学之彦,有所实验,得以综合古今,搜讨
而研论之耳。”呼吁“固何如不私而公”,“不家守而
[]
3272
国守为尤美乎
?
”“使各得一二贤杰,举私家所藏书公诸
其多,犹是民也,何必不泰西若”希望通过图书馆
?
[]
5111
使私家所藏,播于公众,永永宝藏,期无坠逸”。基“
[]
3276
于这样的认识,光绪三十二年(年)他曾上书清政府
1905
建议设立京师图书馆。创业南通后,他开始了创办图书馆
的实践。南通近代图书馆事业是在实业与教育事业相对发
达的情况下启动的。实业方面有大生系列纱厂、通海垦牧
公司、同仁泰盐业公司、大达内河轮船公司等多个企业
20
组成的大生集团的雄厚实力作支撑。教育方面则有垦牧公
司农学堂、通州师范学校、通州女子师范学校、医学专门
学校、通海五属公立中学等及大批中、小学校作文化载体。
在一城实现实业与教育相对发达的盛况
,是中国当时其他
城市所不具备的。实业的首先发展为其提供了启动资金;
教育的发达为其提供了文化群体的支持与参与;城、镇、
乡整体共同发展为其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接纳空间。加上张
謇的主观努力,南通近代图书馆事业开始起步。
可见
,在苏中近代图书馆事业启动过程中存在两个鲜
明的模式,即强势外因推动下主观追求的南通启动模式与
知识分子士绅阶层公益或商业行为与社会自发进步的扬州、
泰州启动模式,两者皆受到近代思想潮流的冲击与促进。
19191937
—年是苏中近代图书馆的快速发展期。“五
1935
年,达到了历史阶段的相对顶峰。
兴,南通的如皋、海门、如东等县都有了图书馆。如果说
“五四”前的苏中近代图书馆建设是星星之火,那么“五
四”后,近代图书馆的建设开始在苏中大地普遍开花。
从性质上来看
2210
2
5
馆座,学校图书馆(含个儿童馆)个,僧侣图书
13313
馆个,私人图书馆及不详者个,形成了公共图书馆、
16
通俗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私人图书馆等多种性质图书馆
并存争辉的局面
,满足了各个层次读者的需求。
从所采用的分类法来看,采用《杜威十进分类法》的
有座,采用王云五《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的有座,
148
另有座采用科目分类法,刘国钧分类法、中文分类法、
2
徐寅初编目分类法、徐旭分类法和民众图书分类法各有
1
座图书馆采用。《杜威十进分类法》王云五《中外图书统
一分类法》是当时中国两大先进主流图书分类方法,苏中
大部分图书馆采用此两类分类法
,表明苏中图书馆与时代
潮流的紧密结合。
从藏书数量来看,抗战前,苏中地区图书馆藏书总量
当在万册以上。横向比较,同时期的苏南各市中除南
30
京一枝独秀外,其余也大体相当。
从阅读流量来看,学校图书馆阅读量较大,阅读量在
百人日以上的馆并不少见,如省立扬州中学图书馆、江
/
都县立初中图书馆、南通崇敬中学图书馆、扬州中学第二
院图书馆、高邮县立初级中学图书馆、南通中学暨实验小
学图书馆、私立扬州中学图书馆等。固定而较庞大的学生
群体成为了这些学校图书馆的稳定读者群。而一般公共图
书馆和民众通俗图书馆的阅读量并不理想
,如江都县立民
众教育图书馆、宝应第一民众图书馆、海门县立公共图书
馆等都仅有—人日阅读量。超过人日阅读量
4050/100/
的扬州五都市图书馆、扬州东光市图书馆两馆也是因为分
别设立在省立扬州实验小学和江都县立城东小学内的原因。
抗战开始后
,苏中近代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的势头被
日本侵略者扼杀。随着苏中地区的逐渐沦陷,县、市乡级
馆的网络被彻底破坏。没有新馆成立,原有的图书馆也在
战火中被毁或转移、隐藏,藏书受损严重。如靖江馆于民
国二十六年(年),年被日机炸毁;泰州馆藏散失
1937
4/101940
;仪征馆藏全部散失;泰兴馆藏于民国二十九年(
年)被日军全部烧毁;宝应馆图书于民国二十八年(
1939
年)转移至鲁垛镇,后大多散失。其中最为惨重的损失当
为省立国学馆在兴化的遭遇了。
193711
年月,省立国学图
书馆先后几次将约箱珍贵藏书秘密运至兴化存放,并
107
在西仓设立临时办公处,进行了长达数月的开放。年
1938
4
月停止开放,将图书分藏于兴化县城北门观音阁、中圩
罗汉寺、中堡乾明寺三处。年兴化沦陷,日军将观音
1941
阁所藏册方志和丛书全部焚毁。罗汉寺和乾明寺所
6803
・・
109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藏约箱书籍册、地图册幅、卡片书目种、稿本种、日文刊本种、高丽刊本种,
3014500439113614349
万片,于年月被汪伪和平军副师长马幼铭抢去,合计种。其实苏中地区有清一代,善本书收藏本
194341395
[]
61303
光复后,该部分图书被追回大部,实属万幸。不少,但由于战乱等原因,流失严重如清末扬州测海楼藏
专业史苑
20065
本
[]
4309
书余部,余卷,编有《仪征吴氏有福读书堂藏至兴化沦陷,除了起着部分图书馆作用的农村民众教
90002470
并书简明总册》和《扬州吴氏测海楼藏书目录》卷,育馆(如宝应芦村镇民众教育馆)还少量存在外,苏中地
精品众多。选择藏本汇刊有《有福读书堂丛刻》种,区近代图书馆已经全部停止开放,藏书绝大部分被毁、散
12
26
匆忙于年以万元将书出售,况也发生在整个中国沦陷地区,史料显示:抗战前南京特有箱、部,
193145898020
失
,近代图书馆事业的成果在炮火中毁于一旦。同样的景
1927
年,孙传芳部进入吴宅驻扎,偷走善本几百册。吴家
别市有公私藏书万册,战争中损失公共藏书内有孤本明人方志《八闽通志》《延安府志》《广西通志》
142406461
册,私人藏书册,计册。另有资料记载,等。这些书在北京和上海分别出售,北京图书馆得大宗,
53118459579
870419
年抗战中,江苏被劫夺图书册,
[]
61278
根据本文前少部分流入台湾和美国国会图书馆。这样的藏书散失情况
述苏中地区约有万册以上藏书量推算,苏中乃至江苏在当时的苏中并不少见。反观苏南,除了善本的收集保护
30
损失图书当数倍于此数。历史不可假设,但如果没有战争工作做得相对好外,各馆还积极征集先贤遗著,如无锡高
的影响,今天的苏中近代图书馆史必将更加的丰富多彩,
硕果累累
!
三零落,近有高映川君商诸族人,将全部板片移送县立图书
苏中近代图书馆的发展状况与相邻的苏南地区相比,馆庋藏,以垂永久”,保护的基础上还拟进行复兴利用,
有较多不足。“高氏尚拟将缺残板片一律补刊以便印刷,籍广流传,从
首先如馆室级别,苏中地区没有一所省级馆,年此先贤遗著得以永久保存矣”。
1936
统计,江苏省级馆分别位于苏南地区的南京、苏州、镇可作第一代苏中图书馆人代表的张謇曾剖心坦言:
江,人为造成了苏南、苏中的图书资源不平衡分布。以南“鄙人奔走江湖,劳人草草,比年以来,除教育公益外,愧
京省馆为例,该馆场馆建设实费两之巨。民初无他业可助邦人”,期望通过图书馆的建立,“以证通
34761
[][]
42975279
817000
年中,该馆经费累计近元,
[][]
43065279
如此巨量经费是,以融德艺,以大启我后进。”文脉永
苏中各馆难以企及的。年后,地处南京的图书馆更由昌,桑梓有幸,如今,苏中图书馆事业终于迈进了大启后
1927
于首善之区的地位,较苏中各馆更多征集图书的便利。如进的时代。回溯百年前,第一代苏中图书馆人在传承民族
1929
年成立的南京市立图书馆,成立之初,“广雅、商
务、中华三书局,国外各学会,赠有大宗珍贵典籍,各省怀。
县送呈掌故及志乘亦不少。”
[]
7
在图书馆数量及分布上,苏中苏南差异不大,但在藏
书质量上则有较大差距。苏中近代图书馆藏书以文学、史
地、杂志、教育、儿童类为主
,有一些馆藏较有特色,如
江都县立民众教育馆图书馆以古装书为主,南通崇敬中学
图书馆、通州师范学校图书馆都藏有一定数量的自然科学书店,
类书籍。但由于以县立公共图书馆与通俗教育图书馆为主
力,故各类高级藏书,尤其是学术性书籍及外文图书的缺
少一直是当时苏中各馆的心病。与南京、苏州等地相比
较,高校图书馆馆藏更显薄弱。据年《申报》调查,
1936
南京私立金陵大学图书馆藏书册,金陵女子文理
205316
学院图书馆藏书
58783
册,位于无锡的省立教育学院图书
馆藏书万册。这些书籍,尤其是专业书籍的存在极
5
[]
8297
大地便利了学校的教学与科研。从外文图书馆藏上来看,出版社,
据年月的调查:苏南除各省馆有大量外文图书
19183
[]
93
外,一些地方馆及学校馆也藏有相当数量的该类图书。如
南京高师图书馆有日文书册、西文书册。金陵教育出版社,
10013001992.
大学图书馆藏有西文书册。无锡县立普通图书馆藏
3141
有日文书册、西文书册。无锡天上市普通图书
1440444
馆藏有日文书
33838
册、西文书册。松江通俗图书馆藏有
日文书约册、西文书约册。同时期的扬州普通图
100200
书馆没有一本外文图书,当时苏中最大的图书馆南通学校
馆也仅藏有日文书册、西文书册,差距明显。
108290
再如善本书,南京省馆藏有嘉惠堂、八千卷楼等江南
著名藏书楼书籍,数量蔚为壮观。逶迤到年,有宋扬州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级硕士生。
19272000
版种、元版种、明版种、明钞种、四库底
4198112084
・・
110
攀龙“遗集十二卷曾于光绪初年刊行于世”,“原版藏东
林书院
,旋归忠宪公祠内,惟事隔数十年,辗转迁移颇多
[]
10
我六经诸子之说
文化及福泽桑梓上谱写的无量功德永远值得我们感激与缅
[参考文献]
[]王树槐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江苏省(—
1.1860
1916M.1984.
)[]台北: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
[]许晚成全国图书馆调查录[]上海:上海龙文
2.M.
1935.
[]张謇张謇全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3.M.
1994.
[]邹华享,施金炎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大事记
4.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M.1988.
[]李希泌,张椒华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
5.
(春秋至五四前后)[]北京:中华书局,
M.1982.
[]傅璇琮,谢灼华中国藏书通史[]宁波:宁波
6.M.
2001.
[]京市图书馆将成立[]申报,
7N.1929-02-24.
[]李朝先,段克强中国图书馆史[]贵阳:贵州
8.M.
[]丁道凡中国图书馆界先驱沈祖荣先生文集(
9.1918-
1944C.1991.
)[]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无锡县立图书馆收藏先贤书板[]申报,
10N.1919-
10-16.
[作者简介]朱季康(),江苏扬州市人,苏州大学
1979-
20041981-
级博士研究生;严婷婷(),江苏南京市人,
[收稿日期][责任编辑]张京生
2005-06-05
本文发布于:2023-11-06 09:21: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2337172079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清末民初苏中图书馆事业述评_朱季康 (1).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清末民初苏中图书馆事业述评_朱季康 (1).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