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泡泡教案

更新时间:2023-11-06 03:12:00 阅读: 评论:0

极化角-婚礼邀请语简短

小班音乐泡泡教案
2023年11月6日发(作者:退位加减法)

小班音乐泡泡教案

小班音乐泡泡教案

小班音乐泡泡教案1

活动目标:

1.乐意学说简单儿歌,并喜欢大胆表现。

2.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

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图一:吹泡泡,图二:泡泡升起来了,图三:泡泡

落下去,图四:泡泡睡觉,图五:泡泡爆炸)

2.吹泡泡的工具、用即时贴剪成圆形为泡泡。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吹跑怕玩具(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

教师吹泡泡,幼儿抓泡泡,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教师吹泡泡

幼儿观察泡泡的大小及泡泡的活动过程,初步感知活动儿歌

内容。

1、教师吹泡泡,引导幼儿说出老师在干什么?引发儿歌:

吹泡泡,吹泡泡。

2教师吹泡泡,提问:泡泡一样大吗、引出儿歌:大泡泡,

小泡泡。

3、教师有意识将泡泡从低往高吹,引导幼儿说出泡泡怎么

样了?引出儿歌:泡泡飞起来。”“泡泡落下来。

4教师吹泡泡,引导幼儿观察落在地上的泡泡像在干什么?

引出儿歌:泡泡爆炸了。

三、看课件,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学习完整地说儿歌。

1看课件图一:引导幼儿说儿歌:泡泡吹泡泡,吹泡泡。”“

泡泡,小泡泡。

2、看课件图二:引导幼儿说儿歌:泡泡飞起来。

3、看课件图三:引导幼儿说儿歌:泡泡落下来。

4、看课件图四:引导幼儿说儿歌:泡泡睡着了。

5、看课件图五:引导幼儿说儿歌:泡泡爆炸了。

四、师幼扮泡泡(将剪好的圆形为泡泡贴在胸前)

拉成圆圈,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在游戏情境中,鼓励幼

儿边说儿歌边说玩。

五、幼儿边听配乐儿歌,边吹泡泡,活动结束。

附儿歌:吹泡泡

吹泡泡,吹泡泡,

大泡泡,小泡泡,

来,

来,

了,

了。

课后反思:

活动以游戏对贯穿始终,孩子们看泡泡、捉泡泡、说泡泡,

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发现后表扬,在表达后提升,很快就掌握了

儿歌内容,而且学习的兴趣非常浓厚。我觉的完成的比较好,活

动中幼儿也很感兴趣,尤其是幼儿在吹泡泡的过程,在刚开始老

师在吹泡泡引导幼儿说出大小泡泡,在老师边吹泡泡让幼儿观察

了泡泡从空中怎样了,通过一步一步的引导幼儿说出了儿歌,

开始还不熟练,最后在看视频再次来引起幼儿对儿歌的感兴趣,

在边看着图片,老师的引导下幼儿说出了儿歌,然后请教师带领

幼儿用完整的句子把儿歌说下来,在游戏中鼓励幼儿大胆的说,

活动中特别关注胆小的幼儿,多给他们在集体面前表现的机会。

我的.设想还没有真正的得到实施,如果有机会我想要让自

己班上的孩子每天都能处在这样快乐的情绪中,没有压力,没有

烦恼,只有他们快乐的在草坪上边唱歌儿边嬉戏。通过这样一次

活动能发现自己在带活动过程中的很大不足,也能从同行那里学

到很多关于游戏教学的方法,以后还需不断改进、努力。

小百科:吹泡泡,是一种儿童玩的游戏。是一种很流行的游

戏。玩这种游戏的通常是小孩子。

小班音乐泡泡教案2

教学目的:

1、感受音乐的诙谐有趣,发现音乐儿歌递增歌词的韵律。

2、能积极愉快地参与仿编活动,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活

动准备:音乐 小丑图片 红和绿的贴纸(每人一份) 大鼓和小鼓

活动重点:快乐的感受音乐中诙谐、有趣的儿歌韵律。

活动过程:

一、鼓声敲敲

S:大鼓小鼓来唱歌,考考我们的小耳朵。

(教师敲大鼓和小鼓,让孩子边听边用小手舞动起来)

S:我们小朋友也会唱大鼓和小鼓的歌对吗?

复习歌曲:大鼓小鼓

二:欣赏感知

故事引导:今天老师请来了小丑先生来我们这里演出,他带

来的节目是:小丑先生吹泡泡糖,小丑先生最喜欢吹泡泡糖了,

每当他要演出的时候都要吹泡泡糖,可是这泡泡糖很调皮的,

们听听小丑先生的.泡泡糖吹到哪儿去了好吗?

1、教师用鼓点伴奏,把儿歌第一段唱出来。

提问:小丑先生的泡泡糖贴到哪儿去了?变得颜色了?

2、教师引导幼儿打着节奏,学念儿歌。X __ X

S:我们现在听小丑先生给我们唱歌吧。

(让我们听听小丑先生的泡泡糖还粘到哪儿去了?)

3、教师和幼儿一起来完整欣赏音乐。

S:幼儿听听音乐中的泡泡糖还贴到我们身体的什么地方?

4、引导幼儿再次完整的倾听音乐。

S:我们小朋友听到泡泡糖第一次粘到哪里?第二次又多了哪

?第三次又多了哪里?

5、老师用鼓点把孩子说出来的歌词进行梳理、总结。

第一段,贴到小脸旁;第二段,贴到小脸旁和小屁股;第三段,

贴到小脸旁、小屁股和小肚子。

6以分段欣赏的形式,引导幼儿感知逐段递增歌词的规律。

三、节奏舞动

故事引导:小丑先生吹泡泡糖演出时,还要一些鼓手来帮忙

呢,让我们一起为小丑先生敲起鼓、唱起歌好吗?

1 师生共同讨论:在什么地方敲起鼓?教师引导幼儿把自

己想象成大鼓,在身体的每个地方都可以敲起鼓。

2 我们现在自己来做小丑先生参加演出。教师用红和绿的

贴纸戴手上进行第一段的示范演出。

3 幼儿随音乐进行演出。 smtxjs.

四、续编歌词

S小丑先生,我们的演出怎么快就没有词了,还想演出,

们自己想想歌词好吗?

1、老师把孩子们的歌词放进节奏中唱出来。

2、邀请大家一起按节奏表现创编的歌词。

带着小丑先生出去演出。

泡泡糖,真荒唐,一不小心粘到小脸旁,涂一块红,涂一块

绿,扮成小丑最美丽!

泡泡糖,真荒唐,一不小心粘到小脸旁,一不小心粘到小屁

股,涂一块红,涂一块绿,扮成小丑最美丽!

泡泡糖,真荒唐,一不小心粘到小脸旁,一不小心粘到小屁

股,一不小心粘到小肚子,涂一块红,涂一块绿,扮成小丑最美

!

小班音乐泡泡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幼儿感受并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节拍,

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

2、通过玩音乐游戏,幼儿复习五线谱五线四间的位置。

3、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4、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活动准备:

1精灵王国的生日礼物电子课件,包括故事和五线谱。

2、沙蛋若干。

活动过程:

导入:幼儿听音乐入场。

一、欣赏课件第一部分:故事:精灵王国的生日礼物(一)

1、教师操作课件讲述故事。

2、猜猜小精灵说的是什么?――泡泡糖。

二、学习泡泡糖的动作,拍身体各部位。

三、听音乐学习律动。

1听音乐徒手感知节拍。(重点启发幼儿能感知泡泡糖粘粘

的特点,从而感知2/4拍的节奏特点。)活动重点是感知音乐节

2、引导幼儿尝试创编新的律动动作,感受2/4拍的节奏特

点。

3、听音乐,手持沙蛋感知节拍。(层层深入,为解决下一环

节的难点进行铺垫。

4、两个小朋友配合做律动。(难点。指导幼儿在对方身体部

位感知节拍。

律动是层层深入的,有没有小朋友的创造?

反思:

这两次奥尔夫课程泡泡糖的活动, 我用幽默的语言、生动

的比喻使音乐活动充满情趣,尤其在教材趣味化、设计趣味化、

教法趣味法上下功夫。孩子们随着老师简练和游戏性的语言进入

了音乐的意境,在音乐意境中孩子们不仅感受了音乐,而且表现

音乐的积极性大大提高。通过老师的精心安排,使幼儿感到有趣

味。

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将好奇”“形象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使我的教育方法力争生动形象,充满情趣。

达尔克洛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

不如说是情感过程。因此将音乐教育的重点着眼于引导幼儿对

音乐情感因素的体验。

那么,怎样利用音乐手段达到情感交流、让幼儿轻松愉快地

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呢?我认为关键是一个字,因为老师的感

情对幼儿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和我接触过的人都说我非常爱笑,确实我是个很快乐的人,

尤其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我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我在事业、

孩子和生活中总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

力创造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气氛,以此来激发幼儿对音乐活

动的兴趣。

比如说在活动中经常看着幼儿的眼睛讲话和示范;用表情、

动作等去调整幼儿的心理状态。同时,我还以各种不同的身份与

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在音乐活动中,我不仅仅是老师,还可能是

其他角色。通过扮演角色、逼真地表演,就把幼儿带入到音乐作

品特定的意境之中。

在这一次奥尔夫音乐活动前,我对教材都要做详尽的研究和

分析,领会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如:在《泡泡糖》这首音乐,

我就根据歌词内容分析出歌曲所要表达的欢快、趣味、自信等几

种感情。由于我对教材的感情做了详尽的分析,并将这些感情充

分表现在其中,所以使一首简单的音乐有了丰富的情感体现,使

一首较为平淡的歌曲显得耐人寻味了。

小班音乐泡泡教案4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情绪,初步学习在间奏处控制不唱。

2、通过吹泡泡的游戏动作,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3、大胆参与歌唱活动,体验用吹泡泡动作表示间奏音乐的.

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师带幼儿一起玩过吹泡泡的游戏

2、吹泡泡的工具一份

活动过程:

1、教师吹出一串串泡泡,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引出主题

2、引导幼儿回忆吹泡泡的情景,学习56句歌词

教师:泡泡到哪去了?

我们来喊一喊它:泡泡×|泡泡×|(泡泡抓泡泡抓)

引导幼儿说出泡泡不见了"(边说边做动作)

3、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教师范唱歌曲1-2遍,在间奏处用吹泡泡的动作表示

教师:泡泡唱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通过动作帮助幼儿回忆歌词

教师:你听到了什么?(吹呀吹泡泡有大又有小飞呀飞上天

飞呀飞上天)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有节奏的念歌词并做出动作。

教师带幼儿听琴按节奏念歌词

重点练习在间奏处用吹泡泡的动作表示

幼儿学习演唱歌曲2-3

幼儿歌唱过程中,教师用歌声、动作提示幼儿,注意逐步退

出,鼓励幼儿自己大胆跟琴唱。

4、结束活动:教师吹出许多泡泡,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

中自由结伴演唱歌曲。

小班音乐泡泡教案5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玩乐情绪。

2.能够在老师设置的情境与肢体动作的帮助下理解、记忆歌

词。

3.乐于参与歌唱活动,体验与同伴歌唱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有吹泡泡的生活体验。

2.玩体育游戏:吹泡泡

3.吹泡泡的工具和肥皂水

活动过程:

1.律动:《开火车》《小猪睡觉》

2.学唱歌曲。

(1)吹肥皂水泡泡,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刚才老师在干什么?泡泡怎么样?后来呢?

(2)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入歌词。

(3)熟悉歌词,琴声作背景,并在间奏处模仿吹泡泡的动作。

(4)跟随音乐完整地念一遍歌词,并在间奏处做相应的动作。

(用手势和动作提示幼儿念歌词,做动作)

(5)教师完整范唱歌曲。

(6)幼儿跟随琴声演唱歌曲。

(在歌唱中,教师辅以歌声、体态等提示幼儿,并逐步退出)

3.与老师一起玩吹泡泡的音乐游戏。

活动

幼儿园师德师风培训-辅导员助理的职责

小班音乐泡泡教案

本文发布于:2023-11-06 03:12: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211520283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班音乐泡泡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班音乐泡泡教案.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