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的故事————冼星海
冼星海(1905~1945),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中国作曲家。
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生于澳门一个贫苦船工的家庭。
1905年 6月13日生于澳门,1918年入岭南大学附中学小提琴,1926
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音乐系学习。1928年进上海国
立音专学小提琴和钢琴,并发表了著名的音乐短论《普遍的音乐》。
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从师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
作曲家保罗·杜卡。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
学习。留法期间,创作了《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
等十余首作品,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
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并为进步影片《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
话剧《复活》《大雷雨》等谱写音乐。抗战开始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
二队,后去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开展救亡歌咏运动。1935年至1938
年间,创作了《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
开》《茫茫的西伯利亚》《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后方去》《在太
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1938年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
系主任,并在“女大”兼课。教学之余,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
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1940年去苏联学习、工作,1945年10
月30日卒于莫斯科。
在冼星海短促的一生中,创作生活约10余年,共作歌曲数百首
(现存250余首),大合唱4部、歌剧1部、交响曲2部、管弦乐
组曲4部、狂想曲1部以及小提琴、钢琴等器乐独奏、重奏曲多首。
在冼星海的创作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广的是多种多样的群众歌曲。
其中有正面表现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采用号召性、战斗性的进行曲
形式的《救国军歌》《青年进行曲》《保卫卢沟桥》和《到敌人后方
去》;有具体展示人民战争壮美的战斗图景、将抒情性与鼓动性或描
绘性与概括性结合在一起的《在太行山上》《游击军》和《反攻》;
有表现工农群众的劳动生活、采用特定的劳动音调和节奏写成的《顶
硬上》《拉犁歌》《搬夫曲》和《路是我们开》;还有为抗战中的妇
女、儿童写的《只怕不抵抗》《祖国的孩子们》和《三八妇女节歌》
等等。在这些群众歌曲中,冼星海根据不同内容,创造具有不同个性
特征的音乐形象,或以具有冲击力的节奏和挺拔高昂、富于棱角的旋
律,表现激昂慷慨的情绪和威武豪壮的气势;或以气息宽广的旋律、
舒缓沉着的节奏和抒情含蕴的音调,体现革命人民丰富的内心世界。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黄
河大合唱简介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作
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这部作品由诗人
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
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
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
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
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
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
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
词。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
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1940年12月,冼星海来到苏联,这是他生活的最后五年。在此
期间,他得以有较集中的精力对几部大型作品进一步修饰并最终完
成。1941年6月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苏德战争”。连年的兵火战乱,
颠沛流离,生活无着,再加上缺医少药,使本来体弱多病的冼星海得
不到及时的救治,到了生命垂危的地步。1945年初,苏联有关方面
将他送到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医院接受治疗。刚住进医院,冼星海便
开始创作管弦乐《中国狂想曲》。但病魔无情,1945年10月30日
他病逝于克里姆林宫医院,年仅40岁。同年11月14日,延安隆重
举行了“冼星海追悼会”,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
海致哀”。
本文发布于:2023-11-05 14:05: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1643412070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音乐家的故事——冼星海.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音乐家的故事——冼星海.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