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动画创作中戏曲元素的应用研究
作者:吕婵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2年第07期
摘 要:纵观我国动画曾经的辉煌年代,我国动画在创作过程中广泛的吸收应用戏曲元
素,如:《骄傲的将军》、《大闹天宫》等。将传承千年的中国戏曲与时尚炫目的数字动画二
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有利于中国戏曲文化的传承和民族动画的发展。本文深入分析戏曲元素
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意义等,为中国民族动画创作提供了一条可借鉴之路。
关键词:戏曲元素;中国动画;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037-02
我国动画在世界动画舞台上曾经有过闪耀夺目的光辉:1941年9月万氏兄弟制作的亚洲
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红遍国内外,自此一部部民族性动画《骄傲的将军》、《大闹天
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谭》、《三个和尚》、《小蝌蚪找妈妈》等都在国内外各大电
影节上获得多个奖项。可以说当时的中国动画在世界动画长廊里有着一席之地,并散发着它独
特的光芒。然而,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由于改革开放,处在社会、文化转型中的中
国动画在欧美日动画的冲击下,稍显逊色。曾经被美誉为“中国学派”的中国动画,时至今日,
仍然处于徘徊摸索、面临挑战的时期。
目前,国产动画存在许多问题:创作内容较为单调、盲目对他国动画的模仿、产业链不完
善等等诸多因素制约着我国动画的发展。纵观我国动画发展历史以及对欧美日等动画大国的观
察,不难发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搞民族特色动画是我国动画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因为缺乏原创意识和民族特色,中国动画业正试图借助历史悠久的戏曲艺术来焕发活力。
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体系中的瑰宝,它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武术以及语言等多种表演
形式于一身。将戏曲元素融入到动画创作中,不仅能为动画注入新的活力,也为传统艺术的
“现代化生存”提供了借鉴与思路。
一、中国动画与戏曲元素融合渊源已久
早期中国动画的表现形式是由皮影戏慢慢演变过来的。自1939年轰动全球的美国动画片
《白雪公主》在上海上映,万氏兄弟看完后,从中得到启发与触动:为什么中国的动画题材不
能走向世界呢?于是万氏兄弟开始把传统的中国动画搬上银幕,开启了拍摄民族特色动画片的
先河。从作为第一部中国民族风格的动画作品——1956年出品的《骄傲的将军》、到世界著
名动画片《大闹天宫》,再到中国动画业成熟时的经典的作品《哪吒闹海》、《天书奇谭》等
等中可以看出,它们都应用了大量的中国戏曲元素。它们将戏曲艺术中的人物扮相、表演动
本文发布于:2023-11-05 13:31: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1622802283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动画创作中戏曲元素的应用研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动画创作中戏曲元素的应用研究.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