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完美版

更新时间:2023-11-05 13:13:42 阅读: 评论:0

物是人非的诗句-三眼一板的意思

《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完美版
2023年11月5日发(作者:你快乐吗)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

课前激趣:

师:今天来到利津实验二校,看到同学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老师很高兴,不过......

生:(脸上充满好奇)

师:(充满怀疑地语气)老师不知道同学们对自己有没有信心?

生:(齐声洪亮地)有。

师:(怀疑地语气)那么,一会课堂上敢回答问题吗?

生:敢。

师:上课。

师:(聊天式的)同学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

生:喜欢。

师:我也很喜欢。那么大家有愿意和我交朋友的吗?

生:(纷纷地举起了手)

师:(走到同学中间,和学生握手,然后深情地)老师最近刚刚结识了一位新朋友,今天

我带来了她的照片,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位新朋友带给我们的感动和震撼,相信,这位新

朋友的传奇故事会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

(教师多媒体展示花木兰的图片)

生:(观后议论纷纷)花木兰。

师:(抓住时机)你们了解她的情况吗?

1:花木兰代父亲从军。

2:美国的迪斯尼公司把花木兰的故事拍成了动画片,另外,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

说的就是花木兰的故事。

师:(多媒体展示花木兰祠)一提起“花木兰”这个人物,我们心中都有既亲切又遥远的

感觉,因为对于木兰,我们中国人真的太熟悉了。但它毕竟生活在千百年前,她到底有什么

魅力,以致于家喻户晓,风靡世界,打动了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人民的心呢?今天就让我们

带着这个疑问,一起走进木兰的最初雏形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相信大家一定会从中找到

答案。下面,让我们拿起笔,写下这位朋友的名字。

(教师板书课题)

师:《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请同学们根据自己以前学诗的体会,

来畅谈一下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学习这首诗?

3:熟练地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4:理解诗意,体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5:了解花木兰是个什么样的人。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学习诗歌的基本方法,根据同学们的认识和理解,这节课

我们共同来完成两个学习任务: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诗。2、把握内容,感受木兰

的人格魅力。

师:《木兰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叙事诗中的一朵奇葩,需要同学用心去读,

下面同学就大声地自由地读通全诗。

生:(自由地投入地朗读,用笔勾画)

师:刚才,我发现同学们读文章很认真,也很投入。下面,请以“我认为文章中_____(

或词)很重要或很难写或易错,需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形式,来汇报自己的收获。

6:我认为文章中的“可汗kèhán”容易读错,需提醒同学们注意。

7:我认为文章中的“鞍鞯”容易写错,需提醒同学们注意。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8:我认为文章中的“金柝”容易写错,需提醒同学们注意。

师:同学们说的不错。大家看投影,谁来领读?

9(投影出示:机杼 可汗 鞍鞯 辔头 燕山 胡骑 戎机 朔气 金柝 红妆

我旧时裳 傍地走)

师:这么短的时间,同学们就读的这么好,能不能再接再厉?

生:(齐答)能。

师:对于诗歌,朗读是走进诗歌境界的捷径,只有认真去读,反复吟诵,我们才能走进

人物的内心世界,体味其中蕴含的情感。下面,同学们就带着对木兰这个人物的理解和倾注

地感情,再次自由地有感请地朗读全诗,并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全诗的主要内容。

10:这首诗主要些了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师:仅仅用代父从军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完整吗?

10:……

师:木兰是一位女性,她是怎样完成代父从军任务的?

11: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师:文章中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同学们知道文章的主人公是谁吗?你们喜欢她吗?喜欢

她的什么?为什么?

(投影要求:品说木兰1、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交流2、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

3、请以“我喜欢木兰的______,因为______,课文中相关的诗句是______”的形式来说)

生:(读诗思考探究)主人公是花木兰。

12:我喜欢木兰的勤劳、善良、孝顺、热爱劳动。因为勤劳善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德,是我们的传家宝,课文中相关的语句是否“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

闻女叹息”

13:我喜欢木兰的勇敢坚毅、忠孝两全。因为木兰作为一个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女子,

她能在国家危难的情形之下,毅然决定代父从军,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呀!我虽然是一个男

孩子,我感觉自己做不到,所以,我很服喜欢她,也很佩服她,特别是她战胜自己的的勇气。

课文中相关的语句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14:我也喜欢木兰的勇气可嘉。因为大家都知道,在当时,女子是不能参军的,木兰

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毅然决定替父从军,是需要勇气的。文章

中“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和“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等句子就是最好的例证。

师:同学说得太好了。木兰之所以能做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决定,是源于她内心有一颗跳

动的爱国之心。正是有了它,我们的木兰才女扮男装男装,奔赴沙场。下面,就让我们带着

对文章的理解和对木兰的敬佩,来朗读文章的第一、二自然段。

生:(齐读,但韵味不够。

师:(教师指导朗读)①前两句写木兰平日在家劳动的情形,应读得缓慢些,读后作稍长

停顿。为什么?(要让读者想象她不仅勤劳,而且技巧娴熟。)②“不闻”——谁“不闻”呢?(

)这是木兰见到“军帖”之后,出现了不寻常的情况:停机而叹。父亲感到奇怪——这正是

情节的开端,当轻声徐徐而读。读完,径直接读“问女”二句。③木兰答父问的基调是深沉

的,但其间又有变化。木兰本有所思,为什么偏要说“无所思”“无所忆”?(宽慰老父)“昨

夜”一节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忧国忧家)如此低沉的诗句该怎么读呢?(低而缓)到段末,感

情有变化吗?(转为坚定)“愿为”两句应当读得恳切些。

生:(反复地练读后,在老师手势的指引下,节奏感强,有韵味)齐读。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15“我喜欢木兰的英勇善战、刚强坚毅,因为作为一个女孩子,能够和男子一样在艰

苦的环境中克服重重困难,在沙场奋勇杀敌,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课文中相关的诗句是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师:(指导朗读)第四段的基调是悲壮的,读时头脑里要有“平沙列万幕”的视象,“万

里”两句写木兰到战场后回忆此番行军历程(上文“闻燕山胡骑鸣”表明已到战场),读时须有

苍凉慷慨之感,中速。②“朔气”两句概括了木兰十年战斗生涯,宜用悲壮声调读,引发听

者的想象,因为十年艰苦作战的种种经历俱在其中,用慢速;然后急转直下,读“将军”两

句,可加快速度。

生:(练读)

16:我喜欢木兰的不慕荣华富贵,热爱家乡,思念亲人的纯真性格和儿女情怀,因为

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有太多的追名逐利的现象,他们饮水不思源,而木兰爱家乡爱亲人的纯

真性格让我明白:我要体谅我的父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自己的父母。课文中相关的

诗句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7:我喜欢木兰的机智、谨慎,因为如果我有了木兰的这些好的品质,我就可以做一

名警察,为维护社会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课文中相关的诗句是“出门看伙伴,伙伴皆

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8:我既喜欢木兰勇敢坚定为国尽忠的英雄气概,也喜欢木兰柔情万点的儿女情怀,

因为她让我明白了“巾帼不让须眉”“女子当自强”。课文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

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就是对木兰儿女情怀的最好诠释。

师:刚才同学们从不同的方面,概述了花木兰高尚的品质,畅谈了自己对木兰由衷地喜

爱与赞美之情,让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花木兰千百年来深受人们传颂的原因:一方面源于她

勤劳善良、不慕富贵、美丽动人的女儿情怀;另一方面也源于她忠孝两全、勇敢善战、谨慎

机警的英雄气概。而她这种独具特色的人格魅力正在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身上得以延续与传

承……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文章,满怀深情地读出这位中华奇女子的儿女情怀吧。

(多媒体展示文章的第三自然段,配以音乐渲染)

生:(自由地深情地朗读)

19(配乐朗读但感情不够)

师:(满怀深情地配乐朗读)

生:(热烈地鼓掌)

师:从老师的朗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19:体会到了木兰复杂的心情,对家的依依不舍,对父母的牵挂。

20:体会到了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

21:体会到了一种两军对峙的紧张气氛。

22:战斗的激情

师:的确,当夕阳西下暮色沉沉时,木兰独自露宿在黄河之畔,耳听黄河流水哗哗作响,

耳边却时时回响着父母的声声呼唤,征程漫漫,女儿何时能再听到爷娘的亲切呼唤啊!那种

既向往战斗,又对家依依不舍的矛盾心理,让我们又对木兰多了一份牵挂与佩服。

生:(短暂地沉默)

师:在感受完了花木兰思亲思乡的儿女情怀之后,让我们再来听一段欢快的乐曲,判断:

最适合文章哪一段配乐朗读?为什么?

(多媒体播放音乐《喜洋洋》

23:文章的第五自然段。因为音乐是欢快的、喜庆的,木兰十年征战侯荣归故里不管

是木兰还是她的亲人,每个人都会喜上眉梢,喜悦之情必定会溢于言表。

24:我认为不仅如此,他们的这种喜悦高兴的心情必定会表现在行动上,俗语说“人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逢喜事精神爽”

师:(指导朗读文章的第五自然段)诵读的基调是热烈、欢快,但其间亦略有变化。①家

人欢迎一节要有喜庆的气氛,节奏最快。②木兰一到家,就是一副天真的女儿情态,节奏稍

稍放慢,宜轻声读,以表现木兰对故居的亲切感和对女儿妆的喜爱。读到“贴花黄”,应作一

顿,为高潮蓄势。③“见伙伴”一节是全诗高潮,首句说木兰,宜读得平缓,至“惊忙”要

突然振起;伙伴语的重音在“十二年”“不知”上,“十二年”后应作一顿。因此,我们在朗

读时要注意读出诗的重音、节奏和语气。

师:这样简短的文字我们读起来琅琅上口欢快而又明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达效果呢?

25:运用了“开、坐、脱、著、理、帖”等一系列的动词,非常有动感。

26。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师:除了排比还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

写到两个句子(或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不足,就是互文。而文章中“开我东阁

门,坐我西阁床”“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等就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

文章中正是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才让文章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感明快,这也符合

民歌质朴刚健的特征。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木兰这个名字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她那独具特色

的人格魅力更是深深打动了我们,让我们深受启发和教育,而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木兰说什

么?(多媒体投影:“木兰,我想对你说——”

27:木兰,我佩服你!

28:木兰,你在国家危难的时刻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女儿身,谱写了一段千年传颂的

佳话,我为你欢呼,为你自豪。

29:木兰,佩服你的勇气,你是我心中永远的骄傲。

30“自古中华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你是女子中的佼佼者,为你鼓掌。

31:木兰,巾帼不让须眉让我佩服;勤劳善良让我学习;智勇双全让我叹服。你,永

远的明灯。

32:木兰,英雄的名字,英雄的民族。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木兰这个名字已经深深地震撼了大家,也震撼了我。下面,就

让我们齐读这首诗,来表达我们对于木兰的深深敬意吧。

(多媒体出示)附:

历史,请永远记住这光辉的一刻

当侵略者的铁蹄踏碎了你

一个普通女子的生活梦想

你义无返顾的迈出了

这历史的、壮丽的、诗的一步

天空的雄鹰被你惊呆了

广袤的中华大地被你惊呆了

侵略者的野心也被深明大义的你惊呆了

是双亲的恩情养育了你

是北方这片柔情的土地滋润了你

是你的人民的智慧和勇敢提升了你

木兰

英雄的名字

英雄的民族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六一儿童节的作文-尿多吃什么药

《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完美版

本文发布于:2023-11-05 13:13: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1612222070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完美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完美版.pdf

上一篇:木兰诗(6)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