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代中国动画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问
题】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近年来,中国动画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在
这被喻为朝阳产业的动画业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遭受着病痛。
在世界动画史上我们曾经辉煌过,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水墨动
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与稍后横空出世的《哪吒闹
海》,这些动画作品都以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获得了巨大的
成功,更是尽显中国传统艺术风格的巨大魅力,使国际动画界折服。
接着,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大批优秀的富于民族风情的动画片不
断涌现,成就了“中国学派”的辉煌。
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当美、日的动画业声势浩大,
成为支柱产业,并以相当高的占有率侵袭我国的市场,以免费输入
或盗版传播的方式铺天盖地的影响和夹击着我国的动画业之时,
中国动画却处于一种低迷的束手无策的状态。时至今日,中国动
画片在国际的占有量几乎为零。这种局面时至今日似乎也并没有
得到完全意义上的改观,因此,大力发展我国民族动画产业依然刻
不容缓。目前,我国动画界理论滞后,人才缺乏,市场体制落后,加之
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些都是影响和制约我国民族动画发展
的严重问题。
二中国民族动画产业发展状况
20世纪80年代,中国动画的发展陷入停滞,日本和欧美的动
画产业则发展迅猛。《唐老鸭和米老鼠》、《忍者神龟》、《铁臂阿
童木》、《聪明的一休》等大量的舶来动画,随着电视机的普及迅速
占领中国的动画市场。我们的观念和制作方式甚至自尊心都受到
了极大冲击。时至今日,在中国的动画片市场上,充斥的依然大多
是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片,在人们周围的生活用品、印刷品中流行
的更多是“加菲猫”、“史努比”、“蜘蛛侠”等外来卡通形象。
造成我国动画业目前困境的原因很多,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
原因就是国内动画产业定位不准确。在中国,把婴幼儿和少年作
为动画片受众主体,认为动画片是给孩子看的,青年人和成年人没
时间也不喜欢观看动画片等等。这些观念导致中国动画制作人只
给孩子们作动画片,而失去了中、青年人和老年人这个巨大市场。
正是因为在观众年龄定位上的失败,导致了我国动画产业目前的
局面。
除了把动画看作只是为儿童设计制作的观点之外,中国的动
画业还存在着“重教育、轻娱乐”的问题。上世纪90年代初,无论
是络媒体动画界,几乎都看不到具有良好美术教育背景的动画制
作人。如今设立动画专业成为各大院校的热点,动画人才的培养
与动画教育体制受到了关注。据统计到2006年底已经有三百所
院校开办了动画专业。然而,教育机制的僵化,教学过程中师资的
匮乏,设备、资金等外部条件的限制,学生整体艺术水准的不高,对
民族文化缺乏研究,创作缺乏原创性,甚至完全照搬日本或美国造
型风格,这一切都严重制约着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国产
动画企业几乎成为美国、日本等动画大国的重要加工基地,像大
家熟知的《狮子王》、《花木兰》、《灌篮高手》、《樱桃小丸子》等
都是如此。实际上,国产动画发展方向的定位,是中国动画长远发
展至关重要的问题。进入21世纪,中国动画的民族化成为动画发
展的最高呼声,人们已经达成共识,中国动画艺术要想发展,就要走
民族化的道路。
三应以当代眼光看中国动画的民族化道路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优秀文化艺术,各方面都有着深厚的文化
底蕴,有丰富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我们不仅有水墨画、重彩画、壁
画、雕塑,还有丰富的民间艺术如木偶戏、皮影戏、剪纸、年画等
等,这些东西都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是世界文化艺术重要的组成
部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在哪方面都值得继承和发展。
但是,民族化不能流于表面。不能把老祖宗的东西从棺材里
拿出来就说是民族的东西,因为时代在进步,世界的人们更关心当
代的中国人能创造出什么独特的东西。简单拥有传统艺术的外在
特征并非就是民族化,京剧脸谱、戏曲音乐等传统元素的随意套
用并不能有效地凸显民族精神,因为所有的外在表现手法只是用
来传递民族特质和精神内涵。
中国动画艺术家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从本土文化出发,挖掘
具有民族文化特色艺术形式,以定位动画产业民族化的发展方向,
因为中国文化艺术是中国动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其内容
和形式更是丰富多彩。坚持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早期动画片成
功显著的艺术特点。例如,《山水情》等充分的利用了中国画中的
写意花鸟和写意山水的水墨效果《;哪吒闹海》等动画片借鉴的是
中国壁画的效果;《渔童》、《牛冤》等剪纸片吸取的是中国皮影和
民间剪纸的外观形式;《南郭先生》、《火童》融合了汉代画像石和
画像砖的刚健风格;《骄傲的将军》、《医生与皇帝》将京剧脸谱赋
予角色。这些作品,无论是服饰习俗、环境描绘还是人物面貌、性
格特征都具有典型的中国气息,完全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标准动
画形象,与西方和日本全然不同。正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和
对本土现实生活的提炼,使中国的动画片呈现出地道的中国风貌。
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现中国动画学会会长金国平说:“因
为山水画、剪纸的独特风格将它们从好莱坞风格和欧洲风格中明
显区别了出来。”这使中国动画片在形式上千姿百态,得以独树于
世界动画之林。
四中国动画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
1、“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反思
鲁迅于1934年在《致陈烟桥》的信中谈到当时的版画创作
时曾提出一种看法:“我的主张杂入静物,风景,各地方的风俗,街头
风景,就是为此。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
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鲁
迅的这段话,后来被一些学者概括为“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
这样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引发了关于文学与艺术的民族性与世
界性关系问题的持久讨论。
一直独步中国春节联欢晚会,被誉为中国“喜剧之王”的赵本
山,在国内深受观众喜爱,但赴美演出“二人转”遭遇冷场,据说只卖
出十几张票,还多是华人捧场,而“世界性”的美国本土观众并不买
帐,甚至因为不能退票还要告赵本山。“二人转”有浓郁的民族和地
方特色的艺术,为什么却被世界拒绝呢?一提国粹就京剧,世界上
其它国家到底有多少人真正热爱京剧,不用推论就可想而知。《梁
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曲是民族的,却能深深打动各国的听众。因
此,只有民族文化中最优秀的,最具有普遍人性的,最能体现真、善、
美的东西最终才是世界的。
在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上,认识的成熟首先表现在
一些学者对“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观点提出了相当严厉的批
评。例如王列生在博士学位论文《论动态结构中的民族文学与世
界文学》中指出,在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上,由于硬性附着了传统
与现代、开放与封闭、愚昧与文明之类的意思,以至在民族文化策
略上曾出现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文艺观。
关于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我们所持的态度应该是:主
题、意识是世界性的,材料是民族性的。也就是说,尽量用具有民
族特色的人、物、事去表现世界性的内容、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
以个性去体现共性,用民族性的东西来反映、表现世界性的内容。
总之,要始终保持世界意识、全球眼光,有意识地去表现全世界、
全人类所共同面临、关注的问题,去反映人类普遍的生存境遇,表
达人类共通的基本情感。
2、中国动画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应互动融合
中国动画要走民族化道路,但只有民族性没有当代性,同样也
是没有意义的。这也正是我说要讲的另一个问题,动画民族化的
当代性。所谓动画民族化的当代性,其实就是当代审美意识下中
国动画的民族化。如果创作者本身缺乏一种源自民族文化的修养
和气质,以及深深的民族自豪感,仅靠浅薄的民族化装饰外表画面,
是不能触及民族精神本质层面的,其作品必然空洞而苍白。
传统文化除了与新技术紧密结合,新时期的民族风格应该将
国际化与民族化相互包容。仔细剖析,可以看到日本动画片今日
之所以能够在全球范围内盛行,还应归功于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巧
妙融合。享誉国际的动画大师宫崎俊的作品,无论是《百变狸猫》、
《千与千寻》,还是《风之谷》,无处不浸透着创作者对本国民俗神
话以及优良传统的热爱与传承,其作品始终带有鲜明、浓郁的本
民族特色。宫崎骏有相当一部分作品以西方世界为背景,展露出
鲜明的国际化特征和现代的审美意识。这些作品中总是流露着对
一些日益严重而备受关注的问题的思考,这也是宫崎俊作品的一
贯主题特色,如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忧虑,对人性善恶的分辨等等,它
们使世界各国的观众都能从中发现与自身内在心理幻想相契合
的东西,使观众潜在的心理和欲望在影像中得到满足与释放。可
见,在现代国际化的语境中,只有将民族文化与现代语境合流,才能
散发出自己民族文化所特有的魅力。
中国动画开始体察、分析自身差距,并积极尝试引进美国或
日本的动画模式进行本土改良和创作。199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
片厂耗资1200万元人民币,动画片《宝莲灯》应运而生。影片讲
述的是沉香救母的煽情故事,取材自神话传说,运用大量电脑技术,
明星演员配音,商业化发行、宣传,基本套用了美国动画片的模式,
影片在国内票房上取得了成功,但是在国外电影节上却没有获得
期待中的国际性认可。其对美国动画表现手法及形式的模仿而弱
化了真正的内容上的民族识别性,削弱了民族认同感,失败也就在
所难免。《宝莲灯》失败的意义在于警醒中国动画,不要在模仿中
忘记了民族性的根本。
2006年,由常虹教授指导的中国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的动
画作品《潘天寿》,获得日本“RETAS”国际动画大赛最高奖项――
东映动画大奖。影片在艺术处理上也是以二维、手绘为主,同时运
用了三维、实拍、照片等技术。更值得关注的是,影片在水墨动画
技术的运用方面,将现代三维水墨动画的表现技法与二维平面的
水墨动画表现效果有机结合起来,让我们又一次想起多年前的
《牧笛》。作品不仅注入了国际化的元素,水墨技法的东方神韵也
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赢得了国际的认同。这说明民族化
与国际化、现代化是并行不悖的,有了这一意识上的转变,国产动
画的发展前景可以说是无限广阔了。
五结语
我国民族动画的发展仍然落后于美、日等国家,国际竞争越
来越强烈,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要对民族动画的发展有一个清
醒地认识,把握动画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策略,这是
当前发展我国民族动画创作的重要使命。对于当代中国动画民族
性和世界性的关系,我们应以当代眼光看中国动画的民族化发展
之路,动画的民族性应与世界性与当代性互融。中国动画艺术民
族性的回溯,也是后现代艺术的共同特征,是我们在推动动画产业
时应该严肃思考的主题。中国动画已成崛起之势,而要让中国动
画占据国际市场,一定要走具有世界性视野的民族文化特色的动
画艺术之路。
本文发布于:2023-11-05 12:46: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1596052070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试论当代中国动画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问题】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试论当代中国动画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问题】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