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动画意蕴缺失原因及对策
李婷婷;周海燕
【摘 要】早期国产动画作品富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并以中国特有的艺术形
式表现,在国际上赢得了“中国学派”的盛誉.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在国际市场
剧烈竞争中,国产动画逐渐迷失了自我,失去了往日光环.鹦鹉学舌,一味模仿,忽视文
化母体内核;一叶障目,过分追逐商业化;拘俗守常,从内容到受众定位不准,均是造成
当代中国动画作品意蕴缺失的原因,也是大部分作品市场竞争力不足的根本原因.中
国动画需要夯实文化根底,发掘“天人合一”的审美范式,用传统文化充实作品内涵
意蕴,同时对“民族精神”作现代化、世界化的转化.
【期刊名称】《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8(038)005
【总页数】4页(P76-79)
【关键词】中国动画;意蕴;天人合一
【作 者】李婷婷;周海燕
【作者单位】吉林动画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12;吉林动画学院通识教
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J91
国产动画自诞生以来已有近百年历史,很早即在世界舞台绽放光芒。中国动画发展
早期,许多作品蕴含了浓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并以特有的艺术表现样式呈
现出来。那时的水墨动画、剪纸动画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很高评价。随着全球化
日益加快,不同文化多元素的碰撞,使得受众审美取向也渐渐发生变化。自九十年
代以后,国产动画受到美、日等动漫大国的强烈冲击,逐渐失去自我。在摸爬滚打
中,国产动画淡化了本土文化的内核,在发展中产生迷茫。此种影响一直持续到当
下,使得中国当代动画作品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最本质的问题是中国原创动画作
品缺少意蕴,没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所以无法在竞争中保持持久动力。
一、当代中国动画意蕴缺失原因
分析当代中国动画作品意蕴缺失的原因,以摆正中国动画在世界市场竞争中的姿态,
侠》,《大嘴巴嘟嘟》之于《蜡笔小新》,《心灵之窗》之于《秒速5厘米》,
《恐龙宝贝之龙神勇士》之于《火影忍者》等等”[1]。这些动画作品既有鹦鹉学
舌之嫌,本土文化特色贫乏,故难以在国际市场强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与之相比,
美国动画电影《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却融入了华夏文明成分,表现出华夏文化
的深厚意蕴,取得了不俗的票房业绩。
处于这种尴尬的境地,中国动画在抛却固有母体——中国传统文化这个根基之后,
却没有找准定位,一味模仿美、日成功范例,“习惯性地直接挪用美、日、欧经典
动画在制作观念上、叙事套路上、造型建构上、语言风格上的判断标准和演绎规程,
从《宝莲灯》在架构上对《狮子王》的仿制,到《兔侠传奇》在创意上对《功夫熊
猫》的换用,到《我为歌狂》对日式青春动画的挪置抄袭与符号借贷”[2],盲目
拙劣的模仿,缺乏创新的突破点,更是将中国当代动画带入一个停步不前的恶循环。
好比是悬在半空的一颗幼苗,没有土壤的滋养,看似与它人比肩,实际根本不会成
长,更是难以树立起带有中国特色的国产原创动画品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传统
文化的失语,整体的国产动画都缺少中华文化这个母体、根基的依托,没有养分的
的营造“大片”氛围,如果这些动画作品只执着于形式庞大而忽略思想内容的深度,
那无疑也是带领国产动画走向歧途,永远不可能真正占领市场先机。据近些年市场
票房显示,中国原创动画电影仅《大鱼海棠》《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熊出没》系
列等取得一定成绩,尤其前两者的成功无疑是在内容上更胜一筹,也是取得良好口
碑的关键。像中国制作的《赛尔号》想要打造魔幻动画大片,赛尔号精灵也以伊兰
迪、谱尼、索伦森的外国式名字命名,失去了本土色彩,完全看不出任何中国动画
特色,区分度不高,大概也是它无法与美、日动画相抗衡的致命缺陷,而此类作品
不在少数。
2. 人物设定、情节内容低俗化娱乐化
(三)拘俗守常,定位狭隘
中国当代动画在内容的表达和传递上,默守陈规,强硬僵化,要么简单的理解为
“教育、教化”,生硬灌输;要么对动画受众定位过于狭隘,尤其是儿童动画,更
是低估孩子的理解能力,且有益智性低的表现。这种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枯
燥、呆板,塑造的人物也是居高临下,不接地气。这种作品所传递的教育实质上是
一种僵化的教育形式,不尊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作品,恰恰是扼杀了作为受众儿
童的创造力和主动性。
海外优秀的动画片,特别是专门针对低龄青少年儿童的作品,则会更注重对孩子独
立人格的塑造和引导。不会低估孩子的智商,更不会运用孩子不易理解的语言和形
式去表达,真正寓教于乐。例如日本动漫《铁臂阿童木》表现阿童木善良、勇敢;
等等,这些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是中华民族祖先们一代代的文化积淀,是千百
年来流传下来的智慧精华,它们应是艺术作品的根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中华民族产生过并仍在持续产生重要影响的哲学思想就是“天
人合一”。汉代儒家思想代表董仲舒将“天人合一”这种思想发展成一种哲学思想,
这一思想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滋养,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内核。老子《道德经》
古老文化中的技艺传承都蕴含其中,不仅展示了文化美德,还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影片以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为表现方式,呈现出水乳交融的艺术效果,气韵灵动,飘
逸洒脱。整部作品山峦笼罩缥缈的云气,若隐若现,流水千尺,飞逝而落,庭轩雅
致,墨竹点饰,虚实结合,静动相生,勾勒出一幅意境深邃的优美画卷。水墨画卷
的自然纯净、师徒情谊的质朴纯洁,老、少,动、静,风声水声,笛声古琴相辅相
成,融为一体。这正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回归自然,超
越名利,带给人质朴的贴近心灵的自然美的享受。“天人合一”不仅是中国传统文
化的重要构成,也是一种有待深入挖掘且无处不在的独特民族审美范式。
上看基本遵循了中国传统中关于花木兰故事的描述,并且整部影片具有中国传统水
墨画的风格。影片中的木须龙形象也是中华文化早期的图腾物。在音乐方面也采用
了许多中国旋律和东方乐器,这些都是典型的中国元素。与此同时,这部影片还具
有迪斯尼的特色。影片的打造者借用中国元素,加入作为美国人的独特解读,使得
影片更能迎合现代人的价值观,故而该片票房成绩不俗。由民族的融合现代元素、
国际元素,从而走向世界舞台,这是一个可供借鉴的实例。
[1] 史超. 论国产动画近三十年的成败得失[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2] 邵杨. 国产动画的文化传统重构[D]. 杭州:浙江大学,2012.
[3] 老子. 道德经(上篇三十一)[M].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 郭象. 庄子注(卷七)[M].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本文发布于:2023-11-05 12:42: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1593702070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当代中国动画意蕴缺失原因及对策.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当代中国动画意蕴缺失原因及对策.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