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漫中的价值观承载与传播探索
作者:杨仪
来源:《电影评介》2019年第12期
纵观我国动画发展史,国产动漫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引导价值观的特征。依据谷淞《探索、
辉煌、发展、多元——中国动画理论发展脉络研究》所指,我国针对动画理论方面的研究,可
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即1926-1949年的起步探索期、1950-1995年的内容为先期、1996-2006的
技术至上期、2007-2011年的商业主导期及2012年以后至今多元化发展阶段。最初,以万氏兄
弟为代表的早期动漫人开创性地将中国传统美术与西方动漫进行结合,先后创作了《骆驼献
舞》《铁扇公主》《大闹天宫》《黑猫警长》等作品,奠定了国产动漫的产业基础,也摸索出
了具有中国特征的国产动漫电影风格。2005年之后,国产电视动画片在荧幕上的传播让电影
人嗅到先机,纷纷进行电视动画片的电影化,出现了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赛尔
号》等系列电影,主要面向低幼观众,其艺术质量和创新度并不算高。近些年,随着《大圣归
来》《小门神》《白蛇·缘起》《大护法》等作品的涌现,作品凸显出不同以往的审美倾向,
在商业性上和艺术性上都有明显进步。[1]通过对我国动漫电影产业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
当前动漫电影的技术含量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3D动画制作技术在迅速发展,制作技术水平
显著提高,依托计算机等画面制作技术的日益成熟,我国动漫产业的视觉效果更佳显著。而从
动画电影选材看,大多依附于我国传统艺术作品等通俗大众文艺作品;从电影主题上看,依托
于我国传统素材改编的动画电影文化宣传意义较强,传统文化伦理价值观深入浅出地在影片中
得以彰显,借助微信等互联网新媒体传播并影响当代青年的思想教育。
一、传统文化及思想
我国动漫作品民族风格鲜明,艺术创作者灵感直接来自于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如壁画、绘
画、剪纸、皮影等等,中国古典神话、民间故事等经典作品,创作题材的来源突出中华民族的
审美意趣。在电影配音上,习惯使用中国独特的戏曲音乐和民乐。[2]在我国动画发展的初步
探索期,美术工作者尤其注重在绘画艺术中囊入我国民间艺术精粹,依托于传统元素来创作动
画作品。中国早期的动画创作者彰显其聪明才智,在剧本创作、美术设计、技术支撑等方面各
展所长。华君武、张光宇、李可染、张仃、王朝闻等艺术家的热情和支持,极大地促进我国动
画行业的综合艺术价值。
基于经典文化的动画创作思想一直影响到当前,通过各种新媒体途径不难发现,每一部动
漫作品叙事文本几乎都是立足于我国经典作品和神化传说等极力体现民族文化精髓,如追光动
画制作的《小门神》就是立足于《山海经》,寻找传统神话形象,探究门神起源从而进行的创
本文发布于:2023-11-05 11:47: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1560602069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国产动漫中的价值观承载与传播探索.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国产动漫中的价值观承载与传播探索.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