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4.9分,《花⽊兰》⼝碑惨淡
《花⽊兰》终于与国内观众见⾯了。9⽉11⽇,《花⽊兰》上映了。上映⾸⽇票房5600多万,次⽇即破亿。
这次翻拍20年前动画⽚版《花⽊兰》,迪⼠尼算是压重注。今年前三季度,迪⼠尼营收506.81亿美元,同⽐微跌
0.38%;净亏损21.54亿美元。亏损之后,迪⼠尼在《花⽊兰》压重注,电影制作成本加上宣传费⽤,前后约3亿美元。
按照迪⼠尼从票房总额中收回40%左右,花⽊兰票房7亿美元才可以回本。
但从⽬前观众反应来看,完成这个票房任务并⾮易事。国内观众们对好莱坞解读的中国⽂化似乎并不买账,影⽚从故事
到服饰、台词等,都被吐槽,影响最新⾖瓣评分已经跌到了4.9,堪称惨淡。
上映两天票房破亿,⾖瓣评分4.9
《花⽊兰》并不惊喜
⼀袭红装的花⽊兰⼀个后空翻解下发带,骑马的⾝影英姿飒爽。期待已久的《花⽊兰》,姗姗来迟。
影⽚以花⽊兰童年情景开端,⼩花⽊兰跳⾼趴低的追鸡,跳上屋檐,⼜从房顶上“飞”下来,鸡最后却⾃⼰跑进鸡圈。⼩
花⽊兰从屋顶上“飞”下来⼀幕被邻居们看到,他们叹了⼝⽓转⽽离去。花⽊兰童年时期就不同于墨守成规的⼥性,看到
花⽊兰只⾝从屋顶跳下⼀幕,周边⼈的反应,也是旧社会对武艺⾼强⼥⼦的态度,为后来“替⽗从军”做了铺垫。
封建社会传统思想倡导⼥⼦三从四德,花⽊兰⽗亲教导⼥⼉“为家族带来荣耀”便是嫁⼈。剧中从家乡⼈到军队⽆不倡导
⼥性⼈⽣重任便是传宗接代,是男性的附属品、屈从者。花⽊兰和仙娘武艺⾼强,⾃然成为封建社会中的“异族”。
“这不可能,⼥⼦居然可以领兵。”巩俐饰演的仙娘这句台词,侧⾯烘托花⽊兰宣扬⼥权主义,符合迪⼠尼向来倡导的“政
治正确”。
影⽚向世界揭⽰,中国旧社会⼥性打破封建藩篱会付出多么沉重的代价。柔然王骑在马背上轻屑的说了⼀句“⼀个⼥
⼦,居然想拯救⼀个王朝”,代表了世俗的声⾳。“巫⼥”仙娘难以被世俗接受,被驱逐沙漠,贬低为“⼀只被嘲笑的狗”,
从⽽消极应对,集结柔然推翻王朝。⽽花⽊兰被封建社会排挤后积极乐观⾯对,拒绝了仙娘的“邀约”,⾼呼“忠勇真,为
荣耀⽽战”,最终从⼀个⼥孩变成战⼠,战⼠变成领袖。
9⽉4⽇,《花⽊兰》在北美流媒体Disney+上映。贸然尝试线上发⾏战略,盗版传播损失了1亿元票房,多重舆论压⼒
再次挤压原本低迷的⼝碑。《花⽊兰》最终确定9⽉11⽇在内地上映。从⽬前来看,花⽊兰的开端并不乐观。
准确来说,9⽉4⽇是《花⽊兰》下坡路起点。那天《花⽊兰》在Disney+上线,当⽇晚上,差评就已流出。⾖瓣差评从
5.9分跌⾄4.8分。从演员表演到动作戏,外国⼈拍的中国故事遭公众批判,这也是《花⽊兰》备受国内关注的重要原
因。
电影中的《花⽊兰》打戏部分并没有很惊艳,相反⼀些情节显得很尬。例如花⽊兰救皇上,皇上徒⼿接箭,花⽊兰也徒
⼿接箭,⽽单于却⼀剑致命,武打动作设计简洁,没有亮眼之处。还有⽊兰的妆容出现在镜⼦中⼀刻,影院观众不时发
笑。
《花⽊兰》是今年好莱坞制作成本最⾼的电影之⼀,单是制作成本就达2亿美元,外加上亿元宣传费,影⽚制作成本达
到3亿美元。好莱坞⽚⽅基本能从票房总额中收回40%左右,也就是说,《花⽊兰》票房达到7亿美元才有可能回本。外
加《花⽊兰》在国外线上播放,保本重任落到中国市场。
展开全⽂
现阶段,市场上可供选择的电影并不多,花⽊兰周末排⽚量基本在40%左右,成影院新希望。猫眼预估花⽊兰总票房
2.91亿,灯塔上媒体预估花⽊兰总票房4.49亿。《花⽊兰》票房能否掀起热潮,还犹未可知。
迪⼠尼亏损21.54亿美元,
《花⽊兰》能挽回颓势吗?
连续改档《花⽊兰》的背后,是迪⼠尼主题乐园开业以来最⼤危机。
连续改档《花⽊兰》的背后,是迪⼠尼主题乐园开业以来最⼤危机。
8⽉5⽇,迪⼠尼发布第三季度财报,公司前三财季实现营收506.81亿美元,同⽐微跌0.38%;净亏损21.54亿美元,⽽
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00.82亿美元。在第三季度财报、收⼊双双下滑的同时,公司实现营收117.79亿美元,同⽐下降
42%,净亏损47.18亿美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4.3亿美元。
主题公园是亏损主因。受疫情影响,疫情以来,迪⼠尼主题乐园业务第三季度亏损暴跌⼋成以上,除了中国上海迪⼠尼
主题乐园运营还算良好,海外地区经营情况堪忧。
迪⼠尼财务由四部分构成:媒体⽹络业务、主题公园业务、影视娱乐业务,以及直⾯消费者的业务,包括Disney+、
ESPN+、Hulu服务等。⽽主题公园业务和影视业务是造成业绩锐减的根因。
整个影视⾏业⾯临疫情挑战,9⽉4⽇,迪⼠尼CEO鲍勃.查佩克宣布,从9⽉4⽇开始,⽤户可以在“迪⼠尼+”平台上点播
影⽚《花⽊兰》,称花⽊兰上线流媒体只是⼀次性选择,并不代表播放模式整体转变。
在迪⼠尼+平台上观看《花⽊兰》,并不免费。⽤户需要再平台6.99美元/⽉基础上,再花费29.99美元,折合⼈民币约
208.5元。此举也标志着迪⼠尼背离了长期以来线下影院的策略,转⽽线上播放。
好莱坞依旧讲不好中国故事
姗姗来迟的《花⽊兰》,⼝碑还是扑街了。
其实《花⽊兰》在海外⼝碑也并不乐观。即便它的“烂番茄影评⼈新鲜度”达到75%,⾼于同期的《信条》,但《花⽊
兰》并未俘获海外观众的⼼,约8000名烂番茄普通⽤户打出51分的平均分,低于《信条》的78分。
若从电影“倡导⼥权主义”来看,追求政治正确的迪⼠尼是成功的。据外媒报道,奥斯卡主办⽅在9⽉8⽇晚公布⼀项重要
改⾰。2024年之后参选的最佳电影,台前幕后必须有⼀定⽐例的⼥性、少数族裔、残疾或同性恋群体,才有资格参选。
如果说98版的《花⽊兰》是⾃由主义的表达,那么真⼈版《花⽊兰》便是政治⼒量下的产物。
回顾1998年的动画⽚版《花⽊兰》,花⽊兰⼥扮男装、代⽗从军、勇战柔然,时隔20年再拍《花⽊兰》真⼈版,曾经
看动画⽚的孩⼦也长⼤了。这符合迪⼠尼动画⽚翻拍真⼈版逻辑。
与20年前的动画版《花⽊兰》相⽐,真⼈版故事情节亢长平实。整个影⽚中到处体现着西⽅⼈对中国传统⽂化解读偏
差。⽐如花⽊兰从⼩武艺⾼强,西⽅⼈将习武天赋解读为“元⽓”。巩俐所饰仙娘同样拥有元⽓,却可以飞天、附体、⼑
枪不⼊,化⾝成鹰后却被射死,⽽花⽊兰的“元⽓”只能打太极。
特效设计令⼈匪夷所思,演员动作也没有想象中精彩,剧情不在情理之中。剧中李连杰饰演的皇帝竟孤⾝上阵与柔然决
⽃,皇帝不留神中陷阱后被绑起来,柔然王在皇上⾯前磨⼑,星星点点的⽕花在皇帝⾯前闪现。这样的剧情,很像港剧
⿊帮古惑仔寻仇桥段。
整体⽽⾔,《花⽊兰》是西⽅⼈眼中的东⽅世界,印象刻板。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影梦⼯⼚”好莱坞依然讲不好中国故
事。
【本⽂为投资界原创,⽹页转载须在⽂⾸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
⽂章评论区联系授权。如不遵守,投资界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发布于:2023-11-05 11:23: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1546092069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豆瓣4.9分,《花木兰》口碑惨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豆瓣4.9分,《花木兰》口碑惨淡.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