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春节
1.熬年守岁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
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
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
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
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恐怖的一晚上视为关口来煞,称作
“年关”,而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餐,
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数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
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路用餐表示和睦团
圆外,还须在用饭前先供祭先人,祈求先人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
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路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2.桃符的传说
宋朝王安石在《元日》这首诗中写道:“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形容初
日的光亮。诗中的“桃”和“符”是互文,意即总把新桃符换下旧桃符—除旧布新。关于
桃符有个美丽的传说。好久以前,东海度朔山风光秀丽,山上有一片桃林,其中有一株桃树
庞大非常,枝繁叶茂,曲蟠三千里,结的桃子又大又甜,人吃了这树上的桃子能变成神仙。
一个漆黑的夜晚,有青面獠牙、红发绿眼的鬼魅想偷吃仙桃。桃林主人神荼、郁垒二兄弟用
桃枝打败鬼魅,并用草绳捆着喂了看山的老虎。从此,两兄弟的大名令鬼魅为之惧怕,他们
身后变成专门惩办恶鬼的神仙。后世人们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两神
仙像挂在自家门双侧,以驱鬼祛邪,这种桃木板被称作“桃符”。随着时期的转变,桃符本
身也在转变,以后人们又将两个神仙的名字写在桃符上,代替画像,再后来,又发展到“题
桃符”,即将字数相等、结构对称、意思相应的短诗题写在桃符上,这就是对联的前身。
3.腊八粥的故事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听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
教的开创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看见众
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那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削发修道。初无收获,
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
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一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
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
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并将腊八粥赠送给徒
弟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听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
沿街化缘,将搜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
取得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另别传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
“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
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还有一个腊八粥的传说,
朱元璋小时候家庭穷困,常有断炊之患。一日,他放牛归来饥饿难挨,忽见墙角有一个鼠洞,
想逮鼠果腹,不料竟掏出了糯米、黍米、黄豆、红豆、麦粒、花生等物。他把这些杂粮洗净
后煮成粥,美美地吃了一顿饱饭。后来作了皇帝,成天山珍海味,吃得口腻心烦,突然想起
了小时候掏鼠洞煮粥喝的旧事,便命人仿做,群臣共尝,无不称妙。因这一天正是腊月八日,
朱元璋就称此粥为腊八粥。后来,传至民间,就沿袭成俗。
二、 元宵节
点彩灯来历
传说在好久好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打它们,有
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世,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大怒,当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世纵火,把人世的人畜
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仁慈,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
着祥云来到人世,把这个消息告知了人们。世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就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
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方式,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
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
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颔首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此日晚上,天
帝往下一看,觉察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持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
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
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三、 七夕节
传说公元三世纪时,古罗马有一名暴君叫克劳多斯( Claudius)。离暴君的宫殿不远,
有一座非常漂亮的神庙。修士瓦伦丁( Valentine)就住在这里。罗马人非常崇敬他,男女
老幼,不论贫富贵贱,总会群集在他的周围,在祭坛的熊熊圣火前,聆听瓦伦丁的祈祷。
这一时期,古罗马的战事一直连绵不断,暴君克劳多斯征召了大批公民前往战场,
为了保证人们忠于战争,他下令禁止人们于此时结婚,甚至连已订了婚人也马上要解除婚约。
许多年轻人就这样告别爱人,满怀悲愤地走向战场。
瓦伦丁对克劳多斯的虐行感到超级难过。当一对情侣来到神庙请求他的帮忙时,瓦
伦丁在神圣的祭坛前为它们悄悄地举行了婚礼。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来到这里,在
瓦伦丁的帮忙下结成伴侣。消息终于传到了克劳多斯的耳里。他大发雷霆,命令士兵们冲进
神庙,将瓦伦丁从一对正在举行婚礼的新人身旁拖走,投入地牢。公元270年的2月14
日,瓦伦丁在地牢里受尽折磨而死。悲伤的朋友们将他埋葬于圣普拉教堂。
为了纪念瓦伦丁,后来的人们把这一天作为“情人节”。
四、重阳节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
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糟蹋。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康复以后,他辞别
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
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探问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
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
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而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
恒景夜以继日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
经学成,应该归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而且密授避邪用
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抵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吩咐把乡亲们领到了周围的一座山上,发
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
汝河,可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
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
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本文发布于:2023-11-05 05:57: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135038820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各个节日的故事传说.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各个节日的故事传说.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