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腊八高中作文大全6篇
春节腊八高中作文篇1
农历腊月初八,是我国传统的腊八节。这一天,也是民间过“年”的开始。
有句民谣:小孩小孩你甭馋,过了腊八都是年。意思是从腊月初八起,民间就开
始备年货。辛苦劳作一年的农民,平时压在箱底舍不得花用的血汗钱,这时也要
拿出来花一番。而备年货,对乡下的孩子来说,那简直是天天过年。再穷苦的人
家也要为孩子备些礼物,哪怕是几颗糖球,也会圆了一个乡下孩子一年的梦想。
我国民间过腊八节,都是将佛祖吃了牧羊女用各种杂粮煮的粥后,在腊八这
一天得道成佛,从此,腊八节就成为佛教的节日。但在家乡广为流传的还有另一
种版本的民间故事:相传,很早以前有一对好吃懒做的夫妻。父母在世靠父母,
父母过世就坐吃山空,他们吃馒头不吃皮,吃饺子不吃边,很快吃尽家产沦为乞
丐。有一年腊八节,天寒地冻,风雪交加。夫妻二人挤在一间透风漏雨的破灶房
里,看着破锅里讨要的各种杂粮粥,不思悔改,一边互相指责对方,一边争抢锅
里的粥。谁知抢夺间土墙倒塌,砸死了二人。世人为教育子孙后代勤劳为本,节
俭过日就吃起了腊八粥,并把懒夫妻的故事讲给世人听。
在家乡做的腊八粥都是就地取材。把一年四季所产的各种杂粮,干鲜瓜果,
各类蔬菜,收集一些,不易存放的要提前做成干菜备用。甚至有的人家还要采一
些鲜花,做粥时一起熬煮。
记得小时候为了做腊八粥,母亲从开春树发芽就做起了准备,无论家里哪棵
树都要采集一些东西,该存果的存果,该存花的存花,就连既不开花又不结果的
树,也要采一片嫩叶收藏,做粥时每样放一点。母亲说,吃上这样“全”的“腊
八粥”,百病不入。同时表示一年到头,所有草本植物的丰收。为了表示对这些
植物的感谢,在吃腊八粥时,要为所有的花草树木抹一点粥,含有喜庆丰收和预
祝来年五谷丰登之意。
随着生活的提高,家乡的腊八粥越做越讲究,不但保留了采用北方本地五谷
杂粮做原料,还加进了南方所产的莲子、桂圆、菱角等,做成了集南北风味于一
体的豆、米、果品腊八粥。吃起来不仅清香甜美,还能畅气生津,有利消化,更
有和胃、补脾、通便之功效。宋代诗人陆游写有一首《食粥》诗:“世人个个学
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看来古人早把食
粥作为延年益寿之法了。
春节腊八高中作文篇2
农历十二月初八,民俗谓之腊八,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此后“年味”日
渐浓郁起来。在民间,一直流传着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俗。
关于腊八粥的来历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修行,云
游四海。有一天,他因饥饿和劳累昏倒在野外,被一放牧女童发现,女童急忙跑
回家寻找食物。可她家境贫寒,缺衣少食。自己家种的杂粮都快吃光了,只剩下
很少的几粒米。姑娘向来慷慨大方,乐于助人,她将每个粮袋子底下所剩无几的
粮食搜罗在一起,加上一些自家种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端到佛祖面
前,一口一口地喂他。释迦牟尼吃了香喷喷的粥后,很快苏醒过来,并跑到附近
的河中洗了澡,坐在菩提树下静思,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后来佛教信
徒就在每年腊月初八煮粥供佛。所以,腊八粥又称佛粥。每到这一天,寺庙里的
僧众将募化来的斋粮煮成稀饭,来供奉神佛,将佛粥供过之后,再分给穷人食用。
后来,腊八粥流传开来,成为民间的一种习俗。南宋诗人陆游留下了这样的诗句:
“今朝佛粥更相赠,更觉江村节物新。”腊八粥作为民间的吉祥食品相互赠送,
寓意一年之末的大丰收以及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每年的腊月初八,母亲都会给全家人熬一锅香甜可口的
腊八粥。那时的生活很清苦,没有太多的东西用于做粥的配料,可是母亲却总会
想尽办法给我们做上热腾腾的腊八粥。母亲把事先煮熟的红豆、绿豆、花生和淘
净的大米、小米、黏米、芝麻一起倒入大锅中,盖上锅盖,在灶里架好火。待开
锅后,母亲隔一段时间用饭勺搅几下,防止粘锅,随着锅里咕嘟咕嘟冒起的泡泡,
腊八粥的香味顿时溢满了整个土屋。
手捧着盛满香喷喷腊八粥的大碗,心里感觉幸福极了。急不可耐地吃上一口,
甜甜的粘粘的滑滑的感觉让我爱不释手。香甜可口的腊八粥,暖和温馨,给全家
人平添了一种过年前的节日气氛。那时我只是觉得腊八粥好吃,而没有想得太多,
直到之后离开了家,才越发感受到这其中承载着母亲太多的辛劳,太多对子女的
美好祝愿。
春节腊八高中作文篇3
在我们东北素有“腊七腊八冻掉下巴”的说法,是形容腊七腊八的冷劲儿,
我们现在提起腊七腊八印象中也仅存一个“冷”字了。其实,腊八在古代曾经是
一个挺隆重的节日,有资料说,腊八节孕育于秦,形成于汉,兴盛于南北朝,之
后走向式微,以至于衰落。
腊八的腊字来自于腊月的腊,腊月的初八日,谓之腊八。腊月的腊本与自然
界的季候无关,仅仅因为腊月是农历的十二月,进入年底,年终岁尾要祭奠祖宗、
神灵,“腊者,猎也,猎兽以祭也。”腊来自于猎,久之,十二月便叫成了腊月。
祭奠自然有很多的仪式,也就是说腊月本来有许多的习俗,不过在绝大多数地方,
如今腊月的习俗仅存吃“腊八粥”了。
据说腊八吃“腊八粥”的习俗的与佛教有关,《东京梦华录.十二月》说:
“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节,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以
后传于民间相沿成习。
我自小不喜粘食,对于腊八粥,除了喜欢吃粥的时候可以大量的放糖的甜劲
儿之外,并没有什么好感,能记住的是母亲操持腊八粥和喝粥时的那种氛围。长
大以后才从书籍里知道,腊八粥是有很多讲究的,据《燕京岁时记》说:“腊八
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
外用染红的桃仁、杏仁、花生仁......等做点缀。每至腊月七日,则剥果涤器。
终夜经营,至天明时则粥熟矣。”而母亲当年不过是把各类杂粮,放在一起煮稠
而已,起稠的主要的大黄米,而出味的则主要是红小豆和饭豆,至于江米、菱角
米、栗子是断断没有的,点缀之物就更是连想都想不到了。不过,那黏糊糊的粥
端到饭桌上,尤其是母亲把白糖罐子摆上桌子的时候,兄弟们的雀跃和父母的笑
容,还是深深的留在了我的心中,成了关于腊八的不灭的记忆。
如今腊八粥已经成了商品,不管是不是腊八,只要你想吃,随便走进超市便
可以买到,腊八粥连同制造腊八粥的岁月一起被装进了罐子里,变成了一种速食
品,只有记忆不能速食,不过也仅仅是记忆而已,安慰的是空寂的心。
春节腊八高中作文篇4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据说腊八粥传
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
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
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
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
初八吃粥以做纪念。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
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
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
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
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
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
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
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
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
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
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
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
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
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
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
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
春节腊八高中作文篇5
有些记忆甚至被岁月提炼成宝石,在生命的历程中闪着光芒。也正是这些或
甜或苦的记忆,串成了生命的链,无限地伸延下去。
腊七、腊八,冻死叫花。这句谚语我很小便会讲了。是舅爷爷教我的。我五
岁那年的腊八,便是天寒地冻,哈气成冰。因为冷,我赖在被窝里不肯起来。而
那天,舅爷爷却起得格外早,吃过饭,他竟去了镇上,说有很重要的事。镇上离
村子有七八里路。舅爷爷走了,天,不知何时,竟开始飘雪了。后来,雪下得愈
大了。我忽然有些怕。我真不知今天是什么日子,舅爷爷非得要冒雪出去。
因为家生变故,我寄养在舅爷爷家,已经半年有余了。舅爷爷是个孤寡老人,
六十多岁,看起来,像七十岁,或者还要老。但他却很爱笑,笑起来,山羊胡子
一动一动的,很好看。我不能让妞儿跟着舅爷爷再受委屈!多好的孩子,如今却,
唉。”他常颤巍巍地说。我虽听不太懂他的一些话,然而我却知道,他是极疼我
的,比起家里的人,亲多了。自我来后,他用来换钱的鸡蛋,便成了我的营养品。
他的老白干,也喝得少了,说要攒下钱来,将来供我念书。
舅爷爷终于回来了。他浑身上下一片白,像个雪人。看见我,他便开始笑,
山羊胡子上的雪落到我脸上,凉凉的。他将手里拎着的一只大包小心翼翼地放在
桌上,凭直觉,我知道那里面应该是吃的。可他却不肯先打开,而是先为我洗脸,
梳辫子,末了,又拿出预备过年的新袄,让我穿上。然后,才一点、一点地开那
纸包,呀!里面的东西,竟是我没见过的!
“孩子,知道吗?今天是腊八,也是你五周岁的生日!”他依然笑着,但那笑
里有了些我不能理解的深意,“这叫生日蛋糕!听说,城里人过生日都兴吃这个!
我是提前让在镇上开杂货铺的亲戚从县上捎来的!”他一边说,一边打开另一个
纸包,里面是五支红红绿绿的小蜡烛,他将它们一一插在那个漂亮得耀眼的蛋糕
上,又用火柴,一支一支地点着。蛋糕上立时盛开了五朵金黄色的花。“闭上眼
睛,许个愿吧!孩子,许个你最想要的愿望,往后,你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越
来越好,人家说了,过生日吃蛋糕、吹蜡烛、许愿,是最灵的。”
那是我平生第一次过生日,第一次见识并且拥有生日蛋糕。那蛋糕,是我吃
过的世上最美的美味——那软糯,那细腻。一生不忘。舅爷爷一口都不肯吃,他
说,那整个都是属于我的,我要完完全全地把它吃到肚子里——连同许下的心愿。
所谓刻骨铭心。又所谓,不思量,自难忘。那个寒冷的冬天,一位老人用他
所能想到的最特殊的方式,为一个孩子灰色的童年涂上了香甜,成为我一生最温
暖的记忆之一。
是的,时间永远不会使记忆风化。有些记忆甚至被岁月提炼成宝石,在生命
的历程中闪着光芒。也正是这些或甜或苦的记忆,串成了生命的链,无限地伸延
下去。
本文发布于:2023-11-05 05:35: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133757820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春节腊八高中作文大全6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春节腊八高中作文大全6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