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序号 授课班级
授课课时 第一二课时 授课形式 新授
授课章节
名称
使用教具
过去的年
1. 学会筛选重要信息,并能够概括内容要点,从而把握主旨
教学目的
2. 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
3. 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情感,了解“年“的文化内涵
4.
体会本文写作特点
1.学会筛选重要信息,并能够概括内容要点,从而把握主旨
教学重点
2.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
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情感,了解“年“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
更新、补
充、删节
内容
课外作业
教学后记
1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文章的起始,说年与春节的关系以及春节的意义。
第二部分(3~9自然段)文章的主体,写“过去的年’。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在今昔对比的情境下对回忆的内容发出感慨,点明主题。
2
课 堂 教 学 安 排
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一、导入新课
由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导入《红高粱》及作者莫言。
二、作家作品
莫言:1955年出生,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他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
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
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在他的小说
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
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代表作有:《红高粱》《檀
香刑》《丰乳肥臀》《酒国》《生死疲劳》《蛙》。2011年8月,长篇小说《蛙》
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认为,莫言
是中国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人选。
《什么气味最美好》是从莫言不同时期散文随笔中取出的代表性篇
章,共计30篇,是最能反映莫言散文创作特色的散文选集。
三、新课
1.阅读文章,整体个感知,归纳课文结构层次,
全文10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文章的起始,说年与春节的关系以及春节的意义。
第二部分(3~9自然段)文章的主体,写“过去的年’。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在今昔对比的情境下对回忆的内容发出感慨,
点明主题。
2.分析课文第一部分(1~2自然段)文章的起始,说年与春节的关系以及
春节的意义。
解读:年连同中国许多的传统节日,以及节气、风俗,都是中国传统文化
的重要内容。它是建立在自然、生活、劳动与血缘的基础上的,在规范和
调节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上具有坚实而隐秘的作用,是道德、生活习
惯等等的集中体现。从本质上说,风俗、节日就是一种仪式,是一种文化
记忆,是我们集体记忆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一些特殊的文化文本,积淀了
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3.分析课文第二部分(3~9自然段)文章的主体,写“过去的年’。
(1)孩子和大人对待过年是怎样不同的态度?为什么?
孩子是盼望过年,因为那意味着又长了一岁,又向自己“生命过程中的辉
煌时期进步”,但大人们不喜欢过年,因为在困难时期“过年意味着一笔
3
开支”,而且“飞速流逝的时间对他们构成的巨大压力”,他们正向着“衰
朽的残年滑落”。
(2)作者提到了过年时哪几个重要日子?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作者在文中按照时间顺序先后写了腊八、辞灶日、除夕三个时段中家乡过
年习俗,勾画了一幅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画。
腊八:熬腊八粥。施舍叫花子和穷人;
辞灶日:辞灶仪式——供水饺、关东糖,烧黄表纸,焚烧灶马,张贴灶马
头;
除夕:上坟,挂家堂轴子,供奉祖先,供斧头,门口放拦门棍,穿新衣,
不说不吉利的话,祭祀天地神灵,给长辈磕头,年夜饭吃饺子,装财神和
接财神。
(3)在写腊八那一段中,作者为什么会向往“施粥的盛典”?“我经常
幻想着我就在等待着领粥的队伍里,虽然饥饿,虽然寒冷,但心中充满了
欢乐”这段话表现了怎样的含义?
因为作为孩子,不可能体会到生活的艰辛,而把一年一次施舍给穷人的慈
善之事看作是一次盛典,一次狂欢。
这段话表现出一个孩子的幻想,在难得的一次欢乐的盛典中,饥饿和寒冷
都会暂时忘却,巨大的欢乐会暂时掩盖它们。
(4)按时间顺序写出除夕夜的整个过程,这里面有哪些仪式和禁忌?
除夕夜的过程:穿新衣,点蜡烛,不能高声说话,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
不能拉风箱,烧花柴,下饺子,祭祀天地神灵,点鞭炮,庆典,给长辈磕
头,吃饺子,最好能吃到带铜钱的饺子。
(5)过去的年有怎样的特点?
作者在文章的最后又这样几句话“没有美食的诱惑、没有神秘的气氛、没
有纯洁的童心,就没有过年的乐趣”。实际上这就是过去的年的特点,即
“美食的诱惑”“神秘的气氛”“纯洁的童心”。作者就是从这三方面写过
去的年的特点。
第一方面:美食的诱惑。美食在文章中写的最多的就是饺子,在生活水平
不高的年代,这也就是最好的最奢侈的食物了,也只有在过年时才吃得到。
“锅里的蒸汽从„„扑棱扑棱下了河”“年夜里的饺子是包进了钱的”“我
们盼望着能从饺子里吃出一个硬币,这是鬼自己所有的财产啊,至于吃到
带钱的饺子吉利,孩子们并不在意”。
第二方面:神秘的气氛。神秘的气氛在文章中有好几处写到,比如送灶,
比如除夕,这种神秘气氛主要是通过对过年时的民间习俗特别是民间宗教
活动的描写来表达的。神秘来自人对鬼神的敬畏,来自人,特别是孩子对
宗教世界的不可知,如果一切都明白了,也就没有了神秘感。“睡到三更
正香时被母亲悄悄地叫起来。„„在黑暗中咀嚼谷草”“这时候绝对不许
高声说话„„柔声细语”“做年夜饭不能拉风箱„„棉花柴或者豆秸”“父
4
亲端起盘子„„父亲完成了他的祭祀天地神灵的工作”。
第三方面:纯洁的童心。童心表现在与成人对年的不同态度上,对美食的
期待,对宗教和未知世界的好奇,对孩子来说,过年是一个盛大的节日,
是一年中难得的狂欢。
3.分析课文第三部分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在今昔对比的情境下对回忆
的内容发出感慨,点明主题。
(1)你有过年的乐趣吗?过去的年和现在的年有哪些不同?
过去的过年虽然穷,但是有希望,有期待,有与平时的差异,有许多的风
俗习惯,因此也就有了许多的诗意,许多的故事,显出了年的不平凡和在
人们生活中的意义。而这一切在现在都失落了,现在人们富了,但却少了
情趣,少了诗意。没有美食的诱惑、没有神秘的气氛、没有纯洁的童心,
就没有过年的乐趣。
(2)如何理解文章结尾“我们所怀念的那种过年现在的孩子不感兴趣,
他们自有他们的欢乐的年”?
作者可以回忆自己的童年,但现在作者已经是成人了,就像过去自己与成
人对年有不同的态度一样,连自己也未见得知道现在的孩子过年时的心
情,所以作者最后说“我们所怀念的那种过年现在的孩子不感兴趣,他们
自有他们的欢乐的年”。文章结尾好像是另一篇文章的开头,那就是现在
的年,从而留下了余味,留下了悬念。
4.主题思想:记叙了家乡过年的习俗,字里行间处处显露出自己的真情实
感,看似幽默、乐观的背后凝结着生活的艰难与沉重。
5.总体特色
(1) 情感饱满,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2) 文字鲜活率真。
(3) 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材料
(4) 细节描写
(5) 今昔对比
5. 小结
6. 布置作业
(1) 课后思考练习
(2) 谈谈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风俗节日
5
本文发布于:2023-11-05 05:22: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1329442066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过去的年.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过去的年.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