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文化之我见论文
年俗是指春节习俗,春节俗称“过年”。那什么是“年”,又为什么要过年呢!
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
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
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只
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走。众人不信,老婆婆劝其还是上山
躲避的好,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当“年”兽
像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白发老人燃响的炮竹声,年兽浑身
颤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
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皇而逃。从此每
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
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春节”原指正月初一立春日这一天,可中国的春节准备,庆祝活动,早从
腊月初八就开始了,也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俗语。腊月初八就是腊八节,又俗称
“腊八”,有着喝腊八粥的古老习俗。喝上一碗腊八粥,祈福新的一年平安吉祥。
也有泡腊八蒜的风俗,据老人讲,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名家商号
要在腊八这天拢账,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债都要在这天算清楚,“腊八算”就是这
么作文回事。北京城还有“腊八粥,腊八蒜,放帐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的民
谚。在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腊八节过完之后,人们都开始置办年货了,还会买春联,窗花,“福”字,
年画,爆竹等等。这都是过年的习俗,都是必不可少的程序。街上人来人往的,
年味已经十分足了。
接着就是腊月二十三了,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祭
灶,吃灶糖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
四日的祭灶神。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或“官三民四僧道五”的说法,也就
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腊月二十四日,水上人家或寺庙,道观则在
腊月二十五日举行祭灶。后逐渐演化为“二十三,过小年”的说法。
本文发布于:2023-11-05 05:18: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132700820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年俗文化之我见论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年俗文化之我见论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