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最新电子版备课详案五篇

更新时间:2023-11-05 04:04:20 阅读: 评论:0

放飞灵魂-灯展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最新电子版备课详案五篇
2023年11月5日发(作者:青少年拓展训练)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最新电子版备课详案五篇

为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教案,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备课中的目标确

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1

《北京的春节》

教学过程:

()、童谣 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喜欢童谣吗?老师这儿也有一首童谣,我们一起来欣赏

一下。 (出示童谣课件)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

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

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

;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2、导入:你们知道这首童谣写的是什么吗?(春节)

对,这首童谣写的是春节,不过,这是五十多年前北京街头流行

的一首童谣,今天就让我们就跟随老舍先生走进老北京,去过一个京

味十足的春节,感受那里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课件

出示课题,齐读)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的朗读课文,注意以下要求(屏幕出示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看一看,按老规矩,北京人是怎

样过春节的?在课本上标注一下,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准备汇报。

2、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注。

3、小组内交流讨论,释疑解惑。

4、班上交流汇报。

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交流要点: 腊月初八:熬腊八粥、泡腊八

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卖各种玩意

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放鞭炮,吃糖 过了二十三:大扫除,预备

足吃的

除夕: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

吃团圆饭,

正月初一:店铺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逛庙会 元宵:看花

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春节结束,人们照常做事

师:(出示课件)老师听明白了,按老规矩,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就

开始了,一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这个年过的可真够长的。请看大屏

幕上的时间,你们有没有什么发现?(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同学们都

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这么多的风俗习惯,一会功夫就让我们全看明

白了,这就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好处。

()、研读赏析,感受年味

1、在老舍先生提到的这么多日子里,有没有你印象特别深刻的?

(腊月、除夕、正月初

一、正月十五)

(大屏幕出示要求)请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有感情地

朗读出来。可以在旁边写一下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读给同伴听。

2、生自由感情朗读,体味。

3、交流体会感受。 交流重点: 腊八

腊八粥:抓住“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体会比喻

的生动,老舍语言的幽默风趣以及人们丰收的喜悦,新年的快乐,以

及对来年农业生产的美好祝福。

腊八蒜:体会色如翡翠,色味双美,指导学生读“到年底,蒜泡

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

子。”读出让我们垂涎三尺的浓浓的年味。

()、体会详略得当的表达效果

1、过渡:刚才同学们交流了印象最深刻的四个日子:腊八、除夕、

正月初一、正月十五,同学们为什么对这四部分印象特别深刻呢?

(生交流)这四部分作者写得特别详细,其它部分写得比较简略。

2、那么,通过老舍先生的描述,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

印象? 学生自由发言:是一个热闹的节日。 是一个喜庆的节日。 是一

个团圆的节日。 是一个祥和的节日。 是一个隆重的节日。 (相机出示

课件)

3、小结:老舍先生在整体介绍春节习俗的同时,着力突出“腊八、

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这四天,让春节的风俗习惯给我们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这就是详略得当写法的好处。

()、拓展

同学们刚才的交流让我们感受到了北京独特的民风民俗,字里行

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其实我们也可以把老舍先生的这篇课文编成

同学们喜欢的童谣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2

《橘逾淮为枳》

教学目标:

1、了解晏子,积累实词及重要的句子。

2、通过反复朗读,借助工具书及注释,疏通文意。

3、理解晏子的比喻说理,感受晏子作为外交家的风范。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晏子,积累实词及重要的句子。

2、通过反复朗读,借助工具书及注释,疏通文意。

3、理解晏子的比喻说理,感受晏子作为外交家的风范。

预习;

1、网上查阅资料,了解晏子其人及《晏子春秋》,重要的信息记

在语文书上。

2、正确朗读课文三遍,把课文及注释在摘抄本上抄写一遍(注意

格式)

教学过程:

一、简介晏子及《晏子春秋》 学生交流,老师总结

1、晏子,名 婴,字 平仲,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以有政治远

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候

2、《晏子春秋》是一部记叙春秋时代齐国政治家晏婴的思想、言

行、事迹的书,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也可以说是一

部最早的“外传”、“外史”。一般认为是后人集其言行轶事而成,

明显含有夸张与虚构的成分。书中故事多以晏子为中心人物,语言简

炼,情节完整,主题集中,讽喻性强,对后世寓言有较大的影响。

二、解题

橘逾淮为枳:橘子越过了淮河就变成了枳。

三、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注意这些词语的读音 为其来也 臣请缚一人 何为者也 吏二缚一

人诣王 圣人非所与熙也

2、个别读,学生纠正

3、听朗读,感知故事

四、反复朗读 疏通文意

晏子将至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

方来,吾欲辱之,何以 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

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 也。’王曰:‘何坐?’

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 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

“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

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

长于齐不盗,入 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

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晏子将要到达楚国,楚王听说晏子要来,对身边的大臣们

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将要到我们国家来,我想要侮

辱他,用什么办法?”身边的大臣回答说:“在他来的时候,请允许我

绑一个人,从大王身边经过,大王问:“做什么的?”我回答说:“是

齐国人。”大王问:“犯了什么罪?”我回答说:“犯了偷盗罪。” 晏

子到达楚国,楚王赐晏子酒,喝酒喝得正高兴时,两个官吏捆绑着一

个人来到楚王身边,楚王问:“被捆绑的人是做什么的?”官吏回答说:

“是齐国人,犯了偷盗罪。”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擅长

偷盗吗?”晏子离开座位回答说:“晏婴听说,橘子生长在淮南就 是橘

子,生长在淮北就变成了枳,只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的味道不一

样。这是什么原因呢?水土不同。现在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盗,到了楚

国就偷盗,莫非楚国的水土让百姓善于偷盗吗?”楚王笑着说:“圣人

是不可以戏弄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五、概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1、文章可以分为哪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2),写了写晏子使楚

前夕,楚王与其左右策划侮辱晏子的办法 第二部分(3-6),写了写晏

子智挫楚王,使其自取其辱

2、概括文章的内容 本文记述了晏子出使楚国,凭着机智善辩,

挫败了楚王的确诡计,维护了个人和祖国尊严的故事。

3、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从中看出楚王是个怎样的人? 齐国称

霸的盛世已过,楚国迅速跃居五霸之列,国力日盛。一个夕阳西下,

一个如日中天,实力悬殊成为楚王骄横的资本。 楚王:傲慢无礼、盛

气凌人,结果自取其辱。

4、楚王与左右策划了什么办法侮辱晏子? 先预设抓住齐人偷盗的

情景,当晏子来到时,故意带到楚王面前,以此影射齐人都偷盗,从

而戏弄晏子

5、晏子是怎样挫败楚王的?从中看出了晏子是一个怎样的外交家?

晏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

使民善盗耶? 晏子:擅长辞令、聪明机智、维护国家尊严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3

《吕氏春秋两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方、引、善、遽、任、悖、涉、契、

舟求剑、惑等),理解词的基本意义和语境意义。

2、积累“引婴投江”和“刻舟求剑”等出自《吕氏春秋》的

语,了解其典故,理解其寓意。

3、了解解释说理、以小见大的手法。

能力目标:理解两个寓言故事的含义,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

两个故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概括故事的哲理;了解“寓言”的特

点。

情感目标:领悟两则寓言故事的哲理,懂得做事不能主观臆断的

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寓言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

知”,即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词的基本意义和语境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简介《吕氏春秋》。 交流查找的有关《吕氏春秋》和预习课文的

资料。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进入新课文作铺垫。

二、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讲述了怎样的道理?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

出来。

家长依仗老话“有其父必有其子”的逻辑,强迫幼小的生命“游

泳” 差点溺杀小生命,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说明“对象”变了,解决

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改变,否则会酿成大错。

楚人乘船渡江,剑掉入水中,他不是马上潜水寻找而是在船上刻

好记好等船停下再去寻找。船已行驶,而剑却沉入江底,此时去找有

什么用呢?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说明情况变化,解决问题的手段不能不

变,否则会失败。

2、作者(编者)对这两则事是什么态度? 不认可、嘲讽、蔑视甚至

批判!

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提示重点掌握的词语:方、引、遽、任等字的用法。

2、挖掘故事寓意,了解“以小见大”的写法。 “引婴投江”,

对象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不变——“悖”。 “刻舟求剑”地点变

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不变——“惑”。

3、对学生的感想及认识进行评点,揭示故事的现实教育意义。

4、分别找出文中的叙述和议论部分。

5、通过比较找出两则故事在上述各方面的异同点。

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 进行两则故事的比较分析。

;

1、作者对两则故事的态度相同

2、都告诉人们事情本身发生变化时,解决 问题的手段也应该随

之改变。

不同;

1、故事内容相异

2、说明对象不同

3、一个强调说明“对象”一个强调发 生地点。

五、延伸阅读

1、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处,加深对寓意的理解,训练思维和语言表

达能力。

2、朗读感知“引婴投江”“刻舟求剑”故事。组织学生品读课文,

并对学生 的朗读作出评价。

六、布置作业

完成《点击》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4

《北京的春节》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

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确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点】:了解老北京春节风俗习惯,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

魅力。

【教学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

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春节热闹

气氛的回忆。)

2、今天,我们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韵味十足的春

节,感受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通课文

(1)把自然段标出来。

(2)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同桌间互读检查。

(3)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这是一个

________的春节,)

2、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快速浏览),边看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

日子活动,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2)交流汇报

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

在这一个多月中作者写了哪些重要日子活动?腊八——腊月二十三

——除夕——正月初——正月十五——十月十九

3、分清文章详略

老舍老生写了七天的风俗,在这七天风俗中,又重点写了哪几个

时间?(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三、深入详写片断,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在老舍老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呢?深入地读一读,

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准

备和大家交流。

四、总结拓展,升华感情

大家被春节的魅力吸引,老师也是如此。其实我们中国还有很多

历史悠久的节日,谁能说一说?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5

《江雪》

教学目标:

1、在读古诗的过程中读准“雪、灭、独、寒”4个生字的字音,

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4个生字。

2、能跟着录音或老师的范读,字字过目地朗读古诗。能背诵古诗。

3、能根据画面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并能根据图画背诵符合图意

的诗句。

4、认识部首“雨字头”。练习描写“雪、灭”2个字。

教学重点难点:

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借助“注释”和“参考译文”大致了解诗句的

意思。体会老渔翁在寂静、寒冷的江面上孤舟独钓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欣赏“江雪”图,学习“雪、寒”2个生字。

1、出示“江雪”图片,引导学生看图说话。、 师:谁能用一二

句话介绍一下图上的景象?

2、交流反馈,适时出示生字卡片“雪、寒”。

3、总结,板书古诗题目,学习“雨字头”。 师:同学们观察得

很仔细,说得也很完整。这幅画上画的是:寒冷的冬天到了,大雪不

停地下着,江边已积了厚厚的雪。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题目是

—— 板书——江雪 写“雪”时,用红色标注“雨字头”,边写边说:

第三笔是——横钩;这一点一点的多像——小雨点啊!

师:有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要把这部分用红笔写出来?(不知道的,

可以看看书。)

二、欣赏配乐古诗诵读,根据画面和老师的讲解大致了解诗意。

1、播放媒体,学生赏听。

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唐朝的诗人柳宗元写的这首古诗,大家要

仔细看图,认真听录音。

2、再放媒体,老师讲解一句意思,再出示一句诗句。 师:请大

家仔细听老师讲解,再看着画,听录音,想想你明白了什么? 师:寒冷

的冬天到了,大学纷纷扬扬,山上早已不见了小鸟的影子,山里的小

路上看不见一个人影。这真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师:在

这冰天雪地里,有一个老翁穿着蓑衣,头戴斗笠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

一人在江上钓鱼呢——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交流听明白了什么。 先自己说说,再同桌交流。

三、指导朗读古诗

1、出示整首古诗,明确学习任务。

2、老师一句一句范读,学生跟读。

四、自由练习朗读,多种形式反馈朗读。

1、自由练读。

2、小组交流读。

3、全班交流读。

4、打擂台背诵古诗。

五、复习巩固认读生字,指导有意识记忆字形。

1、抽读生字

2、交流记字好方法。

六、巩固了解诗意。

1、根据老师讲的内容,背诵相关的诗句。

2、根据画面选择诗句。

七、指导描写“雪、灭”两个字。

mbbr工艺-组织单位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最新电子版备课详案五篇

本文发布于:2023-11-05 04:04: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1282602066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最新电子版备课详案五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最新电子版备课详案五篇.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