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过关测试题(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3-11-05 03:51:36 阅读: 评论:0

申请补助申请书-香草英文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过关测试题(含答案)
2023年11月5日发(作者:音乐享受)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过关测试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là yuè zhǎn lǎn fēng zhēng kōng zhú kǒu qín gèng xīn biān pào

chú xī chūn lián sǎo chú nián gāo chōng zú diàn pù kāi zhāng

duì lián nián huà tōng xiāo jiān duàn chú fēi bì dìng guāng jǐng

rán fàng qīn qī bài nián sì yuàn jiào chē luò tuó yuán xiāo

yī lǜ cǎi huì guǎng gào fèn wài Wàn bú dé yǐ jié rán bú tóng

hú tú jiǎo hé nóng chóu kě kào cāi xiǎng fěn suì wài tào

zhāng dēng jié cǎi là ròu jiě shì

二、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的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翡翠(fēi 初旬xún 搅和 滩贩

B、唾沫(chuí) 胀(zhǒnɡ) 万象 甜腻

C、皎洁(jiǎo 机杼yǔ) 间断 彩会

D、脱缰jiānɡ) 演绎yì) 眨眼 褐色

三、拼写乐园。

1、看拼音,写词语。

bǐ cǐ diǎn rán qià hǎo kū qì yóu nì zhù hè chóu mì

shuǐ ɡānɡ zānɡ luàn suàn bàn wū yā xiào yínɡ yínɡ hán qínɡ mò m

ò

2、根据语境写词语。

1)我吃jiǎo zi )的时候,特别爱蘸cù(

2每年là bā jié 妈妈都会áo zhōu 给我们吃,弟弟总是拿起tānɡ chí

lánɡ tūn hǔ yàn )地吃起来。

3hóu )老师声情并茂地给我们朗读了《牛郎织女》这篇wén zhānɡ(

3、写同音字。

[rán] )放 )后 [bàn] 搅( 伙(

[là] )月 )烛 [yā] 乌( )力

四、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入正确答案的序号。

1、万象更新( A、形状,样子。 B、一种哺乳动物。

2、无暇顾及( A、时间。 B、闲,没有事的时候。

3、日夜不绝 A、穷尽。 B、断。

五、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巫女的面具半黑半白,代表其两面三刀

....

B、蜜蜂整日不辞辛苦地劳动着。

....

C、她的歌唱得非常动听,随心所欲

....

D、民间剪纸绚丽多彩乡亲们见了都赞叹不已

....

六、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换成括号里的词后,句意不变的一项是(

A、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光线)

..

B、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间隔)

..

C、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格外)

..

D、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经常)

..

七、下列句子中对破折号的作用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解释说明)

B、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

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递进)

C“嗵——啪——”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不断响起。(声音延长)

D、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转折)

八、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

B、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

C、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D、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

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九、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子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改写句子,不改变句子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课文内容回顾。

1《北京的春节》一文中为了说明北京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引用的一句俗语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本文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其中“腊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这四天的情景描写得比较详细。

2《腊八粥》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全文围绕八儿一家熬腊八粥的经过(依次是盼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吃粥),展示了一幅____________的图景。

3《迢迢牵牛星》一诗中用神态描写来表现织女思念牛郎的悲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寒食》一诗中运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十五夜望月》一诗中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妙,描写月光皎洁的诗

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长歌行》一诗中说明时间一去不复返,劝导人们要珍惜时间,不要到老了再后悔的句子是

十一、阅读训练。(一)川剧绝活——变脸

变脸是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属于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

相传“变脸”是古代人类为了应对凶猛的野兽,将自己的脸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画出不同形态,以吓唬

入侵的野兽而产生并流传下来的。后来,川剧把“变脸”搬上舞台,用绝妙的技巧使它成为一门独特

的民间艺术。

变脸是一种“瞬间艺术”,演员根据剧情的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在一抬手、一拂袖或一甩头

之间,变换出不同的面目来,即不同的脸谱。而不同的脸谱则代表不同的神态、情态和心态,用以表

现剧中人物的情绪和心理状态的突然变化,如惊恐、绝望、愤怒、阴险等,达到“相随心变”的艺术

效果。

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三种:抹脸、吹脸和扯脸。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运气”变脸。

“抹脸”是将化妆油彩涂在脸的某一特定部位上,到时用手往脸上一抹,便可变成另外一种脸色。

如果要全部变,则将油彩涂于额上或眉毛上;如果只变下半部脸,则油彩可涂在脸或鼻子上;如果只

需变某一个局部,则油彩只涂在要变的位置即可。

“吹脸”只适合粉末状的化妆品,如金粉、墨粉、银粉等。它是在舞台的地面上摆一个很小的盒

子,内装粉末,演员到时做一个伏地的舞蹈动作,趁机将脸贴近盒子一吹,粉末扑在脸上,立即变成

另一种颜色的脸。必须注意的是,吹时要闭眼、闭口、闭气。

“扯脸”是比较复杂的一种变脸手法。它是事前将脸谱画在一张张绸子上,剪好,每张脸谱上都

系一根丝线,再一张一张地贴在脸上。丝线则系在衣服的某一个顺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如腰带

等处)。随着剧情的进展,在舞蹈动作的掩护下,一张一张地将它扯下来。“扯脸”有一定的难度。一

是粘脸谱的黏合剂不宜太多,以免到时扯不下来,或者一次把所有的脸谱都扯下来。二是动作要干净

利落,假动作要巧妙,能掩人耳目。

还有一种特殊的变脸手法是“运气”变脸。传说已故川剧演员彭泗洪,在扮演《空城计》中的诸

葛亮时,当琴童报告司马懿大军退去之后,他能够运用气功使脸由红变白,再由白变青,意在表现诸

葛亮如释重负后的后怕。

总之,变脸是戏剧化的艺术性和技巧性高度结合的产物。变脸紧紧围绕川剧和戏剧而发展,它是

在适当的夸张情景中,通过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色样式的变化,来增加戏剧艺术的魅力。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掩人耳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释重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短文,完成填空。

1)变脸是______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是揭示剧中人物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浪漫主

义手法。

2)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三种:__________________。还有一种特殊的变脸手法是“______

变脸。

3.文章采用的结构是(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4.这篇短文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简略?这样安排材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参考答案

一、(略)

二、D

三、1 轿车 元宵 彼此 点燃 恰好 哭泣 骆驼

油腻 祝贺 稠密 水缸 脏乱 蒜瓣 栖息

乌鸦 笑盈盈 含情脉脉

21)饺子

2)腊八节 熬粥 汤匙 狼吞虎咽

3)侯 文章

3、燃

四、1A 2B 3B

五、C

六、C

七、B

八、A

九、1、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不能设什么法来反抗。

2、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

十、1、腊七腊八 冻死寒鸦 除夕 正月初一 元宵节

2、沈从文 想粥 猜粥 看粥 淳朴、和睦

3、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4、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5、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6、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十一、阅读

1.比喻以假象蒙骗别人。文中指在变脸使用假动作时,动作要干净利落,不被人察觉。 形容解除

精神压力后心情轻松愉快。文中指诸葛亮得知司马懿退兵后,心情由紧张转为轻松。

2.1)川剧 内心思想感情

2)抹脸 吹脸 扯脸 运气

3.C

4.川剧“变脸”艺术的手法写得详细,“变脸”艺术的起源、形成及发展写得简略。这样围绕题目中

的“绝活”详细写“变脸”艺术的手法,从而突出了川剧的绝妙。

部门培训计划-绿色配色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过关测试题(含答案)

本文发布于:2023-11-05 03:51: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1274962066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过关测试题(含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过关测试题(含答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