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600字10篇
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你的家乡有什么有趣的风俗呢?下面
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600字10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
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600字范文一
俗话常常说:“三月三,鬼上山”。这就是说鬼节。鬼节在我们
中国还有部分地区进行,在我们家乡至今也过这种节日。按我们这农
历三月三就过鬼节。有人一听鬼节中的“鬼”字,不禁浑身发抖,冒
冷汗了。这是因为我们中华民族很早的时候就信奉鬼神之说,所以鬼
就被比喻成一切不好的东西了。虽然有不少人讨厌鬼节,但也有不少
知道鬼节来历的人吧,我也知道。
相传一个靠山的村子里有一个人到山上砍柴,因为太累了,在山
上睡了一觉,可是做了噩梦:遇见鬼了。村民被吓醒了,一看天色也
已经漆黑一片,于是准备下山回村,但不料碰到几团浮在空中的紫蓝
色火焰,由于村民从小生活在山里,知识不广泛,一见这火,丢了柴,
撒腿就跑。吓得半死的柴夫以为自己梦成真,是被鬼发现才这样,于
是告诉村民,并劝告别上山砍柴。一些大胆的人不信,依旧去那儿砍
柴,但先后先看见“鬼火”。
事情一传十十传百,所有人都知道有鬼,便在柴夫遇见“鬼”这
天定为鬼节。每年这天,家家户户晚上都关门大吉,百里空无一人,
家家吃大鬼粑驱鬼。先用面粉做成球形,并在里面放肉馅,菜馅,吃
起来还是很美味的,为了驱鬼造福,吃打鬼粑渐渐成为一种风俗。
到现在农历三月三这天晚上,街上都没有多少人,有的是为了目
神的原因。
虽然人们过鬼节只为图个吉利,但一定要相信科学,不能光信鬼
神之说,让外国人看笑话。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600字范文二
说起咱家乡的风俗,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那就拿过春节的
风俗来向大家介绍吧!
春节就是每年的第一天,家乡人叫这一天为大年初一。大年初一
这一天,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
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而且放爆
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这也是节目的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
让人们感到愉快,在新的一年里为人们带来吉祥。
春节还有一个习俗,当然就是吃饺子了!为驱邪恶,图吉利,饺子
必须要煮得多还得有余,饭后还要在锅里放上几个馒头,这些都意在
年年有余。要是饺子煮破了,不可以说“破了”要说“挣了",就是赚
了的意思。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两碗,意思是希望新
的一年里家里人丁兴旺。吃饺子时还有许多乐趣呢!新年里吃的饺子里
包有枣子、栗子、钱、花生米等物质。吃饺子时吃到的第一个饺子里
包有什么象征物质,新的一年里就会像物质象征的那样。如果吃到红
枣,新的一年里就会红红火火勤劳致富;吃到栗子,就意味着新的一年
里,身体健康,做事有干劲;吃到花生米,就意味着长命百岁,行大运;
吃到钱,那就意味着发大财,日子红红火火……不管谁知道哪一种,大
家都会衷心的祝贺。如果是小孩吃到钱,那就代表学业有成,大家都
要祝贺他(她)。
春节时还有拜年的习俗,大家互相问好,晚辈向长辈问好时长辈
要给晚辈压岁钱,还有用手机发短信、打电话拜年,给别人送上美好
的祝福。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春节风俗。你们的家乡也一定也有许多独特的
风俗吧?那就把你们家乡的风俗也结介绍给大家听听吧。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600字范文三
我们濮阳的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八就开始了,那天,人们采用米、
枣、豆等八种不同的农作物煮成粥,取名腊八粥。吃腊八粥的时候,
还习惯把腊八粥里面的米饭抹在枣树上,寓意是来年的枣儿结的像米
饭一样疙疙瘩瘩。美味的腊八粥刚一出锅,就让我的口水飞流直下三
千尺了。在那一天,人们还会泡腊八蒜,把掰好的蒜瓣儿放进醋坛子
里,再把醋坛子给封起来,到春节那天再取出来就着饺子吃,醋有了
辣味儿,蒜瓣儿也成了翡翠的颜色,可谓是色香味俱全,无论是看着
还是吃起来都会让人觉得心旷神怡。
到了腊月二十三,就是人们说的小年。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
芝麻糖,俗称祭灶糖。家乡还有句顺口溜:“二十三,祭灶官”也就寓
意着吃了祭灶糖长大能当官儿。“二十四年下气,家家户户扫房子”,
说明春节马上到了。
到了大年三十,大人们更是忙活的不可开交。贴春联、包饺子、
放鞭炮……都要做。到了中午,伴着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大家会做一大
桌子的菜开始吃团圆饭了,年三十的晚上必须吃的是饺子,所以,在
这一天,无论男女老少都会狼吞虎咽的吃饺子。到了除夕之夜,才是
真正好玩儿的时候呢!一家人聚在家里,边吃零食边看春节联欢晚会,
到了午夜十二点钟,楼下又响起了鞭炮的声音。再过几个小时就该起
床了,这叫起五更,起床后还是吃饺子,这次的饺子吃一半剩一半儿
呢!这寓意着来年的“年年有余”!吃完之后,仍然不可以睡觉,因为在
这一天,除了很小很小的孩子们,人们都会守岁。
大年初一可就和大年三十截然不同了!这一天,大街上热热闹闹!大
人们要去亲戚、邻居家互相拜年!从初一到初七这几天吃完饭、放放炮、
上上网、看看书,真是美哉!悠哉啊!人们都会沉浸在春节的快乐之中。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600字范文四
家乡的“拔拔灯”
我的家乡在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那儿没有千古遗迹,但有鸟语
和花香;没有奇特景观,但有和煦的阳光;没有神秘活动,但有美好的习
俗。我们那儿的“拔拔灯灯会”就是一个令人神往,陶醉的风俗······
大概在宋元时期,英都镇便是富庶之乡,里面有一条河,名叫英
险,运送货物只能使用驳船——就是那种不能自己游,需要人们来划
或拉的船。到逆着水行驶的时候,便需要船夫来拉纤,俗称“拔船”。
后来,这种劳动被人们融入到了民俗活动当中,百姓以拔灯代替拉纤,
祈盼平安,年丰兴旺,一直延续到今天。
过完年没几天,便到了正月初九,母亲开车,带我和堂哥来到镇
上。天还没暗,但是街上已是车水马龙。为了节约空间,多数人把车
开到了别处,这才不会占位子。路两旁,他们已经开始,摆卖灯笼了:
有红的,,有黄的,有圆的,有方的,有三楞的,有有流苏的,有有
提绳的,有有挂钩的,多种多样,形状也不同,真是惹人喜爱,我为
烟花、猜灯谜......还有啊,就是要吃汤圆。
俗话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今年的元宵节虽然
天气很冷,但是没有下雪,丝毫不影响大家的心情,到了晚上,很多
人都走出家门,到广场看放烟花,赏灯,猜灯谜。
烟花还是像往年一样好看,今年是在淄博体育中心集中燃放,天
刚黑下来,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很多人,周边的道路都封闭了。七点
半,焰火晚会正式开始了,随着噼噼啪啪的鞭炮鸣响,夜空变成了一
块美丽的画布,各色礼花腾空而起,竞相绽放,似流星,似蝴蝶,似
花冠,似奔腾的骏马,似奔流而下的瀑布......展示出一幕幕流光溢彩,
火树银花不夜天的人间胜景。我们忍不住欢呼起来,真是太美了!
回来的路上,妈妈给我讲他们小时候怎么过元宵节,那时候的节
目可多呢,一般从正月十四持续到正月十六,每天上午听到锣鼓声一
响,大人孩子都聚集到马路两旁,等着扮玩的队伍,那喧天的锣鼓声,
整齐的高跷队伍,让人精神振奋的舞龙舞狮,最传统的打铁花......是他
们儿时最爱看的节目。
妈妈说她小时候最怕的是扮玩队伍里骑小毛驴的,那些人化妆的
像小老太太一样,歪戴着帽子,嘴里叼着大烟袋,嘴角还点着一颗大
黑痣,晃晃悠悠晃晃悠悠,后面的人拿小鞭子一抽,他就撒欢一样往
人群里乱窜,一不小心就来到你面前,吓得大人孩子们直往后退,大
呼小叫的,也给人们带来了无数的欢笑声,哈哈!
我也想看那样的节目,爸爸帮我问了好多地方,这些传统的节目
大都被彩车彩灯代替了,太遗憾了。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600字范文六
“惊蛰一犁土,春风地气通。”惊蛰预示着春耕开始。
我们河南小孩子都喝过"三根茶",它比汽水饮料好喝百倍。
每年惊蛰时节,妈妈们总会给孩子们熬“三根茶”,味道略有甜
味,带有淡淡的植物清香。清热下火,消暑解渴,
放上几粒冰糖,喝起来别提多美啦!
中午喝一大碗还不够,下午上学的时候,还要装上满满一壶。这
所谓三根茶,就是用蒲公英、芦苇根、茅草根三种植物熬成的茶,
清热去火,性平适宜日常饮用,材料方便易得。
每逢惊蛰时节,家家户户都会备着的东西。“三根”有卖的,但
很多人还是喜欢自己挖。农历二月二开始,野外一片片青色渐渐冒头
了,再过十来天,满眼都是郁郁葱葱了。闲暇时间,阿姨婶子们,带
上娃,拿上铲子和小筐,去郊外去寻找这些鲜物。对于孩子来说,那
是不亚于寻宝的有趣游戏。
芦苇根一般生在水边,茅草根不好挖,孩子们参与最多的就是挖
蒲公英了,躲在野草丛中,田埂沟畔,多是凭那一朵小黄花来辨认。
所以很多地方也称蒲公英为“黄黄苗”。
以前特别爱把蒲公英和另一种小黄花弄混,这次特地比较了一下,
蒲公英花是重瓣,其他的小黄花大都是单瓣,而且蒲公英的叶子边缘
祠堂周围大摆宴席,邀请每家每户必须有一个人去吃午饭。这一天,
锣鼓喧天,鞭炮不绝,到处都摆满了小摊小位。这也是我们小孩子最
喜欢的,趁着这几天,买一些好吃好玩的,约上小伙伴们一起去玩,
父母们也都不会责骂。
夜幕降临,祠堂的大戏台上,先表演的是我们村里的阿姨们精心
排练的节目——锣鼓。结束后,便是戏班子上台表演,咿咿呀呀,吹
拉弹唱,是老爷爷和老奶奶最喜欢的节目。他们总是早早地搬来椅子,
选好合适的位置,就算看上一天一夜也都不会感到乏味。尽管祠堂很
大,但还是会被堵得水泄不通。我们孩子就喜欢在祠堂跑来跑去玩游
戏。
这些仅仅是第一日的场景。一般来说,这样的盛事至少要持续三
天,并且连续三年。这几天,热情好客的村民们总会叫来亲朋好友,
一起吃饭。最多的人家,可能要叫上三十几桌呢,真是热闹非凡。造
祠堂的钱都是村民们自愿捐献的,多的达80万元,少的也有二三百元。
只要捐献超过2000元的人家,都会获得一本古色古香的族谱。
造祠堂圆谱不仅仅是一种民风民俗,更是象征着一个姓氏的繁荣
白脸人、花脸人……穿着古装,正慢腾腾地向这边走过来。爷爷跟我说:
“这是文武百官,那统领是元帅。”我点点头表示明白,又自顾自地
偷着乐去了。后面跟着很长一排姑娘,个个长得亭亭玉立,娇滴滴的,
好似刚出水的芙蓉。头上插满花儿,脸上抹成红鸡蛋,身披薄如蝉翼
的纱衣,穿一双绣花鞋。大伙儿直看得心花怒放。有一位演员化装成
赫赫有名的孙悟空,那古灵精怪的猴子,蹦着跳着跑了出来,在人们
身边跳过来跑过去,逗得人们哈哈笑。
上午的化装游行表演已近尾声,人们纷纷散去,涌进庙堂,因为
赶庙会,主要是来祈福的!赶庙会的,人手一个烟花,一撮香来到庙门
前燃放,然后在墙角边的青铜锅里点燃香火,最后才能踏进庙门烧香
跪拜观音。门外爆竹阵阵,屋内烛光闪闪。我在观音身下跪着真诚地
许下了心愿——希望新年全家健康、快乐、幸福,自己也有一个好成
绩。最后还要求签,看看自己今后的命运会怎么样。虽然我不会相信
只要将心愿写在上面,随着孔明灯冉冉升向苍穹,凝视星空便能实现
心中美好的愿望。因此人们期盼它来普照大地,照亮未来,降福人间,
让孔明灯带着自己五彩的梦,遨游天际。燃烧起孔明灯,就会燃起希
望,让人心想事成,美梦成真。每当大人们讲起孔明灯的故事,我就
向往着放天灯的时刻快点到来,于是我也会央求大人们糊天灯。“不
行,要等到下雪才可以。”“为什么?”“下雪后再放,比较安全。”
于是,我又开始盼望下雪了。
好不容易等到了冬天,终于下雪了,村民们便兴致勃勃地糊起孔
明灯。只记得小时候,我常常钻进人群中,看大人们糊孔明灯。瞧,
扎架的扎架,糊纸的糊纸,大家七手八脚地忙碌着。好大的一个孔明
灯在一片欢呼声中诞生了,它状如灯笼,底座上还有一些燃烧物。点
着了之后,随着又一阵欢呼,孔明灯便冉冉升向了天空。村民们在后
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
“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
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
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
除夕这天,是人们吃、喝、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
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
头。
除夕之夜,我们这儿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
过年的味道。吃团年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
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
是碰不得的。
吃了年夜饭之后,我们小孩子就迫不及待地等待穿新衣,嚷着叫
妈妈把新衣服拿出来。妈妈说:“不急,不急,还要洗头,洗脚,把
我最爱这一夜——除夕夜。
本文发布于:2023-11-05 03:35: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1265102065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600字10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600字10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