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单元的习作,是要介绍家乡的风俗。“离家三⾥远,别是⼀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
众多,每个地⽅都有⾃⼰独特的风俗习惯。你的家乡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习惯?为⼤家准备了《六年级下册第⼀单元作⽂10
篇》,供⼤家参考阅读。
【篇⼀】六年级下册第⼀单元作⽂
我⽼家在⽂成,家乡的风俗及活动有很多,清明节扫墓,端午节划龙⾈、吃粽⼦,中秋节猜灯谜、赏花灯……但我印象最
深刻的还是春节。
每年的春节,我与爸爸妈妈都会去乡下陪爷爷奶奶⼀起过年。⼤年三⼗这天是⼀年中最热闹⼜丰富多彩的⼀天。⼀⼤早邻
居家就响起鞭炮声。这时爷爷就忙上了,磨⾖⼦,做⾖腐,蒸糯⽶,捣年糕,杀鸡,杀兔。我最喜欢的还是把粗糙的⽶粉变成
⼀块⼀块的年糕。蒸熟的⽶粉团有点烫⼿,等它冷⼀会,爷爷就开始不停的揉啊揉,⼀会⽤⼿推来推去,⼀会⼜翻个⾯。为防
⽌粘⼿,还会适当的加⼀些⾊拉油,等揉到韧性⼗⾜,再把⼤粉团分成⼩份,⼤家⼀起做成形。
爷爷喜欢长条的,他拿模板⼀压,⼀条带有吉祥如意字样的长条年糕就好了。⽽我就与众不同,⽤年糕做了许许多多的⼈
样,这是爷爷,这是表弟,这是堂哥……虽然样貌有些许丑,但爷爷还是夸我别出⼼裁,做得很好。年糕做完了,蒸⼀蒸,炒
⼀炒就开锅了,闻着⾹味,还是我熟悉的青菜酱油⾁炒年糕。
⼤年三⼗不仅有趣,就连吃饭也有讲究。必须⼀家⽼⼩都坐下,举杯互相祝福,在桌上不能谈伤⼼事,说坏话。狼吞虎咽
席卷⼀阵后,⼀定得⼤家吃饱喝⾜,才分压岁钱,下桌放鞭炮玩去。
接下来就是看春晚,⼀直到⼗⼆点,村⾥依旧灯⽕通明,依旧响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别有⼀番风味,也是我们⼩孩欢呼
雀跃的时候。
新的⼀年新的开始,过了年,就意味着⼤了⼀岁,该更懂事了。除⼣过后是正⽉,接下来是元宵,也就意味着要开学了,
不知不觉中也有⼀丝不舍,再次期待春节的到来。
【篇⼆】六年级下册第⼀单元作⽂
在春节,我的家乡有许多风俗,如:贴春联、舞狮、包饺⼦……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包饺⼦。
除⼣,妈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馅⼉和饺⽪,准备包饺⼦。我在⼀旁看见妈妈和婆婆包的⼀个个胖乎乎的饺⼦,觉得挺好
玩,不由得也拿起⼀张⽪⼉,准备包⼀个。我⽤左⼿托着饺⽪,右⼿夹上满满⼀筷⼦馅⼉,放在⽪⼉中央,把饺⼦⽪的两端往
中间⼀合,使劲⼀捏,不料,馅⼉不听使唤地从饺⽪侧⾯钻了出去。我⼀看,赶紧把馅⼉堵住,可⽪⼉仍然“张着⼤嘴”。弄了
半天,就是合不拢“嘴”,我也变成了“⼤花猫”脸上全是⾯粉,整得⼤伙⼉看了都乐呵呵的。我像泄了⽓的⽪球,⼀*坐在沙发
上。妈妈看到我灰⼼丧⽓的样⼦,好像摸透了我的⼼思,⾛过来说:“是不是要放弃了?”我点了点头。“来,我教你。”说完,
妈妈便给我做了⽰范,看过,我就明⽩多了。重新拿起⼀张饺⽪,学着妈妈那样,把⽪⼉托在⼿中,轻轻地夹起⼀⼩筷⼦馅
⼉,把⽪两端往外⼀揪,再往上⼀合,⽤虎⼝使劲⼀捏,⼀个⼩巧玲珑的饺⼦就包好了!我按照这个⽅法连包了好⼏个。
“煮饺⼦啦!”说完,妈妈就把包好的饺⼦放进锅⾥。过了⼀会,热腾腾的饺⼦就出锅了,我连忙拿起筷⼦尝了⼀个,太好
吃了!我津津有味地吃着⾃⼰亲⼿包的饺⼦,⼼⾥有种说不出来的⾼兴。屋外,爆⽵声还在彻夜回响。
家乡的风俗还有好多好多嘞,下次我和你们再⼀⼀述说。
【篇三】六年级下册第⼀单元作⽂
说起我的家乡呀,那真的是有许多特⾊呢。如盐⽔鸭、桂花糖芋苗等等⼀系列美⾷,说到这⾥,你⼀定猜到了吧,那就是
南京,虽说南京的美⾷⾮常有特⾊,但是我们这⾥的节⽇风俗那就更有特⾊了。
其中最让我喜欢的就是端午节了,每当这时,⼤⼈们都忙着包粽⼦,粽⼦的种类也很多,有⽩粽⼦、⾁粽⼦、咸蛋黄粽
⼦、红⾖粽⼦等等。⼩孩们也不闲着,跟着⼤哥哥、⼤姐姐们学习做⾹包,据说⾹包能达到驱⾍的效果。
去年,端午节的前⼀个星期,我们社区通知将在端午节期间组织⼀次包粽⼦,做⾹包的活动,要求社区的⼩朋友也要参
加。看到这⼀通知我⼗分期待这天早⽇到来。
期盼已久的活动⽇⼦终于到了,我们来到社区,⼏位⽼爷爷和⽼奶奶已经将包粽⼦所需要的材料准备好了。活动开始了,
先由⼀位⼤姐姐讲解了端午节的由来,再由⼀位奶奶给我⽰范了如何包粽⼦。现在该我们上场了,我按照⽼奶奶教我们的⽅
法,⾸先,将两⽚粽叶拼在⼀起,把它们理平整;接着,把它们卷成⼀个带柄的漏⽃;然后,放⼊事先准备好的糯⽶和配料裹
好,再拿⼀⽚粽叶封⼝;最后,⽤⼀根细细的棉线在粽⼦底部和封⼝处绕⼏圈扎紧。可是不管我怎么包,粽⼦都会漏⽶。这
时,⼀位⽼奶奶看了之后就是“你包的粽⼦貌似吃多了。”我恍然⼤悟,原来是⽶放多了。经过⼏次练习,我终于包好了⼀个粽
⼦,它像⼀只⼩号的靴⼦。等我包好五个粽⼦,已经满头⼤汗了。
活动快要结束了,⼀位⼯作⼈员告诉我们,会把我们包的粽⼦和做的⾹包送给社区⾥的孤寡⽼⼈。这时,我感觉家乡的风
俗不仅给⼤家带来了快乐,还是⼀种⽂化的传承。家乡的风俗我爱你,你带给我汗⽔和快乐。
【篇四】六年级下册第⼀单元作⽂
中国。是⼀个有着五⼗六个不同民族的⼤家族,每个民族都有她独特的风俗。“爆⽵声中⼀岁寒。春分送暖⼊屠苏。”正是
我家乡的风俗——过年。
过年时,家家户户⼤扫除,也就是除旧迎新。之所以要⼤扫除,这⾥⾯还有个故事:传说坏神仙“三⼫神”最喜欢搬弄是
⾮,他向⽟皇⼤帝报告,说⼈间那些挂了蛛的⼈家正在作乱犯事。⽟帝听了很⽣⽓,要惩罚⼈间,这事被灶王爷知道了,他通
知每家每户赶紧打扫卫⽣,⽟帝⼀看,⼈间到处⽓象更新,并没有像“三⼫神”说的那样,于是吩咐诸神为⼈间送瑞添福。
在除⼣的⼤早上,⼈们会点燃早就准备好的鞭炮,⼀串串的鞭炮“霹雳吧啦”的响,孩⼦们多躲在门后,之后再点燃⼀排圆
形花炮,⽕炮“嗖”的⼀声声直冲云霄,再“轰”的⼀炸,化作⼀缕⽩烟。到晚上,家⼈们聚在⼀起吃年夜饭,年夜饭也叫“团圆
饭”。外出的家⼈再忙再远,也要在这天赶回来,年夜饭上有象征团圆的圆⼦,寓意年年有余的鱼,代表长寿的⾯条……吃过
年夜饭,长辈还要给⼩辈发压岁钱,红包上有“万岁千秋”“却殃除凶”等吉祥语,或者是龙。⿁。双鱼等吉祥图案,表达了长辈
的关爱和祝福,孩⼦们收到红包也是⾮常欢喜。
拿过红包,⼩孩⼦们出去找玩伴,她们结伴放着花筒,燃着烟花。烟花在夜晚显得格外美丽,有红的,有蓝的,有紫的,
有黄的,五颜六⾊,各式各样,孩⼦们还要守岁,⼀直要到镇远初⼀还算结实。
希望家乡的风俗可以⼀直传承下去,让年味变的越来越浓,让这种历史⽂化能够更加悠久的继承下去。
【篇五】六年级下册第⼀单元作⽂
“爆⽵声中⼀岁除,春风送暖⼊屠苏”,要过年了,⼤家都⾮常开⼼,期待着新的⼀年的到来。
过年,不论我们有多忙,都要回家看望长辈。我的家乡在⼭西,过年的风俗有许多,其中最让我们开⼼的就是“吃”。⼤年
三⼗,⼀家⼈围坐在餐桌边,吃着汤圆和饺⼦。汤圆有橘⼦味⼉,芒果味⼉和芝⿇味⼉……咬⼀⼝,⼀股清⾹流出来,充满整
个⼝腔。
汤圆虽然好吃,但更令我期待的还是吃饺⼦!
⼤年初⼀是新年的第⼀天,家家户户都要吃饺⼦。⽽且在家乡,还要在其中的⼀个饺⼦⾥放上⼀枚⼲净的硬币。谁吃到这
个饺⼦,就代表着来年会交好运。为了吃到这个“福⽓饺⼦”,我是煞费苦⼼——⽤了外形分辨法、点名点将法、吸铁⽯探测
法……每次都要吃平时饭量的好⼏倍。付出总有回报,包有硬币的福⽓饺⼦最终被我吃到了。拿着闪闪发光的硬币,畅想着来
年的好运⽓,我⾼兴得嘴巴都合不拢。
除了元宵和饺⼦,家乡的春节还必须吃鱼、⾖芽、鸡和⾯条。吃鱼,代表年年有鱼;⾖芽和鸡⾁分别代表吉祥、如意;吃
⾯条代表着家⼈长寿平安……
我们还会在春节放鞭炮、贴春联、点旺⽕、看舞狮,赶⼤集,迎喜神,这都是春节的极⼤乐趣。
凉风习习,我们在欢声笑语和声声祝福中结束春节,我希望下⼀个春节快点到来!
【篇六】六年级下册第⼀单元作⽂
我的家乡在上海,虽然它是⼀座海纳百川的国际⼤都市,但仍不乏延续着很多传统的习俗。就拿“年菜”来说吧。
年菜,顾名思义,就是过年才吃得到的菜。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因为它的⾷材有多珍贵,⽽是在于它的制作过程⾮常繁
琐。它通常需要8种不同的素菜混合⽽成。每年春节,上海⼈的家⾥都会准备这道菜。
⼩时候的我⾮常讨厌吃年菜,因为都是⽤素菜做成的,有的是洗净晒⼲的,有的是切丝冷藏的,还有的是搅碎后浸泡料酒
的,⼀点⼉都不美味。可⼤⼈们却对“年菜”情有独钟。有⼀次,我终于忍不住问妈妈:“妈妈,你明明不喜欢吃素菜,为什么过
年期间,每顿饭都要吃上⼏⼝呢?”妈妈笑着说:“秘密。”
秘密?这不仅勾起了我的好奇⼼。我开始在百度上搜索答案,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出⼈意料的是,百度上只有年菜的
制作⽅法,并没有“年菜的由来”。于是,我便开始留意⼤⼈们在制作年菜过程中说的话,企图寻找蛛丝马迹。然⽽,令⼈失望
的是,我发现妈妈和外婆在厨房⾥聊得都是⼀些平⽇⾥的家常,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不死⼼的继续观察。突然我发现,
只要是准备年菜的时候,⼀家⼈的沟通就会变得特别的多。妈妈和外婆⼀起准备各式各样的材料,爸爸会帮忙去菜场买菜,就
连外公也会掌勺露⼀⼿,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啊,原来这就是“年菜”的秘密!它之所以会成为⼀种习俗被延续⾄今,就是因为这道菜需要全家⼈⼀起帮忙才能完成。8
种菜汇聚成⼀道菜,不仅象征着我们的⽇⼦丰⾐⾜⾷,更寓意着家⼈的团结与和睦。
我爱家乡的习俗,饭桌上那⼀盘年菜的⾹味,浸润⼼⽥。
【篇七】六年级下册第⼀单元作⽂
⼤年三⼗,⼀⼤清早,⼤⼈都起床开始忙活了。
洗漱后,顾不上吃早饭,外婆外公舅舅便开始准备下午的祭拜⽤品,其中猪头、鸡、“⾦元宝”是最马虎不得,也是最费时
间的。
看,外公外婆⼀起将腊⽉腌制好的硕⼤猪头,放⼊铁锅中煮。妈妈说,这猪头是外公专门从安徽买来的,是过年祭祖最重
要的,柴灶⾥要花半天时间才能煮熟。
在等的时候,晚辈们也陆续起床吃早饭。年纪稍⼤的糖糖姐姐和我,开始分⼯帮忙贴窗花、春联等事情,⼀边争论着“这
样贴好看”“不这样好看”“这样”“这样”……⼀⽚欢笑。
年纪⼩的三个妹妹不能帮忙,便可以看——杀鸡!这鸡⾮常不寻常,是⽤来祭祖的,必须是⼤公鸡才⾏!“杀鸡开始
了!”只见外公左⼿提着菜⼑,右⼿擒着⼤公鸡,⽓势汹汹地⾛到鸡的⾯前⼑⼝对着鸡的脖⼦⼀抹,只见⼀缕鸡⾎滴到⼀个盘
⼦⾥,⼏⼗秒后,将鸡扔到开⽔桶⾥。⼩朋友边烫着鸡,边使出全⾝⼒⽓拔⽑。拔完后,外公把鸡放烧猪头的汤⾥烧3⾄5分
钟左右,也可以不烧,再将鸡⾎浇上去。
猪头还没起锅。舅舅将锡箔纸放⼋仙桌上,折成⼀个个“⾦元宝”,其实看上去像船,再将每3个“⾦元宝”塞⼊⼀个更⼤的、
黄⾊烧纸(是上坟⽤的⼀种专⽤纸)折成的超⼤“⾦元宝”中。按需要祭拜的祖宗个数,舅舅做相应个数的超⼤“⾦元宝”。
鸡杀好了,“⾦元宝”折好了,猪头也起锅了。外婆将焟烛、⾹、猪头、鸡和超⼤“⾦元宝”放⼊篮⼦中,所有的祭拜的东西
都准备好了。
⼤家吃个午饭,便可以去祭拜了,但是婴⼉和⼉童只能待在家中。听舅舅说,祭拜时,要先把祖先的坟前、周围打扫⼲
净,把猪头、鸡摆好,焟烛点燃,再点⾹,每⼈需持三⽀⾹,将东南西北每个⽅向都拜⼀遍,然后将⾹给插上。最后将“⾦元
宝”烧了,就⼤功告成,可以回家喽。
这,就是我的家乡风俗。
【篇⼋】六年级下册第⼀单元作⽂
我的家乡在⽆锡,那⾥有⼭有⽔风景秀丽,也有着各种传统节⽇,⽽我参与最多的是⽆锡的清明节。
每年的四⽉份春暖花开是⽆锡最美丽的季节,在那个时候所有的花⼉都绽放起来,那些树郁郁葱葱,绿油油的草地上花⼉
都显得格外美丽。可是往往在这个美丽⽽⼜寂静的时候,总会迎来我们那悲伤的节⽇——清明节。
记得每次清明假期,我家的国外亲戚都会来到上海⼀起开车到⽆锡去扫墓,看⼀下已去世的曾祖⽗和曾祖母和⼀些已过世
的亲戚。我们会上⼭去烧⾹祭拜,我总会见到那些⼤⼈都会拿着花,在那⼉默默地祈祷。扫完墓后我们还总是会去参观以前曾
祖⽗和曾祖母住的⽼房⼦,爷爷奶奶们也会回忆起他们⼩时候的点点滴滴。每次听着他们的述说,我都会幻想起⽼⼈们的童
年,让我⾝临其境仿佛回到了他们的年代。看好⽼房⼦后我们会在⼀起聚餐聊着闲话,每次清明节的聚餐都是⼀天中最开⼼的
时候。总是在这个时候,他们都忘记了刚才的忧伤,都会谈论着各⾃的将来。
这就是我家乡⽆锡的清明节,有悲伤、⼜有欢乐,⼜有童年的回忆,⼜有丰盛的美⾷,这些点点滴滴都构成了我们每次回
家乡的常态。
【篇九】六年级下册第⼀单元作⽂
农历腊⽉初⼋是中国传统节⽇腊⼋节。在这⼀天⾥,不管你⾝在何处,都要喝⼀碗热⽓腾腾的腊⼋粥,腊⼋节虽然不像元
宵节那样张灯结彩,但也是⼀派热闹景象。
关于腊⼋节有这样⼀个故事,据说明太祖朱元璋⼩时候家⾥很穷,便给⼀家财主放⽜,有⼀天放⽜归来过⼀独⽊桥,⽜失
⾜滑下桥腿摔断了。⽼财主⽓急败坏,把他关进房间不给吃饭,朱元璋饿得够呛,发现屋⾥有个⽼⿏洞,⾥⾯藏着红⾖、⼤
⽶、红枣,莲⼦等七⼋样东西,他把这些东西放在⼀起熬成⼀锅粥,吃起来⼗分⾹甜可⼝。后来他做了皇帝,⼜想起这事,于
是就叫御厨熬了⼀锅各种杂粮的粥,吃的那天正好是腊⽉初⼋,因此就叫腊⼋粥。
上⼀个腊⼋节时,我和爸爸妈妈⼀起去超市采购了⼤⽶、红⽶、⿊⽶、核桃仁、杏仁、花⽣⽶、红⾖、莲⼦等等。回家
后,把它们放进⽔中浸泡了两个⼩时,然后⼀股脑⼉倒进了锅⾥,加热⽔,开⽕熬粥,⼀⼩时,两⼩时过去了,慢慢的,粥的
⾹味就飘散出来了。
终于开吃了,我给⼤家每⼈盛了⼀碗,然后坐下来慢慢品尝,味道还⾏,虽然吃起来不如闻起来⾹,但是我也算是体验了
节⽇的习俗,亲⼿煮了⼀次腊⼋粥,过了⼀个有趣⼜有意义的腊⼋节。
腊⼋节过后,⽩天⼀天⽐⼀天长,晚上⼀天⽐⼀天短,预⽰着新新的⼀年就要来临了,⼈们就要开始准备买年货,准备迎
接新年了,这个年也算完整了。
【篇⼗】六年级下册第⼀单元作⽂
元宵节,是⼀个温馨,充满爱的节⽇。元宵节在我的家乡有些特别的习俗,这也要从⼀个传说说起……
正⽉⼗五是农历的元⽉,古⼈把“夜”称之为“宵”,所以称正⽉⼗五为元宵节。在元宵节,有许多习俗,⽐如说吃汤圆、赏
灯、猜灯谜等许多习俗。
在我的家乡,元宵节做汤圆是元宵节最让⼈兴奋的事情了吧!开始,我认为做汤圆太容易了,后来才发现其实还挺难的。
让我来说⼀下我们是如何做的吧!
我们需要准备⼀些糯⽶粉,些许芝⿇,⼀点⾯粉,适量的⽔,还有猪油。⾸先,把⿊芝⿇在⼩⽯磨⾥磨成芝⿇粉,加少许
糖,再把⼤块的猪油放⼊慢慢搅拌均匀。真没想到,磨了⼗分钟,我就感觉⼿臂酸得就快断了。接下来,在糯⽶粉中加⼊⽔,
揉成⼀个⼤⼤的球,再发酵30分钟……
哈哈,⼀切准备就绪,我们要开始最关键的包汤圆的环节!这可是最难,并且最重要的⼀步啊!我们把芝⿇馅放⼊摊平的
汤圆⽪上,⼀边转⼀边将汤圆⽪裹起来,最后变成了⼀个圆⼦。我连试了三次,都失败了。我问奶奶怎么办?奶奶说:“是你
包的芝⿇馅太⼤了,⽽你的⽪太⼩了。只需要控制好⽐例就没问题啦!”我恍然⼤悟。看来奶奶做汤圆的经验已经炉⽕纯青
了。这下⼦我连续成功做了五个,⼀个个堪称完美。最后,我们把做完的汤圆放到锅⼦⾥煮⼗分钟。煮熟后,我们⼀起开⼼地
品尝起来,真的太美味了啊!
这就我们家乡的元宵风俗。通过这样的学习不但让我学习到了制作⼿⼯⾷品的经验,也让我们⼀家⼈在元宵佳节,其乐融
融,欢聚⼀堂。
本文发布于:2023-11-05 03:24: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1258812065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10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10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