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传承与发扬雷锋精神
摘要:雷锋精神是时代的呼唤,是加强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
途径。他的无私的爱,他的奉献精神,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是永远值
得我们学习的。
关键词:传承;发扬;雷锋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指出:“深入开展学雷锋
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学雷锋,雷锋精神是时代
的呼唤、人民的心声,是加强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
一项重要举措,是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途径。雷锋离
我们远去50年了,但他的精神一直传承,一直被后人所称道,在
不同的历史时期,雷锋精神寄予了不同的历史内涵。但总的来说,
他的无私的爱,他的奉献精神,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是永远值得我们
学习的。50年来,雷锋精神历久弥新、日渐丰富,放射出穿越时空
的永恒魅力。
一、学习雷锋精神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发
展任务繁重,利益诉求多元,矛盾问题复杂,在经济迅猛发展、道
德却面临滑坡的当下,很多人感慨雷锋精神离我们越来越远。雷锋
精神究竟是不是已经过时?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到底是什么,新的时
期我们要怎样学习雷锋?要怎样追寻雷锋精神,这是件值得我们每
一个人深思的课题。
2011年随着“佛山小悦悦被碾压,18位路人熟视无睹”, 等系
列事件引发的文化热词“道德”, 其核心就是“问鼎”一个“时代
大文化”建设问题。如今我们处于一个价值观多元的时代,在一个
消费主义盛行,娱乐至死的时代,雷锋精神以及学习雷锋的各种活
动反而会被某些人质疑和嘲笑。我们有的时候会听到这样的杂音:
学雷锋是有风险的,有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面对这样的质疑,我
们还要继续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吗?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就食品事件和小悦悦事件指出,诚信的缺
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
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
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雷锋是道德力量的楷模,可见该不该“学雷锋”?答案是肯定
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们对于一切真善美的追求愿望变得越发
强烈,呼唤传统美德的回归已然成为共识。
二、如何传承与发扬雷锋精神
随着时代的发展,雷锋精神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这是学雷
锋活动常学常新的生命源泉。那么,当今我们如何传承与发扬呢?
第一,重实效。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社会出现多元化
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开展学雷锋活动?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要强调
“一切向钱看”,雷锋精神“过时了,不必提倡”,这显然不符合广
大人民群众的愿望,也早已被证明是错误的;不切实际地提空洞口
号,或流于形式地“走过场”,往往会引起人们反感,有违学雷锋
的本意,也不会取得实效;打着学雷锋的旗号搞商业活动,更是一
种庸俗化举动。学习雷锋,要有一定的方式,但更重要的是要抓住
雷锋精神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无私奉献的实质,从时代发展的
要求出发,适应时代的新变化,拓展和深化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在新世纪新阶段,就是要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结合起
来,“向雷锋学习”,核心是把握精神实质和时代特征,赋予雷
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将进一步升华其“奉献、敬业、创新、创业”
的内核,但关键是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多年的实践表明,学雷锋活
动切忌刮风、“走过场”,满足于表面上热闹一阵子,而是要注重实
效,特别是要倡导自觉地做好事,从平凡和细小的事情做起,并且
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雷锋活动“三月来,
四月走”的现象,真正使每一天都成为温暖的日子,在全社会唱响
新时代的雷锋之歌。
第二,树典型。是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学雷锋”活动氛围。
事实上,这个时代并不缺乏“雷锋”榜样。20年间捐款35万元的
74岁老人白芳礼;奋不顾身、勇接坠楼小孩的“最美妈妈”吴菊萍;
在海南勇救落水少年的丰城父子蔡明飞与蔡杜怡,烟台女孩刁娜路
遇被车撞伤女子勇敢相救而自己却被车撞伤;优秀志愿者肖泽祥16
年捐款11万余元资助贫困学生;雷锋故乡企业家袁浩创办“雷锋
精神励志堂”以宣扬雷锋精神、帮助青年大学生创业……见义勇为,
助人为乐,无私奉献,这些感人事迹表明:雷锋精神仍在传递,今
天我们依然需要继承和发扬这一精神。……这些新时代雷锋,以自
己的善举,感动了社会,温暖了民心,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第三,建制度。与时俱进,建立健全各项社会制度,培育更多
的新时代雷锋。严格地说,道德滑坡并不是时代背景下的集体沦陷,
不甚完善的制度也是大家不敢“学雷锋、做雷锋”的一个原因。英
雄流血又流泪的社会症结,让多少有为青年退而却步;做好事反被
诬陷的悲情乱象,又在瞬间让多少颗沸腾的心变得冰硬……只有建
立健全各项社会制度,才能为那些一心向善的人解除后顾之忧。
第四,营氛围。雷锋—— 一个优秀的普通战士,在60年代被
树立为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楷模至今。先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
周恩来四位党和国家领袖,对雷锋精神进行了题词,随后歌曲《学
习雷锋好榜样》、贺敬之的长诗《雷锋之歌》、《雷锋事迹报道》、《雷
锋班》的命名与传承,整个过程形成了一种文化,而且气势如虹。
正是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中,让传统美德的真善美在传承和发扬,只
有更多地发扬雷锋精神,道德的力量就会更加强大,真善美散发出
无比强烈的光芒,形成“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我们的社会就会
更加和谐。
第五,定信念。个人信念不是先天就有的,是自己通过长期积
累和实践获得的对取向和认同,既然是自己获得的,便是适合自己
的,就不该因为一些个别事例而影响自己的判断。相互信任是人与
人之间交往的基础,无论如何和自己一样善良的人都是多数,这个
光明世界并不会因为个别坏人的存在就会彻底黑暗。对自己的信念
多一份坚持,对身边的他人多一份信任。不要去指责和质问为何别
人没有如何如何,先从自己做起,从眼前做起。人人如此,这个由
人组成的社会就会如此,宝贵精神的传承就有了生存和延续的环
境。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这位普通的战士
用理想、爱心和责任所构筑的雷锋精神始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
那高尚的品质、乐于助人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前行。
雷锋是永远的榜样,雷锋精神是不朽的丰碑!
本文发布于:2023-11-05 01:03: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1173832064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如何传承与发扬雷锋精神.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如何传承与发扬雷锋精神.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