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思想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先秦儒家思想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先秦儒家耻感思想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
的一种具有民族性的道德价值观。其本身蕴涵着丰厚的内容和鲜明的
特点,体现了高尚的境界和宏远的意旨,其理论和思想精华直至今天
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利于树立科学的荣辱标准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时期,市场经济
的自发性和逐利性特征,使个人主义和法制主义盛行,功利主义思潮
也充斥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在市场经济逐利性理念的驱使下,
对利益的追求日益合法化、公开化,出现义利选择方面的价值错位,
致使人们耻荣评价标准越来越偏重于客观外在的情势,即荀子所说的
势荣,而弱化了义 在耻荣评价中的决定性地位。社会上一度出现以功
(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劳动
创造的积极性,使整个社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然而,由于市场经济
自发性和逐利性特征的影响,使得市场主体的私欲不断膨胀,并在价
值选择上表现为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与此同时,社会上又呈现出一
种市场关系逐渐向非市场领域(如学校、医院、家庭、政治、学术等)蔓
延扩张的倾向。美国哲学家布坎南指出:市场关系倾向于扩展到人类
生活的各个领域,一旦市场关系侵入非市场关系的人类生活领域,其
结果是,某些有价值的人类关系将被贬值。当前我国社会各个领域存
在的造假风,就是市场经济的负面特征给社会风气带来的消极影响的
反映。一定意义上说,造假风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在利益的
驱动下丧失了对造假行为的羞耻感。有学者将这种社会现象称之为耻
感消解。这种羞耻化的社会现象的存在,极大地败坏了社会风气。因
此,营造风清尚明的社会风尚,迫切需要唤醒人们心灵深处的耻感意
观,使公民在理解八个光荣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与之相对应的八
个耻辱的内在规定性。为全社会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
制什么,树立了一个鲜明的标准。实现了对善的肯定性与否定性把握
的辩证统一,增强了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克服了以往道德教育片面强
调正面积极的引导,忽视从否定的方面对受教育者进行劝诫,从而使
正面的道德教育流于形式、流于表面的局限性。先秦儒家耻感思想这
种从否定的方面揭示善的内容,让人们从否定的方面明白了何以为善,
其行为与他所处的那个具有现实性的伦理实体的公共本质或伦理普遍
性相悖时,就是耻,就会产生耻感。耻的根源在于,他不能成为普遍
的个体,即在伦理上不能现实地成为家庭成员或民族公民。所以,服
务于伦理性的实体家庭与民族,或家庭、社会与国家,为实体尽义务,
便是耻感的根本要求。
耻的异体字是从耳从心,它被文字学家解释为因不当行为而心愧耳赤
之意,这便是自律了。可以这么说,耻的伦理性的一面他律性较明显,
而道德性的一面则以自律为本质。
澄明耻的道德本性有待进行的另一个辩证是:耻不仅是一种否定
性的制裁力量,而且是人的道德生生不息的推动力。一般认为,耻作
为一种伦理互动与道德回应,是一种自我制裁,尤其是一种自我的情
绪制裁。诚然,如果将耻诠释为辱,那么,荣与辱,确实可以当作人
的道德发展的两种不同力量,前者是肯定性的力量,后者是否定性的
化中不可能真正孕生和培育出健康的耻感。
耻的道德本性是一种主观意志的法,亦即主观意志的自由,其道
德真理不是他律而是自律,不是制裁而是激励,它是引导人们在道德
上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精神力量。
耻的社会文化意义,孔子讲得最经典: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
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一个
有旺盛精神生命力的社会,应当是一个有耻且格的既合宜有序又富含
价值的自律型社会,而不是一个免而无耻的只受外在规则支配的他律
型社会。
传统文化崩坏而导致的伦理道德的合法化危机,市场逻辑滋生的
个人主义,法制主义的误区,是导致现代文明中全社会性的耻感钝化
和退化的三大基本因素。现代道德体系,必须通过正本清源,恢复耻
感作为道德体系和伦理精神体系原素和原色的历史地位,康复被现代
性的文化细菌所感染的道德生命,推动民族伦理精神在新的文化条件
下辩证发展。
(七)重塑耻感文化刻不容缓
我们的耻感文化去了哪里?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哪儿?
吴;二战后,日本的战败国的耻辱感促其发奋图强,最终跻身于世界
强国之林。知耻近乎勇,还从另一方面告诉我们,对耻的认知是需要
勇气的;勇,又是勇于改过。
知耻,是人类公认的一种美德。因为知耻,才能用羞耻之心来约
束自己的行为。人类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内省观察,有了批判审辨精
神,有了羞耻感和耻感文化,我们才有了文明的生活方式,懂得了什
么是义务、节制、正义、勇敢、创造、奋斗、诚实、感恩、博爱,什
么是龌龊、野蛮……所以,耻、耻辱、耻感文化可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
象征,是人类文明素养的体现,也可以说是人类最深的道德考虑,是
需要我们必须珍视的一个道德符号。道德滑坡必然招致伦理灾难,重
塑我们的耻感文化已刻不容缓。
(八)耻感文化与人的内心世界
人是有思想、有理性的,人的精神世界有着广泛而丰富的领域。
如何把握人的精神世界的方向、进而制约人的行为方式,使其沿着对
社会和谐和国家安定有利的方向发展,是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都十分
重视的问题。从向内的方向来考察,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具有以下几方
面内涵。
倡导慎独,强调内省、正己,通过正己而达到正人。羞耻之心是
人的一种内心体验,是人通过与外界的互动而促成内心的变化,进而
建立一种注重内省、反求诸己的思维模式,以此制约人的正己、修身
过程。这一点构成了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核心内容。慎独、内省、正
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
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由此,儒家开创了一条以修身为
本的内圣外王之路。它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这八个环节,规定了一条理想的人生道路,对中国古代
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耻感文化在这一人生道路中具有核心作用。
倡导行己有耻,激发人的奋斗精神,使人为实现人生理想、践行
道德规范而积极进取、不屈不挠。行己有耻,就是要求人对自己的行
为应该有羞耻之心。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为
了达到自己人格的完善,志士仁人刚直不阿、坚贞不屈,背后都有行
己有耻的思想动因。《中庸》载: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
乎勇。其中,知耻居于最深层次,它对好学、力行乃至其他种种行为
发挥着重要影响。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
仁》)。孔子本人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曾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屡受
困厄却矢志不移,表现出一种临大节而不可夺的精神。孟子进一步发
挥了孔子的思想,提倡一种大丈夫气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倡导为实现自己的人
生理想而勇于牺牲: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
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告子上》)。由
孔孟所倡导的人生理想和道德践行,为中国历代志士仁人所认同、所
(九)耻感文化与人的行为模式
人是以群体方式生存的,人的各种行为受其内心价值判断的制约,
但人内心的价值判断又往往受外部世界的影响。中国传统耻感文化不
仅向内要求人慎独内省、行己有耻、崇尚操守,而且向外要求人改过
迁善、见贤思齐,形成了立足于耻感文化的社会道德评价机制,从而
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实践。
改过迁善、见贤思齐的道德修养模式。这是建立在耻感文化基础
上的内省机制的外化。人知耻而有所不为,是道德修养的第一步;再
进一步,就是在立身行事时做到改过迁善、见贤思齐,最终达到至善
的崇高境界。这是无数往哲先贤所追求的道德修养模式。儒家关于改
过迁善、见贤思齐的论述很多。如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
汤(《论语季氏》)。意即看见善的言行应该想着自己怎样达到,看到不
善的言行应该赶快避开。孔子所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
改之(《论语述而》)等,都已成为千古不易的至理名言。孟子曰:子路,
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
人,乐取于人以为善(《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这里谈的也是改过迁善、
见贤思齐的道德修养模式。立足于耻感文化而形成的改过迁善、见贤
思齐的道德修养模式,对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激浊扬清的整
肃作用,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
建立在耻感文化基础上的社会道德评价机制。立足于耻感文化,
中国传统社会事实上形成了一种社会道德评价机制,影响着人们的行
为。比如,北宋周敦颐认为,人生之大不幸就是无耻,因为无耻乃是
不仁的表现。朱熹对此解说道:知耻是由内心以生,闻过是得之于外。
人须知耻,方能过而改,故耻为重(《朱子语类》卷94)。欧阳修称廉
耻乃士君子之大节(《欧阳修集》卷130)。纵观中国传统社会,凡是丧
失廉耻之人都会遭到全社会的谴责,无德、无耻之徒都会被钉在历史
的耻辱柱上。这种社会道德评价机制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
要影响。
【先秦儒家思想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本文发布于:2023-11-05 00:24: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1150902064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先秦儒家思想对现实的指导意义.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先秦儒家思想对现实的指导意义.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