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的审美悖论(一)
提要:历史剧创作中诸如历史的“真实”与“虚构”、“民族性”与“个人性”、
“批判”与“认同”等矛盾,客观上注定了世纪之交中国历史题材影视剧创
作要在充满悖论的历史命题中,谱写出一种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的
历史记忆。
关键词: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悖论
在人类的认识发展史上,悖论或矛盾往往随着思想的深化和认识的深
入,而成为引导或产生新思维的明显标志。正如古希腊早期的“芝诺悖
论”、德国古典时期康德的“二律背反”一样,人们发现,在历史题材影
视剧创作中同样存在着诸多无法回避的悖论。世纪之交中国历史题材
影视剧创作的繁荣,客观上使得历史剧创作诸种悖论引起了人们更广
泛的关注和争论,并由此折射出世纪之交中国影视话语人文理想、历
史价值与艺术价值观的嬗变。
悖论之一:历史的“真实”与“虚构”
在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的所有悖论中,历史的“真实”与“虚构”这一矛盾
可以说是最基本的悖论关系。因为历史剧命名,本身就潜含着“历史”
的“真实”与“剧”的艺术“虚构”这两个维度,而人们关于历史剧的争论,
主要也就体现其创作究竟是以“历史”的“真实”为主,还是以“剧”的艺术
“虚构”为主?
自史学家司马迁天才性地创立了史传体的叙述模式后,史传式的叙述
方式成为中国经典历史题材文艺创作、甚至是一切文学艺术创作的不
二法门。毛崇岗在《读三国法》中认为,“《三国》叙事之佳,直与《史
记》仿佛”。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中称赞“《水浒》胜似《史记》”。
张竹坡在《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中干脆认为,“《金瓶梅》
是一部《史记》”。正是这种崇尚史传体叙述的民族文化心理的左右,
在经典历史剧创作中,史料的真实性远远比艺术的虚构性来得重要,
“七分史实,三分虚构”也就因此成为人们用来指导和批评历史剧创作的
一个重要原则。吴晗1960年在《谈历史剧》等一系列文章中明确指出,
“历史剧必须有历史根据,人物、事实都要有根据”,戏曲中诸如《杨门
女将》、《秦香莲》等这些属于民间传说而缺乏史料依据的剧目,从严
格意义上都只能称为“故事剧”或“古装剧”,而被排除在“历史剧”之外。
(1)历史剧创作的真实性,也就主要表现为“尊重历史人物的公论”;“尊
重历史人物基本的社会关系”;“尊重人所共知的历史事实”。
很显然,这种观点虽然注意到历史剧创作和历史叙事的不同,但仍坚
持认为历史剧创作的最高目的,是帮助人们提高乃至深化对历史本质
的认识。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所谓“史家和诗家不同”,“诗人的任
务不在叙述实在的事件,而在叙述可能的——依据真实性,必然性可能
发生的事件”,被持这种观点的人所反复引用。因此,经典历史剧创作
主要表现为剧作者剔除表面的偶然的历史事件,依据真实性和必然性
的法则,典型地表现出决定历史发展的本质真实,并最终展现出人类
历史的前途与命运。
但是,从新历史主义观点来看,人只是一个历史的存在。对当下个体
生命而言,作为曾经存在的活生生的历史本身业已逝去,他所能面对
的,只是作为历史文本的各种历史文献或历史话语。个体生命只能通
过对历史文本的解释活动来选择历史,改变历史。在这个意义上,任
何对历史文本的解码,都离不开解释者的主体想象,都可能演变为一
种符合当下主流意识形态逻辑的胜利者的历史清单。与注重彼岸的西
方人强调对宗教的信仰不同,注重此岸的中国文化一直具有强烈的历
史情结。历史,不仅具有“资治”和“劝惩”的现实功能,而且还赋予抗拒
死亡和终极审判的意义。青史留名或遗臭万年,成为中国人内心深处
最大的理想或恐惧。明乎此,就不难明白世纪之交中国历史题材影视
剧何以如此流行。在全球性时代的背景下,历史业已成为中华民族的
“想象的共同体”。当然,文化的转型,客观上又使得这种历史寻根充满
了一种传统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本专辑论文中《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
的审美悖论》着重从理论上论述了历史剧创作中存在的诸种悖论《,
作为东方奇观的新民俗电影》、《女性历史的个人话语》、《技术时代的
武侠大片》等论文则分别从不同的维度,论述了当前历史题材影视剧
创作现象。因此,历史的本质是虚构的,历史剧的创作就更应该表现
为一种想象的狂欢。正是在这种历史观念的影响下,从港台到内地,
诸如《大话西游》、《唐伯虎点秋香》、《新白娘子传奇》、《还珠格格》、
《戏说乾隆》、《戏说慈禧》等历史戏说剧,竞相粉墨登场。这些戏说
剧彻底颠覆了经典历史剧那种“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创作原则,拒绝
了经典历史剧那种历史教科书般的刻板和严肃,甚至解构了长期以来
一直横亘于“历史”和“当下”之间的时间界限,有意将“过去”与“现在”的
时空代码相互重叠,叙述历史的动机不再是为了追寻历史的真实,而
是成为对历史影像的一种消费,在历史的时空中尽情放纵宣泄着当下
的各种欲望。
因此,历史题材影视剧的悖论在于,假作真时真亦假,任何真实发生
的历史一旦转化为艺术的文本,它就不可避免地具有虚构的性质;而
任何虚构的文本试图闯入历史的时空,它又容易造成人们对历史的真
实想象。从创作上看,如果强调的是历史剧的认识价值,那么编导往
往就会注意让其艺术想象尽可能吻合公众认可的历史“真实”;如果注重
的是历史剧的审美价值和娱乐价值,那么编导就有可能把“虚构”这一维
度推向极端。
在这个意义上,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中“真实”与“虚构”的悖论,所暴露
的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想象的冲突,更是一种美学观念、文化观念的冲
突。
悖论之二:历史的“民族性”与“个人性”
从文化的观念上看,历史剧的悖论在于,它既可以强化族群彼此认同
的文化之根,而成为民族的“想象的共同体”;又能够凸现家族的血脉渊
源,而成为个人的精神还乡。
首先,在构筑民族想象共同体的历程中,编导往往喜欢采取一种作为
“民族精神标本的展览馆”的史诗叙事,追求一种时间和空间大跨度的叙
述结构。诸如《开天辟地》、《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日出
东方》、《长征》等国产影视剧,无一例外地以历史时空的巨大十字坐
标作为其基本的叙述框架,试图透过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国
共合作、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等这种历史大裂变中的时代风云,来透视民族历史的隐
秘,把握历史中的民族灵魂,并最终再现出20世纪现代中国最惊心动
魄也最激动人心的历史嬗变而成为一个民族的“传奇故事”。
本文发布于:2023-11-04 17:49: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0913942062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的审美悖论(一).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的审美悖论(一).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