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电影30年回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漳州的电影和全省、全国一样,电影发行放映进入了
一个崭新的时期。文革前拍摄的影片全部重新发行放映。1980年国务院对电影机构
进行改革,把原电影管理站改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把原来的事业单位改为企业。电
影收入的利润80%留给电影作为发展基金,而后形成由省电影公司拨资给各县36万
元建造一座电影院,而后到1984年止,我市新建的专业电影院7家,到1985年止我
市城镇电影院共27家。1981年文化部在长沙召开全国电影会议,农村集镇建立电影
院,利用原乡镇村已建的会场办成电影院,到1985年全市共有70家电影院,加上农
村流动放映电影队350队,共计400多个放映单位,电影进入最辉煌时期。在这30
年里涌现各类行业的专业人才,如电影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宣传美工人才等。
这些专业人才为电影事业付出了大量的精力,而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有些已经离
开人世和工作岗位,但他们的成果永远留在电影的史册。下面是点点滴滴的人和事的
回忆。
一、弘扬主旋律,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献礼影片的宣传,是我会首抓的一顶工作。我市先后举行了多次较大规模的首
映式。91年3月份献礼影片《焦裕禄》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吴凤章主持首映式,市
委书记童万亨授片给电影公司经理蔡伯銮。6月30日献礼影片《开天辟地》由市委
副书记李天森主持首映式;10月份大型彩色宽银幕史诗巨片《周恩来》由市委常委
秘书长杨琼主持,原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童小鹏授片给市电影公司。观后,市委宣
传部、老干局、市电影公司联合组织召开了座谈会。会议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少衡
主持,童老称赞此片有“三好”:编得好、导得好、演得好。影片真实地再现了总理
的光辉形象。2000年9月5日,市五套班子参加了反映反腐倡廉的影片《生死决择》
1
首映式。为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市教委、市文化局联合发
文“关于开展党旗颂百部优秀影片展映活动的通知“,2001年6月4日,市委宣传
部、市直机关党委会、市文化局联合发文”关于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献
礼影片《公正的心》首映式的通知,宣传部副部长翁福对该影片的组织、宣传、放映
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纪念鴉片战争150周年之际,由市委
宣传部、市文化局、教育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电影公司6个单位联合举办电影
周,集中了《林则徐》、《甲午风云》、《火烧圆明园》等优秀影片,芗城、漳浦、云霄、
诏安四个县在一个月的活动中放了188场,观众达10万人次。
献礼影片,宣传放映,不仅在社会交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在经济效益上也有
显著提高。如《大决战》,放映1086场,发行收入155548元,672670人次;《毛泽
东和他的儿子》放映445场,发行收入71698元,336724人次;《开天辟地》放映283
场,发行收入45951元,人数139686人次;《焦裕禄》放映998场,发行收入99032
元,985228人次;《周恩来》放映792场,发行收入131148元,观众521584人次,
《生死抉择》发行收入225093元,109场,观众44903人次,《公正的心》放映92
场,发行收入61136.27元,观众10614人次。经过全市电影工作者的共同努力,91
年发行收藏入突破445.5万元,是历年发行收入的最好成绩,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
反响,电影工作者也赢得了荣誉,获得广电部颁发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荣誉证书。
先进集体有:漳州市电影公司、诏安县电影公司、漳州市人民剧场;先进个人:市公
司邹炳金、华安公司杨文焕、平和公司卢岸川、漳浦公司阮德荣。
树立正气,打击歪风邪气,是弘扬社会主旋律的重要内容。
1990年2月17日,《闽南日报》刊登了云霄县陈岱镇峰外村三位赌徒的妻子呼
吁信。刚好此时市公司收到一部16毫米影片《赌命汉》,我会领导立即召集有关人员
研究如何发挥该片的教育作用和社会效益,于是派宣传人员带片到云霄组织放映。云
2
霄县委十分重视,县委宣传部张副部长:“你们是雪中送炭”。由县委宣传部牵头、文
化局、公安局、电影公司组织一支《赌》片宣传放映队,5月17日到峰头村放映。
公安售货员把在押赌徒和村民们一起观看电影,片中一幕幕感人的镜头刺痛了人们的
心,赌犯林青祥越看越坐不住,回想一年前自己为赌博卖光了家产,妻子丢下两个孩
子服毒自杀,孤苦零丁的二个孩子成了乞丐……不禁失声痛哭。看完电影,县公安局
为了让赌徒有改过自新机会,当场宣布释放在押赌徒,县委宣传部组织召开了座谈会,
一直开到下半夜四点。天亮前,村民们敲锣打鼓,放着鞭炮,欢送我们,希望电影队
再来……。
二、多渠道多方位进行艺术创作、学术研讨,广泛开展电影宣传。
我市电影工作者在党的文艺方针正确指引下,积极反央于伟大时代,服务于人
民,创作出电影文学剧本、电视剧文学剧本。此外,还撰写了大量的论文、电影评论,
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会员卢岸川创作的电视文学剧本《平和暴动》荣获省作品二等奖,并拍成电视
剧,在福建电视台播放。电影文学剧本《五龙楼传奇》由谢晋导演要去待用。
开展学术研讨活动,用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几年来,我会先后组织六次理论研
讨会,共收到187篇论文,其中35篇刊登在《电影通讯》、电影新作》、《电影普及》、
《省论文选》、〈电影经济〉等刊物上。方文何的〈电影宣传画的设计与制作〉、卢岸
川的〈试论电影制片与发行间换算方式的改革〉同时入选,并出席华东六省一市在杭
州市召开的第一届理论研讨会。王兴忠、卢岸川合写的〈浅增强农村电影消费意识〉
一文,出席了华东六省市在烟台召开的第二届理论研讨会,并荣获华东一等奖。卢岸
川、王骏合写《电影体制改革与电影市场走》一文发表在94年第5期《电影市场》;
卢岸川的《电影发行机制改革浅析》一文发表在《电影经济》上,出席了华东六省一
市在上海召开的第三次理论研讨会,此文还报请中央广电部有关领导阅示。
3
89年10月底,协会举办“汤晓丹电影艺术回顾展“,全国著名导演汤晓丹偕夫
人著名剪辑师兰为洁,抵达我市,在漳州进行为期五天的汤晓丹电影艺术研讨活动。
随同前来的有上海市文联副秘书长应国清、原上海厂厂长徐桑楚、上海市电影研究所
所长姚国华,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孙道临、秦怡一行二十二人,市委书记童万亨,市
委常委宣传部长吴凤章等领导与贵宾进行亲切座谈,合影留念。同时在市区四家电影
院举行“ 汤晓丹电影回顾展”首映式。并举行“汤晓丹电影艺术研讨会”,出席会议
有干部、职工、解放军、大学生200多人,会后收到二十一篇论文,其中7篇幅发表
在《电影新作上》。此次举办汤晓丹理论研讨会十分成功,深受广大观众影迷的欢迎。
为纪念中国剧作家曹禹诞生八十周年,我会和漳州师院联合举办三次以影片《日
出》、《雷雨》、《原野》为主题的理论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14篇,其中4
篇发表在《电影新作刊物》上。
利用电视、报刊、海报、幻灯、电影橱窗、广告等手段,掀起有效的宣传声势。
电影海报的宣传,是吸引广大群众关心电影艺术手段之一。它具有独特的艺术
效果和感染力。我会电影美术工作者,为了做好电影宣传,以醒目的电影海报去吸引
观众,让观众更好地欣赏电影,在长期的实践中,刻苦的学习和大胆的探索,获得了
可喜的成果。我会每两年举办一次“电影海报展”、一次讲习会,选送一批优秀的创
作海报作品,参加全国、华东六省一市及福建省举办的大幅电影海报展览。我会接受
西安市电影公司特大海报《猎豹出击》创作任务后,组织美工15名进行集体创作,
其中方文河创作的作品被采用,并印制3745幅在全国发行。
中影公司举办海报创作展,全省选送8幅,我市就占了5幅:方文河创作的《走
向深渊》、《庐山恋》、江水木、胡庚章合作的〈屈原〉,曾庭亮的〈白毛女〉,戴天冲
的《人鬼情》等五幅出展。
华东六省一市联合举办的电影海报展,各省选送18幅,我会占8幅,其中方文河
4
创作《科佩尼克上尉》荣获二等奖,陈亚尧创作《幸福的黄手拍》荣获三等奖。
另外,张伟宁创作的《开天辟地》、《百变神偷》、杨金山创作的《烈火恩怨》、
陈成昌、戴天冲、方跃辉创作的《彩锦绣》、《一夜歌声》其《黄玫瑰》分别荣获省一
等奖7幅、二等奖11幅、三等奖19幅。
为了帮助群众看懂看好电影,我会坚持队队有幻灯。省公司举办农村电影幻灯
调映,我会龙海、云霄、东山电影队分别创作出二个映前幻灯宣传节目,一个龙海陈
水才创作《侨女荣魂》获特等奖,另一个是东山庄兴创作的《谷文昌》荣获三等奖;
龙海陈水才创作的映中宣传《焦裕禄》获一等奖,云霄高子创作的映中插话宣传《赌
命汉》获三等奖。
93年,漳州刮起“中国风”(即国产故事影片展映活动),省委副书记袁启彤为
“金秋中国风”题词。我会抓住主一大好时机,将影片《秋收起义》、《狮王争霸》、
《虎兄豹弟》、《无人喝彩》、《喋血英雄》等巨片投放市场。在电视、报刊上进行宣传,
组织彩车队上街,巨幅红布条,大型宣传牌一齐出动,宣传工作做到家喻户晓。大众、
侨芗、人民等九家影院购票一空,十分火热,仅一个月放映收入达到22.2万元,创
月收入最高纪录。
台湾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91年8月份在我市上映,我会抓住该片中心内容,
是反映母子情的好片子。根据这一特点,我们要求各家影院要绘制大幅海报、加大宣
传力度,并在宣传词上写着:看片时别流泪,进影院别忘带手帕。简单一句话,吸引
了广大观众的好奇。《妈》片在我市第一轮上映1391场,1520253人次,发行收入61910
元,创单片最好纪录。
在影院阵地评比检查活动中,市公司一年一次,省公司二年一次,通过评比检查,
促进影院电影宣传。几年来,漳州大众、侨芗、人民剧场,龙海人民影院、诏安县电
影公司等单位多受奖。杜浔电影院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
5
(三)积极组织、参与社会活动。
1、1991年全国举办电影智力大奖赛,我会七名会员获奖:师院叶惠群,长泰张瑞春,
王培商,龙海吴志勇,漳浦陈智泰,云霄王细勇,芗城赖永劲。
2、1992年,我会和平和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局、县电影公司联合举办电影歌曲大奖
赛。
3、1993年我会和龙海县电影公司联合举办电影智力大奖赛。
4、1995年,我会参加了福建省电影家协会、省音协在宁德地区联合举办“红福杯”
电影歌曲大奖赛,我会黄亚标荣获一等奖,赵玲获二等奖,李红英获三等奖。
5、1996年,市文联恢复成立十周年庆祝活动,我会有七名会员获电影宣传奖:卢岸
川荣获一等奖,陈水才、方文河获二等奖,陈成昌、张伟宁、戴天冲、王兴忠获三等
奖。
三、 弘扬主旋律,紧抓主营业务,提高两个效益
200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八十周年,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我们
组织放映电影《公正的心》,大众电影院、侨芗影剧院共放映50场,市区两级机关干
部、党员和学校的学生共10379人次观看了影片;2003年为配合共产党员先进性教
育活动的开展,我们组织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故事片《荔枝红了》,为了配合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教育活动,组织观看《真情三人行》电影。我们组织这些放
映活动得到了市委宣传部、市直党工委、市文化与出版局和市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和支
持。2003年在抗击“非典”期间,组织开展“夏日广场放映活动”放映故事片280
场、科教影片200场,既丰富了城市的文化生活又普及了科教知识。在纪念中国人民
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又举办了电影宣传月活动,推出离退休老优惠
票价3元,组织《敌后武工队》、《地道战》、《西安事变》等11部反映抗战题材的影
片。几年来,通过组织放映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6
四、电影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变化的时候,电影市场却面临
严峻的考验:大众电影院因旧城改造,停车场被政府征用,加上道路被破坏,导致电
影业务收入大幅滑坡,侨芗剧场也面临同样的困境。电影之路该如何走,我们走出了
一条科技兴影之路。2001年市影协组织各理事放映单位到龙岩登高影院学习取经,
通过学习他们改造影院的先进经验。理事们认识到我市十多家电影院年放映收入不如
龙岩登高一家影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影院的硬件落后,他们的影院进行改造装修,
并且采用了先进的数码还音系统,从环境和声光效果都是现代化的。而我们市所有的
影院都停留在80年代的水平,显然得不到观众的晴睐。我们认真总结经验找差距,
首先我们根据市区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优质资源,我们充分发挥了人民剧场设施的
优势,市电影公司与人民剧场合作经营,购买一套美国先进数码还音系统设备,共投
入近五十万元,于2002年3月正式营业,从而提高票房上座率,单片最高票房收入
38万元,五年的票房收入近500万元。龙海市锦江影剧院、云宵县人民剧场也进行
改造,每家投入资金约100多万元,以上影剧院通过使用新技术,改善设施,在市场
经济浪潮中不会被淹没,而且正在发展壮大。
在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之际,电影放映技术迎来一场数字技术革命。人们在捕
捉到数字电影信息的时候,市电影家协会于2005年11月22-24日组织各理事单位到
浙江台洲参观数字电影基地,台洲数字电影基地是由国家广电总局作为农村数字电影
放映“2131”工程的试点单位,台洲经营与运行方式是“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社会
参与,有偿服务”,他们建立台洲市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实地考察,
听取介绍,我们也迅速行动起来,积极筹集资金,主动与北京数字院线公司联系。现
在我市已有四套数字放映设备,市电影公司二套,漳浦县公司一套,龙海市公司一套,
7
其它县公司正在计划购买。现在都已投入放映,声光质量非常好,改善了农村看电影
的效果。促进农村电影市场良性循环,增强了电影的活力。
五、 采用多种形式,认真实施“2131”工程
实施“2131”工程是解决农村看电影难的有效措施。2000年由国家广电总局、
文化部《关于进一步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的联合通知》,2005年11月中
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第二条第六点
的要求,积极发展农村电影放映,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工程。五年
来各市、县电影公司认真贯彻实施“2131”工程指示,认真组织电影队下乡为村民放
映电影,几年来,每年都组织三千余场电影放映活动,利用不同形式,针对不同季节
进行放映。通过与企业联姻,既由企业出资,我方负责放映电影,在放映电影的同时
播放企业的广告宣传节目。如移动通讯公司、伊利牛奶、吉马、新华都商场等单位都
开展这项活动;同时还配合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宣传工作下乡放映电影,如配合芗城区
文明办下乡宣传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新风尚,在科普日活动期间配合市科协组织科技
影片下乡放映,在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明生活的同时也把科技兴农知识实实在在的带
到广大农民朋友的身边。2005年是我国电影华诞一百周年,我们组织了400场电影
进农村放映,又与移动公司共同组织《百场电影进农家》、《向外来工送温暖》电影节
活动,深受农民群众及外来工的欢迎。
六、 积极广泛组织中小学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电影
几年来,影协会认真贯彻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文化厅闽文市(2002)
年07号文件精神。根据国家广电总局、教育部、文化部推荐的爱国主义教育影片,
每学期组织学生观看2至4部影片,这项工作完成比较好的是漳浦县电影公司、南请
县电影公司,其次是长泰县电影公司,东山县电影公司也在积极的开展这项活动。特
8
别是2005年以来,由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化与出版局以漳委宣(2005)5
号文件《关于规范加强中小学生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工作的通知》,今年市电影公司为
了学生的安全和提高观看效率,采用数字电影放映机到学校放映。通过一年放映实践,
这种放映方法做到了学校、家长、学生三满意。我们狠抓电影部放映业务和服务水平,
学校科学安排时间,做到了上课和看电影两不误。通过放映活动,使青少年接受了爱
国主义的教育,激发了青少年学生的爱国热情。
七、 积极开展影评与电影智力竞赛活动
我市于1989年7月25日成立了漳州市电影评论学会,漳州师范学院随即成立师
院影评学会。十多年来,出版了“漳州影评报”47期,每年举行一次影评评奖活动,
选出优秀作品,参加全国、福建省、闽中南影评大奖赛。其中卢岸川的《马林效应与
观众情感定势---大决战辽沈战役观感》、王兴忠的《田老板的反思》、平和育英小学学
生卢泸写的《评“犬王”日本鬼子不如狗》荣获全国三等奖;省影评大奖,漳浦的黄
以洁、师院的林尚渊荣获一等奖;几年来,我市共获一等奖9篇,二、三等奖47篇;
其中1991年4月,诏安县委书记肖炎根的《他心中装着人民---看献礼影片“焦裕禄”
之后》,此文发表在《电影评论》《福建日报》《电影之友》等刋物,被“闽中南”评
为最佳一等奖。
几年来,在开展校园电影教育工作上,各理事单位主动与学校联系,并精心挑选有
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集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观赏性为一体的优秀爱国主义影片
供中小学观看。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征文比赛,市教育局以小学、初中、
高中三种类型编写观后感征文比赛专刊。漳浦县电影公司从2003年至2006年4年期
间,由县宣传部、教育局、文化局组织评选,各中小学选送观后感作品1741篇,共
评出一等奖34篇,二等奖73篇,三等奖169篇,优秀奖271篇。南靖县电影公司五
年来由县公司与县教育局联合,(1)征文评选,各中小学选送观后感作品4415篇,
9
经比赛共评出一等奖22篇,二等奖47篇,三等奖71篇,优秀奖226篇。(2)2004
年开展全县师生优秀电影海报设计作品展,①教师选送作品176件,获二等奖5名,
三等奖20名,优秀奖4名;②学生选送作品213件,二等奖4名,三等奖20名,优
秀奖16名。(3)2006年举办全县中小学生优秀电影歌曲比赛。参加比赛有400名选
手,经初赛、决赛,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1名,优秀奖12名。龙
海市电影公司举办《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和《电影在龙海90周年》知识问
答,内容丰富,以中国电影第一时间,地点,内容,共出26个题目,如中国第一次
放映“西洋影片时间是1896年8月11日,地点是(上海西郊徐园的又一村),让人
们回顾了解中国电影的历史和知识。
漳州新时期电影走过不平凡的30年,30年对于漫长的历史来说,是短暂的一瞬
间,漳州电影事业满圆春色,在党和政府对电影事业出台更加灵活发展的政策,电影
将更加繁荣昌盛,更加光彩夺目。
漳州市电影公司
漳州市电影家协会
2009年9月1日
10
本文发布于:2023-11-04 17:47: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091227278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漳州电影30年.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漳州电影30年.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