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电影《1921》讲述了第⼀批中国共产党⼈,在风⾬如磐的⽇⼦中担起了救亡图存重任,让中国⾰命前途焕然⼀新的
故事。以下是为⼤家精⼼整理了电影《1921》观后感范⽂⼤全,供⼤家的品读。
【篇⼀】电影《1921》观后感范⽂⼤全
《1921》带领观众⾛⼊那个年代,感受那个年代的年轻⼈的⼒量。影⽚全景式地重现了⼀百年前波澜壮阔、开天辟地的
历史时刻,来⾃五湖四海平均年龄仅28岁的青年们,怀着满腔热⾎,聚集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会,见证中国共
产党的成⽴。
影⽚向开辟新中国的⾰命先辈们致敬,我们能看到百年前,先辈们在复杂的时局下摸索着中国的出路,他们历经磨难和⽣
死存亡,不管在多难的境遇下,他们都在朝着希望前进。这⼀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到⼤,带领千千万万中国⼈民突破重重
难关,取得⼀个⼜⼀个的胜利。正是因为他们才有了新⽣活,正是因为⽆数的开拓者们才有了新中国!
当历史画卷缓缓地铺开在我们眼前时,我们被那些画⾯所震撼。我们惊叹于他们为探索出⼀条真真正正能够拯救中国的道
路的执着,也因他们⾯对危险时刻⽽屏住呼吸。影⽚更多的让我们看到这13位⾰命先辈们少有⼈知的青年时期的模样。不像
我们在历史书上所看到的他们,他们是朝⽓蓬勃的,他们是⼀个个有着鲜明性格充满着热情的青年⼈。当我看见他们的眼中闪
烁着对未来、对新中国的展望的光芒时,我的⼼也被这样的热情所点燃。他们⽤热⾎和青春,激荡着旧中国,开拓着新世界。
影⽚中,嘉兴红船上的会议与逐渐唱起的国际歌,是动⼈⼼弦的,是令⼈为之振奋的。在影⽚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李达
对负责印刷的⼈强调“百姓”与“⼈民”虽然意思相近,但境界完全不同。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初⼼使命是为⼈民服务,从未
改变过。为中国⼈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今时今⽇已是我们每⼀个⼈的梦想。国家从艰难岁⽉中⼀路⾛来,历经炮
⽕与鲜⾎的洗礼,21世纪的我们不能忘记这段艰难历程,永远铭记历史。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现在这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更是中
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先进⽣产⼒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化的前进⽅向,代表着中
国最⼴⼤⼈民的利益。我们国家在党的领导下⼀点⼀点强⼤起来,⼀步⼀步迈向世界舞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牢记
历史和初⼼,不忘使命,不负期待,共创美好未来。
星星之⽕,⾜以燎原。新时代的我们,从⾰命先辈们的⼿中接过⽕把,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延续下去!
【篇⼆】电影《1921》观后感范⽂⼤全
电影《1921》将⽣动展⽰中国共产党⼈敢闯敢拼的动⼈故事。该电影由导演黄建新担任监制兼导演、郑⼤圣联合导演,
并将于2021年7⽉1⽇全国上映。为了让更多观众了解建党初期这段历史,黄建新导演⽤电影镜头,展现了平均年龄仅28岁的
中共“⼀⼤”代表们,将青春理想化作寻求救国救民真理信念的执着,以及他们在上海开天辟地、在风⾬如磐中担起民族救亡图
存重任的担当。
该⽚导演黄建新,曾成功打造《建国⼤业》《建党伟业》《建军⼤业》,开创了中国电影的主旋律商业⽚时代。他在此前
的《1921》发布会上曾透露,“会给⼤家带来全新的故事、更电影化的叙事⽅式、以及充沛的⽣活情感”。他还表⽰,电影将集
结⼀众青年实⼒派演员,重塑⼀群有⾎有⾁的⾰命先驱,再现⼀个敢拼敢闯的黄⾦时代,传递“,砥砺前⾏”的坚定信念。
该⽚在参考⼤量史料的基础上进⾏艺术创作,坚持创新求真、严谨细致的态度,历经四年时间深耕剧本,数易其稿。期间
上海市委宣传部还组织召集党史专家、上海史专家、中共⼀⼤会址纪念馆资深研究员等专业⼈⼠,与主创团队⼀同召开多次剧
本论证专题会议,听取意见,结合最新党史研究成果,反复打磨⼈物性格,挖掘历史细节,⼒求让这段观众⽿熟能详的史实在
银幕上绽放新意。
电影将⾸次以国际化视⾓来呈现这段热⾎历史,从欧洲开始进⼊故事,同时贯穿了⼀条完整的⽇本线,让格局更开阔宏
⼤。在此前的发布会现场,制⽚⼈任宁透露,“剧组特意去全世界的档案馆寻找新鲜的⾓度和史料,耗时三年多才完成了最终
的创作”。对此,导演郑⼤圣也表⽰,这是与现在的全球化语境有所呼应,⽤新的⾓度看待那段历史,相信能吸引更多年轻观
众当下的共鸣。
除此之外,影⽚也在拍摄取景上下了⼤功夫,主创团队勘景⾜迹遍布上海、全国乃⾄海外,特别是在上海实地测绘了30
余处相关历史旧址,并在上海车墩影视基地⼀⽐⼀实景搭建当时的中共⼀⼤会址建筑群,⼒争在⼤银幕上再现上世纪20年代
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诞⽣地的城市⽂化风貌。
【篇三】电影《1921》观后感范⽂⼤全
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有幸和⼏位评论家⼀起观看了电影《1921》。看完电影,⼤家交⼝称
赞,认为影⽚浓墨重彩集中描绘1921年的上海,在那个相对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之中,把故事讲得如此精彩感⼈,全⾯展现五
四运动的发⽣、《共产党宣⾔》的翻译出版、“南陈北李”相约“开天辟地”、上海英美烟⼚⼯⼈罢⼯、共产国际帮助中共建党、
国际和国内反动势⼒对⾰命活动的围剿、中共⼀⼤召开及从上海⽯库门转战嘉兴南湖红船等重要场景,⾮常不容易。
作为⼀名教育⼯作者,我还是更习惯于把视⾓聚焦于教育。我觉得,这既是⼀个党史的故事、⾰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
也是⼀个青春的故事、成长的故事、教育的故事。
影⽚讲述的是党史,更是讲述了⼀群年轻⼈的青春史。影⽚的主⼈公是⼀群年轻⼈,在他们的⾝上,洋溢着朝⽓蓬勃的青
春⽓息。13位⼀⼤代表平均年龄28岁,最⼩的刘仁静只有19岁,年长的何叔衡也只有45岁。在1921年,他们也是青春年少。
所以,他们有着与今天的“90后”“00后”⼀样年轻的⾯庞,⼀样的对美好⽣活与爱情的向往,⼀样保存着童趣童真,所以我们也
能够看见影⽚⾥刘仁静等⼏位年轻⼈在上海⼤世界快乐游玩的镜头。
影⽚讲述的是这群年轻⼈的青春史,更是讲述了这群年轻⼈的奋⽃史。在这群⼈⾝上,我们特别地感受到20世纪初这群
年轻⼈的使命担当,感受到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激情、拯救中国的豪情和对底层劳苦⼤众的同情。影⽚中,陈独秀执拗地向孙
中⼭要教育经费,讲述“教育救国”的道理,甚⾄为了索要教育经费⽽放弃去上海参加“⼀⼤”;⽑泽东说,他坚信最终⼀定能
够“建⽴⼀个⼈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都让我对那个时代的年轻⼈⼼⽣敬意。他们以⽣命创造了历史,告诉⼈们,⼀个适逢
其时的梦想,⼀股渴望改变的激情,是如何造就了⼀个伟⼤的政党,如何创造了⼀个伟⼤的奇迹。
在影⽚中,最打动我的,是奔跑的镜头。这两个奔跑的画⾯,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先是⽑泽东的奔跑。那是在法国国庆⽇,⼀⽅⾯旅法的中国留学⽣与法国⼈民⼀起在凯旋门下庆祝欢呼,⼀⽅⾯是在上
海租界的法国⼈⼀起合唱《马赛曲》。但是⽑泽东等中国⼈却被⽆情地拒之门外。法国⼈肆⽆忌惮在中国⼟地上欢乐,中国⼈
只能在他们的门外,看着天空燃起的烟花……青年⽑泽东从愤懑失望中升腾起⼀种不屈、⼀种⾃强,开始了迅疾的奔跑。奔跑
当中穿插的,是他对家乡⽣活的回忆,是被⽗亲追打的奔跑,以及母亲在⾝后的呵护。这个奔跑的桥段具有很强的寓意,它意
味着青年⽑泽东把向⽗权挑战的勇⽓转为向旧世界挑战的⼒量,从⼩我转向⼤我,从青涩转向成熟。奔跑中的⽑泽东内⼼坚
定、⽬光澄澈,热⾎沸腾、信⼼满满。从他青春奔跑的剪影⾥,我们看到了⽇后他奔向井冈⼭、延安、西柏坡、天安门的远⼤
前程。真正的青春,正是永不停息的奔跑,是超越时空的奔跑。
其次是王会悟的奔跑。作为⼀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100周年的影⽚,《1921》破例将以往不太引⼈注⽬的李达、王会悟
这对年轻夫妻作为主线⼈物之⼀。王会悟是⼀位美丽、智慧、勇敢的新⼥性,因为共同的⾰命理想,和李达⾛到了⼀起,在陈
独秀的家中结为伉俪。婚后的他们携⼿共进,全⾝⼼地投⼊⾰命事业,为筹备“⼀⼤”忙⾥忙外、殚精竭虑。在会场遭到特务监
视的情况下,王会悟建议把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为⼀⼤顺利完成各项议程发挥了重要作⽤。影⽚中⼀个镜头,是王会悟
准备向博⽂⼥校的校长借校舍给来参加⼀⼤的代表住,⼜担⼼校长看出破绽,李达就让她奔跑,训练她克服紧张的⼼理。最
后,她在《国际歌》的旋律中奔跑,顺利完成了任务。⼀位23岁的⼥⼦,在充满青春活⼒的奔跑中,她的步伐如此坚毅、沉
着,因为,这是向着光明的奔跑,向着未来的奔跑。
通过重塑中国共产党成⽴初期⾰命先驱的光辉形象,这部电影重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的“红⾊起点”,重温了党的历⼀个特
别的“重要瞬间”,着⼒讲好党的故事、⾰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动鲜活的可视化学习教材,也为讲
好、讲活党史故事提供了⽣动范本。影⽚反映出来的20世纪初年轻⼈的理想追求与使命担当,为今天的年轻⼈加深对中国共
产党、对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提供了范本和榜样。
影⽚起⽤了许多青年演员,⽆论是五四运动的青年学⽣,罢⼯⽃争的青年⼯⼈,还是⼀⼤的代表,他们都是年轻⼈。我相
信,演出的过程也是今天的年轻⼈向100年前的年轻⼈集体致敬的过程,⽽观影的⼈们,也将会向100年前的年轻⼈致敬。
新的时代需要英雄,需要榜样。党史知识,并不是冰冷的过去,⽽是以信仰和热⾎铸就的⾔⾏。⾰命者,并不是⽼去的⾝
影,⽆论100年前还是100年后,那些以国家民族为⼰任⽽奔跑的⾏动者们,他们永远活在⼈们⼼中,永远年轻。
本文发布于:2023-11-04 17:46: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0911792061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电影《1921》观后感范文大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电影《1921》观后感范文大全.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