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开天辟地》观后感1000字
影片坚持把中国早期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贯穿始终。
故事的直接背景是“五四”运动和俄国革命胜利,马克思主义广
泛传播,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成了当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代表。
他们是大学者,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者。他们利用《新青年》《湘
江评论》等阵地,甚至直接走进学生、工农当中,宣传马克思主义,
启发他们的觉悟,推动民众觉醒。剧中毛泽东讲述他曾信孔孟、后康
梁,也觉得马克思主义不错,俄国革命有理。影片最后还精心设计呼
喊口号“马克思主义万岁”,着重再现和呼应了中国早期共产党人对
马克思主义的遵从和信仰。
影片坚持把锻造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贯穿始终。
影片生动诠释了中国早期共产党人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情感和崇
高责任、同情劳苦大众,革命信念和铮铮傲骨、克已奉公、舍身取义、
甘于清贫,深厚的阶级感情和情谊,以及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
义精神,都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也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极其
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后来者永远学习和敬重。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身
上所特有的精神图谱、红色元素大多都可以从影片的演绎、铺陈中找
到线索和印证。
影片坚持把反对反动势力和落后思潮的斗争贯穿始终。
反对军阀、反对独裁,不惜流血牺牲。同时还要同西方共和思想、
资产阶级保守主义、无政府主义、改良主义、假社会主义等形形色色
的思潮作斗争。这也印证了一个规律性的认识,那就是进步、正义的
事业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是要在同各种反动势力、落后思潮的
激烈较量甚至是惨烈对抗中才得以逐步成长和进步的。
影片坚持把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贯穿始终。
对马克思主义的笃信和俄国革命的直接影响,铸就了早期中国共
产党人对革命的必胜信念。“一大”的召开是在十分秘密的情况下进
行的,但它又是惊天动地的,因为它是春雷、是火种,以大浪淘沙、
星火燎原之势,推动中国进入历史性、根本性变革。血雨腥风、白色
恐怖,挡不住革命者前行的脚步,革命意志愈挫愈坚;水打山崖、风
过林海,革命先驱犹如群星闪烁。照耀着这个苦难民族黎明前的夜空。
一是要庾续和高擎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
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毛主席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上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
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二是要康续和坚守人民立场。影片末尾
设计了革命先辈萤必武、何叔衡在浙江嘉兴南湖边把手中的粽子分给
陷入饥饿和困顿中的小男孩和他的家人,寓意十分深刻。
本文发布于:2023-11-04 16:44: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0874702061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电影《开天辟地》观后感1000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电影《开天辟地》观后感1000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