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数、理、化是课程
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数学学
不好,那么物理、化学也不可能
学好。在理工科大学中,数学更
是一个基础。在工农业生产中,
我们都希望能够多、快、好、省
地完成任务。例如,在现有条件
中,如何合理安排生产过程,使
产量最好,使消耗费用最小,而
又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任务,就存
在有大量的数学理论和计算问
题。所以,数学在我们社会主义
建设中能够并且应该起很大作
用。
有的同学问我学
数学有什么“秘
诀”?我觉得学习
上没有捷径好走,
也无“秘诀”可言,
要说有,那就是,
首先要有决心、信
心和恒心。扎扎实实地打好基
础,练好基本功。从一点一滴做
起,日积月累逐步有所提高。在
学习中不可平均使用力量,而要
把劲特别用在一门新功课,一个
新篇章的开头,用再最基本的内
容上。例如,一个中学生加、减、
乘、除经常算错,那他就不可能
学好代数、三角、几何、
物理、化学等课程。所以加、减、
乘、除,就是一个基础。打好扎
实的基础,要循序渐进,自然科
学,特别是数学,有很强的系统
性和连贯性,只有把前面的基础
打牢,才好进入后一步,只有一
步一个脚印,学得扎扎实实,才
可能逐步提高,最后才有希望达
到科学的顶峰。
第二,要注意独立思考。拿数学
来说,它是一门着
重于理解的学科,在学习中
要防止不求甚解的倾向,一定要
勤分析、多思考。对每部分内容,
每个问题,要从正面、反面各个
角度多想想,要善于找出它们之
间的联系,总结出规律性的东
西。
另外,不要一遇到不会的东
西就马上去问别人,自己不动脑
子,专门依赖别人,要先自己认
真地思考一下,这样就可能依靠
自己的努力,克服其中的某些困
难,对经过很大努力仍不能解决
的问题,再虚心地请教别人,这
样才能对自己有更大的帮助和
锻炼。
第三,学习态度要端正,要
注意培养良好的习惯,刻苦钻
研,要做到专心致志。例如,有
些同学,一边看电视,一边看数
题、阅读参考书籍都要精力集
中,要争分夺妙,切忌分心。学
习中还要养成严肃认真、踏踏实
实的好学风,不要好高鹜远,更
不能夸夸其谈。
第四,知识面要宽些,基础
要打扎实。前些年,在学习上出
现了一些偏差,有的同学以为学
好数理化就行了,至于语文学得
好不好无所谓,这种看法是错误
的。有的理科大学生数理化还
好,但写实验报告文理不通,错
别字很多,这样,即使你很有创
造性,别人还是看不懂。数理化
固然重要,但语文(包括外语)
却是各门学科最基本的工具。语
文学得好,阅读写作能力提高
了,就有助于学好其他学科,有
助于知识的积累和思路的敞开。
以上是我的一点粗浅的体
会,供同学们参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2000年
定名为“世界数学年”,其目的
是让全世界特别普通大众了解
数学对世界发展的重大意义。
随着电脑在我国的普及,它
的广泛应用正逐渐改变着人们
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
式和思维方式,这标志着信息化
时代正向我们走来。电脑这种高
度智能化的工具为人类学习、工
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产
生了巨大的效益。殊不知,电脑
科学是以数学中的逻辑代数为
奠基石的。随着电脑的出现,数
学已渗入了各行各业,并且物化
到各种先进设备之中,从卫星到
核电站,从天气预报到家用电
器,高技术的、高精度、高速度、
高自动、高安全、高质量、高效
率等特点,无不是通过建立数学
模型和运用数学方法,借助于电
脑来实现的。有人称“电脑是机
械的外壳,数学的灵魂”一点都
不过份。
有人认为,学习数学除了应
付考试和对智力发展有一点帮
助外,其它毫无用处,生活中用
到的也只是一点点简单的算术
知识,根本用不到任何高深的数
学。这种观点是及其片面的。其
实,学习数学的最高目标是:以
数学知识为载体,提炼知识中的
思想、观点和方法,并运用这些
思想、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去
解决、去研究、去探索今后学习
和工作中的问题。尽管人们走上
社会以后,数学知识似乎渐渐淡
忘了,但哪种铭刻在人们心头的
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永存,它将
长期在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说在著名的美国西点军
校,开设了许多高深的数学课
程,其目的并非在于实践中要用
到这些数学知识,而是让学员接
受严格的数学训练,来完善其个
性品质,养成一种坚定不移而又
客观公正的品格,形成一种严谨
与灵活的快速反应精密结合起
来,提高把握军事行动的能力和
适应性。
纵观数学的昨天和今天,无
不可以说明,作为科学技术之基
础的数学,即有卓越的智力价
值,又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更有
深刻的文化价值。数学不是知识
的汇集,而是一个开放性的文化
体系,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
晶,其深刻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
在: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
解和认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
人的所有创造和人类世界,更好
地适应社会生活;数学可以促进
表达和交流,提高迅速地获取、
筛选和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通
过数学学习可以发展人的主动
性、责任感和自信心,丰富人的
精神世界,培养人实事求是的科
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随着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21
世纪的到来,数学将更广泛更普
遍地渗透到科学技术、经济生活
以及现实世界的各个领域之中,
许多有识之士都认为:数学将成
为21世纪每位合格公民整体素
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
21世纪,没有相当的数学知识
就是没有文化,就是文盲。信息
时代需要数学。愿全社会都来关
心和支持数学教育,愿同学们都
来认识数学、理解数学和体验数
学,让数学尽现魅力,在新世纪
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华罗庚
难!有人说数学难!是否难
于上青天?但时至今日,人们已
能在月上徘徊,空间漫步。人类
是不满足于现在,从“难”走向
更难,要向宇宙空间飞去!实则
上,有志者天下无难事,畏难者
寸步不敢移,就登天来说:九十
九难中,数学仅算其一难,但却
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从牛顿
力学开始就为计算卫星轨道写
下了方程。牛顿以前,算星球轨
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
确很难。有了万有引力定律,至
今人造卫星的计算早已不在话
下。时代发展了,难的不难了,
当然一步登天难,三百年来一步
一步,一代一代地前进,今天不
是已初见成效了吗?就数学来
说,也是如此。要想一步登天万
难,但步步踏实,何难之有,君
不见,自古失足坠崖者,都是一
步落空人。
烦!有人说数学烦!是否烦
过千头万绪、相关相联的人类经
济活动。要钢!练钢要矿石,要
煤要焦要电力,建炼钢炉本身还
要钢,一要炉砖,即使有了原料,
还要运得来,成品还要出得去,
销得了。在生产矿石的时候又要
挖掘机(钢做的),电力(烧煤
的),木材(支撑圹道用的),修
铁路又要钢轨、枕木、机车头,
等等。一着出错,全盘牵连,一
步落后,全队窝工。这么复杂的
系统,岂是说空话就可以找得出
头绪来的。不!一个不小心的决
策,就会使比例失调,顾此失彼,
捉襟见肘,甚至于造成灾难,但
不怕烦,善御烦,搞得得法,便
能收其左右逢源,稳步速见之
率。这样的烦,是否比数学的习
题要烦些?烦得多了!但御烦之
道也少不了数学这一个助手,特
别是有了近代的电子技术,助手
更能发挥作用。但机器毕竟是机
器,它们会的,都是人类已经会
的。真正的主人还是有创造性的
善驾驭这些机器的人,学好数学
是其一个重要的环节。
板,死板!有人说数学太死
板了!一点儿趣味都没有!然!
把数学看成是公式的堆积,把定
越雷池一步地生搬硬套,这样的
情况岂能不死不板不僵化!僵化
是科学的大敌,是社会发展的大
敌。
但实质上完全是另外一回
事:数学是自然科学中容易联系
不同实际的学科之一,也是自然
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得力的助手,
西方有些学者指出:西方现代科
学突飞猛进发展的两大支柱:欧
几里德几何的推理方法,还有培
根科学实验的倡导(当然他们可
能漏掉了更重要的一点:生产力
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变革)。科
发展而发展的,它怎么会死会僵
呢。就数学本身说,也是壮丽多
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一
个问题想不出时,固然有些苦
恼,若一旦豁然想通,那滋味难
道不是甜蜜蜜的,这和音乐,舞
蹈艺术的享受有何不同。如果在
成法之外,别开生面地想出一些
新法来,那就更是其乐无比了。
我们在银幕上看到过体育夺得
锦标、高奏国歌的激动场面,科
学中也有同样的感受,实质上,
科学是前进的,任何一个有创造
发明的科学家都不会是墨守成
更重要的是:社会的需要,
祖国的需要,新长征的需要,这
是我们最大动力之所在。兴趣是
可以培养的,难何足怕,烦何足
虑,死板更是吓唬不了人,何况
事实并非如此,谓予不信,请下
些功夫,试上一试。认清了道路,
信心自来,干劲随至。为了祖国,
学习好祖国最需要的一切。当
然,数学只不过是其中之一。
数学是整个自然科学基础,
应该以审慎、科学的态度来面
对。数学的特点就是极度抽象
化,概念化,对理性逻辑思维要
要注重概念,某一数学概念的内
涵、外延都研究得很细。可是,
毕竟要进行考试,就必须对考题
有简单且行之有效的解法,我就
只好牺牲大量的时间去做,搞题
得下。因此,我做题的原则就是:
做一道题,要会十道题或几十道
题。因为每一道数学题(母题)
都会涵盖几方面的数学问题(子
题)。做出母题,由它繁衍出来
的每一道子题也就会了,那么,
贵时间了。
——黑龙江理科状元
吕志鹏
我学习数学有一个自己的
小窍门,不一定对每个人都有
用,说出来仅供参考:我能学好
数学是背例题背出来的。我不喜
欢题海战术,我喜欢从每一种类
型的题中找出一两道典型“背”
下来。刚开始的例题可能不会,
但“背”过一两次,理解之后,
再看到这种类型就拿着“例题”
往里套了。
——北京文科状元 段楠
我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数学
的方法。我总是在听课时领会各
个知识点的内涵,然后课后通过
做一些有代表性的题加深理解,
然后再去看书本,再次理解基础
知识点。在数学的学习中,做题
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做题是为
了达到更深的理解。不要为做题
而做题,但同时又要适量地做一
些有代表性的习题。平时每次考
试之后,我总是用改错本把错题
抄下来,认真地改正,并在关键
步骤旁注明所用方法,然后在错
题后写上评析,总结错误的原
因。每次考数学前,我总是把这
个本子再仔细地看看,记住我为
何犯错,这样就可避免我再犯类
似的错误。
——湖北省文科状元 闫
海进
供稿:东升高中 高建彪
本文发布于:2023-11-03 22:51: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0230642054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如果数学学不好,那么物理、化学也不可能学好。在理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如果数学学不好,那么物理、化学也不可能学好。在理工.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