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推荐3
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第1篇】
学习目标:
1、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读懂文中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找到三个科学故事在内容和写法
上的相同点。
3、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学习重点:
品析课文,理解文中的三个科学故事,体会具体事例在说明观点的的
作用。
学习难点:
初步理解议论文的基本写法,并能仿照写法写话。
学习准备:
查找阅读有关能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科学故事。
学习方法: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质疑观点,激趣导入
1、有人提出这样一个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还说这个
观点也是一个真理。你相信吗你有疑问吗(板书课题)
2、学生质疑这个观点。老师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到课文中找答案。
3、提出三项“挑战(学习)目标”,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挑战目标:
1、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读懂文中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找到三个科学故事在内容和写法
上的相同点。
3、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二、初悟观点,体会含义
1、作者在提出这个观点之后是怎么解释这个观点的含义的
(出示:学习导航一)明确学习要求。
挑战一
思考:
课文提出了什么观点是怎样解释这个观点的含义的
提示:
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划出你认为关键的词句。
2、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后,指名朗读。
3、引导学生理解 重点词语“司空见惯”、“追根求源”的意思,主要
采用联系生活和理解喻意的方法来理解。
4、对比思考,学习写法:这里的“”和“!”分别表示什么
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
后”的意思。但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5、再齐读第二自然段,体会观点的含义。
三、理解故事,找共同点
1、作者怎样来证明这是一个真理呢 (出示学习导航二)
挑战目标二
思考:
1、文中用了哪三个事例来说明观点的
2、三个事例中的主人公是怎样把“”拉直变成“!”的
3、完善表格,找出三个科学故事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提示:
先认真默读思考,做标注。然后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组长合理分
工,有序组织讨论,注意控制音量。时间5分钟。
2、学生默读思考后再讨论,教师发表格,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针对合作学习中的问题进行督促帮助。
3、课文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观点请一生将三个事例的小标题写在黑
板上。(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
4、小组代表来汇报表格填写情况。
5、讨论交流:三个事例有什么相同之处。
预设:
(1)这三个事例都是从都是从生活中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
问题的。
追问:你从哪看出来的,这说明这三个人都是怎样的人
(2)三个事例都是先写发现问题,再写反复试验,最后写得出结论。
写法是一样的。请提出这个想法的学生把这三点写到黑板上。
(3)这三个事例中的人都是生活当中的有心人,善于观察、思考。
追问:哪里体现他们是有心人呢(他们都是“善于观察、独立思考、
有准备的人”。)
(4)这三个事例中的结论都是经过不断探索才得到的。从文中找到相
关的句子分别说说(他们都是反复试验才得出结论的。)
6、深入探讨:每个事例中的发现问题、反复实验、得出结论,哪一
部分要写得具体、详细些为什么这样写
小结:作者选取这些事例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
问号之后”,重点要说明“真理”与“问号”之间的关系,所以“发
现问题”“得出结论”写得较具体些。
7、朗读作者对这三件事的小结部分。
(1)思考:“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坚持不懈的人。追根求源的人。锲而不舍的人。)
(2)文中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比较“发现”“发明”“创造”
“成就”的不同。感受只有不断探索努力,才能为科学做出更大的贡
献。
四、品悟结论,总结收获
1、质疑:经过三个具体事例的论证,最后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
2、指生读第七自然段。
3、讨论:这一段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理
(板书:见微知著 善于发问 不断探索)
4、体会“发现真理”难不难从哪体会到的(板书:不难)
5、指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发现真理”容易不容易从哪里体会到的
抓住重点词句“不是凭空产生的”,就是发现真理的能力很难具备的。
“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说明发现真理不是那么容易的,是要付出
努力的。“只能给”就是一般的人是不可能发现真理的,是不容易的。
(板书:不易)
6、作者最后下了这样一个看似矛盾的结论,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说科学发现并不难,我们听了会——觉得自己也能发现真理。增强
我们探索真理的信心!当我们满怀豪情的时候,他又说,科学发现并
不易,让我们要做好思想和知识上的充分准备。)(齐读)
7、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炼出议论文的三个部分:提出
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8、学生畅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引导从文章的内容、哲理、写法等方
面来谈。)
五、学习写法,写话交流
挑战三:小练笔
任务:
仿照课文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提示:
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要求:
观点鲜明 事例典型 有说服力
1、出示有关小练笔的要求,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的写法,尝试写一段
话。
2、学生练习写话,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写完可以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评议:找几个同学读一读自己写的片段,评价是否做到
了观点鲜明、事例典型有说服力。渗透理想教育。
六、布置作业,拓展阅读
1、 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2、 阅读你崇拜的科学家的传记或其他科普作品,了解科学家发明创
造的故事。
板书设计:
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
洗澡水的漩涡 发现问题(详)
事例:紫罗兰的变色 反复试验(略)
睡觉时眼珠的转动 发现真理(详)
结论:见微知著 善于发问 不断探索
(不难) (不易)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第2篇】
一、复习回顾。
1、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
2、作者例举了哪几个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
二、研读课文,交流感悟。
1、默读课文3—5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选用
着三个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要求: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把自
己的理解和感悟在书上做好批注,想好后在小组的同学里交流交流。)
【学法提示】想一想、划一划、圈一圈、写一写。如:每个事例
里“司空见惯”的现象是什么?(用——划,再想想)“?”是什么?
(用~~~~划,读一读、感悟到了什么?),“!”是什么?(用双~~~~
划,读一读)科学家是怎样把“?”拉直变成“!”的?(用……划,
读一读、品一品,想一想)
2、谁能大胆地说说自己的想法?(课堂交流,师生点评)
“洗澡水的漩涡”的事例:却敏锐地注意到紧紧抓住反复实验和
研究
“紫罗兰的变色”的事例:立即敏感地意识到许多实验
“睡觉时眼珠的转动”的事例:感到很奇怪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反
复的观察实验
3、比一比、读一读:
“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题不放,进行了反复实验和研究。”
“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
验。”
“带着一连串的疑问,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
了反复的观察实验……”
从这三个事例中你们发现了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善于发现问
题,不断地解决问题,追根求源、锲而不舍,终于发现了真理。)
这三个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而科学家们把“?”拉直变
成了“!”,都发现了真理。因此,科学的发现需要的是——“见微知
著+追根求源+锲而不舍”,有利地说明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
号之后”。
4、齐读第二自然段。读后提问: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你们还
能再举例子吗?(自由发言,适机点评【牛顿发现万有引力、鲁班发
明锯子、瓦特发明蒸汽机、魏格纳蚯蚓发现欧美洲板块学说、阿基米
德发现浮力定律……】
读到这里你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有什么新的
认识?
三、品读课文,学习升华。
1、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想法?
2、课文中哪些句子对你深受启发,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
3、这两段对课文有什么作用呢?
四、总结全文。
1、现在你对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有什么新的想
法吗?
2、课文学完了大家还有什么“?”吗?(学生质疑,教师视时
释疑)
五、作业。
1、摘抄课文中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并读一读、想一想你受到
了什么启发?
2、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来说明一个观点。比
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失败是成
功之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等等。(打上“△”)
(1)课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在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读一
读。
(2)找出写具体事例的段落,大声地自由地读出来,然后在小
组里试着用
【板书设计】: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司空见惯“?”————————“!”真理提出问题
洗澡水的漩涡为什么与地球自转有关|
紫罗兰的变色是什么制成石蕊试纸事例证明
睡觉时眼珠转动有什么关系测量做梦次数、长短|
(见微知著)+(追根求源)+(锲而不舍)总结全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第3篇】
教材分析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
材六班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属于议论文。
课文的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也是课文的主要观
点。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
锲而不舍的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这篇课文一是让
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
精神;二是学习课文用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
的体裁特点。
教学目标
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洗澡、机械、逆
时针、玫瑰、领域、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
深刻的句子,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
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凡事多问几个为
什么的重要性。
4、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篇短文,用具
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一、导入
同学们,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要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板书),我们之前学过的课文中有些也是从事实中得出道理的,让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出示(桃花心木、五根手指)今天我们要学习
的这篇课文也是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请看老师板书。(板书课题)齐
读。
你是怎么理解这个课题的?(学生发言)本文作者叶永烈先生用
了浅显易懂的语句来解释,请同学们翻开书快速地找一找。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哪个自然段?(出示第二自然段)怎么解释的?一齐读出来。(学
生读)
这里的“?”和“!”分别指什么呢?(?指发现问题,不断追
问,指通过探索,解决疑问,发现真理。)
师: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也就是(生接:把?拉直变成!)
三、学习事例
1、为了证明这个观点,课文具体写了哪几件事呢?自由朗读课
文,想一想。(课件出示)学生汇报,相机板书
2、交流感悟事例: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个事例,同学们认真默读第一个事例。
想一想这个事例中的问号是什么?用问号标注,由此发现的“真
理”是什么?用“!”画下来。(为什么洗澡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
向旋转?)
引读:“他认为,在北半球……; 如果是在南半球……;而在赤
道……”
师:这个真理是怎么诞生的呢?为什么谢皮罗教授能从洗澡水的
现象中发现真理呢?(你能从书上找找关键的词句说一说吗?)交流,
学生汇报。
师:敏锐地注意、紧紧抓住问号不放、反复的实验和研究。让我
们一起读一读。从谢教授的事例中你悟出了什么?(生答)
师:是呀,(出示课件)引读“谢皮罗教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
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找到了真理”这句话。
3、后面两个事例请同学们按照老师刚才讲的方法,对照表格自
己完成。
出示表格
学生汇报交流
4、这三个事例有什么共同点呢?学生汇报。
师:这三个事例中的事情都是最平常的小事,这种最平常的小事,
用我们书上的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生:司空见惯)
师:正因为他们善于(引导读)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
出问题,……找到了真理。
的确,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
都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生
接)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师:这里的四个词语能不能调换顺序呢?(不能)对啊!发明是
一种创造,而做出重大科学贡献的创造才称得上“成就”。发现、发
明、创造、成就,这四个词语表明了科学贡献的层次和大小,是按照
顺序来排列的。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语句。(善于“打破砂锅问到
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5、看来,发现真理并不难,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
探索,(生接)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这里的“见微知著”如何理解?(生:看见事情的苗头,就能知
道它的发展趋势。)
也就是从细小的事情中,不断探索,得到最后的真理。这和我们
的第二自然段有什么联系呢?(首尾呼应)
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最后才能把?拉直变成!,找
到真理。
四、拓展事例:
你还知道哪些从司空见惯的小事中见微知著,发现真理的事情吗?
学生举例。
做实验
老师也要用事实来说明这个道理,请看:(实验)
老师在这水槽里装了些水,这儿,还有两个小瓶,里面一个是洗
衣粉浸液,一个是食用酸醋。大家观察一下,这三种液体,有颜色吗?
(没有)老师可有办法,让它们变出颜色呢,我先倒入洗衣粉浸液(使
水槽水变红),这还不够,更神奇的还在后头,我再倒入食醋,用棒
搅匀(使水槽水恢复无色。)
神奇吗?你是不是也有很多疑问,留待你课后去寻求答案。
只要你记住: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学生
齐读最后两段)
五、总结、 小练笔
这篇课文通过三个事例,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
眼珠的转动,证明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让我们也仿照这种
写法写一写,出示小练笔。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
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本文发布于:2023-11-03 22:45: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0227152054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推荐3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推荐3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