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1
从一三年开始,也就是癸巳年,笔者开始接触传统文化,起初因为对佛学感兴
趣,把基本的几部佛经读完,然后被《药师经》中的东方世界吸引,经常反复诵读
体悟,感悟出生命中很多奇妙又无法解释的现象和佛理。
笔者带着佛经中的疑问进而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看传统医书时,顿时
对中医养生的神秘震撼,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生命的规律,进而开始接触并学习有关
命理方面的传统文化。
经过三年的学习实践,发现各种术数书中有很多思想观点以及结论并不能让人
完全信服,为了找到可靠的证据说服自己,继而翻阅过很多关于原始五行解说的书
籍,发现古人对天文方面的研究成果竟然与当今的天文学成就高度吻合,惊叹之余,
为了弄明白古人是怎样发现日月星辰运转规律对生命产生影响的奥秘,看了很多传
统书籍,虽然没能找到合适的解释,但是发现,从魏晋以后隋唐以前有一种外来学
说被吸收进来,那就是古巴比伦的星座文化。
我离开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进入了西方世界的星座学说,不同的文明带给人
不同的文化体验,两河流域的传统文化也很精彩,西方文化的直观表述加之从东方
传统文化中汲取的营养让我很快学会了绘制星盘并对星盘进行解读,对于同一个人
的生命历程,用东方传统文化衍化和用西方星座文化解读的结果竟然高度相似,当
传统文化并不都是精华的传承,其中,也有很多让我们感到困惑的观念,也会
遇到古人有意无意间挖的陷阱,如果把这些当成糟粕,那么您会少走很多弯路,如
果把这些当成经验去实践,您将学会更多识别真伪和爬出陷阱的技能。
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精华与糟粕的共同存在,在老子看来是自然现象,对于我们来说都会有用,但
非只有好作用。
如果您对传统文化有着很大的兴趣,笔者的观点是最好读原著,不加任何注释
的那种。您可以看一下笔者百家号中对《道德经》的体悟,也许你会嗤之以鼻或者
咯咯大笑,甚至笔者写完后过段时间再读也会深感肤浅,即使这样,丝毫不会改变
笔者对《道德经》的继续体悟。虽然幼稚,甚至体悟出的涵义距离《道德经》原著
思想已经十万八千里,但这就是我当时的真实体悟,这就是学习的过程,把别人的
在阅读传统经典书籍时,笔者再次建议最好阅读古人的原著,而不是后人对原
著的注疏。因为后人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带有自己的思想对原著进行解释,
难免会遵循历史规律偏离原著思想,我们需要的是自然规律而不是社会经验。
有人说,阅读原著时由于自己认知限制,会偏移古人的逻辑和思想太多得不到
真实解释,那也不能因噎废食,毕竟这是一条自我体悟之路,他人爱莫能助,也是
一条必经之路,这种最肤浅的解读,是您此时此刻的体悟,不受任何解释的扰乱,
是内心对自然规律的体验,即使前人的解释非常完美,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借鉴
但不能接受,除非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认识,因为只有自己的思想认识才可以影响
甚至改变我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我们不能失去宝贵的自我思考能
力。
但是在自己理解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讲不通的地方,这很正常,毕竟有些经典
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更何况有些经典已经被后人篡改,但不要怀疑自己的理解能
力,也不要为了把经典思想讲通,而把很多风牛马不相及的东西硬生生的安放在原
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2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他
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
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自己的
理论体系,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
观,再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党在坚持根本理论阵地的同时,对传
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通过学习《弟子规》、《道德经》等
中华传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
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
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
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学习的重要。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
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
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
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
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三是努力践行。“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
力,则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
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
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
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
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
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我们面对学生,要为自己说过的
人生当中有很多挑战,改坏习惯的过程是不断上进的,但不是直线上升,而是总会
有很多波折的曲线上升。另外“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话很有道理,当我们遇到
了挫折或困难,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总是怪别人,怨天尤人。在我们平常处
事行事的过程中,别人对不对不是最重要的,首先要看看自己做的是否正确。“各
自择,天心地宁;各相择,天翻地覆”,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少说抱怨的话,多
说宽容的话;少说讽刺的话,多说真诚的话;少说命令的话,多说尊重的话;少说
批评的话多说鼓励的话。家里的每个人,都做好了,那这个家自然兴盛,自然和谐。
其次百善孝为先,什么是孝?如何行孝有父母去奉养,有亲爹、亲娘可以叫,是一
种人生的幸福,不能做“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后悔事。 夫孝,德之
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故天经地义乃为孝。并且我们中国人
的孝并非愚孝,舜的故事告诉我们孝敬父母,不能让父母难受,伤心,“大杖则走,
小杖则受”的心灵才是对父母真正的孝顺。
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今之孝者,
立身行道,而扬名于后世。
还有礼在人际关系中的运用“鞠躬”之礼,并非在于形式,而真正的是关乎行礼
之人的内心是否恭谦,鞠躬之礼就是要告诉自己应该常处下,用来降服自己的傲慢
之心。 有礼之人,礼可以成为他生命中的助力,而无礼的人,则是阻力。“礼者,
敬而已矣”,有礼之人,为人真诚,可以得到长辈的帮助和提携,因为人际关系就
像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就对你笑,你对他不友善,他也不会对你好,“而凡人
之所以为人也,礼仪也”。 弟子规就是人生的交通规则,学弟子规的每一句,是学
它每一句话后面的存心。
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更需要努力逐步改掉坏习气,培养好习惯。 学习
中华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
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
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等。“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
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
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
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
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
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
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作为职场中的我们。做人要懂得感恩。
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
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
母教 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
但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经常会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回家,面对父母的唠叨,觉
得很烦;有时对父母的牢骚,不能很好的给予劝慰,置之不理想想自己平日对父母
的关心太少了。
从校园已经走出来一段日子了,刚开始的时候,总是怀念象牙塔里的单纯的美
好,怀念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的那种如沐春风的感受,怀念着以前的一切,总是
不想告诉自己要向前看,总是把自己蒙蔽在过去的生活中,不去想迎接新的生活;
总是抱怨周边的环境太过复杂,抱怨这个社会是多么的世俗,忘了继续追寻生活的
美好。生活在回忆里,痛苦在现实中。在不遇到问题的时候,充满自信的对待一切,
而在遇到真正挑战的时候,既没有小隐于野的气魄,更没有大隐于市的心境,也只
不过是俗人一个。所以非常感谢领导们在我彷徨的时候给了我机会参加传统文化的
学习,提醒自己应该如何继续以后的人生。自从我自己学习传统文化以后,就越来
越感觉到这条路越走越宽广,也希望有更多人受益。并介绍自己周围的朋友和一些
素不相识的有缘人来到国学班学习,学习的道路还很漫长,希望大家都能够践行圣。
中国传统文化给后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籍,光辉灿烂的思想,绵亘不绝的历
史,深邃玄奥的智慧。在这个被西方的风俗习惯及思潮日日侵扰的今天,在这个人
人拜金的物欲横流的今天,在这个良心大大地被撕咬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
对于我,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撼。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
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学习心得中华传统文化包罗十分广泛,内涵极其丰富,特
别是蕴含了丰富传统哲学,那些简短精悍的名言警句是古人的人生智慧总结,这些
有助于我们走好人生的路途, 有助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现在很努力的在学校
里学习这类的东西,传统文化好像没有必要学习。但是,传统文化会让你有一种有
根的感觉,特别是在我自己渐渐的明白了一些话的道理明白了那些东西的`真正道
理。例如老子和孔子做人的道理与为人处事的原则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思考空间。同
时我回过头去看自己走过来的脚步,自己的幼稚可笑的思想。
每每读到那些话又联想到自己的过去,心便有戚戚然,想想自己的思想与行为,
更是唏嘘不已。自己原来一直错得那么的厉害。像我们大多数人每天追逐个性潮流,
沉迷电脑网络,缺少思考,缺少生活考验,碌碌无为的一群人才真正是不会做人!
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对学校,对他人稍有不满就大呼天理何在!粗俗的诅咒与
漫骂使得我们早就失去了一个人应该有的涵养。
古人没有现代人的忙碌节奏,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人生思考未来思考那些
我们现在可能觉得是疯子似的问题,他们之所以睿智,是因为他们比我们更用心的
去观察了这个社会,我们被更多世俗的东西蒙住了眼睛,我们被局限到了一个自己
的小世界里,我们无法认识更广阔的天地。没有了以和为贵的思想,更多的是人类
的自大,觉得自己比他人重要的人也不大可能很好提高自身的素养与水平。这样我
们谈何以更高的角度去看待人生,实现我们每一个作为社会人所应具备的价值。假
如我们思考问题只从自己出发,那么看到的都是很短期,肤浅的利益。那么为社会
为他人牺牲更是无从说起。但是,如果把我们置于一个群体中,置身于我们大社会,
更甚让我们置于宇宙,我们会发觉自己是多么的卑微。那么,我们就不会过多的注
重自我的感受和个人的得失了。因为我们的无知,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前人的知识
与智慧。
那么我们学习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让我的心开朗了许多,就像
突然遇见了太阳。能够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教育教
学水平。儒家学问里有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要想成才,那么首要的是
修身—————修身养性! 读书可以修身,但是读些怎样的书怎样才算修身养性
呢对于这个问题,我自己懂的也不很多。但是学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们首先
要把人做好了,才有资格谈能力。
将上下而摸索”。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那么精深的文化随便精研点就受用终
生了。 现代的人多是浮躁的,甚至是一些研究古典文化的人也是如此。
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3
通过开设传统文化,我想谈几点体会:
中华传统文化包罗十分广泛,内涵极其丰富学习,特别是蕴含了丰富传统哲学,
那些简短精悍的名言警句是古代闲人的人生智慧总结,这些有助于我们走好人生的
路途,有助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例如老子和孔子做人的道理与为人处事的原则
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思考空间。同时我回过头去看自己走过来的脚步,自己的幼稚可
笑的思想。每每读到那些话又联想到自己的过去,心便有戚戚然,想想自己的思想
与行为,更是唏嘘不已。自己原来一直错得那么的厉害。像我们大多数人每天追逐
个性潮流,沉迷电脑网络,缺少思考,缺少生活考验,碌碌无为的一群人才真正是
不会做人!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对学校,对他人稍有不满就大呼天理何在!
古人没有现代人的忙碌节奏,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人生思考未来思考那些
我们现在可能觉得是疯子似的问题,他们之所以睿智,是因为他们比我们更用心的
去观察了这个社会,我们被更多世俗的东西蒙住了眼睛,我们被局限到了一个自己
特别喜欢《易经》中的那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
以厚德载物” 。经常用这句话去勉励自己,交给我们怎样去做一个人,做好一个强
者、智者。我经常在想如果一个人能做到这两句就会是一个圣人,又想起温总理在
上任时说的那两句话来勉励自己:“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路漫漫
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摸索”。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那么精深的文化随便精
研点就受用终生了。
现代的人多是浮躁的,甚至是一些研究古典文化的人也是如此,多想所有的人
都去真的专心的去学习一些传统文化,让旷久的时间静默的历史浩瀚无声的文化来
安静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更好的去珍惜生命,感受生命。
不敢说自己是个有智之人,但至少在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后,我知道一个要有
着豁达心胸才可以宁静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淡泊名利,去掉
尘世的浮华与虚无,我要寻找我的快乐的精神家园。只要肯于学习,勤思考,相信,
总有一天可以达到我想要的的境界。
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4
我有幸参加了居美馨为期五天的传统文化学习,老实说,前两天我没有进入状
态,认为“健康饮食”就是让我们吃素,心里有抵触情绪。渐渐的,老师们的精彩课
程吸引我走进一个新的学习领域,让我越来越自惭形秽:原来我们这些所谓学习优
秀的大学生,其实早就忘本,失去了孝道,丧失了礼数,有的几乎让祖宗蒙羞了。
几天的课程终于触疼我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老祖宗对我们太仁慈了。
因为母亲一直坚持学习传统文化,还在她所在的学校推行《弟子规》的学习,
所以她经常推荐我看一些书籍和碟片,如: 蔡礼旭老师的《如何经营幸福人生》、
《了凡四训》以及陈静瑜老师的《涵养女德学习之报告》等,从这些圣贤教诲中,
我逐渐明白些许正确的做人道理,从中汲取有益自己成长的精神营养,也日渐对传
统文化产生兴趣。
今年元月,我又参加了马鞍山市首届大学生“幸福人生”交流会,进一步修正了
自己的一些观念,亲身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又一次震撼心灵。当我读到《孔子
家语》中“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则故事时,被丘吾子深切的悲伤所感染,第一次留下
惭愧的眼泪。试想:我们年轻的一代,真正孝顺父母的有几个呢?小时候都是父母
呵护我们,好不容易盼到我们长大,我们又远去他乡读书。我在四川农大要待七年
时间,只有寒暑假回家,回来的日子,大部分时间用来同学之间走动了,陪父母的
时间很少;将来等到我毕业,要面临择业、成家,忙着经营自己的工作和家庭了,
有多少时间能回家看望父母呢?然而父母却一年年衰老,一天天行动不便,想起来
我真是不孝,不仅不能孝养父母的心,连孝养父母的身都没做到,枉为人子啊。
感恩居美馨能在暑假组织这次传统文化进修,我想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好好陪
陪母亲,和母亲一起学习传统文化,一起修福培慧,尽量做到“亲所好,力为具”,
尽一份孝心,让母亲开心,也以便将来为弘扬传统文化尽我自己的绵薄之力。祈愿
贵中心能给予我和母亲学习的机会,末学将感恩于心。
给女儿的信:
亲爱的女儿,世间最宝贵的不是金钱,不是洋房,而是“缘分”,我们能成为母
女也是缘分。会结缘的人犹如银行存款,存的越多,成就事业和家庭的几率就越高。
结善缘是我们目前最有保障的投资。居美馨暑期进修班人才济济,藏龙卧虎,各行
各业的领导和知名人士都集中在那里。能去跟他们在一起进修是我们的福分,不要
轻易放弃这个结缘的机会,你不是将面临着就业吗?江苏一带人员素质偏高,学习
意识也很强,没准遇上一个高人认可你专心修学,把你聘走了,你不去岂不是损失?
妈妈是真心实意为你着想。至于陪同学外出玩耍,妈妈从没有反对过你,也就
是三两天时间,能挤出来。朋友毕竟是我们人生中的过客,不可能和自己的前途、
一生的幸福相提并论,希望你三思。
亲爱的女儿,妈妈没有能力留大笔财产给你,力量范围内的物质需求,妈妈总
是尽量满足你,不让你受委屈。妈妈也需要你的安慰和支持哦。“亲所好,力为具”,
我就希望你一生一帆风顺,幸福快乐!但我们都需要智慧的抉择和正确的判断能力,
来避免社会的污染,这份恩泽只有中国的经典能给我们。
你看现在的自己,常常为男女朋友关系而苦恼,就是没有正确的抉择和处理办
法啊,自己的情绪跟着外面的境界走,时而欢喜时而忧伤,多伤自己的身体呢?学
经典、读经典可以练就“泰山崩于前而不乱”的功夫和定力。
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自己烦恼,但五浊恶世的诱惑太多,现在人是快乐少烦恼
多,这也是我坚持让你修学经典的主要原因。当有一天你明白因果真律,相信善有
善报,恶必有恶果,你就会关注自己的言行和心灵的成长,做最好的自己。稻盛和
夫不是有一句话吗?“让我的灵魂,走时比来时高一点点。”来时他是至纯至善的婴
儿之体,是阳气、正气最足的时候,走时还要高一点点,可见他对自己灵魂的要求,
就是要做智慧无量的佛了。他一生的活法是“敬天爱人”,你看他心胸多么宽广。我
们都要努力做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富贵之人。
女儿,妈妈罗里啰嗦说这么多,也不知道你看不看得进去。你的培训心得我都
替你写好了,一并发给你,读一读,体会一下妈妈的心情。你再考虑考虑,我反正
要去哦。
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5
经过为期三天的传统文化培训,使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深度的洗礼。无论是蔡
礼旭老师、钟茂森博士的"孝"主题讲座,还是肖陈颖老师的运用弟子规来教育感化
学生,无不使我受到深深的震撼,心灵得到了净化,心境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也让
我在听讲座的同时,一遍遍的反思自己的日常言行和教育理念,不禁感到深深的汗
颜。
在几位名师的讲座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肖陈颖老师的《爱心伴孩子成长》
专题讲座。肖老师亲切、大方,还有那发自内心的迷人微笑一下子把我带入了她的
稳重,脸上始终面带笑容,让听课的人心里很舒服,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我们这样
面带笑容上课,学生一定也会感觉上课是种享受吧。
肖陈颖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率先用《弟子规》教学法,唤醒了孩子们心中
的爱与感恩,使得孩子们的道德素质与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虽然肖陈颖老师
讲述的是如何用弟子规来教育小孩子的事情,但是在听了讲座,重新拜读了国学经
典《弟子规》之后,引发了我作为一个女儿,一个老师的深刻的反思。
传统文化经典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
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
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
母。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
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同事、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
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百善孝为先。行孝是为人子的本分,但我往往注重
以大行而实孝,却不曾注重细小。而《弟子规》恰恰就告诉我们行孝必须从细小入
手,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时之念想。
“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这些足以让我心悦诚服,古人云:“受
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弟子规》让我们知道感恩。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
感恩给我们知识的人、感恩给我们衣食的人、感恩给我们住所的人、感恩曾经批评
过我们的人。将别人的爱永记于心,把别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动别人。读
了《弟子规》之后,我才发现,以前自己习以为常或自己认为对的言行,原来都这
样或那样地存在着不足。
肖老师说,教育者必先受教育。这话真是一点也不错。尤其是现代社会中快速
的节奏和浮躁的氛围,不仅让学生也让我们老师内心不再是那么沉静。尤其是在中
职学校中任教,由于学生生源的特殊性,学生的学习成绩参差不齐,课堂秩序不尽
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6
通过对青岛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谭院长《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辅导报告
的学习,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过去我一直认为文化是一种飘渺虚
无的东西离我们很远。通过学习使我了解到文化其实就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
期生活创造形成的产物。是指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民族小到一个人的言行举止、
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使我们的心灵有所启迪,有所受益,
也就说要对照一下我们是如何做人的,如何交友的,我们对待学习的态度怎样……
我们要用心去读,认真品味,才能够荡涤内心深处的污垢,净化我们的心灵,提升
我们的道德水准,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中国人。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怎能不了解自己的文化呢?虽然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被
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但我们仍有必要系统地学习我们的文化。因为在
当今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地有新的元素融入到我们生活中如今许多的年
轻人为了追求时尚、追求特立独行,在人生进程中已迷失了自己。哈韩、哈日已经
成为了一种风尚,我们现在有些年轻人能够流利讲出国外的服饰历史以及饮食文化
能够讲一口流利的外语,却对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不深,甚至不能流利的朗诵
一篇孝经。
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给后代留下了无穷无尽的精神财富,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
民族的血脉,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没有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我们会变得野蛮、
愚昧,缺少了对传统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将变得浅薄、无知。但是在现代中国人的
身上随着一代一代更替,这种传统精神的影子越来越模糊了。提起传统文化,成长
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
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文化气质,开拓我们的人生境界,并能启悟生命的智能,
发挥理性的功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改造自然和
社会中的一些高尚品质,是应该得到继承的。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
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中华民族的五千年的文明
史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永远值得我们发
扬。“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忧
国忧民的情怀等等,这些凝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
得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
例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亘古历今,经典名句
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
句”的吟诵
中成长。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
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其优秀的
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中,成为了传之千古、放
之四海的人类共有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我们需要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一个人有了良好的品德,才会得到大家
的肯定和认可,才会给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做出有利的贡献,才能是个有精神有信仰
的有灵魂的人……
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7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这些东西有助于我们走好人生的
路途,有助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在学习传统文化《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
益非浅。其中有些道理很简单,但就是没有真正去体会其中的道理。因为在学习
《弟子规》之后才真正的懂得。《弟子规》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
做人要懂得感恩。佛法里说人有四种恩德必须报答:父母、师长、国家和众生。
对一个人而言,应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父母对很多人来说,感
触最深切。“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行孝需越早越好。父母给了我们
生命,抚育我们成长,供我们读书,教我们做人的道理;长大后,离开了他们,他
们在家乡仍然是无尽的惦念。父母已逐渐老去,有一天一定会离我们而去,尽孝的
时日无多,作为子女,应该做得越多越好,让他们尽享天伦之乐。我自己深有体会,
父母亲养育了十个子女,母亲因操劳过度,得了肝癌,在患病期间,还早早起来为
我烧粥做饭,怕我上班迟到,怕我劳累,为我做好准备。在弥留之际,还竭尽全力
为子女操劳,多给子女一份爱。因为母亲的病确诊的晚,当我做子女的得知噩耗时,
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8
听完马主任的讲课后,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在讲到《弟子规》《入则孝》这
一篇时,我不禁深感惭愧,我能为父母做到的却很少,真是太不孝了,当父母多唠
叨几句时“气凉了,多穿点衣服,别感冒了”我会很不耐烦的回答知道了。殊不知父
母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
我们的父母为我们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他们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
他们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们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颗真诚感恩之心去安慰。
我们再也不要觉得,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该的;我们更不要对父母的
艰辛付出和无限关爱,视而不见,无动于衷,甚至怨气连天
孝敬父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父母便给予了我
们爱,在爱的哺育下,成长,成才。这份爱是我们必须回报的,孝敬父母是我们应
该做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儿女做的很不雅观,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从不关心
体贴父母,甚至有些子女从不记得父母的生日及其爱好,他们的行为的确令人有些
伤痛,孝敬父母其实很简单,一句虚寒问暖的问候,当父母身处困境时,应鼓励他
们。当他们摔倒在地上时,用双手亲切的扶起。当父母忙碌时,应主动帮助他们,
去帮他们分解压力;当父母心灰意冷时,应劝告他们应鼓起勇气去面对。生活本应
首先我应该先检讨自己。我这个人在单位和领导、同事相处比较融洽,但是内
心很急躁,有时候会和父母、朋友产生一些矛盾,而且对这些矛盾不以为然。通过
学习我知道了,对于父母首先应该尽到孝道,特别是我们这群年轻人,应该把孝道
承传下去。
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姥姥,我的姥姥从小把我养大,一直养到18周岁。我姥
姥属于一个大家闺秀,对于“礼”教得很严。我深刻地记得,姥姥说:“一等人用眼
教,二等人用手教,三等人用棍子教。”刚才看到莲儒幼儿园的孩子特别可爱特别
聪慧,让我的内心产生了自责。回想我在班级里对待我的学生,是否做到和颜悦色?
是否做到他做错了给他一个改错的机会?事实上并没有做到。
姥姥还教育我吃饭要有礼。我小时候吃菜只吃自己面前那一部分,哪怕把我面
前的菜挖一个小洞,我也不吃别人眼前的菜;吃完饭不能把筷子放碗上;不能说话。
其实小时候做得更好一些,学着学着就学走样了。
老师上一节课提到对父母的爱。父母对我们的爱非常无私,非常包容,反过头
来,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包容一下我们的父母呢?我的父亲已经52岁了,他的身体
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健壮了,走路的时候,我会开玩笑说:“小老头……”感觉父母的
身体在一天一天变差,可是我却没有做到我这个年纪该做的事情,每天和朋友在外
面玩得很晚。我的妈妈有一些神经衰弱,我回去晚的时候她就是睡着了也会醒来,
她总会说:“这么晚回来,对身体不好。”算起来,我们能有多长时间可以和父母说
说话、陪他们聊聊天?每天在外面和朋友说那么多,为什么不能回家对父母再分享
一下呢?其实父母非常想知道你在单位表现如何,和同事关系如何,甚至和女朋友
处得如何。以前我回去也就是一句两句,这两天回家我跟妈妈聊了很多。因为家离
学校比较远,每天要早走,一年365天,我妈能有360天起来为我做早饭,但是
我从来没有感谢过她。昨天走时我给她一个拥抱,说:“谢谢您!”我妈还有些诧异,
可能有点适应不了。今天我又给她一个拥抱。我相信,我还会坚持下去。最后,祝
愿在座的各位长辈、老师的父母都能够身体健康!
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10
通过我院开课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过去我
一直认为文化是一种飘渺虚无的东西离我们很远,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文化其实就是
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生活创造形成的产物。是指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民族
小到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怎能不了解自己的文化呢?虽然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被
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但我们仍有必要系统地学习我们的文化。因为在
当今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地有新的元素融入到我们生活中如今许多的年
轻人为了追求时尚、追求特立独行,在人生进程中已迷失了自己。哈韩、哈日已经
们这个民族的血脉,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没有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我们会变得
野蛮、愚昧,缺少了对传统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将变得浅薄、无知。但是在现代中
国人的身上随着一代一代更替,这种传统精神的影子越来越模糊了。提起传统文化,
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文化气质,开拓我们的人生境界,并能启悟生命的
智能,发挥理性的功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改造
自然和社会中的一些高尚品质,是应该得到继承的。
有段时间,我学习了关于《孝经》的知识,父母在最初的时候给予了我们生命,
然后他们花了很多时间教我们用勺子和筷子吃东西,教我们穿衣服、绑鞋带、扣扣
子,教我们洗脸,等教我们学会了所有东西时候,我们首先回报给他们的是顽皮和
顶嘴,我们忘记了父母将你我捧在手心,含在嘴里那些日子,我们忘记了父母是怎
样把毕生的心血一点一点的传输给我们。所以我很庆幸能在这个时候学习到传统文
化让我学会了感恩。
我们需要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一个人有了良好的品德,才会得到
大家的肯定和认可,才会给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做出有利的贡献,才能是个有精
神有信仰的有灵魂的人……
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11
本学期的选修课就这样匆匆的告于段落了,我感慨颇深。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中形成的,是以封建社会文明为其背景。这
就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落后性,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薄弱之处。
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体生命的自由、尊严,讲得不够。更多
的是帝王的权利,而不是百姓的权利;在发展道路上,中国传统文化讲的是人情和
集权。没有人情,便办不成事。各种事情的解决,如评职称,重大课题立项,各种
评奖,均离不开人情。人情是这个社会得以运转的万金油。集权,即大权独榄,什
么事都由有关领导说了算。结果只能是脱离民意,自行其是,乃至以公家之权谋个
人之私。这必然使民心受挫,社会正常秩序遭破坏;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尽管路途坎坷,却是最终要完成的,这是历史发展
必然要求,是谁也难以阻挡的。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内改革的深入,和国际上
对外交往的增多,我们的胸怀将更开阔,我们对文化发展的规律将认识得更深刻,
各种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障碍,将逐渐被打破,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必
将大大加快。
因此,我们要主动、积极地阅读文化典籍,欣赏文学作品,考察文物古迹,真
正了解我们的先人留给我们的遗产,将文化精华化为我们的良知、理性、美感等主
体存在的一部分。还应该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判断、文化心理中自觉以优
秀传统文化的标准要求自己,做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积极弘扬民族文化、宽厚仁爱、
有创新意识的中国人。
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12
以前主要是思想意识不对,努力的方向不对。如今,我可以说是洗心革面,重
新做人。只要找对了人生方向,走的快点、慢点都没有关系,但人生的方向一定要
对。我是幸运的,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可我知道,还有许多人,同样也很努力地
追求,但没有人教他,他遇不到,仍然继续拼搏奋斗,生活在茫然与黑暗之中。所
以,我认真地学习,希望将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给我的家人、我的朋友及所有有缘的
人。
二、中国传统文化化解我多年积怨 抚平心头重创
事情要从我小时候说起。
五、六岁时,我看到有一次母亲很喜欢一件旗袍,因舍不得钱而没买,那时我
就有一个理想:我长大了,一定要给母亲买好吃的、好穿的,让母亲天天享受女儿
的爱心与孝心,让母亲为有我这样的女儿而骄傲。从小,我没什么大的志向,心里
就想着到那时,看母亲笑容满面,我就很陶醉,我一直规划着以后如何孝养母亲。
但在我还没有能力供养母亲时,母亲就离开了我。当时我在读高中,这个打击
对我来说太大了,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母亲与父亲不是一直在外地治病吗?所有的
人都告诉我,安心在家上学,母亲治好病就会回来了。我天天盼着母亲早点回家,怎
么突然治不好了呢?母亲走时,我实在不明白,怎么会成这样了?我一时根本接受不
了这个现实,因为在母亲治病的整个过程中,我从来没想过母亲会治不好,会永远
的离开我们,我还等着要孝顺母亲呢!
母亲就这样走了,生活还是要继续,我还要上学。我认为,我的生活不会有太
大的变化,毕竟我还有父亲,我还有家。可后来,在短短的一年里,我就什么都没
有了。
父亲又找了一个女人,经常不回家。记得有一次,我放学回家,下了大雪,雪
很厚,骑不了车,我与一个女同学搭伴走回家。天很黑,伸手不见五指,当我们走
到胡同里时,突然有一双黑手从后面把我按进了雪地里。我回头一看,一个蒙面人,
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13
一、基础世界观
要学习传统文化起码要先接受先贤的世界观,你俩要先在一个语境里,才可能
稍微明白点先贤在讲什么,而不是鸡同鸭讲,对牛弹琴。
华夏先贤们书写的典籍出现在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分科之前,是先贤言行
的记录,所以拿西方研究文史哲的思路来学习华夏典籍窃以为不太合适。先秦元典
代表着古人看待世界的角度和行为方式,所以真正的传统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哲学、
思想可以概括的。既然我们所说的传统文化指的上承先秦时期的干货,那么自然不
包后来从天竺传来的佛教。
二、开蒙第一步
汉字表达了形声意三方面的信息,包含着华夏先祖对自然真实的认识。或者说,
汉字是承载华夏先祖对自然真实认识的一种载体。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图画,一段
动作,一个立体的场景,乃至一段“自然真实”。所以不明白文字背后的自然真实含
义,那么对经典的理解就会浮于表面,或者师心自用,自己胡编。
就比如《三字经》里提到的:“性相近,习相远”
习在《说文》里是“数飞也。”其实说的是小鸟拍打翅膀的样子。小鸟想要飞翔,
需要不断的重复的拍打翅膀。所以习字其实代表着重复的不停的行动。所以这句话
说得是后天的行动的积累是每个人变得不同的关键。而不是简单的学习的意思。
所以当我们越来越贴近文字背后的自然真实含义,就越容易明白典籍中表达的
内容是什么。古人言简意赅,好不夸张的说,有时候一个字就是一篇文章,就是一
个图书馆。
所以开蒙认字其实是第一步。在古代这是小孩子们的必修课。
三、学习套路
说完了上面的,才跟大家聊聊学习的方法。古人学习经典讲究师说家法。现代
人没有这个条件,但是有一些共通的方法是要知道的。
第三,学之以勤。勤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勤奋。克服困难,努力前行。三分钟热
度是做不成事情的,坚持不懈才能有点希望。“子不学,断机杼”的故事就是如此,
半途而废,前功尽弃。
第四,行而知之。我们之前说过,经典是先贤行动的记录。如果去了解古人小
时候学习的内容,就会发现古人先从扫洒应对进退之节开始学习,说白了就是具体
的生活技能,然后才是学习典籍。
为啥?
因为你自己不去做,看了别人说了一堆以为明白了,但其实完全没有理解呢。
最简单的道理,看美食视频看了很多,自己做的时候也难保不翻车。
而如果自己用心做一些事情,那么再去听闻一些相关的道理时就会豁然开朗,
理解很深刻。这其实也说明行动比简单的上课读书更重要。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
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光读书还不够,还要按照去做,去实践,在行动中体会具
体的行为尺度在哪,在做事中印证书中的道理加深理解。此谓诚心行义则理。
最后,古人的学问有时候是基于他所处的时代而做出的表述,离我们的时代相
去甚远,所以完全照搬并不会适合当今的情况。所以要通过行动体会析出典籍中的
干货或者说实质,这样才能做好执古以御今,崇古而不泥古。既不能一棒子打倒完
全否定典籍,也不能光推崇却不考虑时代情况。此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14
今年7月26号到砚山民族中学学习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特别是
《弟子规》,很受教育。最大的体会就是:做人必须孝敬父母。国以人为本,人以
德为本,德以孝为本,所以孝是基础。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这些优
良的传统从古至今都为人所熟知,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感恩给我们知识的人、感
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
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
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
历程。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
《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
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
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
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
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
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我们面对学生,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所谓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言既出,行必果,说出去的话就像泼
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对学生们提出的意见建议要认真研究解决,要敢
于承担责任。
做为一名教师我们承载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更要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传统
文化,有相应的传统文化根基和艺术修养,不但能把文章中所蕴含的美的东西阐释
出来,还能激发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这样才能真正实新课标的所要求的“培
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做为为一名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成为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背诵
经典美文,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坚持与学生一起背诵,要求学生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传统文化名为“传统”,除了表示它的历史以外,还说明它被传承了下来。现代
人在有意无意间仍然或多或少受其影响。有些人想要一探究竟,就会去了解。字体
如何演变?方言如何产生?成语有何典故?诗词有何背景?楹联有何内涵?窗花有
何寓意?王羲之和颜真卿孰高孰低?顾恺之和吴道子孰强孰弱?春江水暖鸭先知,
琵琶声停欲语迟。会当凌绝顶,自挂东南枝。
有没有意义呢?这种意义就像是我们受到宇宙规律的束缚而去了解宇宙学一样。
探知原本就是人生的意义之一。
本文发布于:2023-11-03 21:04: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0166462053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