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体为一种轻质墙体填充材料, 由于材料本身
特性及施工因素较常出现的问题有:灰缝开裂、抹灰层的开裂、空鼓、
渗漏等, 克服这些质量通病,取得较好的效果,对砌筑过程进行全程
跟踪控制。
一、工艺原理
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吸水性多孔材料,干缩率大。必须在砌筑
施工阶段控制其变形,防止砌体本身裂缝产生,为以后抹灰消除隐患。
在抹灰中利用小面积吸附粘合,以点带面的原理,使基层底子灰与砌
体粘合。减少砂浆表面收缩力,提高砂浆表面早期抗拉强度,这样来
解决裂缝、空鼓、脱落问题。
二、砌筑阶段施工技术措施
1.进场砌块必须有出厂合格证,龄期应超过28d,含水率不超过
15%,进入现场后堆置高度不超过2m,且要加以覆盖,严禁受雨
淋。仅在砌筑时向砌筑面适当浇水,使水渗入砌块10mm左右为宜。
2. 加气混凝土砌体墙底部应砌烧结普通砖,高度不宜小于
200mm,严禁不同干密度和强度等级的砌块混砌,不应与其他材质
的砖、砌块混砌。
3.砂浆配合比必须准确,砂浆搅拌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h.水平
砂浆随砌随铺,砂浆饱满率应不小于90%,灰缝厚度为10mm~
15mm,垂直灰缝要用内外临时夹板灌缝,缝宽宜为15mm~
18mm.砌筑时砂浆要有适当的稠度。砌筑后原浆勾缝。
4.砌筑时不得在墙体上留置脚手眼,墙体砌筑及模板支设时,不
要剧烈碰撞砌体,以免砌体破坏,凡砌块与混凝土柱连接处,按设计
要求设置2φ6@500拉结筋,长度不小于1/5墙长且不小
于 700mm,按设计要求设置构造柱及加强卧梁。
5.加气混凝土砌块在砌筑后不允许敲打、震动。
6.为减少砂浆在砌筑后收缩变形或由于顶部震动引起下部砌体
松动,严格控制砌筑高度,每工日只许砌筑1/2层高,且不大于
1.4m,墙外塞顶应在砌体完成至少7 d后方可进行施工。
7.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1/3。
8.对预埋在墙内的线管、线盒、留孔等,要求水电专业在砌墙前
预留,并向砌筑人员说明(切锯砌块时应使用专用工具)。当管线较
密,砌筑困难时,留出位置不砌,待水电施工结束后,支模浇注C20
细石混凝土。若混凝土量较大时采用轻质混凝土。
三、抹灰阶段技术措施
1.工艺流程:基底处理;洒水湿润;界面处理;贴灰饼冲筋;抹
门窗护角;抹底子灰;抹中层灰;修抹墙面的孔箱、槽;抹罩面灰。
2.操作要点:基底处理:抹灰前检查加气混凝土墙体,对松动、
灰浆不饱满的灰缝及梁、板下的顶头缝,先洒水湿润、用水泥基砂浆
填塞密实,将露出墙面的舌头灰刮净,墙面的凸出部位剔凿平整,墙
面凸凹不平处,砌块缺楞掉角处及剔凿的设备管线、槽、洞应用水泥
基砂浆整修密实、平整。洒水湿润:将墙面上浮灰清扫干净,分数遍
浇水湿润,浇水量以水分渗入砌块深 8mm~10mm为宜。界面处
理:洒水后10~15分钟、表面无明水后,将水泥基砂浆用短毛笤帚
甩在墙上,成小疙瘩,疙瘩不宜大,宜均匀。且砂浆稀稠适宜(能粘
附于墙上而不流坠)。待砂浆终凝后注意养护,直至用手掰不动为止。
在混凝土、砖与加气混凝土砌块垂直接搓处,如墙与柱,为防止材料
不一而产生垂直裂缝,按设计挂钢丝网,与墙柱接连不少于100mm.
因收缩引起的最大拉应力集中门口上部过梁区,容易引起此处角裂
缝,可在门洞口顶角45°方向钉挂钢丝网,面积为0.5×0.5m2,可
有效控制角裂缝。
3.质量要求:基底处理和界面处理必须严格按工艺要求施工,
不得漏做。界面处理后一定要注意养护,否则容易形成隔离与基底脱
层。经过以上的施工控制与处理后,就可以按正常工艺进行抹灰。抹
灰完成后,基层抹灰厚度约7~10 mm,底灰砂浆要求用力抹实,木抹抄
平并搓毛。底灰砂浆终凝后,喷水养护1 d后再进行面层抹灰作业,面
层抹灰要一次抹到规定的厚度,并按墙面平整法抄平,木抹扫面。抹面
砂浆失去塑性后,用铁抹进行表面处理,不得采用净浆收光,而应使墙
面保持小毛面,即用铁抹压平墙面粗糙的表层。抹面砂浆硬化后,应喷
水养护2~3 d。加气混凝土抹灰墙面的质量, 应满足GB 50210—2001
《建筑装饰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该施工技术采用两阶段控制法,形成了加气混凝土砌体的系统
控制。消除加气混凝土砌体及抹灰上的质量通病。
本文发布于:2023-11-03 10:32: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9787312048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_cret.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_cret.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