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
章节导语:
小区环境的清洁程度和绿化的完好情况是业户评价物业服
务好坏的重要指标,物业公司在处理破坏小区环境的行为时,更是要
讲究方式方法,有退有进,堵和疏相结合。
共商对策——地面遭受邻区清运车污染怎么办
某大厦辖区,前面的消防通道经常有车辆穿行,路面很容易受到污染。其中一个重要
的污染源,就是来自相邻大厦的垃圾清运车。它每天自东向西“潇洒走一回”,地面便留
下了一条酒楼垃圾桶里残汤污水的污染带,加大了保洁工作的难度。
怎么避免或减少地面污染呢?大厦管理处起初让清运车绕道而行,但相邻大厦管理处
以通行不便为由,提出反对。为了既解决问题又不伤和气,他们继而主动出面,几次邀请
相邻大厦管理处和清运公司负责人磋商两全之策,最后达成一致并分头采取措施:相邻大
厦管理处负责在几个铁垃圾桶的底部钻上孔,使随垃圾倒入桶内的汤水存放期间绝大部分
流出;清运公司负责在垃圾车后面底部加一接水槽,让漏到垃圾车里的污水流入挂在接水
槽上的塑料桶里;大厦管理处负责安排保洁人员跟踪垃圾车,发现污染物滴落及时洗刷(按
理说,这也不该由大厦管理处管。但正因为让了这个步,另外两家才愿意配合。正所谓“退
一步海阔天空”)。这样,困扰已久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点评:同行是朋友,邻居胜亲人。分别由不同物业公司管理的毗连小区,平时工作要
多给对方支持、多交流,有了问题要多为对方着想、多谦让。到头来,与人方便,与己方
便。
我的读后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装巧饰——大堂张贴文书太多太乱怎么办
某大厦管理处在实施管理和服务中,常常利用文字方式,让业主住户周知有关事项。
早期的习惯做法是,把通知、告示之类的东西贴在大堂门上或电梯口旁,使出出入入的人
们举目可及。这样,虽然便捷,但张贴的既多又乱,有损整洁、有碍观瞻(许多大厦都是
如此办理,不知是否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
怎样才好呢?他们做了一个改进,即用有机玻璃做个周边带有凹型槽的板块,固定在
电梯口,需要发布文书时,把其插入凹型槽即可。随意张贴不规范的问题解决了,可又出
现了新的问题:一是刚放进去的文书时常被个别不安分的人拽出来扔掉;二是板块内被一
些从事商务活动的人塞进广告纸或广告片。结果,还是不够雅观(别看鸡毛蒜皮的小事,
要解决好还真不容易)。
为此,管理处又开动脑筋,制作出可移动的不锈钢招牌架。需要时,将文书镶嵌里面,
摆放在大堂门边,人们进入大堂便映入眼帘,且始终在大堂护卫员的视线内。平时,则存
放在大堂值班室,随时备用。这样,就彻底杜绝了在大堂乱张贴文书的现象。
点评:只有善于不断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不断地提高我们的管理
服务水平。发现、研究、解决问题,前提是要用“心”去工作。何谓用“心”,就是要精
力上十分投入,工作中善于观察,肯琢磨事,有“以更好求最好”的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
我的读后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堵为疏——租户乱抛脏物怎么办
某日,某商城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巡视时,发现三楼公用洗手盆周边墙面、地面溅有不
少污水,丢有不少塑料袋,并发出阵阵异味。经过观察询问,查明这些污水和塑料袋来自
于三楼一间从事足底按摩的店铺。这家足底按摩店的员工认为洗手盆是公用的设施(不是
自己的孩子不心疼,这是许多人不爱惜公用设施的心理动因),就随意泼洒,有时甚至远
离几米,就将装有按摩用过污水的塑料袋向洗手盆泼去。
就此问题,管理处主管上门找该店老板沟通。没用多说,老板就表明态度,马上整改,
保证将污水直接倒在洗手盆内,将塑料袋弃置于垃圾桶内。但以后一段时间,情况依旧未
变。管理处主管于是又再次登门,找到该店老板。这次老板态度大变,质问:“你们不让
我把污水倒在那里,那你说倒在哪里才对?”主管解释说“并不是不让你们往那倒,而是
提醒你们往那倒的时候要注意点儿,因为环境卫生状况不好,大家都要受到影响。”老板
此路不通,就另辟蹊径(一个好的物业管理工作者需要有百折不挠的韧劲,因为物业
管理中碰钉子的事太多了,一碰钉子就打退堂鼓,那就什么事情也办不成。)。管理处考
虑到这家店铺内缺少排水系统确有不便,随后买来一个带盖的大塑料桶,送到店铺里。向
老板提出,请他们在店内将污水与塑料袋分置塑料桶里,待收集到一定程度,再由该店员
工提出来倒掉。老板开始还很不耐烦,可看到管理处态度诚恳,服务周到,真正为业主、
租户办事,便转阴为晴,欣然接受了管理处的建议。当天就布置店铺员工进行整改。从此
以后,该店乱倒脏物的事再也没有发生过。
点评:现在相当一部分人对物业管理公司只认可服务,不认可管理。仿佛物业公司一
说管理,就是想凌驾与客户之上似的。其实管理也是服务,像处理类似事情能说不是管理
吗?像类似的事情不去大胆管理行吗?当然管理可以寓于服务之中。
我的读后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治理——有人乱派招贴怎么办
乱派招贴,被人戏称为城市的“牛皮癣”。这种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流行病,
蔓延到大街小巷。即使是作为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示范小区的某花园,也未能幸免。
某花园管理处下大力气加以整治,力求辟出一方净土。通过加强护卫巡逻工作,很快
就基本杜绝了户外乱派招贴。但在楼内乱塞乱贴搬家、装修、送餐、美容之类广告的现象,
却屡禁不绝。
实行封闭式管理的楼宇内部,又何以如此呢?管理处在查处了几例之后,发现楼内广
告的派发有三种情况:一是经批准入楼为住户提供服务的某些人员顺便所为;二是以探访
名义上楼而实有其它意图的住户亲友乘隙所为;三是本人承做特定生意的个别住户刻意所
为(全面探明原因,才好逐个对症下药)。据此采取了一系列新办法:
管为本。在每幢大厦入口处设置一广告橱窗,为有向花园住户传播信息的各界人士提
供广告登载服务,变堵为疏(先提供正当渠道,再去堵歪门邪道,工作阻力就小了),进
而实现对其的有序管理。
教为先。发现楼内派发广告,当即按照广告上的联系渠道,或打电话或邀人前来,指
出其错误做法和应当怎样去做,敦促其依规行事(抓住其想做成生意的心理,'骗'其上门
来接受教育,办法巧妙)。
治为辅。某些单位不听招呼继续乱派广告,就把其列入“黑名单”,严格限制这些单
位在花园内的经营活动,直至其做出保证,并确实校正了自己的违规行为时止。
89
采取这些办法以后,虽说还未能完全制止住楼内乱派招贴的现象,但其频度和数量已
经大为减少。
点评:解决难题一招灵的时候也有,但为数不多。因为许多难题的成因,都是相当复
杂的。多数情况下,还是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才能全面加以解决。
我的读后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心换心——住户不愿配合清扫外天井怎么办
某大厦有八个外天井平台,均设在四层。要清扫,人员、工具以及垃圾都必须从住户
的家中进出(物业管理的前期介入相当重要,如果能够在设计规划阶段就提前介入,这类
缺陷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四层的一些住户对此相当反感。如何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就成了做好清洁工作的关键所在。
清洁工廖某是这样去做工作的——
一次,小廖来到四层某座,准备清扫天井。住户家中的老太太得知来意,站在防盗门
内直摇头,楞是不给开门。后来好说歹说,才应允就让他搞这一次。
小廖手脚麻利地清扫完天井后,发现住户家靠天井的两扇窗子积有很厚的灰尘,便主
动向一直冷眼旁观的老太太要了条毛巾,把它擦得透明瓦亮。见老太太的表情由阴转晴,
小廖趁机提出从厨房接上水管冲刷天井地坪,这回老太太答应得相当痛快。冲刷完,小廖
又默默地将住户家厨房里油烟机、煤气灶以及墙壁上粘的油垢,一一擦拭干净,一直忙活
了三个小时(给人家带来了不便,用免费服务予以补偿,不失为好办法)。
临出门,老太太拿出50元钱表示酬谢。小廖谢绝,并说:“以后还要经常麻烦您,
不软不硬——装修工人弄脏公共场所地面不打扫怎么办
一天午夜,某小区某户业主运来不少装修材料。业主叫了该户装修工好几次,他们才
下来搬运材料。业主一走,装修工头就跟护卫员商量,要等第二天再搬。由于装修材料不
允许放在大堂,护卫员拒绝了他们。
装修工人只好连夜搬运,材料运完之后,他们没有清扫垃圾就想离开。当班护卫员灵
机一动,称要检查他们的装修出入证,拿到装修出入证后,护卫员提出先把垃圾打扫干净,
才能把证件还给他们(这样就有了制约对方的办法)。装修工头恼羞成怒,抓住了护卫员
的衣服就要动手打人,护卫员冷静的对他们说:“你们要打我,想到后果了吗?我看你们
还是先给业主打个电话,问他我这样处理对不对。”(业主较之装修人员了解和支持物业
管理,请他们的东家出来说话,比我们说话更有分量)。装修工头想了想,有道理,把手
松开后,就走到一边打电话。
或许了解该物业管理规则的业主说了好话,打完电话,装修工头老实了许多,不仅同
意打扫地面,还向护卫员道了歉。护卫员看他们忙活一阵,干得差不多了,就把出入证给
了他们,并说:“天也不早了,你们明天还得干活,剩下的我就帮你们打扫吧!”装修工
头一听,立即拿出50元钱说:“那谢谢您,说实在的,工人们今天也太累了,50元钱虽
然不多,就当作给您的劳务费吧!”当然,护卫员没有收他们的钱。
点评:纠正违反物业管理规定的行为,不能一味来软的,也不能一味动硬的。在对方
迫不得已纠正时,尤其应当注意适可而止,见好就收,这样不至于结怨,便于以后的工作。
我的读后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管结合——有人逗留损毁绿地怎么办
海富花园前原来有一片敞开式绿地。绿地上亭栅多姿,曲径通幽,池水泛光,花木含情。
春、夏、秋的傍晚时分,众多住户和游客都喜欢在这里驻足小憩,装点深南东路上这道亮丽
的风景线。然而,其中也有一些不太自觉的人,随意在草地上穿行、坐卧、嬉戏,导致绿地
局部草皮倒伏、植被破坏、黄土裸露,不得不反复补种和重植,这成为小区管理中的一个难
题,管理处想了许多办法,都未奏效。
后来,海富管理处拓宽思路,采取了教、管、疏相结合的新招数:
教——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艺术。首先将警示牌由通道旁移至人们时常穿越、逗
留的绿地中,同时将示语由刺眼的"请勿践踏草地、违者罚款"更改为动心的"足下留情、春
意更浓",让人举目可及怦然心动;
91
管——配足护卫力量,强调全员管理。针对午后至零时人们出入较多的特点,此间的中
班护卫指定一人重点负责绿地的巡逻,同时规定管理处其他员工若发现有人践踏绿地,都
要主动上前劝阻(办事有分工,管事不分家,这为高水准物业管理所必须),把绿地管理摆上
重要"版面",不留真空;
疏——营造客观情境,疏导游人流向。在只有翻越亭台才能避开绿地通行的地段,增铺
平顺的人行通道,同时把绿地喷灌时间由旱晨改为傍晚,保持人流密度大的时段内绿地清
新温润(说明白点,就是洒上水。洒了水,请你坐,你会去坐吗?), 使人们尽享自然, 而又无
法作出"石笋系马"等煞风景之举。
三招并用,效果显现。之后,海富花园的绿地中依然游人如织,但践踏绿地的现象已经
较为鲜见。草滴翠,花溢彩,树婆娑,勾勒着一片永远的春天。
点评:克服人们的劣习,不做宣传教育工作是不行的,光靠宣传教育也是不能的。既要
讲道理,使之不想,又要有相关的强有力措施,使之不能、不敢。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
我的读后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业公司应对施工人员毁绿案例
案例:一天早上,某物业公司管理处的绿化巡逻人员,当巡视到小区公共绿地时,发
现有一支队伍正在绿地内挖树、挖地,进行施工。巡逻员一看到操作人员不是公司绿化养
护队伍,当即上前予以阻止。对方的施工人员强硬地表示,电缆发生了故障,他们正在抢
修。巡逻人员无力阻止。物业公司绿化工程部接到报告后,立即派人赶到现场,25平方
米的草坪被挖开,20棵金丝桃被破坏,3棵石榴被压坏,来人立即与电缆公司的负责人联
系。该负责人来到现场,解释说,他们是凌晨接到的电缆报修通知,为了不影响该地段业
主的生活和工作而急于抢修。同时,他承认是他们不对,对所损坏的树木和花草,他们将
照价赔偿,恢复原样。虽然施工人员没有文明施工,造成了树木、花草损坏,但当了解到
抢修时正是凌晨,而物业公司的员工还未上班,无法取得联系征得管理处的同意,现施工
方又同意赔偿,管理处人员也就表示了谅解。
分析 :施工人员在抢修电缆时,未与物业管理公司取得联系,就擅自在绿化地带开
挖,破坏了小区绿化。经管理人员劝阻,他们及时地中止了自己的行为,并作出了相应的
赔偿。
外来单位在小区施工,尤其是公用事业单位,往往未与物业管理处沟通,就擅自施工,
造成不良的后果,却一走了之。物业管理处要注意提醒他们文明施工,这样小区的绿化才
92
会树茂花盛,这也是对小区业主共有财产——公共绿化的保护。
另外,作为物业管理处,对外来施工单位要有严格的登记制度,要对他们所施工的区
域了如指掌,对他们的施工可能给业主造成的影响要事先进行了解,并向所在区域的业主
发出通告或通知单。相信如此细致入微的工作,一定能够赢得广大业主的欢迎,也能得到
外来施工单位的理解。
我的读后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区种树浇水应纠正“十个错”
种树浇水也有窍门。园林专家提醒人们,在住宅小区绿地浇水时,应避免陷入一些误
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1.雨天或雨后植树,往往是植土黏稠,饱含水分,因此,植后不浇水是错误的。
2.植株后,穴土不用冲棒夯实就浇水是错误的。
3.植株后,浇水没浇透是错误的。
4.植株后,不做“水围子”(水穴)就浇水是错误的。
5.植株后,做“水围子”浇足水,日后不平穴,不在根茎处作“馒头型”培土是错误
的。
6.植株后,整个畦地不平整,积水,地表水排不出是错误的。
7.植株前,不开畦沟、腰沟,植株后补开沟是错误的。
8.下雨天,沟系排水不畅(“摇篮沟”,两头高中间低),造成沟内积水,畦内积水是
错误的。
9.只开小沟,不开机动车道路边的大明沟是错误的。
10.大明沟不与附近清洁河道、湖泊沟通,干旱天使植株缺水仍是错误的。
因势利导——住户在楼层焚香燃纸怎么办
每逢清明、中秋等农历节日,深圳的许多人都有焚香燃纸的习俗。住在高层住宅的往
往贪图便利,就在楼层里烧来烧去。一方面缭绕的烟雾使消防警报频发,叫人真假难辨、疲
于应付;另一方面残存的烟垢污损墙面地砖,很难彻底清除。海丽管理处从实际出发,采取
相应的对策,实践证明效果很好(燃纸焚香的习俗该取缔,这不是物业公司需要讨论的问
题。物业公司该考虑的是,如何对其加以引导,避免妨碍正常的物业管理)。
一、既加强教育引导,又尊重住户焚香燃纸的习俗,肯定供住户焚香燃纸的地点,防止"
处处冒烟",便于统一管理。
二、逢节日提前发出告示,提醒住户自觉遵守管理处关于到指定地点焚香燃纸的规定,
并派专人到现场疏导监督。
三、要求所有在楼层作业的员工主动负起责任,发现违规焚香燃纸的当即予以劝阻和
制止,加大管理力度。
四、严肃查处违规焚香燃纸现象,对不听劝阻、屡禁屡犯的给予书面告诫,严重的进行
处罚或提请消防主管机关处理。
点评:卤莽行事,容易闹出乱子。可以说,这里所采取的一些措施都是恰当的。在尊
重的前提下加强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注意尊重,对涉及到民俗民风问题的处理,大抵应
当如此。
我的读后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雕塑进小区
业内看好的一组作品在居民中引起“真好”、“真丑”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响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硕士研究生张建华的一组关于“庄塘村冬日村民”写实雕塑上周
末搬进了今典家园社区,掀起了轩然大波。小区居民称好的、反对的、甚至动怒的都有,
以至该美术馆工作人员不得不在半小时后搬回了这些作品。
这组主题为农村村民生活的写实题材的雕塑共有12个人物,有乡村教师,有进城的
民工,有晒太阳的老太太,有孩子进城工作后孤独的老人,受到雕塑界的好评。把这组作
品搬到小区内展览,“村民”和出入电梯的“城里人”本身就是一幅有意思的作品。因此,
该美术馆决定把这组雕塑搬到社区展览。
该美术馆的杨小姐介绍,雕塑进了社区后,有的居民当场表示强烈反感,认为丑化农
民;有的执意让保安赶紧搬走,认为这些雕塑“低级趣味”,污染社区环境;而有的居民
94
则在现场感动不已,认为城里人不应该忘本。当天11点,美术馆和物业管理公司的人员
不得不把这组雕塑搬回到美术馆内,而这距布展完毕仅半个小时。
小区的物业管理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想增加小区的文化品位,没想到却引起这么强
烈的反应”。
对这次仅有半个小时的社区雕塑展览,该美术馆的负责人和今典花园物业管理公司的
负责人强调,“今后还要继续尝试把艺术展览延伸到社区”。
我的读后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一高楼中央空风管竟扫出2吨垃圾
上海市一幢高楼日前对中央空调风管系统进行了“洗肺”,结果竟然从中扫出了2吨
垃圾,其中包括大量的死老鼠和各种昆虫尸体。专家们对此不无担忧地表示,要特别警惕
室内空气的“老龄化”。
今年上海空气质量持续优良的天数刷新了10年来最高纪录,与越来越清新的室外空
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林立的高楼内空气质量却越来越令人担忧。
空气净化专家、同济大学范存养教授指出,人的一生有70%-90%的时间是在室内
度过的,室内空气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现在的许多商务楼、特别是高层大
楼,大多是全封闭的,只能通过中央空调实现通风,如果空调系统输送的新风不足,就会
导致大量有害气体在室内循环、积聚,致使室内空气“老龄化”。人们长期呼吸这种“老
龄空气”,容易导致头痛、头晕、胸闷、乏力、咽喉肿痛、皮肤过敏等症状,影响身体健
康。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安全科科长苏谨也指出,由于一些商务楼投入运
营后,管理单位为了节电省钱,常常会减少新风系统的运作,从而加速了空气的“老化”。
一项调查表明,上海近3000幢商务楼、宾馆、展览馆和大卖场等楼宇,只有15%能够定
期清扫中央空调的风管系统,绝大多数都是“眼不见为净”。
除了人为因素外,一些中央空调自身的过滤系统“先天不足”,也是导致大量的灰尘、
微粒甚至昆虫进入风管、致使室内空气“老化”的一项重要原因。国外一家公司曾经按照
国际标准对我国京、沪、深三地的公共及商用建筑空调系统做了一次抽样调查,发现90%
左右高楼使用的都是粗效和几乎无效的过滤设备,只有不到10%使用的是中效过滤设备。
上海一家星级宾馆宁愿花巨资买窗帘,也不愿更新过滤设备,因为窗帘看得见摸得着,而
空气的品质是客人无法察觉的。
95
范存养教授指出,我国在建筑设备方面的法规偏重于建设阶段,在运行管理方面则存
在滞后和不足,应参照先进国家管理大楼的办法出台《大楼管理法》,将中央空调的卫生
管理、是否达到了空气净化标准等内容纳入大楼物业管理的范畴。
我的读后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发布于:2023-11-03 07:00: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9660422047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08环境管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08环境管理.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