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001-3824.201 1.04.022
微波窄带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杨丽,马健,陈辉
(西南民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成都610041)
摘要:分析了微带线窄带滤波器设计的基本理论,借助Agilent ADS仿真软件完成了中心频率位于L波段的窄带
带通滤波器的设计。该滤波器选用切比雪夫的原型结构,并由耦合微带线构成,其通带为1.9 GHz~2.1 GHz,通带
内衰减小于1.5 dB,起伏小于0.5 dB,在1.7 GHz和2.3 GHz衰减大于20 dB,端口反射系数小于一15 dB。版图仿
真结果满足滤波器设计要求。
关键词i微带线;ADS;微带线耦合带通滤波器;窄带
O 引 言
当前,无线通信技术高速发展,在所有的通信
系统中,滤波器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无
论是射频接收机还是发射机都需要选择特定频率
特性推导出来的。常见的滤波器原型结构有巴特沃
兹、切比雪夫、椭圆函数等,本文选用的是切比雪夫
的滤波器原型结构。切比雪夫滤波器的设计思想
就是用切比雪夫多项式来描述滤波器的插入损耗
的函数特征。
的信号进行处理,滤除其他频率的干扰信号,这就需
要使用滤波电路来分离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因此,
高性能的滤波器对设计一个好的射频通信系统具有
IL=101b{1+a (Q)} (1)
式(1)中:TN(Q)=COS{Ⅳl cos-1(Q)},其中Q≤1
TN(Q):cosh{Ⅳl cosh。(Q)},其中Q≥1。
那么,在一1≤Q≤1内,即切比雪夫通带内波
纹的幅度就可以根据式(1)和(2)适当选择a来控
制。显然,71Ⅳ(n):1时,通带内的最大衰减是
儿=101b{1+a ( )} (2)
式(3)中: =(10 一1) 1
重要意义。同时,微波固体器件的应用对滤波器的发
展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微带电路由于体积
小、重量轻、频带宽、易于与射频电路匹配等优点,近
年来在滤波电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基于微带线滤波器的基本理论,设计实现
了一种由耦合微带线构成的窄带滤波器。仿真结
果表明该滤波器能在1.9 GHz~2.1 GHz保持良好
尺为波纹指标,通带内的波纹越大则通带到
阻带的过渡就越陡峭。即波纹大小与陡峭是冲突
的,应当在满足带外衰减的基础上合理选择a的值,
使波纹尽可能小。当知道滤波器的带外截止衰减
的通带特性,同时也具有非常好的阻带特性,在1.7
GHz和2.3 GHz处衰减大于20 dB。
1 微波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1.1滤波器低通原型
/AS时,我们可以计算出低通原型所需的元件数。
此时满足关系式
儿=101b{1+a } (3)
此时,n=(10 一1)寺 (4)
集总参数元件低通原型滤波器是用现代网络
综合法设计微波滤波器的基础,各种低通、高通、带
通、带阻微波滤波器,其传输特性大都是根据原型
收稿日期:2010-05-04
将式(1)代入式(4),可得到
IL=101b{1+n (Q)}≥LAS,(1 n l≥1)
(5)
则
低通滤波器电路中的并联电容C可用电感
凡≥(cosh  ̄/1 一1/0 ̄ 一1)(c.osh一(n))
(6)
和C 的串联电路替代,并且相应的参数为
,J,: 二 .c,:— 一c (11)
0
滤波器阶数为N=[n]+1。根据式(6)可以发
现,滤波器的阶数跟截止频率的衰减度以及通带内
C 0)2一 1
1.3用耦合微带线实现滤波器
的波纹指数有关 ]。其中 ,:— 0)f一09一一)0o1
2一 1\∞n ∞,
当频率达到或接近GHz时,考虑到集总参数元
件的分布参数效应,滤波器通常由分布参数元件构
为截止边频09的归一化频率。式(6),(7)中 为
中心频率,与上下通带边频09。,W 关系为∞。=
成,微带传输线就属于常见的分布参数元件,微带
线结构可用来模拟集总元件电感和电容,以实现所
± -
2 。
1.2低通原型到带通滤波器的变换
低通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的插入损耗曲线如
图l所示。
图1低通及带通插损曲线
从归一化的低通滤波电路映射到带通滤波器
需要利用频率映射关系如式(7)所示
,
:
2—0)1\0)o ,
f 一一)0O1 (7)
式(7)中:∞ 为带通滤波器的上限截止频率;tO。为下
限截止频率; 。称为中心频率;当 /w 小于2时滤
波器称为窄带滤波器,反之称为宽带滤波器 J。
根据带通滤波器的频率变换关系式(8),可以
得到阻抗问的变换关系
Z j)0'L=j ,一 l∞( n 一 j)0L 嘉 l 乙
(8)
:
j0)'C:j ( 一 )C:j)0C +
09,一 1 n (cJ
1
i)0L
(9)
低通滤波器电路中的串联电感L可用电感,J
和c 的串联电路替代,并且相应的参数为
,J,: L,C,: L (10)
(-02——0)1(DO
一
86一DIGITAL COMMUNICATION/201 1.8
需的微波电路 J。我们利用平行耦合微带线构成
的倒置转换器电路I,来实现电路中谐振电路的并联
耦合,图2为低通滤波器原型电路图,变换后的低通
电路如图3所示,为只含并联电容的低通原型。
匝强 +
图2低通滤波器原型电路图
图3 J变换后的低通电路
根据输人阻抗(导纳)等效法得出
√
。
=
√
由低通原型滤波器得到变形低通原型滤波器
后,再利用带通滤波器与低通原型的频率变换关系
(7)式,将变形低通电路中的并联电容C(或串联电
感,J)变换成带通滤波器的并联谐振电路(或串联谐
振电路)如图4所示,便构成了微波带通滤波器的
等效电路。
G。
四蓟蜘_茎团G
图4变换后的带通滤波器电路
显然,用半波长来代替谐振电路,再通过微带
间的耦合,即转换器,来实现微带带通滤波器。耦
合微带线的奇偶模特性阻抗由下列公式计算
z0o 1 =z。L 1一Z。J + +(z0., +-) J(13)
z0 l…1=zoL1+ZoJ + +(Z0J +1) J(14)
1.4设计实例
带通滤波器中心频率2 GHz,通带频率范围
1.9 GHz~2.1 GHz,通带内衰减小于1.5 dB,起伏
小于0.5 dB,在1.7 GHz和2.3GHz衰减大于20
dB,端口反射系数小于一l5 dB。
由于设计的通带为1.9 GHz~2.1 GHz,由公式
。: BW:
(DO
。 _Uf 一 1
,:—
(【J2一 l\ o ,
将03,=2.3 G归一化。可计算得出∞ =2,BW=
0.10,Q =2.8。根据(6)式可确定滤波器的阶数为
4阶。4阶切比雪夫滤波电路的归一化参数为g。=
1.000 0,g1=3.438 9,g2=0.748 3,g3=4.347 1,
g =0.592 0,g =5.809 5。根据奇偶模特性阻抗的
计算式可得构成该带通滤波器所需的耦合微带线
的奇偶模特性阻抗如表1所示。
表1 耦合微带线奇偶模特-陛阻抗
借用ADS中的微带线计算器LineCalc,根据耦
合微带线奇偶模特性阻抗可计算出微带线的几何 GHz处衰减大于20 dB,在通带内衰减小于1.5 dB,
尺寸 。
表2耦合微带线几何尺寸 Illm
耦合区 1 2 3 4 5
2.125 220 2.000 430 2.13O 500 2.000 430 2.125 220
0.299 803 0.23l 272 0.299 429 0.231 272 0.299 803
L 9.179 470 9.226 640 9.188 040 9.226 640 9.179 470
ADS仿真原理如图5所示,原理图仿真结果如
图6所示。
图5 ADS仿真原理图
图6原理图仿真结果
生成的版图如图7所示。
图7 ADS生成的滤波器版图
版图仿真结果图8所示。
l l藤” Ⅻ I
, i
,
羔I !! ! ! I
图8版图仿真结果
以上数据显示,在阻带1.699 GHz和2.302
通带内端口反射系数大部分小于一15 dB。因此,版
图仿真基本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2 结 论
本文从边缘耦合的平行耦合线滤波器 的基
本原理出发,完整地阐述了一种采用ADS仿真设计
微带带通滤波器的方法,并通过仿真设计了一个微
带带通滤波器,从仿真结果来看,这种方法是可行
的。利用ADS软件来设计微带带通滤波器,设计的
工作量大大减少,提高了精度和效率,降低了成本,
给设计者带来了方便,但要设计出高性能的微带带
通滤波器还需考虑更多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甘本拔,吴万春.现代微波滤波器的结构与设计『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4:13—14.
(下转第91页)
87—
WWW.3gpp.org/:3GPP,2009.
OL].(2010-09一O1)[2011-01-05].http:∥www.3gpp.
org/:3GPP,2010.
[6] R1—092532.Control signaling placement design for relay
nodes[EB/OL].(2009-03-01)[2011-01-05].http://
www.3gpp.org/:3GPP.2009.
[18] R1—101447.FDD HARQ Issues over Un with 8ms SF
Periodicity[EB/OL].(2010—03-01)[2011-01-05].ht—
[7]R1-092969.Type I backhaul link[EB/OL].(2009—03—
tp://www.3gpp.org/:3GPP.2010.
[19] R1—101 120.Relay backhaul HARQ discussion[EB/
01)[2011-01—05].http://www.3gpp.org/:3GPP,2009.
[8] R1—093525.Design of baekhaul eontrol channel for type I
OL].(2010—09-01)[2011-01-05].,http://www.
3gpp.org/:3GPP,2010.
relay in LTE—A[EB/OL].(2009-03-01)[2011-01-05].
http://www.3gpp.org/:3GPP,2009.
[9] R1—093789.Backhaul link control channel design for In—band Relay[EB/OL].(2010—09一O1)[2011-01-05].
Type I relay[EB/OL].(2009-03—01)[2011—01—05].ht—
[20] R1—103816.Issues on HARQ over Un interface for FDD
http .3gpp.org/t3GPP 2010.
tp://ww.3gpp.org/:3GPP,2009.
[10] R1-093923.On multiplexing of data and control signa—
ling on backhaul[EB/OL].(2009-03-01)[201l一01—
[21] R1—105069.WF on FDD HARQ for un uplink[EB/
OL].(2010-09-01)[2011-01-05].http://www.3gpp.
org/:3GPP,2010.
05].http://www.3gpp.org/:3GPP,2009.
[11] R1—094100.DL backhaul design for type I relay[EB/
[22]R1—105147.Un HARQ for uplink FDD[EB/OL].
(2010-09-01)[2011-01-05].http://www.3gpp.org/:
3GPP,2010.
OL].(2009—03一o1)[2011-01-05].http://www.3gpp.
org/:3GPP,2009.
[23] R1—105444.The table on number of un UL HARQ
process in FDD[EB/OL].(2010-09-01)[2011-01—
[12] R1-0945 16.Necessity of R—PHICH for backhaul[EB/
OL].(2009-03-01)[2011-01-05].http://www.3gpp. 05].http://www.3gpp.org/:3GPP,2010.
org/:3GPP,2009.
[24] R1—105619.Details of relay HARQ[EB/OL].(2010—
[13] R1-094887.Backhaul link design in suppo ̄of relaying
03-01)[2011-01-05].http://www.3gpp.org/:
3GPP,2010.
operation[EB/OL].(2009-03-01)[2011—01—05].ht—
tp:∥www.3gpp.org/:3GPP,2009.
[25] R1—1 05635.Summary of email discussion on HARQ
processes for un uplink[EB/OL].(2010-09-01)[2011— [14] R1-095088.Summary of email discussion on type I relay
backhaul design issues[EB/OL].(2009—03-01)[2011—
01-05].http://www.3gpp.org/:3GPP,2010.
作者简介:
戴翠琴(1976一),女,甘肃泾川人,硕士,讲师,主要研
01-05].http://www.3gpp.org/:3GPP,2009.
[15] R1—101668.WF on R—PHICH for un UL HARQ Nokia
[EB/OL].(2010—09—01)[2011—01—05].http://www.
3gpp.ore/:3GPP,2010.
究方向为宽带无线网络关键技术;李兆玉(1971一),女,广
西梧州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移动通信技术。
[16] R1—101283.wF on un HARQ timeline[EB/OL].
(2010-09-01)[2011-01-05].http://www.3gpp.org/:
3GPP,2010.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08BAH30B10);重庆
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CSTC,2010AC2143)。
[17] R1—101272.UL/DL HARQ timing ofr un interface[EB/
(上接第87页)
[2] 吴万春.集成固体微波电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
社.1981:5_6.
655—660.
[7] 杨仕明,曾斌.微带平行线耦合带通滤波器的计算机
辅助设计[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4
(1):96—100.
[3] 顾其净,项家祯.微波集成电路设计[M].北京:人民
邮电出版社,1978:78—79.
[4]THOMAS H,CMOS L.射频集成电路设计[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89—91.
作者简介:
[5] 刘长军,黄卡玛.射频通信电路设计[M].北京:科学
出版社.2005:67—68.
杨丽(1980一),女,成都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
究方向为射频和微波电路设计、微波测量。
[6] EASTER B.The equivalent circuit of some microstrip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校级青年项目(234787)。
discontinuities[J].IEEE Trans,MTF-23,1975(8):
一
91—
本文发布于:2023-11-03 01:35: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9465352273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微波窄带带通滤波器的设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微波窄带带通滤波器的设计.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