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口产品现状分析
1.1 出口额和贸易差额绝对量
自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后到2011年,中国出口
贸易总额一直呈上升趋势:从2001年的22024.4亿元,到2008年首次突破100000
亿元(当年是100394.9亿元),再到2011年的123240.6亿元,这期间出口额也
形成了快速的增长。但是2006年和2009年,中国的出口产品贸易较前一年出现
了下降,2009年,产品出口可能是由于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金
额出现了小幅度的下降。贸易差额也是呈现增长趋势,但是从2009年开始就出
现负增长。2010年和2011年,出口额较上一年都是增长的,但是贸易差额却出
现了下降,这表明我国进出口条件受到限制,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在下降,贸易对
象国对我国产品出口实施了壁垒限制,阻碍了贸易额的净增长。
1.2 中国产品出口额增长率
2001到2011年,中国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长较大,全国的货物贸易出口额增
长率基本都在20%以上。从每个年份单独的增长率来看,除2006和2009年的负
增长,2001年、2008年和2011年增长低于20%,其余年份都超过了20%。自2001
年以来2008年和2009年的总体出口增长有所减缓,2008年仅为7.43%,而2009
年出现了负增长。虽然2010年有所改变,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在2011
年却又增长缓慢。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的发展形势仍然很严
峻。
表1 中国贸易出口额
时间(年份) 出口额(亿元) 出口额增长率 贸易差额(亿元)
2000年 20634.4
2001年 22024.4 6.74% 1865.2
2002年 26947.9 22.35% 2517.6
2003年 36287.9 34.66% 8509.88
2004年 49103.3 35.32% 11545.5
2005年 82648.1 68.31% 14219.1
2006年 77594.59 -6.92% 14217.1
2007年 93455.6 20.44% 20171.1
2008年 100394.9 7.43% 20868.4
2009年 82029.69 -19.3% 13411.32
2010年 107022.84 30.47% 12323.54
2011年 123240.6 15.15% 10079.2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部分计算得出。
1.3 中国产品出口在世界各大洲的分布
表2 我国同各国(地区)海关货物进出口总额
国 别 (地区)
亚洲 56865091 47.32% 73195484 46.39%
非洲 4773456 3.97% 5995405 3.8%
欧洲 26465129 22.02% 35518797 22.51%
拉丁美洲 5709426 4.75% 9179803 5.82%
大洋洲及太平洋群岛 2492696 2.07% 3301671 2.09%
北美洲 23855383 19.85% 30584271 19.38%
总 计 120161181 1 1 157775432
2009年 2010年
出口总额(万美元) 百分比 出口总额 百分比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和计算得出。
从2009年和2010年的数据看,亚洲一直是中国主要的产品出口市场,约占
出口总额的50%左右;欧洲是第二大市场,约占出口总额的22%左右;北美洲是
第三大市场,约占市场份额的20%左右,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大都是技术质量标准
先进的国家。
1.4 中国产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国
表3 中国产品出口主要的贸易伙伴国
国家 2009年 2010年
产品出口额(万占总的出口额的产品出口额(万占总的出口额的
美元) 比例 美元) 比例
中国香港 16622857 13.83% 21830205 13.84%
日本 9786766 8.14% 12104349 7.67%
韩国 5366972 4.47% 6876626 4.36%
德国 4991638 4.15% 6804718 4.31%
美国 22080222 18.38% 28328655 17.96%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和计算得出。
从表3可以看出,首先,中国产品出口的集中程度较高。中国的产品出口主
要集中在日本、中国香港、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其中香港占了近14%,美国
占18%左右。这样较高的出口市场集中度,就给中国相关出口产品的生产者和经
营者带来了很大的市场风险,同时也有可能由于中国特定产品对进口国的高度依
赖,诱发进口国对中国的贸易限制。由中国产品的出口市场还可以看出,中国产
品主要出口国一般是一些发达国家,国民生活水平较高,对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
较高,这就决定了中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进出口产品贸易纠纷的主要内容
是技术性贸易壁垒。
1.5 中国贸易出口的产品结构
中国土地资源缺乏,而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按照比较优势理论,中国国际
贸易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劳动力价格较低,在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上
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因此中国出口的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中国主
要产品出口情况见表4。
表4 我国出口货物分类金额 单位:亿美元
年份 2001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初级产品 615.09 779.57 631.12 816.86 263.38 529.19
食品及主要的供307.43 327.62 326.28 411.48 127.77 257.23
食用的活动物
饮料及烟类 13.97 15.29 16.41 19.06 8.73 11.93
非食用原料 91.16 113.19 81.53 116.03 41.72 78.6
矿物燃料、润滑油199.51 317.73 203.74 266.73 84.05 177.7
及有关原料
动植物油脂及蜡 3.03 5.74 3.16 3.55 1.11 3.73
工业制成品 11562.67 13527.36 11384.83 14960.69 2397.6 9160.17
化学品及有关产603.24 793.46 620.17 875.72 133.52 445.3
品
轻纺产品、橡胶制2198.77 2623.91 1848.16 2491.08 438.13 1748.16
品、矿冶产品及其
制品
机械及运输设备 949.01 4563.43 5770.45 6733.29 5902.74 7802.69
杂项制品 871.1 2380.14 2968.44 3359.59 2997.47 3776.52
未分类的其他商5.84 23.15 21.76 17.1 16.29 14.68
品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从表4可以看出:工业制成品是中国产品出口的第一大类产品。2010年,工
业制成品出口额为14960.69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比重接近95%。其中,
轻纺产
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
是工业制成品中的主要出口产品,
因为它们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所以在中国产品出口中占有很大份额,而且呈上
升的趋势。初级产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较小,其中食品及主要的供食用的活动
物的出口额相对较大,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以上数据表明,随着我国生产产品
市场化,产品生产结构逐步向合理配置资源方向调整,从而使出口逐渐更加集中
于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
本文发布于:2023-11-02 20:41: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9288962043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完整word版)贸易出口数据分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完整word版)贸易出口数据分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