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阳驼铃忆童年
——
《冬阳•童年•骆驼队》文本解读
打开尘封的相册,那些泛黄的老照片或许会让您忍俊不禁,那一
定就是关于童年的记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对每个人而言
都是最纯真、最美丽的,即使因为岁月流转让一些画面变得模糊,但
一定也有别样的温情酝于其中。面对遗忘,别显得那么无助,让我们
都跟随林海音走进人教版第五册下学期的《冬阳·童年·骆驼队》一
文,感受那种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
课文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林海音以平实质朴的言语,
梦境般的笔调,北京老城特定的环境,淡淡的无法抹去的喜悦和忧伤
混在一起,寻之无迹,品之有味,回忆更是让人心生暖意,心生期待。
远方传来驼铃声,那是童年里美妙的歌谣,是作家魂牵梦绕的记忆里
的画面,画面是暖暖的淡黄色,伴奏着童年的背景乐,吸引读者融入
其中。
“冬阳”、“童年”、“骆驼队”这是一个充满张力,充满美感的题
目,三个意象组成了全文的线索、主题和感情基调。引导学生欣赏这
一充满诗意的题目,应该使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脑海里绘制这么
一副画面:冬天的早晨, 太阳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暖暖地照耀着大
地。冬阳下的骆驼队排成一长串,缓缓地走来, 响着悦耳的铜铃声。
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跑上去围在骆驼的四周,用一双双童稚的眼神凝
视着这一切。
再细细品读标题,你会发现,三个叠加的意象:“冬阳”——温
暖的色调,空气中飘溢着阳光的味道,童年也变成了冬日暖阳下的梦,
美好又静谧。这一意象如一条主线贯穿全文,奠定了全文温暖而又因
为时光逝去所引起感伤相交织的的基调。“童年”——美好、温暖、
拒绝矫饰、充满新奇的纯真世界。这样的岁月里,期待着成长,期待
着成熟,眸如清泉一样地透彻,心如白莲花一般地清醇。这一意象是
全文的主旨所在,诚如作者在文中所说:“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
京城南的那些景物和人物啊!”童年是作者心中永远的诗意。“骆驼队”
——厚厚毛皮下的骆驼、毡帽下的冒烟的脑袋、安静咀嚼的态度,充
满温暖的驼铃声、驼背上的乌金墨玉、加上执着于关于骆驼队问题的
小小的我,是所有构成诗意童年的因素。因此,这一意象是全文的线
索,以骆驼队的来来去去,勾勒出作者童年的快乐时光以及时光的流
逝。如文所言:“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
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二、“转轴拨弦三两声”。
本文描写以一个孩童的目光展开回忆,因此在文中有不少孩童
特有的语言材质,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品味感情的主要素材,应该让学
生反复品赏咀嚼诵读,并展开想象,把自己的心与林海音的心紧紧交
融在一起,达到和谐共鸣,付之动情吟读。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所在。
高段的学生应该初步具有统览全文的能力,在这个环节,在学生初读
的基础上,让他们去整体梳理,林海音回忆了有关骆驼的哪几件事,
并在讨论的基础上压缩成简短的板书,如“学咀嚼”“谈驼铃”“剪驼
毛”“念骆驼”。这样,文章的脉络便清晰了。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
的主人,就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随时巩固运用以前学
过的读书方法。查字典,解决字、词的一些简单问题,阅读相关的课
外书,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都是应该经常布置的预习内容。本课对
于常识性的知识,应放手让学生在预习时自行解决。如:(1)驼队;
(2)毡帽;(3)骆驼的反刍现象;(4)反穿大羊皮等。“阅读是学生
的个性化行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突出学生的主体
地位,坚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坚持个性化理解,个性
化感悟,个性化朗读。关注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
的阅读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
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童年的往事“不思量,自难忘”,多年以后重新回顾,自是一瓣
泡久了的茶叶,苦涩、清香、醇厚。林海音是一个本色作家,她的笔
触朴素而又平实,像是来自遥远的诉说。
在文中,作家截取了四件事:即“我”学骆驼咀嚼草料的样子、
与爸爸争辩骆驼脖子上为什么要挂一个铃铛、想修剪骆驼肚皮下垂着
的一大块一大块毛、猜想骆驼驮的麻袋里装的是什么。通过这四件事,
作者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小女孩的童真童趣,特别是学骆驼咀嚼草料
的场景,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林海音入神地学着骆驼上牙和下牙交
错地磨来磨去, 大鼻孔里冒着热气, 白沫子沾在胡须上。那种傻傻的
专注的表情好可爱!
就是这样,这四件事如同电影里的经典画面,在林海音的脑海里
不断地放映,每回放一次,作者就会有一次深深的感慨。流露在文中,
便是她的一咏三叹,你听:“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门口”,“冬天快
过完了,春天就要来了”,“夏天来了,再也不见骆驼的影子”,“夏天
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反复吟诵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发现,那种若有若无的伤感是在一次次
地层递。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郎读这些文字,每一次感受童年
的遥远而又纯真的童趣,便是和作者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文字当
中流露的浓郁芬芳,便自然而得。
三、“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冬阳·童年·骆驼队》是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
序言。既是自传,更是一种追忆,这篇课文中便流着作者浓浓的回味、
追忆。作者回忆骆驼队,把自己小时的呆傻天真表露无疑。林海音回
忆骆驼队,倒不如说是在回忆自己的童年,而她写此文的时候却已身
居台湾,童年的记忆被一条海峡生生隔断,由此,我们可以想见,她
回忆童年最终所吐露的却是思乡情节,这是文章品赏的情感目标,同
时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本文教学还应把握以下重要教学内容:一是
在语言品味、想象拓展,上下联系中体会“咀嚼”“呆”“傻”等词的
意思。二是品味作者对骆驼的细致描写,感受作者对骆驼的喜爱与怀
念,并通过有感情朗读,表达内心想法。在文章结构梳理的基础上,
可以设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断进行自主的学习,朗读语言、体
会感动。这一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拥有充分的读悟思考时间,以训练
学生的自主研读能力,并使学生的情绪场与文本的情绪场进行链接,
产生共鸣。
平实的文字下,涌动着浓郁的诗情,一种感悟人生的诗情,正是
这使得文本的理解难度被加大了。它不仅是儿童读物,也是给成人思
索的文字。在作者的娓娓道来中,给童年这个温暖的画面染上了一重
低沉而又伤感的底色,我们从文字中触摸到的是一种悠远的回忆,一
种感伤的情绪,一种无言的迷茫。这主要源于对成长中的“失落”这
一点的强调。在人类的成长过程中,常常有太多为我们所心爱和珍惜
的点点滴滴,随着时光的流逝从生活的各个角落不自觉地飞散和湮
灭,任何企图挽留的想法都是徒劳和惘然。因此,伴随成长而来的,
常是那份初懂人事的淡淡的惆怅和忧郁。
学生的理解还不可能达到,这种站在人生制高点上把握的层次,
即使通过文本的解读意象的分析,我仍怀疑学生对诗情的把握是否体
贴着文中难以言表的伤感。然而,我相信在学生一次次的朗读中,那
种难以言表的情绪会融入他们心灵的深处,伴随着成长,逐渐地被回
味、领悟。何谓好文?能让人倾其一生去品味去咀嚼的文章即是。
四、书海无涯
结尾处我设计首先让学生猜测,林海音还会回忆起哪些景物、
人情,并取个与本文相似的题目。这个过程的设计有两个方面的意图:
一是让学生学习本文的取题方法,巩固练习,以使他们能够积累这么
一种方法;二是让学生在不经意中领会到借景抒情的写法,了解写景
写人亦是传情的写作手法。最后便是导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因
为一篇文章的教学绝不可局限于几百千余字的教学感悟,阅读能提升
人的生命质量,把阅读变成自己的生命的一个部分,这才是上乘的语
文教学。我会向学生推荐《城南旧事》,告诉孩子们,这本书老师看
过,里边有生活悲惨的妞儿,有命运凄惨的秀贞,有她想念着的荡悠
悠的秋千,还有那那毛茸茸的小鸡,希望大家有机会好好读读这本书。
《城南旧事》这本书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
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景、物、人、
事、情完美结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与《冬阳·童年·骆驼队》
深远的意境一脉相承。它以文本的美丽,跨越时空,跃过年龄的界限,
倾倒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诚如绿茶,壶竭而味长,香留唇齿。
本文发布于:2023-11-02 08:07: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8836562038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冬阳驼铃忆童年.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冬阳驼铃忆童年.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