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浅谈侠义小说的发展
作者:况 兰 施学敏
来源:《群文天地》2010年第04期
侠义小说是指以行侠仗义,除暴安良为题材的一类小说。武侠小说,一般要具备如下几个要
素:一是在作品中设置一个相对独立的绿林或江湖世界,一是塑造了一个或一批个性鲜明的豪侠
义士形象,一是对行侠过程、兵器武功及打斗场面有较为具体的描写。
一、侠义小说的滥觞
中国古代之侠义小说多著豪侠义士锄强扶弱的行侠仗义之举,其渊源可上溯至先秦两汉。
曹亦冰在《侠义公案小说简史》中认为侠义小说源起于先秦两汉时期,当时社会处于大动荡中,
各诸侯为了争夺人民和土地,操戈杀伐屡见不鲜。在那个大变革的时代,各诸侯国为了养精蓄锐
争相养士,为侠客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中国先秦文化中,儒家的“仁义”就是侠文化的组成部
分,墨家也积极倡导侠文化。法家的韩非子写过《五蠹》第一次提到“侠”这个词“儒文乱法,而侠
以武犯禁”。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为侠士做了专题《游侠列传》和《刺客列传》,于是“侠”
开始步入文学殿堂。到了后世,更是涌出大量侠义题材的作品及侠义小说,侠士的形象也随之由
先秦时“士为知己者死”衍变成后来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早期的侠多属游侠,司马迁在《史记》这样描写他们:“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成,不爱其
躯,赴士之困厄,既已存亡死生矣。”充分说明了游侠的可靠性和忠诚度,这也是他们的职业道
德。“侠”是“养士”之风盛行的产物,他们依附士大夫生活,但他们同时也具有独立的人格。主人
若对他们以礼相待,他们便会知恩图报,讲义气,重然诺。先秦两汉的游侠适逢动荡的“周室衰微”
之时,社会制度不健全的时代,游侠的行为便可以不受法律约束,“以武犯禁”,可以任意打抱不平。
历史上就有我们熟知的豫让、专诸、聂政和荆轲等侠士。自班固后,游侠就退出了史家的文本,
却以一种文学的姿态在后世的创作中得以保存和延续,“侠文学”中的人物、情节由纪实转向了虚
构,掺入了作家们的合理想象,“侠”的精神也随之保留并延续了下来,形成一种“侠”文化。
二、 唐代是侠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
唐代是侠义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唐侠义小说有自身的特点:
本文发布于:2023-11-02 06:20: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8772572270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浅谈侠义小说的发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浅谈侠义小说的发展.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