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中“之”作何解

更新时间:2023-11-02 06:10:35 阅读: 评论:0

伦敦电影学院-一东笠翁对韵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中“之”作何解
2023年11月2日发(作者:检讨书旷课)

龙源期刊网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作何解

作者:方关军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2011年第09

听课发现,不少教师在执教《唐雎不辱使命》一文时,将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一句中

字解释为用在主谓结构当中,取消句子独立性。他们的理由很简单,一因为人教版《教

师教学用书》上对这句话是这么翻译的: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天子发怒就是一个主谓

结构;二因为互联网上也多作这样的解释。经查阅,果如此。而凭本人的语感直觉,这种解释

是不正确的。

为便于说清问题,不妨把《唐雎不辱使命》的相关原文引述如下: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秦王日:

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衣之怒,亦免

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

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_-2

也,怀怒未发,休稷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

日是也。挺剑而起。

要讨论的作用,关键是要弄清这里的字是什么词性,天子之怒是什么结构。根

据这段文字,画线的句子中六个加点的应该是同一种用法。从语义分析,秦王与唐雎在谈

论什么?不同的人的发怒的情景状态问题,即何为天子之怒,何为布衣之怒士之怒

庸夫之怒有何区别,是关于的概念的讨论。可见应该翻译为怒态发怒的情景

状态。当代古文普通话翻译家于在春把它翻译为威势”(《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上海教

育出版社1978年版第48),都属名词或名词性短语。那么,天子之怒就应该是一个偏正结

构,翻译成现代汉语即为天子的怒态,或天子的威势。这个意思,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

也可以翻译成天子的发怒,这里的发怒看似动词,其实是指带有名词性质,通常都会把它

理解为发怒的情景状态。故此,这里的字无疑应该理解为结构助词

再则,判定用于主谓结构当中的字有一条规律,即如果把字去掉,其句意不会改

变。如上文中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

也,仓鹰击于殿上等句中的,都可以省略,其句意不变。那么,现在再来看一看公亦尝

闻天子之怒乎这个句子是否也是如此呢?从语境分析,它显然是一般疑问句,秦王问你也曾

听说过天子的发怒(的状态)括号里的话无需补出,就知道问你曾否听说过天子的发怒是什

么状态。故而唐雎也不会听错,他的回答就是臣未尝闻也。而秦王后面的话也恰好印证他

这句话的意思: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这显然就是指发怒的状态与结果了。那

么,如果去掉这个字,翻译成你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意思是否也一样呢?其差异是显

心愿的作文-宅基地转让合同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中“之”作何解

本文发布于:2023-11-02 06:10: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8766352037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中“之”作何解.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中“之”作何解.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聂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