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用法
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的用法
在初中阶段最常用、 最重要的文言虚词有 “之、其、而、以、于”。
为便于同学们复习, 现联合详细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剖析。 希望同
学们课后去识记它们的用法,考场上势必如虎添翼。一、“之”的用
法:
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用法
④助 ,用于凑足音 ,无 意,不 。例:公将鼓之。 恨久
之。久之,目似瞑。 之,一狼径去。
3、 ,作 , :去,往。例:吾欲之南海。送孟浩然
之广陵。 耕之 上。又 令吴广之次所旁 祠中。注:此 作
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往常都是三人称,命名之
可 “的”;用作 “去、往、到”,用作助 可不 。
二、“以”的用法:
1、介 ,与后边的 或短 一同组成介 短 ,充任状 或
,其意 多。
① :把。例:医之好治不病以 功。故 崩寄臣以大事也。
以虫草 林。以君 者。今 以吾众 ⋯⋯以 地耳。愿陛
下托臣以 复之效。
② :用,拿。例:以刀劈狼首。 以五十里之地易安陵。 屠惧,投以骨。以
大易小。今吾用十倍之地。咨臣以当加 中 ...
内容加 失 ,点 此 重
加 全文
世之事。祭以尉首。
③ :凭,靠。例:何以 。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我酌油知
之。以君之力,曾不可以 魁父之丘。
④ :依据,依据。例:策之不以其道。余船以次俱 。
2 / 6
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用法
⑤译为:由于。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此独以跛之故,父子
相保。扶苏以数谏故。臣是以无请也。以其境过清。徒以有先生
也。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2、作连词,表示顺承、目的、结果等。
①可译为:来,而。例:属予作文以记之。杀之以应陈涉。高祖
因之以成帝业。 以告先帝之灵。 箪事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以光先帝
遗德。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以激怒其众。
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用法
①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却,但是。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
不常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而其主不可以守。而戍死者
固十六七。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而君逆寡人者。此可为援而
不行图也。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②表示顺承(顺接、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接着,而后。
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
改之。夺而杀尉。长跪而谢之曰。为坛而盟。收而攻蕲。受地于
先王而守之。与臣而将四矣。挺剑而起。
③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并且。例:黑质而白章。敏而勤
学,不耻下问。溪深而鱼肥。
④表示假定关系, 译为:假如,若是。例: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
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用法
1、表示时间、地址,译为:从,在。例:舜发于畎亩之中。取
之于蓝,子墨子闻之,起于鲁。从祖先还家,于舅家见之。乃设
九宾礼于庭。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侍卫之臣不懈
于内。试用于往日。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
诸侯。于是于亮情好日密。
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用法
1、作人称代词,代人,与后边的动词、形容词一同作宾语。译
为:他,他们。例:百姓多闻其贤。
2、作人称代词,代人,作定语。译为:他的,他们的。例:殚
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以彰其咎。卜者知其指意。诸郡县苦秦
吏者,皆刑其长吏。
3、作人称代词,代物,与后边的动词、形容词一同作宾语。译
本文发布于:2023-11-02 05:45: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8751312037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用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用法.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