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幕“折服秦王〞的荒唐剧──?唐雎不辱使命?考辨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下引文字出此不注〕。
是章 ,不少读者误作史传 ,以为实有其事 ,初中语文?教参?的分析不能
不说是极有影响的:
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 ,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进行并吞 ,由此引
起了两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这篇文章记叙唐雎出使秦国 ,义正辞严地
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终于折服秦王的经过 ,表现了唐雎不畏强
暴的精神。
其实 ,秦王是否有必要设计这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政治骗
局〞?两国之间是否存在这番惊心动魄的“外交斗争〞?一介之使唐雎
是否可能轻而易举“折服秦王〞?探究有关史实 ,结论只能是否认的。
战国末期 ,天下纷争 ,游说之士活泼于政治、外交舞台。唐雎是魏国的策
士 ,?战国策?对其人其事之记载 ,真假参半虚实有之。该书详录唐雎四次
游说之辞 ,兹据于鬯?战国策年表?编年如次:
秦昭王四十一年〔前266〕 ,齐楚攻魏 ,魏安厘王遣唐雎入秦求援 ,
唐雎以“亡一万乘之魏 ,而强二敌之齐楚〞为由 ,说动秦王发兵救
魏 ,“魏氏复全 ,唐雎之说也〞。
秦昭王五十年〔前257〕 ,魏信陵君窃符救赵 ,志得意满居功自矜。“人
之有德于我也 ,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 ,不可不忘也。〞唐雎以此语诫
之 ,信陵君幡然醒悟谦恭“受教〞。
秦始皇六年〔前241〕 ,唐雎说楚春申君合纵 ,“相万乘之楚 ,御中国
之难〞 ,“为天下枭〞〔?战国策·楚策三?〕 ,率诸侯合力抗秦 ,
事未果。
1 / 6
第四次 ,即受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该章载录秦王“灭韩亡魏〞之语。始
皇十七年〔前230〕韩灭 ,后五年魏亡 ,故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廷见秦王
嬴政事 ,?战国策年表?系于始皇二十二年〔前225〕。
按照?战国策?的记载 ,唐雎活动于战国末期约四十年间〔前266~前2
25〕 ,其一生行事多与抗秦存魏攸关 ,从?战国策?所录其人言辞看 ,此
人乃一“辩其谈说〞〔?荀子·儒效?〕的策谋之士。?唐雎不辱使
命?的记载与唐雎的这一身份似乎也没有扌干格难通之处。然而 ,?战国策?
关于唐雎的记载却存在一个难以弥合的破绽:
魏人有唐雎者 ,年九十余 ,谓魏王曰:“老臣请西出说秦 ,令兵先臣出 ,
可乎?〞魏王曰:“敬诺。〞遂约车而遣之。唐雎见秦王 ,秦王曰:“丈
人芒然乃至于此 ,甚苦矣……〞
这便是?战国策?所载唐雎首次使秦事。是年唐雎“九十余岁〞 ,自称“老
臣〞 ,秦王那么以“丈人〞呼之。照此推衍 ,十年后说信陵君 ,十五年后
说春申君 ,唐雎已过百岁 ,至为安陵君使秦而面见秦王嬴政 ,上距说秦
昭王四十余载 ,唐雎已为一百三十余岁之朽然老丈矣!元代吴师道?〈战
国策〉校注补正?析曰:“唐雎为魏说秦时 ,九十余 ,至与信陵君语 ,相
去十年 ,为安陵使秦……上去说秦四十二年 ,决不存矣。〞吴氏之说切中
肯綮。?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唐雎 ,其人之存殁已属一大疑问 ,遑论奉命出
使慑服秦王了。一百余岁之老朽面折廷争折冲樽俎 ,而令秦王惊惶失态俯
首听命 ,这只能是编排出来的一幕滑稽剧 ,而绝非真正的历史。在这一点
上 ,?战国策?的记载是不能自圆其说的。①
退一步说 ,即令两次使秦的唐雎非为一人② ,该文的历史真实性依然是
大可疑心的。
2 / 6
安陵 ,即鄢陵。安、鄢古韵同属元部 ,可行通用 ,?唐雎不辱使命?亦见?
说苑·奉使? ,其文“安陵君〞作“鄢陵君〞 ,可见其地实一。杨
宽先生?战国史?所附历史地图于“安陵〞下括注“鄢陵〞 ,亦可证之。安
陵原为魏之属地 ,秦昭王二十四年〔前286〕 ,秦相穰侯魏冉兴兵击魏 ,
斯时鄢陵已入秦境:
〔魏昭王〕谓穰侯曰:“君攻楚得宛、穰以广陶 ,攻齐得刚、博以广陶 ,
得许、鄢陵以广陶 ,秦王不问者 ,何也?以大梁之未亡也。今日大梁亡 ,
许、鄢陵必议 ,议那么君必穷。为君计者 ,勿攻便。〞
此为秦昭王二十四年〔前283〕事。由引文可知 ,早在魏冉攻魏之前 ,
迫于秦之压力 ,魏国已割鄢陵以增广穰侯之封域定陶。也就是说 ,唐雎为
安陵君使秦前五十八年 ,安陵已落秦人之手。秦庄襄王三年〔前247〕 ,
魏信陵君有言:“无忌将发十万之师以造安陵之城。〞可见此时安陵之归
属尚无变化。没有材料可以证明 ,此后安陵复归于魏 ,又成“魏的附庸小
国〞。诚如历史地理学家顾观光所云:“鄢陵久为秦有 ,而安陵至战国末
尚存 ,此那么传闻异辞 ,当在阙疑之列矣。〞〔?七国地理考?卷五〕
从时间、地点、人物的矛盾情形看 ,?唐雎不辱使命?事出虚妄 ,当可定论。
当代学者缪文远先生在?战国策考辨?一书中断定 ,是章出自秦末汉初纵
横家之“拟托〞。朱东润先生也认为:“本文情节当出于虚构 ,不能视为
真实的历史记载。〞〔?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逊上编第一册137页〕斯诚
不刊之论。倘对该文内容深入剖析 ,这一点可以看得更为清楚。
首先 ,根本情节不合事理。作为一方域仅“五十里〞之小国 ,当天下板荡
之际 ,只能成为臣服大国强国的附庸 ,事实上是很难作为一个“国家〞
独立存在的。即令魏国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尚存〞 ,以秦王横扫六
3 / 6
合之兵威 ,但遣偏师一支以击 ,弹丸之地旦夕可下 ,何须卑词“易地〞 ,
自讨没趣 ,进行一嘲外交斗争〞?秦王举措固然令人费解 ,而唐雎之行
那么愚昧至极。皮之不存 ,毛之焉附 ,魏国既灭 ,安陵岂能以“五十里之
地〞对抗虎狼之秦?即令以“劫秦〞手段换取秦王一纸承诺 ,在“兵革
不修、诈伪并起〞“氵昏然道德绝矣〞〔刘向?战国策书录?〕的战国末期 ,
缺少实力保障 ,这种承诺也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战国策?注者鲍彪认为:
“唐雎之使愚矣!虽抗言不屈 ,岂终能沮之乎?〞战国策士的游说活动皆
有明确的功利目的 ,唐雎怎么会“知其不可而为之〞呢?
其次 ,人物形象有欠准确。该文的两个人物唐雎和秦王 ,与真实的历史人
物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反差。历史上的唐雎 ,是一位纵横捭阖巧舌如簧的策
士 ,并不是专诸、聂政、要离之类的玩命角色。“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的恫吓 ,“挺剑而起〞一拼死活的架势 ,非唐雎一类的策士所愿为所能
为。而作为唐雎对手的秦王嬴政 ,绝不是懦弱无能易于就范的庸主 ,那种
色厉内荏前踞后恭的性格 ,和喑口恶叱咤一统天下的嬴政的个性特征难
以吻合。只要读一读?史记·刺客列传?就可以知道 ,面对荆轲锋利
的匕首 ,猝然之间 ,秦王“乃以手共搏之〞 ,可见其人身手矫健处变不
惊 ,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角色。那种“色挠 ,长跪而谢之〞的形象 ,和历
史上的秦王嬴政没有任何共同之处。
复次 ,重要细节严重失实。矛盾的彻底解决依靠了那柄来历不明的
“剑〞。?史记·刺客列传?:“秦法 ,群臣侍殿上者 ,不得持尺寸
之兵。〞秦臣尚不可带剑入殿 ,作为敌国使者的唐雎 ,焉能持剑立于朝堂
之上?何况 ,其时秦国正与东方诸国全力相搏 ,面对来意不善的敌国之
使 ,焉能如此麻痹大意?
4 / 6
由此观之 ,?唐雎不辱使命?不仅违背了历史的真实 ,作为文学作品 ,也
违背了生活的真实;其文出于虚构“拟托〞 ,而且虚构“拟托〞的手法也
实在算不上高明。
对照?史记?对唐雎其人其事的记载 ,对准确理解?唐雎不辱使命?一文不
无启迪。太史公处置?战国策?中关涉唐雎的材料 ,采取了三种方式。一是
载录其事直书其名:?魏世家?记唐雎说秦昭王援魏事 ,文字与?战国策?悉
同。一是载录其事讳涉其名:?魏公子列传?载唐雎说信陵君事 ,不书“唐
雎〞之名 ,而云“客有说公子〞者。史迁下笔审慎 ,无疑对其时唐雎之年
龄及缘何由魏入赵俱生疑惑。一是对?战国策?中有关材料弃置不用:?唐
雎不辱使命?即属此类。照一般读者看来 ,?唐雎不辱使命?情节生动文字
鲜活 ,绝不比?刺客列传?中的“曹沫之劫齐桓公〞逊色。?史记?何以作如
此取舍?符合逻辑的解释是 ,太史公已辨其伪。可以说 ,早在二千年前 ,
司马迁即以史家锐利的目光对唐雎劫秦王之真伪作过甄别。秦帝国是一个
短命的王朝 ,秦始皇仁义不施积怨天下 ,故汉初纵横之士假托唐雎之名 ,
向秦始皇泼了这盆污水。③这就是?唐雎不辱使命?产生的社会背景。“易
地〞是秦始皇的祖宗们常常祭起的法宝 ,而“劫秦〞之事 ,在秦的历史
上也不鲜见。这无疑给“拟托〞者提供了历史素材和想像空间。在此根底
上 ,塞进汉初方士们特别感兴趣的“白虹贯日〞“慧星袭月〞“仓鹰击
殿〞之类“天人感应〞之谈 ,迷人心窍惑人耳目 ,所有这一切拼凑一处 ,
便借着“唐雎〞的亡灵 ,上演出一幕“折服秦王〞的历史荒唐剧。
【注释】
①?战国策?系西汉刘向据六种书合成 ,文字非出一人之手 ,有此矛盾 ,
并不奇怪。
5 / 6
②?战国策?整理者南宋鲍彪认为 ,两次使秦之唐雎非为一人。然魏有两唐
雎之说舍此别无根据 ,故多数治?战国策?者并不认同。
③杨宽先生认为 ,?战国策?某些章节 ,“只是用作练习游说的脚本的 ,
就不免夸张失实 ,甚至假托虚构〞〔?战国史?529页〕。?唐雎不辱使命?
很可能正是讲究“揣摩〞的策士们虚拟的供“练习游说用的脚。〞
6 / 6
本文发布于:2023-11-02 05:28: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8740902037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一幕“折服秦王”的荒诞剧──《唐雎不辱使命》考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一幕“折服秦王”的荒诞剧──《唐雎不辱使命》考辨.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