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春秋战国时成语及典故集锦一

更新时间:2023-11-02 04:25:15 阅读: 评论:0

口腹蜜剑-dw教程

春秋战国时成语及典故集锦一
2023年11月2日发(作者:豆蔻年华是什么意思)

春秋战国时成语及典故集锦一

1、烽火戏诸侯

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

演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

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

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局面。

2、尊王攘夷

齐桓公在成就霸业时,曾得到管仲辅佐。此人在齐桓公继位前曾

侍从齐桓公的政敌,为与齐桓公争夺王位,曾射过齐桓公一箭。但齐

桓公上台后,看重管仲的才于,不计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为相,实

施改革,终于国富兵强。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

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趁机发动兼并战争,强迫其他各国

承认其霸主地位。管仲辅佐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旗号,使齐国齐

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3、问鼎中原

据说楚庄王在推行霸业的过程,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

耀武扬威,并遣使问九鼎的大小轻重。鼎象征王权,庄王问鼎,表明

夺权之心。

4、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

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

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

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5、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

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

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

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6、老马识途

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

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

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

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7、负荆请罪

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

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

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

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8、纸上谈兵

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

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

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

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

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

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

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

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10、围魏救赵

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

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

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

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

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

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11、胡服骑射

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

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

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

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

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

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

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

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

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

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13、朝秦暮楚

战国时代秦楚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

事楚。因而形成了一个形容在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的条件下,各集团和

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的成语。

14、图穷匕见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

出悲壮的一幕。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

一去兮不复还。”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

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

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挣脱。荆轲

被秦的武士所杀。

15、卧薪尝胆

春秋末年,南方的吴、越也加入了争霸战争,吴王夫差大败越国,

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

磨,越王勾践受尽屈辱。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雪耻,请范蠡帮助训练

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

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16、爱媵贱女

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昔日秦穆公嫁女儿怀赢给晋公子,

准备了非常丰厚的嫁妆,光穿着有华丽衣裳的婄嫁女妾就有70人之

多。新嫁到晋国时,晋国人看到陪嫁的女子都那么漂亮,于是都想找

个陪嫁的女妾抢回家去,却认为秦国的国主还不如女妾漂亮,而轻贱

秦国的国主。这是则故事是韩非借齐国传墨子学说的田鸠之口回答楚

王所提出的问题时讲的一则故事。所举的“秦伯嫁女”一例与“买椟

还珠”一起说明一种办事的道理,即切勿怀文忘用,甚至以文害用。

后世常以此比喻办事情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17、白虹贯日

出自《战国策之魏策四》:聂政是战国时韩国轵人,因为杀人避

仇,逃到齐国,以屠宰为生。韩卿严遂与韩相韩傀有隙,想要报仇,

听说聂政侠义勇为,便送黄金百镒做为聂政母亲的寿礼,并说明欲请

聂政刺杀仇人之意。聂政以母亲尚在需要人奉养为由没有答应。后来

聂政的母亲死后,聂政独行仗剑刺杀韩傀,碰上了白虹贯日的现象,

刺中了韩哀侯,他自己也自杀身死。白虹贯日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

就是现在所说的日晕。古人迷信,常把此做为是危害君王的天象异兆,

也附会为精诚上感天道。

18、毕万昌大

出自《左传 闵公元年》:春秋时,晋献公灭掉魏,把魏地赐给

大臣毕万。管占卜的大夫卜偃说:“毕万之后必大。万,盈数也;魏,

大名也(魏同巍,故云),现在把魏地赏给毕万,是天意要启发他的

后代,使其昌大。”后来,毕万的后代果然建立了战国时的魏国。其

实这些都是古人附会之说。后世就常以“毕万昌大”的典故指人后辈

发扬,繁盛昌大。

19、抱冰握火

出自《吴越春秋 勾践归国外传》:越王勾践为了灭吴复国,常

常以艰苦的生活条件来磨砺自己的意志。他寒冬抱冰,炎夏握火,卧

薪尝胆,夜以继日,内修军政,外结诸侯,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终于转弱为强,灭亡了吴国。后人以“抱冰握火”比喻刻苦自厉,也

用指生活艰辛。

20、常存抱柱信

出自《庄子 盗跖》屋生与自己心爱的女子相约于河桥之下,女

子一直到河水涨潮时都没有来,而尾生则宁愿抱梁柱而死都不愿失约。

尾生忠于爱情,信守约誓,但头脑僵化,不知变故,故抱柱而死。后

以此为坚守信约的典故,特别多用于男女间的爱情信誓方面。

21、表里山河

出自《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春秋时,晋楚决战之前,晋文公

的谋臣,他也是晋文公的舅舅子犯劝文公参加决战,他认为即使仗打

败了,凭太行山和黄河之险,也可固守无虞。原话为:“战也。战而

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指晋国外黄河而内太行山,地

理形势使国防极为稳固),必无害也。”后世常用“表里山河”说明

地理国防之固。而元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者,意踟蹰。中的“山河表里”即用此事,一

方面说明潼关形势的险要;另一方面反衬诗人一路所见秦汉宫阙的破

败,百姓处于战乱之际的无边苦难。

22、甘拜下风

出自《左传 僖公十五年》: 在秦晋韩原之战中,晋军大败,

晋惠公被秦兵所俘获,晋大夫头发蓬乱下垂的拔帐随行。秦穆公劝说

道,:“二三子何其担忧也!寡人准备请晋君去我秦国,岂敢太过分

呢(这是表面上安慰晋国大夫等人的放话)?”晋大夫于是三拜稽首

道:“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风。”

实际上晋大夫这番话,是与秦穆公约誓,希望他说了话要算数。“下

风”的意思就是你的诺言不仅天地共鉴,我们在下这些做臣子的也都

听见了,希望你不要食言。“拜下风”原是谦恭卑怯的举止,后逐渐

又演化成“甘拜下风”的成语,用为甘居下列的自谦词。

23、背城借一

出自《左传 成公二年》:公元前五八九年,晋、鲁、卫三国的

联军击败齐军后,齐顷公派大臣宾媚人(即国佐,曾主持齐国之政)

带上贿赂去见晋军主帅却克,当晋方提出屈辱齐国的苛刻条件(必以

萧同叔子就是齐侯之母为人质,并且将齐国境内田间的垄亩变成东西

走向,这样道路、水渠都将成为东西方向,以便晋军的行动)时,宾

媚人本着维护齐国尊严,坚决地加以拒绝,并准备决一死战(原话中

为背城借一)。鲁、卫两军主将,都劝告却克与齐停战求和,晋终于

放弃了继续进攻的主张,签订了盟约,齐国得以转危为安。后来以“背

城借一”表示誓与敌人决一死战。

24、班荆道故

出自《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春秋时,楚国伍子胥的祖父伍举

与蔡水师子朝(文公之子,公子朝)的儿子公孙归生是好朋友。伍举

娶与王子牟(即申公),王子牟因犯罪逃亡后,楚人皆言:“王子牟

逃亡实为伍举护送之。”于是伍举也因受牵连而逃奔到郑国,然后准

备到晋国去。恰在这时,公孙归生也将要去晋国,二人在郑国郊国相

遇。他们“班荆(扯草铺地)相与食(坐在上面,一面吃东西),而

言复故(一面攀谈返回楚国的事情)。后以“班荆道故”指朋友在途

中邂逅相逢共话旧情。

25、苌弘化碧

出自《庄子外物》 苌弘是春秋时周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的大

采纳他的主张,他回到家中,父母妻嫂都不理睬好。他伤感之余,刻

苦自励,夜以继日的努力攻读。夜里读书至困欲睡时,就用锥子刺扎

大腿,以便清醒起来,继续学习。这种勤苦自强的精神,历来被人称

颂,成为旧时劝学的典型事例。后世常以“刺股”用为勤苦读书、奋

发自强的典故。

27、操刀伤锦

出自《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春秋时,郑国大夫子皮想让自己

的一个小臣尹何,担任私有领地的邑大夫的官职。因为郑子产是他晚

年举荐而执政的,可能认为提拔尹何,子产不会反对。郑子产主张“学

而后入政”这样才不致把事情办坏,才是用人稳妥的办法;如果“以

政学者”,那就是拿“政”去开玩笑,这是对“政”的不负责任,这

将给“政”造成危害。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子产以“未能操刀而使割

“,美锦不使人学制“作比,阐明不可本末倒置。以今天的眼光看,

学而后作虽无可厚非,但干中求学,干也是学,也是不能偏的。后人

“操刀”“伤锦”合二为一,用来比喻才薄力单,难以预胜任。

28、楚幕有乌

出自〈左传 庄公二十八年〉:楚伐郑,郑国得到其他诸侯国家

的援救,迫使楚军连夜撤退。楚军为了防止郑军及诸侯国援军的援救,

军队于夜间悄悄撤走,却留下了空空的营幕作为掩护。军幕空虚,所

以乌鸦才栖止在上面,郑国人由此判断出楚军营内的虚实,才停止了

向桐丘奔逃。后来用这个典故,常指败退或军事力量的空虚。

29、丁公凿井

出自《吕氏春秋 察传》:春秋战国时宋国一个姓丁的人因为家

中无井,所以就在自家院中打了一口井,他觉得这样一来,洗涤和取

水就不需要专用一个人了,说是等于得到了一个人的帮助。有人听到

这话后就把它传讹了,说丁家打井得到了一个人。后来就以此比喻以

讹传讹,或主观主义凭空解释,把事情搞得颠倒悖谬。

30、大义灭亲

这个故事就比较有名了,在〈东周列国志〉上也有记载,不过我

要讲的则是出自〈左传 隐公四年〉:春秋时,卫国石蜡之子石厚,

与公子州吁共谋杀君篡位。石厚为了安定国内人心,去求计于自己的

父亲。石蜡因之而设计,借陈桓公的帮助,乘他们到陈国之机,逮捕

了州吁和石厚。卫国派人到濮杀死了州吁,石蜡派家臣到陈杀死了石

厚。《左传》因此称赞道:“君子曰:‘石蜡,纯臣也。恶州吁而厚

(同与,就是一同处死的意思)“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大

义灭亲”原指为君臣大义而灭父子私情,后用以泛指炎维护正义而不

徇私情。

故宫博物院教案-信息的传递

春秋战国时成语及典故集锦一

本文发布于:2023-11-02 04:25: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8703152037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春秋战国时成语及典故集锦一.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春秋战国时成语及典故集锦一.pdf

标签:聂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