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中学时代
1、《蓓蕾之歌》的词曲是李岚清 ;
2、《跨世纪的新一代》词作者李幼容;曲作者刘磐声;
3、《中学时代》词作者王晓岭;曲作者戴于吾;
4、《飞来的花瓣》词作者望安;曲作者瞿希贤;是1982年为新成立的教师合唱团而作,作曲
家用合唱形式渲染了一个美丽而又耐人寻味的意境,动听的旋律如诉地抒发了莘莘学子对老
师发自内心的挚爱。
瞿希贤代表作:《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红军根据地大合唱》、
无伴奏合唱《牧歌》等。
5、《校园的早晨》词作者高枫;曲作者谷建芬;
声乐演唱的形式包括:独唱、齐唱、对唱、重唱、合唱等。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神州神韵
1、《凤阳花鼓》是安徽民歌;这首民歌曲调自然、质朴,歌词生活化、口语化,是凤阳花鼓
中流行较广的一首。作曲家瞿维曾在他创作的钢琴独奏曲《花鼓》中采用了这首民歌的旋律。
花鼓是民间歌舞形式之一,表演者通常为一男一女,一人执锣,一人背鼓,边歌边舞。
2、《赛龙夺锦》是广东音乐;
乐曲通过描述端午节民间举行龙舟赛,勇夺锦标的欢腾热闹场面,表现了人们奋发向上的精
神面貌。
广东音乐是流行于广东地区的丝竹音乐,以高胡和扬琴为主要乐器,曲调流畅优美,节奏活
泼明快。
3、《姑苏行》是笛子独奏,作曲江先渭。
它采用江南民歌和昆曲音调为素材创作而成,描绘出迷人的江南风光。
4、《斑鸠调》是江西赣南民歌,是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的一种歌舞音乐,其中江西赣南的《斑
鸠调》流传较广。
5、《幸福歌》是湖北民歌,民歌欢快、活泼,情绪热烈。
6、《洞庭鱼米乡》词作者叶蔚林,曲作者白诚仁。
7、《赤兔嘶风》选自南音套曲《八骏马》。
福建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
8、《将军得胜令》是浙东锣鼓,表现了人们欢迎民族英雄戚继光平定倭寇、胜利凯旋时的欢
腾景象。音乐情绪激昂、气势宏大。
浙东锣鼓是中国传统乐种之一,流行于浙江东部,约在明代中叶时已盛行。乐队中“吹”以
笛子和唢呐为主,辅以丝弦;“打”以锣鼓为主。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歌舞青春
1、《青春舞曲》是维吾尔民歌,曲作者王洛宾。
歌词中“别的呐吆吆”是维吾尔“小鸟”的意思。
2、《共青团之歌》苏联歌曲,词作者加里奇,曲作者谢多伊,赵沨译配。
3、《校园圆舞曲》轻快、优雅,徐锡宜作曲。
4、《拉起手》词曲李存。热情、欢快。
5、《青春舞曲》是维吾尔族民歌,王洛宾作曲。
第五单元 环球之旅
1、《咿呀呀奥列奥》扎伊尔民歌。表达了扎伊尔人们对祖国、对领袖的热爱和赞扬。
2、《鼓的语言》是科特迪瓦民间音乐。
3、《当太阳降落》南非民歌,盛茵译配。
4、《依内妈妈》古巴民歌,是一首最具有代表性的古巴黑人民歌。以四四拍子的切分节奏为
特征。
5、《桑巴》特点:大调式,二拍子,短促的滚动性符合节奏。所用乐器有鼓、摇响器等。
6、《探戈舞曲》起源于古典舞曲哈巴涅拉舞。特点:四二拍子的哈巴涅拉的摇曳节奏。通常
由两个段落构成,第一段为小调式,第二段为大调式。伴奏乐队由小提琴、按钮式手风琴、
钢琴、低音提琴的我难过组成。
7、《红河谷》加拿大民歌,词J〃卫尔。
8、《老黑奴》美国斯蒂芬〃福斯特词曲,邓映易译配。歌曲旋律哀婉动人,作者以老黑奴的
口吻述说了对亲人与家乡的思念。福斯特代表作:《噢,苏珊娜》、《故乡的亲人》、《我的肯塔
基故乡》、《美丽的梦神》、《老黑奴》等。
八年级下
第三单元 西乐撷英
1、欧洲音乐的发源地是古希腊和罗马。自十七世纪文艺复兴后期开始,欧洲先后出现了“巴
洛克音乐”、古典乐派、浪漫乐派等有承递关系的不同音乐风格流派。
2、《英雄凯旋歌》选自亨德尔的清唱剧《犹大〃麦克白》,表现了英雄得胜归来时雄壮威武、
万众颂扬、酣畅热闹的场面。
德国作品,词摩列尔,曲亨德尔,译配尚家嚷。
3、《哈利路亚》选自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
亨德尔另有管弦乐组曲《水上音乐》。
清唱剧是一种介于歌剧和大合唱之间的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包括独唱、重唱及合唱,由管
弦乐队伴奏。
4、《G弦上的咏叹调》小提琴独奏,曲作者巴赫。德国。是“巴洛克的代表人物”巴赫创作
于1729-1731年间的管弦乐作品整首作品速度舒缓,力度起伏大,音调深沉而动人,开头两
小节旋律形成一个“问号”形状图案,似在表现作曲家的思索。这首作品抒发了内心激动的
情绪,感人至深。
巴赫:德国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欧洲近现代音乐之父,代表作:声乐曲《马太受难曲》、
《b小调弥撒曲》以及管弦乐《勃兰登堡协奏曲》。
5、《小夜曲》德国 管乐四重奏,海顿曲。此曲原为《F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作品色
彩明朗、典雅质朴,表现了无忧无虑的意境。
奥地利作曲家,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交响乐之父”。代表作《皇帝四
重奏》、12部《伦敦交响曲》以及大型清唱剧《创世纪》、《四季》。
6、命运作于1805年,是一部哲理性很强、能代表贝多芬艺术风格的作品,富有强烈的艺术
感染力。
交响曲是器乐体裁的一种,是音乐中最大的管弦乐套曲。一般4个乐章。
贝多芬1770-1827乐圣,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代
表作品有9部交响曲、5部钢琴协奏曲、32首钢琴奏鸣曲、。
7、《Q小调第四十交响曲》是莫扎特作于1788年交响乐作品。4个乐章、第一乐章以奏鸣曲
式写成。音乐洋溢着欢悦和乐观精神。舒伯特赞扬;你从中可以听到天使在歌唱。
8、《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王洛宾根据青海民歌改编而成。表达了真挚的感情。王洛宾著名音
乐家。有西部歌王之称,代表作:《在那遥远的地方》、《阿拉木汗》、《达坂城的姑娘》等。
9、《大漠之夜》属于混声合唱,作词邵永强,作曲尚德义。
10、《玛依拉》哈萨克民歌。歌和马是哈萨克斯坦人的两只翅膀。
11、《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是小提琴独奏,作曲陈钢。是在新疆塔吉克族典型民间音调的
基础上创编而成,旋律优美动听,节奏富于变化,表现了塔吉克人真挚、质朴的思想感情。
12、《牧歌》蒙古族民歌。蒙古族民歌大体分为长调和短调两种旋律形态。长调民歌节奏自由、
舒缓,旋律悠长,有独特的装饰音。短调民歌节拍律动鲜明、结构句法清晰。2005年,蒙古
族长调民歌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13、《万马奔腾》属于马头琴独奏,作曲齐、宝力高。
马头琴是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2006年,蒙古族马头琴入选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4、《乌夏克木卡姆》。木卡姆是新疆维吾尔族一种内容丰富、题材多样、风格独特的大型古
典音乐,有十二套之多,所以又称为十二木卡姆。《乌夏克木卡姆》是第八套。2005年,中
国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15、《半个月亮爬上来》属于无伴奏合唱,是新疆维吾尔族民歌,该曲以级进、回绕的旋律音
调和平稳、舒缓的节奏编织了一幅优美、真挚、抒情的画面。王洛宾词,蔡宇文、杨佳仁曲。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曲苑天地
1、《前门情思—大碗茶》阎肃作词,姚明作曲。这首歌将我国的传统曲艺元素巧妙地融入到
歌曲创作当中,曲调亲切自然,富有韵味,深受人们喜爱。
2、《重整河山待后生》,歌曲以京韵大鼓音乐为素材,语言质朴,韵味醇厚,表现了中国人民
对日本侵略者的抗争,堪称我国优秀的电视歌曲之一。林汝为词,雷振邦、温中甲、雷蕾曲。
洛玉笙,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代表曲目有《剑阁闻铃》、《击鼓骂曹》、《红梅阁》等。
京韵大鼓,流行于北京、天津、华北、东北一带的说唱艺术形式,伴奏乐器主要有大三弦、
四胡,演唱者自击班鼓并站立演唱。代表有刘宝全、白云鹏、洛玉笙等。
3、《蝶恋花〃答李淑一》,属于苏州弹词,赵开生曲。
苏州弹词流行于江苏、浙江、上海一带的民间说唱艺术形式。表演者使用苏州方言自弹自唱,
有一人、二人、三人以上的表演形式。伴奏乐器以小三弦、琵琶为主。唱腔优美动听,流派
纷呈。代表曲目有《三笑》、《白蛇传》、《林冲踏雪》、《新木兰辞》等。
4、《布谷鸟儿咕咕叫》四川清音,黄伯亨词,熊青云编曲。
四川清音流行于四川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由明、清时调小曲和四川民歌、戏曲音乐融合发
展而成。演唱时女演员左手击板,右手敲击鼓。伴奏乐器有琵琶、高胡、二胡与中胡。
5、《有话好好说》北京琴书,关学曾词曲。
关学曾,代表作《杨八姐游春》、《鞭打芦花》、《长寿村》。
北京琴书,主要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大鼓曲种之一,形成于20实际40年代,以
三弦、四胡、扬琴等为伴奏乐器,一人击鼓站唱。它“说似唱、唱似说”,唱腔中夹用说白,
突出表现北京方言土语。
6、《武松打虎》,孙镇业表演。
山东快书,山东。一人手执铜板站唱,语言节奏性强,风趣幽默。
第六单元 中国流行风
1、《让世界充满爱》,为1986年国际和平年而作。
2、《黄土高坡》,陈哲词,苏越曲。歌曲以鲜明的陕北民歌风格旋律,结合流行音乐的节奏、
配器,使之充满了浓郁的现代生活气息,唱出了生活在黄土高坡人民的质朴、勤劳以及他们
对家乡的热爱。
1986年刮起的“西北风”以《信天游》、《黄土高坡》、《心中的太阳》等为代表。
3、《青藏高原》,张千一词曲。浓郁的藏族风格和鲜明的时代气息,音域宽广,旋律动听。
4、《弯弯的月亮》,男生独唱。李海鹰词曲。
作者将古典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流行音乐中,旋律深情悠长,是中国当代流行
歌曲的代表作之一。
5、《故乡的云》,小轩词,谭健常曲。
6、《乡间的小路》,叶佳修词曲。台湾校园歌曲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音乐结构短小,旋律
清新自然,歌词朴实无华,具有浓郁的民谣乡土气息。代表作有《外婆的澎湖湾》、《龙的传
人》、《橄榄树》。
7、《光辉岁月》,刘卓辉词,黄家驹曲。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百卉含英
1、《茉莉花》,江苏民歌。
2、《花之圆舞曲》俄罗斯 柴可夫斯基作曲。选自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管弦乐合奏。
圆舞曲又称华尔兹,起源于奥地利民间舞曲,由于舞蹈时需要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
舞曲。其节拍特点是三拍子,第一拍重音较为突出,旋律流畅。
3、《玫瑰三愿》,龙七词,黄自曲。表达了作者对摧残善良的恶势力的不满,以及对受欺凌的
弱者的同情。
4、《梅花引》,韩静霆词,徐沛东曲。
5、《送我一枝玫瑰花》,新疆民歌。
第三单元 西乐撷英
1、《绿袖子》,英国民谣。
2、《如歌的行板》,弦乐四重奏,俄罗斯 柴科夫斯基。
取材于俄罗斯民歌《凡尼亚坐在沙发上》。
3、《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交响音画,俄罗斯 鲍罗丁曲。
鲍罗丁,俄罗斯强力集团成员。在音乐、化学领域都有突出成绩。代表作有交响音画《在中
亚细亚草原上》、歌剧《伊戈尔王》
4、《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钢琴独奏,匈牙利,李斯特。作品采用匈牙利民间舞曲《查尔达
什》写成。主要特点:前半部分称“拉苏”,速度缓慢,悲愁的旋律唱出人们的悲痛、民族的
不幸;后半部分称“弗里斯”,速度迅疾,常用切分节奏,描绘民间节日中的舞蹈场面。
钢琴之王,代表作《匈牙利狂想曲》,交响诗《前奏曲》、《马捷帕》等。
5、《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它以鲜活、生动的音乐语言,概括了全剧的剧情。管弦乐合奏,
俄罗斯 格林卡曲。代表作歌剧《伊万〃苏萨宁》、《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以及管弦乐《阿
拉贡霍塔》、《马德里之夜》。
本文发布于:2023-11-02 02:14: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862476789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音乐七年级上册.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音乐七年级上册.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