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论坛 语文知识 2013年第3期
试论北宋中期前六客会及其后世影响
马安娜
(郑州大学文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本文着重讨论了北宋熙宁年间前六客会的渊源、具体内容及其对后代影响,以此窥探北宋文
人集会的特点与文学价值。
关键词:北宋;前六客会;后世影响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t1](P.438)7 ̄1论及对古代文人集会的描写,《诗经》中诸篇
可谓之为滥觞。贵族公卿聚集在一起,或宴飨宾客,
或饯别唱和,并有诗作记录宴会情况,由此观之,这
些聚会初步具备了文人集会的性质。先秦以降,贵 杀刑名。贬知江州。李常(1027--1090),子公择,建
族垄断文化的模式被瓦解,文人群体不断扩大,集
会数量也日渐增多,主题也更为丰富,“最初文人集 法,常极言其不便,安石遣所亲密谕意,常不为止。
会主题只是宴饮、饯送。汉魏六朝时,节俗游乐、山 哲宗时,累拜御史中丞。苏轼(1036一l 101),熙宁中
水欣赏渐被吸纳成为集会的主题。”m c9到了唐代,
文人集会的范式基本定型,更形成了以地域为中心
的特点。仅吴兴(湖州)一地,就以唐代浙西联唱和
宋代前后六客集会闻名。前者“突显的是‘以诗会 争中属旧党一派,这是六人集结在一起的政治背
友’的自觉意识和文人情趣”,其“风格清雅恬淡,充
满文人情趣。” 94)到了北宋,文人集会的频率和规 六人集会于湖州,则是历史的机缘。六客中,张
模大大超过了前代,成为宋代文人的一种重要活动
方式和生活内容。
现阶段,关于六客之会的研究并不多,其中王 州。九月八日,杨元素奉诏还翰苑,苏轼为其饯别,
德保、杨茜著有《北宋词人张先与湖州地域文化考
论》 一文,深入阐述了张先、苏轼等人在前六客集
会中的具体行事及诗文创作,以及本次集会对后代
湖州集会的影响,探讨张先其人与湖州地域文化的
承接、交融、延伸的关系。本文将着重讨论北宋熙宁
年间前六客之会之渊源、具体内容及其对后代影
响,以此窥探北宋文人集会的特点与文学价值。 风,作词唱和。值得注意的是,除张先、苏轼等六人
一
(1027--1088),字元素,绵竹人。皇{;占五年进士,累
官翰林学士,为御史中丞,忤王安石,罢知亳州。刘
述,字孝叔,湖州归安人。景{;占元年进士。神宗时为
侍御史,王安石参知政事,述兼判刑部,与安石争谋
昌人。皇j;占元年进士。熙宁中为右正言,时安石立新
、
前六客之会及其文学创作
六客,即张先、陈舜俞、杨绘、刘述、李常、苏轼。
张先(99 1078),字子野,乌程人。天圣八年进士,
官至都官郎中。工于词,时称张三影。陈舜俞(?一
1072),字令举,乌程人。庆历六年进士,嘉袼四年制
科第一。熙宁三年以屯田员外郎知山阴县,青苗法 风波令》(六客词);沈强辅作胡琴,苏轼赋《南乡
行,舜俞不奉令,上疏自劾,责监南康酒税。杨绘 子》,先赋《木兰花》赠周、邵二妓;轼和舜俞词。又尝
王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安石怒,外任杭
州通判。从上述人物资料可以看出,六客之中,除张
先外,其余五人均和王安石政见相抵牾,在新旧党
景。
先、刘述、陈舜俞皆为湖州人。苏轼则是于熙宁七年
(1074)九月奉诏自杭州移至密州任知州,途经湖
赋《浣溪沙》一首。接来下又会张先,同杨元素饮于
流杯堂,后又与杨元素、陈舜俞、张先同舟,共赴湖
州。时李常以太常博士充秘阁校理知湖州,于是召
集诸宾客形成了以太守为中心的六客之会。本次六
客集会的时间则在九月二十日之后。
熙宁七年九月下旬,六人夜至垂虹亭,把酒临
外,参与本次集会还有沈冲(沈强辅)及两位歌妓。
吴聿《观林诗话》云:“东坡在湖州,甲寅年与杨元
素、张子野、陈令举,由苕溪泛至吴兴。东坡家尝出
琵琶,并沈冲宅犀玉,共三面胡琴。又州妓一姓周,
姓邵,呼为二南。子野赋六客辞。”l5 26)又据孔凡
礼《苏轼年谱》载:“熙宁七年九月,与杨绘、陈舜俞、
张先、李常、刘述至松江,夜置酒垂虹亭上,先赋《定
一
收稿日期:2013—7—15
作者简介:马安娜(1989一),女,河南洛阳人,郑州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
74
试论北宋中期前六客会及其后世影响
会碧澜堂。”m294)
本次集会的文学作品有以下诸首:张先作《木
兰花・席上赠周、邵二生》,苏轼作《南乡子・沈强辅
席上,出犀丽玉作胡琴,送元素还朝,同子野各赋一
首》。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夏承焘《张子野年谱》:“东
坡乐府有《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弹筝》、《南
乡子・沈强辅席上,出犀丽玉作胡琴,送元素还朝,
同子野各赋一首》。今子野集中无此题,盖佚之矣。” 苏轼有《次韵答元素》:
89)《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弹筝》一词乃熙
宁六年(1073)六、七月间,苏轼于杭州与张先游西
卒。为了表达缅怀追忆之J隋,苏轼、杨元素也为此写
有诗文创作。
杨元素诗云:
仙舟游漾害溪风,三奏琵琶一舰红。门望
喜传新政异,梦魂犹忆旧欢同。二南籍里知谁
在,六客堂中已半空。细问人间为宰相,争如愿
住水晶宫。[1010.7386)
余旧有赠元素云“天涯同是伤流落”,元素
以为今日之先兆,且悲当时六客之存亡。六客
湖所作,夏承焘年谱中认为此词作于此次六客会, 盖张子野、刘孝叔、陈令举、李公择及元素与余
误。
也。
木兰花・席上赠周、邵二生
不愁春尽絮随风,但喜丹砂入颊红。流落
轻牙低掌随声听。合调破空云自凝。姝娘
天涯先有谶,摩挲金狄会当同。蘧蘧未必都非
翠黛有人描,琼女分鬟待谁并。 弄妆俱学
梦,了了方知不落空。莫把存亡悲六客,已将地
闲心性。固向鸾台同照影。双头莲子一时花,天
狱等天宫。[11](P.1114)
碧秋池水如镜。【 75 】
这两首诗同写于元丰四年,苏轼被贬至黄州,杨绘
南乡子・沈强辅雯上出文犀、丽玉作胡琴,
被贬谪荆南。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八十二记
送元素还朝,同子野各赋一首
载:“熙宁十年五月,诏提举在京诸司库务、翰林学
裙带石榴红。却水殷勤解赠侬。应许逐鸡
士、礼部郎中杨绘,责授荆南节度使副使不签书公
鸡莫怕,相逢。一点灵犀必暗通。 何处遇良
事,坐受所监临王永年供馈物也。”【 2】他诗中提到
工。琢刻天真半欲空。愿作龙香双凤拨,轻拢。
“门望喜传新政异”,即写新党在元丰四年前后的改
长在环儿白雪胸。 蜘
革,杨绘对新政的态度并未在诗中有过多的流露,
除上述词作外,前六客会最著名的词作要属张 但在他追忆往事的描写中可以看到,经历了官场种
先《定风波令》,即前六客词:
种,他对跌宕起伏的官场生涯并未有太多渴慕。在
定风波令・害溪席上,同会者六人:杨元素
苏轼的《次韵答元素》中可以看到,经历过乌台诗案
侍读,刘孝叔吏部,苏子瞻、李公择二学士,陈
的沉重打击,苏轼的思想逐渐向佛教靠拢,诗中“流
令举贤良
落天涯先有谶”一句,写出了诗人数年来苦遭贬谪,
西阁名臣奉诏行。南床吏部锦衣荣。中有 被迫迁居他乡的无奈。两人同因党争被贬斥,“同是
瀛仙宾与主。相遇。平津选首更神清。 溪上
天涯沦落人”,苏轼有感而发,写就此诗。在这两首
玉楼同宴喜。欢醉。对堤杯叶惜秋英。尽道贤
诗中,虽以追忆往事为主线,但其实际上体现出的
人聚吴分。试问。也应旁有老人星。[8J 71)
是两人因党争而被贬谪的苦楚。诗中对党争的描写
词的上阕写出了集会的参与者,下阕写席间欢醉的 虽不甚明了,但仍能流露出一种因官场失意而心怀
场面。全篇词作清新流利,初步展现了以诗人词的
凄怆的思想感情。
创作形态。
除上述缅怀之作外,前六客会还直接促成了元
苏轼另有《菩萨蛮・席上和陈令举》:
祜六年后六客会的诞生。元祜六年三月,苏轼知杭
天怜豪俊腰金晚,故教月向松江满。清景
州三年任满,回京途经湖州,参与了本次集会。据
为淹留,从君都占秋。 身闲惟有酒,试问遨
《嘉泰吴兴志》卷十四谓:“张询以左朝请郎于元祜
游首。帝梦已遥思,匆匆归去时。 o9) 六年二月七日到知湖州任。”ll3]《舆地纪胜》卷四云:
从以上词作可以看出,前六客会的词作以士大夫之
“六客堂在郡圃中。熙宁中知州事李常作《六客词》,
间的唱和为主,一觞一咏,畅叙幽情,充分彰显出北
元裙中,知州事张询复立六客之集,作《六客词序》
宋中期文人集会“雅趣”这一形态。 日:‘昔李公择为此郡,张子野、刘孝叔在焉,而杨元
素、苏子瞻、陈令举过之,会于碧澜堂。子野作《六客
二、会后追忆及后六客之会
词》,传于四方。今仆守是邦,子瞻与曹子方、刘景
文、苏伯固、张秉道来过,与仆为六,而向之六客,独
前六客会后两年,陈舜俞卒。会后四年,张先 子瞻在,复继前作。子野为《前六客词》,子瞻为《后
75
研究生论坛 语文知识 2013年第3期
76
六客词》。”'f14】由此可知后六客会的具体人物和集
会动机。苏轼《后六客词》云:
余昔与张子野、刘孝叔、李公择、陈令举、
杨元素会于吴兴。时子野作《六客词》,其卒章: 二十五季,子瞻知湖州,集张仲谋、曹子方、刘
“尽道贤人聚吴分。试问。也应旁有老人星。”
几十五年,再过吴兴,而五人者皆已亡矣。时张
仲谋与曹子方、刘景文、苏伯固、张秉道为坐
客,仲谋请作《后六客词》云。
月满苕溪照夜堂。五星一老斗光芒。十五 湖山谁作配。相对。千年六客共衔杯。 雪似
年间真梦里。何事。长庚对月独凄凉。 绿鬓
苍颜同一醉。还是。六人吟笑水云乡。宾主谈
锋谁得似。看取。曹刘今对两苏张。 P.677)
由此词可得知后六客会集会仍是以太守为中心,集
结宾客,追忆往事,谈笑风生。宋韦居安《梅硐诗话》 曲。这首词是继前、后六客词之后的第三首“六客
卷上:“坡赋后六客词,又有‘十五年来真一梦。何
事,长庚对月独凄凉’之句,盖惜之也。坡《祭令举
文》云:‘一奋而不顾,遂至于斥。一斥而不复返,遂
至于死。’其哀穷悼屈又可想见。”_l5据《宋史・陈舜 从以上诗歌中可以看出,六客堂已成为宋代以
俞传》记载:“舜俞始尝弃官归,居秀之白牛村,自号
白牛居士。已而复出,遂贬死。”陈舜俞再度复出,重
归政坛,却又再度被贬斥,以至于死。由此可以看
出,十五年来政局的变动让人感觉恍如隔世,苏轼
对逝者的痛惜之情,昭然可见,时过境迁,今人也只
能对月哀叹,追忆过往。
三、后世影响
名贤的聚会对后世文人的影响历久弥新,宋代
以降的文人追慕前人风气,在吴兴之地又留下了许
多追忆六客会的感兴之作。
宋代王十朋在其《梅溪集》中有多首诗歌追怀
当年的六客之会,如《十一月十El会于六客堂者十
人宋子飞徐致云章茂卿邓叔厚莫子登俞仲明许子
齐沈虞卿郑寿叔酒三行予赋诗》、《晦Et会于六客堂
者十二人》、《十月晦日会凌季文沈德和二尚书刘汝
一
大谏于六客堂》等,这里举一首以见一斑:
次韵钱郎中豫六客堂碧澜堂二绝
六客高风久已无,花间谁对谪仙壶。星躔
一
夕光芒动,如有仙舟入画图。[15t P.476)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乐清人。绍
兴二十七年状元及第。孝宗时,历知饶、夔、湖、泉诸
州,布上恩,恤民稳,所至人绘像而祠之。累官太子
詹事,以龙图阁学士致仕,乾道七年卒,谥忠文。有
《梅溪集》。这些诗作是作者于六客堂的会友之作,
其中传达出的物是人非之感和作者仰慕前人风气
的情怀
清代余怀《玉琴斋词》中有《定风波》词一首:
李公择知湖州,集苏子瞻、刘孝叔、张子
野、陈令举、杨元素为六客,子野作六客词,后
景文、苏伯固、张秉道为六客,子瞻作后六客
词,今吴园次来守湖州,叉为六客之会,作三六
客词。
春到江南花半开。官衙疑是小蓬莱。风月
苕花霜似竹。何处。玉人吹笛爱山台。却悟此
身原是客。看取。苏张今日又重来。I16](1'.257)
余怀(1616--1696),字澹心,福建莆田黄石人,侨居
南京。晚年退隐吴门,漫游支硎、灵岩之间,征歌选
词”,从词作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前人怀有深深的仰
慕之情,并畅想时光穿越千年,古今六客共衔杯的
景象。
降吴兴一地文人集会唱和的重要场所之一,而其唱
和之作多提及前后六客,以示缅怀追忆之情。
参考文献:
【1]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fM1.北京:中华书局,1999.
【2]熊海英.北宋文人集会与诗歌fD1.复旦大学,2005.
[3】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M1.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2001.
【4]王德保,杨茜.北宋词人张先与湖州地域文化考论lJJ.江西
社会科学,2004,(11).
【5]q-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孔凡礼.苏轼年谱『M1.北京:中华书局,1998.
[7】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M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8】吴熊和,沈松勤.张先集编年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2012.
[9】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01全宋诗【M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 11苏轼.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21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3]宋元方志丛刊『M1.北京:中华书局,1990.
[14]q- ̄象之.舆地纪胜fM1.北京:中华书局,1992.
『1513 ̄十朋.王十朋全集『M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61余怀著,李金堂编校.余怀全集『M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2011.
(责任编辑:何新所)
本文发布于:2023-11-02 00:31: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8563112035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试论北宋中期前六客会及其后世影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试论北宋中期前六客会及其后世影响.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