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词的题材和表现功能,提高词的文学
如果说晏殊、欧阳修主要是着眼于词艺的提高与深化,那么,范
仲淹、张先等人的贡献则主要表现在对词境的开拓。
范仲淹(989-1052)有着与晏、欧不同的生活经历。他曾于仁宗
康定元年(1040)出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治今陕西延安),抗
击西夏。四年的军旅生活,拓展了他的艺术视野,丰富了他的人生感
受,也改变了他在《苏幕遮》、《御街行》中所表现出的情柔语丽的词
风: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
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
这广漠萧瑟的塞外景象、艰苦孤寂的边塞生活、将士们的久戍思
乡之情和报国立功之志,为词世界开辟了崭新的审美境界,也开启了
宋词贴近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创作方向;而沉郁苍凉的风格,则成
为后来豪放词的滥觞。
张先(990-1078),是北宋年寿最高的词人。他一生官运虽不亨
通,却也没有太大的人生挫折,精力又强健,因而一生流连风月,听
歌看舞,优游卒岁。
张先也常把听歌看舞的场面和感受形之于词,传神地表现出那些
歌妓的才艺和表演时的情态,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如《减字木兰花》写舞姿:“垂螺近额。走上红裀初趁拍。只恐轻飞。
拟倩游丝惹住伊。”《庆春泽》写善歌者:“冰齿映轻唇,蕊红新放。
声宛转,疑随烟香悠扬。对暮林静,寥寥振清响。”他尤其善于用形
象化的语言传达出琵琶、胡琴等美妙动人的乐音,如 “三十六弦蝉
闹,小弦蜂作团。”(《定西番》)“啄木细声迟,黄蜂花上飞。” (《醉
垂鞭》)长于表现歌舞音乐艺术的精妙,是张先词的显著特色。
本文发布于:2023-11-01 23:50: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8538392035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扩大词的题材和表现功能,提高词的文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扩大词的题材和表现功能,提高词的文学.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