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详解

更新时间:2023-11-01 23:36:15 阅读: 评论:0

生活仪式感-前程似锦这类的祝福语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详解
2023年11月1日发(作者:多少度是高烧)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第一卷(选择题共60)

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所选答案填答案卡上。每小题2分,共

60分。

1、谚语:当一扇门对你关闭时,另一扇窗也为你开启。这一谚语符合 ( )

A.二元论 B.重点论 C.实践论 D.两点论

22009年京沪高铁投资600亿元,这将带动200万吨钢材和1200万吨水泥的需求,提供近60万个就业

岗位,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地方的建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等。这表明 ( )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画家通过对水、墨等物质材料的加工、组合,创作美术作品,表现个人内心世界。这表明,美术作品

的创作是( )

①创造物质材料新的必然联系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②建立系统和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赋予作品以精神内涵

③建立物质材料之间的具体联系,以表现内心世界的主观联系

④依据物质材料的固有联系,建立作品与内心世界的具体联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下列关于发展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 )

A.任何事物都经历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B.发展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状态和性质的改变

C.发展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总体性质和趋势

D.发展标志着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5“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该诗蕴涵的主要哲理是( )

A.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C.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结合 D.严冬过去就是春天的到来

6、当今,各地城市建设除了追求“人文、生态、宜居”的目标,还注重展现个性魅力、地方特色和时代

气息。这种城建思路体现的哲理是( )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7、“太极图”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图”(如右图)

该图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其内涵主要有( )

1

①一分为二的观点 ②绝对同一的观点

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观点 ④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的观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民间俗语寓意深远、代代相传,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

量体裁衣”这两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①矛盾中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②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是正确认识矛盾的重要前提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离开对具体矛盾的具体分析就不能正确解决矛盾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9iPhone手机一上市,就掀起了人们的抢购热潮,除了打电话外,人们还可以利用它宽带上网、视频通

话、玩网络游戏、收发邮件、传输音像、收看网络电视等。这说明 ( )

A.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新的事物 B.必须创造规律促使现有事物的变化发展

C.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肯定中有否定 D.人们可以创造一定条件建立多样性联系

10、现代家居设计中,最能体现设计感的往往是部分而非整体,一个“点睛之笔”的创意设计往往能让人

眼前一亮,并能迅速提升整个居室的层级。这表明 ( )

A.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整体

B.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C.整体和部分相互转化,关键部分会发挥整体的功能与效果

D.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往往大于整体的作用

11、老子云:“图(打算)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开始)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

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

①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②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③当量变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2、有一次楚王上山打猎,进入猎区后,他发现一只鹿,正要放箭,忽然,又见右边树林里奔出四只大象。

他急转箭头,却又见一只白天鹅从头上飞过。此刻,楚王眼花缭乱,不知射什么好。待定下神来,猎物早

已逃得精光。这个故事告诫人们 ( )

A.办事情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B.在认识事物时要分清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

C.做工作要有发展的眼光,防止把事情静止化

D.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注重统筹兼顾

13、嫦娥工程第一步:绕,即发射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实现首次绕月飞行;第二步:落,即发射月

球软着陆器,并携带月球车进行探测;第三步:回,即发射月球采样返回器,表面软着陆采样,将样品带

回地球。与“嫦娥工程三步走”体现的哲理一致的选项是 ( )

2

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14、在今天,如何对待包括儒家学说在内的传统文化,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应该是 ( )

①以全面肯定的态度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

②以辩证否定的观点分析传统文化

③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把批判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

④根据新时期的需要重新解读和构建传统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5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以及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循环经济体现了现代的思维模式和活动

方式,其哲学依据是 ( )

①普遍联系是客观匿界的基本特征 ②系统与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④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够被发现和利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2011·全国新课标)我国每年生成的8亿多吨秸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某公司

深入研究秸杆的材质特性,另辟蹊径,利用秸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

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通常视而不见的商机,是因为

①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 ②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

③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 ④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③ D.③④

17.(2011·全国新课标)民间谚语寓意深远,代代相传。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到什么山上

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两句谚语的哲学道理是

①矛盾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②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矛盾的重要前提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离开对具体矛盾的具体分析就不能正确解决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8. 2011·北京) 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使病菌一度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但是,在人类使用抗

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强,由于滥用抗生素,出现了目前难以控制的超级病菌。上

述事实表明

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③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

④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19. 2011·天津)太极图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

(见图2),该图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其内涵主要有

①一分为二的观点 ②绝对同一的观点

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观点 ④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的观点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0. 2011·广东)某研究机构发表报告说,他们将14种酶、1种辅酶、纤维素原料和加热到32

氏度左右的水一锅烩,制造出纯度足以驱动燃料电池的氢气。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科技创新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遍的规律

B.研究过程表明没有世界观指导的科研活动是可能的

C.该实验室一种无意识活动到有意识活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D.实验材料之间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1. 2011·广东)观察图8(改编自陈耶门《沉默集》),请你从矛盾同一性的寓意出发选择漫画

标题,最贴切的是

A.目标:奋斗的方向 B.信念:勇者的利器

C.障碍:跨越的支点 D.天才:勤奋的结晶

22.(2011·安徽)茶叶因生长环境的差异而带有不同的味道,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

便知茶叶的产区在哪里。这表明

①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

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

③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的深化和发展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识之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2011·安徽)图2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把握事物的联系,利用客观规律

B.坚持实践的观点,重视直接经验

C.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究事物本质

D.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242011·安徽)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

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①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②画龙点睛——重视解决主要矛盾

③见仁见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④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

25. 2011·浙江)考古学好比望远镜,可以让我们远望人类的起点和整个历史,考古遗物则如同显

微镜,可以让我们透视具体的历史事件。这意味着

①没有对个体的透视,整体就难以把握 ②没有对整体的理解就无法认识

③没有时间认识就没有来源 ④没有认识的指导时间就不能深入

A.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 ②④

26. 2011·浙江)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漫画《羡慕》(作者:周中华)中双方改变处境的努力最终

失败的原因是

①只注意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忽视其曲折性

②只注意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忽视其前进性

③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同一性,而忽视其斗争性

④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斗争性,而忽视其同一性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27.(2011·江苏)宋朝张先《木兰花》中云: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下列诗句与题

诗所含哲理相近的是

A.月满中秋夜,人人惜最明 B.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28.(2011·江苏)平面与圆锥面相截,截口的几何特性随平面与圆锥轴线的交角而变化。交角是直

角时,截口是圆;稍变一点,圆变成了椭圆;再变,过了一个关键点,椭圆就变成了抛物线。截口的这种

变化过程包含的哲理是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 ②整体与部分是辨证统一的

③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 ④质量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9. 2011·江苏)当今,各地城市建设了除了追求人文、生态、宜居的目标,还注重展现个人魅力、

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这种城建思路体现的哲理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302011·重庆)画家通过水、墨等物质材料的加工、组合,创作出美术作品,表现个人内心世界,

这表明美术作品的创作是

①创造物质材料新的必然联系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②建立系统和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赋予作品以精神内涵

③建立物质材料之间的具体联系,以表现内心世界的主观联系

④依据物质材料的固有联系,建立作品与内心世界的具体联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班别: 姓名: 分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第Ⅱ卷(非选择题 40分)

31 2004-2008年我国粮食持续5年增产,国内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然而,要保持粮食供求长期基本平

衡仍不容乐观。一方面,人口的增加、动物娄食品消费增长和使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将扩大粮食需求;

另一方面,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和保证种粮收益的难度加大,从而制约着粮食产量的提高。

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我国粮食供求状况及如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20)

32、(2011·天津)材料二 1978年至2010年,我国GDP总量从3645亿元增长到397983亿元,

年均增长9.87%十二五规划确定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温家宝总理对此曾指出,“7%的发展速度

也不算低了真正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 的经济增长是一个系统工程,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怎样实现这一目标。

20分)

6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5 BACCB 610 DBACA 1115 BBDAB

16【解析】选A。从材料所给出的深入研究材质特性板材经济效益商机等关键词,

可以看出,该公司能够根据秸秆效益的固有联系,通过另辟蹊径突破了事物的现象联系,把握了事

物的本质联系,建立了新的联系,①②正确,③④说法本身错误。

17【解析】选C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作为民间俗语,通俗易懂。它启发

我们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新,并根据矛盾的特殊性来确定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②④本身说法正确,①

③不符合题意。

18解析:选A。本题考查发展的状态和一切从实际出发,考查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难度较大。

抗生素由治病良药转化为产生超级病菌的推手,体现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这种转化是由于人

们滥用抗生素造成的,这启示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受客观规律的制约,否则就会事与愿违。这种转化是

一种倒退而不是发展,③错误,病菌的前后变化不是一种简单的回归,④错误。

19解析 B。本题考查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太极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体现了矛盾说法既

对立又统一的观点。就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③说法错误,事物没有绝对的

同一。排除③,本题答案就出来了,选B

20解析 D。哲学是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遍的规律的科学,科技创新则不是,故A排除;

B明显错误,因为这是不可能的;材料没有涉及C;氢气的制作过程揭示了材料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故

D

21解析 C。一是扣住矛盾同一性,所谓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

属性和趋势。障碍是阻挡前进的障碍,但它又是跨越的支点,这正是同一性的体现,故选C

22解析 A本题综合考查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①说法符合题意茶叶的味道和产区具有特殊性,

这是矛盾特殊性的体现。②说法错误,客观事物不能自觉反映。只有人才具有自我反映的特性。③说法正

确,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才能根据茶的味道品出茶叶的产区,体现了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的原理。④说

法错误,不合题意。不在人的意识之外就是在人的意识之中。客观事物的联系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主观

联系是人主观臆造的。本题答案选A

23解析 D。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漫画的含义。从漫画的标题入手。漫画的标题是《某些成功,常常

是因为一次勇敢的放弃》这里是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的体现。所以本题答案选DAC项不合题意,B

项说法逻辑有问题。

24解析 C。本题考查成语的哲学寓意。①理解错误。承认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认识

事物的基础。②理解正确。③理解错误。见仁见智,强调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观点,但是没有否

认真理,这里不否定真理是客观的。④说法正确,胸有成竹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本题答案选C

25解析: C。考古遗物能够让人们透视具体的历史事件,从而远望人类的起点和整个历史,锐明了对

个体的认识对整体的作用,①正确,②不符合题意;通过对考古遗物的考古实践活动认识历史,符合实践

是认识的来源这一哲理,③符合材料主旨,④不符合题干要求。故选C项。

26解析: A。漫画中的双方只羡慕对方,茫然行动,不考虑结果,只看到了前进性,而忽视了曲折

性,①入选,②排除;双方注重了愿望与结果的一致性,而没有慎重分析其对立性,③符合题意,④排除。

本题为漫画分析题,准确理解漫画寓意是解题的关键。

7

27解析: D “人意共冷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体现的哲理是矛盾的对立统一。ABCD四个选

项中,只有D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体现这个哲理。迷惑性最强的是B项,B项强调的哲

理是运动。

28解析: D。题中平面与圆锥曲线的交角变化是量变,引起截口几何特性的变化是质变。②④符合题

意,故选D。题干的限定性要求是这一变化过程,①强调发展方向,②强调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与题意

不符。

29解析: B。审查题意,各地城市建设追求的目标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个性魅力、地方特色体现了

矛盾的特殊性,B项符合题意。A项强调思维和存在的关系,C项强调主次矛盾的关系,D项强调矛盾的

主次方面的关系,都与题意不符。本题可采用直选法或排错法。

30解析: D。画家通过对水、墨等物质材料的加工、组合,创作美术作品,表现个人内心世界,这是

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的过程因此①错误②④入选;通过对水墨等物质材料的加工、

组合,创作美术作品,表现个人内心世界,是事物与人的内心世界的客观联系而非主观联系,③错误。本

题属于观点分析题,解题时要灵活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

31[答案]①要全面分析矛盾。目前我国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但保持长期基本平衡不容乐观;既要看

到粮食需求扩大的一面,又要看到制约粮食供给的一面。

②既要抓住重点,又要统筹兼顾;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供给为重点,要

严格保护耕地(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加农业投入等);同时抑制不合

理需求,禁止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控制人口增长、倡导合理饮食等)

32、①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②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立足整

体,统筹考虑产业结构、环境等诸多要素;③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精心组织、合理安排,

形成良好的经济运行秩序;④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不断优化组合影响经济发展的各要素,以

实现系统的更大功能。

解析 3)哲理分析题,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立足整体,同时搞好局部的关系,就是整体与部

分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我们要结合材料分析。

8

三千里路云和月-英语基础知识学习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详解

本文发布于:2023-11-01 23:36: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8529752035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详解.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详解.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木兰花张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