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分类汇编:专题十 古诗词鉴赏

更新时间:2023-11-01 23:07:48 阅读: 评论:0

郭晞-幼儿园防火演练

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分类汇编:专题十 古诗词鉴赏
2023年11月1日发(作者:美丽的小树林)

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分类汇编:专题十 古诗词鉴赏

一、诗歌鉴赏

1古诗文阅读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幕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注]①寒食:即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二日,古人常在此节日扫墓、春游。②张先:字子

野,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张先善于写“影”,据说因为他的诗词中有“云破月来

花弄影”“浮萍断处见山影”“隔墙送过秋千影”等写影妙句,而有“张三影”的美名。

③舴艋:形状如蚱蜢似的小船。

1下列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开头两句写出了吴地青年的龙舟竞渡的场景,有游女成双成对笑玩秋干的画面。

“竞”字既写出了划桨人的矫健和船行的轻疾、又可以想见夹岸助兴的喧天锣鼓和争相观

看的男女老少。

B

.上阙后两句只是写景,这种浓墨重彩、翠曳红摇的笔墨,平添了许多旖旎春光,洋溢着

节日的欢乐气息。

C

.下阕前两句承上启下,前句说云去山昏,游人散后,郊外一片空寂,后句说笙歌已歇,

喧器天的池院,此刻显得分外清静,一“静” 字又为下面写夜景做铺垫。

D

.这首词词风疏淡清丽,轻巧自然。运用华丽浓重的词语和精巧的构思,让人回味无

穷。

E.

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的游春与赏月的词。上阕通过一组春游嬉戏的镜头,生动地反映

出古代寒食佳节的热闹场面。下阙描绘出春天月夜的景色。

2.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对词的末句“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进行赏析。

【答案】

2结合上文的相关内容,阅读许有王的词《江城子》,完成任务。

江城子

[]许有壬

懒于沙鸟拙于鸠。为无求。得无忧。底事疏狂,却效子长游。毕竟无求何用出,求不得,

亦宜休。

西风真解酿羁愁。试登楼。望南州。黄叶疏云,摇荡一川秋。更被谁家多事笛,吹不尽,

思悠悠。

1)《江城子》与《许有壬传》哪一段相关?为什么?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词中“烟于诊必排于修”一句是许有工的自嘲。他是“懒”“拙”之人吗?请结合

《许有壬传》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⑴对应第③段内容。《江城子》写了词人“效子长游”,离家登楼望南州,纵情

山水。《许有壬传》第③段末也提及有壬因官场忌恨他的人多而回乡,不久向南游历湖

南、湖北。

⑵有壬不是“懒”“拙”之人。不“懒”表现:独自率领弓箭手守卫,使辽州获得安定;

京畿发生饥荒时想到开国家粮仓救济,灾民因此得以活命者多。可见他一心为民,勤勉有

加。不“拙”表现:“有壬幼颖悟”,千字文“一览辄背诵无遗”;许多官员因韩公溥家

中藏有兵器而牵连,有壬独善其身;认识浑河开凿属劳民伤财;他识破僧人开的谎言;又

直言敢谏,有理有据。这一“懒”一“拙”带有自嘲的意味,含蓄地传达出当时不被理

解,只能寄情山水的无奈意味。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和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回答此题时,需要

1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下列各项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意为“西北边塞上的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

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之意”。

B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意为“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难以入睡,将军白了鬓发,

士兵泪满衣襟”。

C

.“枯藤老树昏鸦”意为“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D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为“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

涯”。

2.下列各项中,对两首诗歌的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渔家傲·秋思》表现了戍边将士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建功立业的决心;

《天净沙·秋思》表现悲秋思乡的情感。

B

.《渔家傲·秋思》描绘的是西北边境的军旅生活;《天净沙·秋思》刻画出一个骑着瘦

马、远离家乡、羁旅漂泊的游子形象。

C

.《渔家傲·秋思》描绘边地奇异的秋景,给人以苍凉悲壮之感;《天净沙·秋思》描绘

出一幅秋郊夕照图,创造出一种恬静明丽的意境。

D

.“长烟落日孤城闭”,一个“闭”字隐隐透出当时军事态势的严重;“古道西风瘦

马”,一个“古”字给人以苍凉之感。

【答案】

1B

A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B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C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

3.“云”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除本诗外,请你再写出两句含有“云”的诗句。

【答案】

1

.示例:这首诗首联用“黑云”作为比喻,突出敌人兵力众多,来势凶猛。“甲光”写出

在日光照射下,金甲闪着金光,表现了战士的气宇轩昂。颔联用满天的“角声”勾画出战

争的规模,从听觉角度把人带入到鼓角争鸣、杀声入云的场面,使我感受到战争的艰苦和

残酷。

2

B

3

.示例: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解析】

1

.考查对诗歌的理解鉴赏。结合具体词句,分析意境体验。如,这首诗通过一系列表现色

彩的词语来描绘战争场面。比如首联的“黑”与“金”两相对照,黑云表现了紧张的氛

围,金色的甲光则给人无比威严的感觉。颔联的“燕脂”“紫”写出了寒夜里,将士的鲜

血凝成暗紫色,给人悲壮之感。这些词语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表现了战斗的惨烈,给人

一种奇诡的感觉。

【解析】

1

.此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赏析。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意思是这一路盛开的

稻花静悄悄的,谁来作主?只有红的蜻蜓伴随着绿的螳螂。可以看出这里的“红的蜻蜓伴

随着绿的螳螂”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红蜻蜓与绿螳螂,不仅在色彩上很艳丽,在二者

之间加一字,把红蜻蜓与绿螳螂这两种可爱的小生物营造在一个相依相伴、和美融洽

的氛围里。更突出它们的勃勃生机,使全诗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觉。据此作答。

2.此题考查的是对诗人的感情的理解和把握。这首诗描绘了淳朴、自由、优美的农村田园

风光。其诗清新可爱,含蓄隽永。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蜓伴绿螳螂。一句反问,突出郊

外气氛,充满山野情趣。这成为千古名句。描写了如诗如画的田园景色,以及朴素热闹的

农家风情,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据此作答。

译文:

一道斜阳西照,篱笆边孩子们在欢快地玩耍;农家正烹煮着豆荚姜芽社肉,空气中弥漫着

诱人的浓香。这一路盛开的稻花静悄悄的,谁来作主?只有红的蜻蜓伴随着绿的螳螂。

6阅读《雁门太守行》,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感慨。

【答案】

1

.示例:“燕脂”写出战场大块胭脂般鲜红的血迹,展现战斗的激烈与悲壮。“凝夜紫”

写出战士们血染沙场,透过夜雾呈现出一片紫色。展现战斗的悲壮与惨烈。

2.示例:报效朝廷(报效国家)

3

C

【解析】

1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本题要求选择一处与色彩相关的词语进行赏析。如首句于

“云”上着“黑”字,让人感到气氛沉重。而这“黑云”又“压城”以至压得“城欲

摧”,明显有象征意义。“云”上特加“黑”字,自然不会用以象征我军而是象征敌军。

敌军压境围城如此凶猛,则我军只有杀出重围,才有生路。“甲光向日金鳞开”,在色彩

和形相上与上句形成强烈对比,明含欣喜、赞美之情,当然是指我军。始而黑云压城,适

度围逼,既而黑云崩溃、红日当空,我军将士的金甲在日光下犹如片片金鳞,耀人眼目。

就是说己经杀出孤城,击败敌兵。“塞上燕脂凝夜紫”则从色来烘托。此时战场之上鲜血

遍染,在暮霭凝聚下呈现出暗紫色,为这个悲壮的画面抹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以上六句

以沉重的色彩:黑、紫两色为基色,点染以紫色、红色,使得诗的意境以低沉的调子映入

人们眼帘。用凄厉的角声,喑哑的鼓声,传达一种悲壮的声音进入人们耳膜。声、色互为

映衬,使悲剧性的氛围更加强烈、更加动人。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

2.用自己的话描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呈现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

何意义?

【答案】

1

.“足”字写出农家的盛情,也表达出诗人的满足;“莫笑”突出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赞

赏。

2.诗人置身山环水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见花红柳绿,苦苦寻

觅的山西村掩映其间,顿觉豁然开朗的情景。

【解析】

1

.考查对诗歌词语的赏析。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上

年腊月酿制的米酒。豚:是小猪。足鸡豚:意谓鸡豚足。说农家酒味虽薄,待客情意却十

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

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

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9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是诗人早年漫游途中所作,被喻为咏泰山的绝唱,“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

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

B

.诗歌的前六句写诗人远望泰山,描绘了泰山的神奇与秀丽;最后两句是写诗人登上泰山

后的感受。

C

.这首诗写景抒情相结合,意境开阔高远,气势雄伟浑朴,对仗工整,充分体现了杜甫诗

作的艺术风格。

D

.这首诗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势,抒发诗人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

魄,洋溢着年轻人蓬勃的朝气。

2.本诗语言精练传神,如“钟”“割”,请说说这两个字妙在何处。

【答案】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词中的“八百里”指牛,这里泛指酒食;乙词中的“神州”指中原大地。

B

.甲词用“挑”“看”“回”三个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英雄迟暮的形象;乙词

中的“悠悠”既指时间流逝之快,也指词人思绪无穷。

C

.甲词中“马作的卢飞快”描绘了一个“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的画

面。乙词“不尽长江滚滚流”,用长流不息的江水表达词人无尽的愁思和感慨。

D

.甲词运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阔大雄奇而又深沉的意境;乙词通篇三问

三答,互相呼应,感叹雄壮,意境高远,风格明快。

2.作者在这两首词中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何相同之处?

【答案】

1B

2

.都抒发了作者想要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却已年老体迈的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

【解析】

1

.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甲文塑造的是壮士形象。所以选

B

2.考查对诗词主题思想的赏析。甲文主题:本词追忆了当年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渴望

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也表现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乙文主题:作者借古讽今,

表面上颂扬孙权,实际上暗讽朝廷无能,无人担负北伐复国的重任,表达自己光复神州的

雄图大志。共同点:都抒发了作者想要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却已年老体迈的壮志未酬的思

想。

1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社日

(唐)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①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节日。人们通过开展娱乐活动,表达对减少自然灾害、

获得丰收的良好祝愿。②豚栅:猪栏。③鸡栖:鸡窝。④桑柘():桑树和柘树。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类试题解答要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具体意象,加上合

理的联想和想象,对诗句内容进行生动形象地描绘,使之能呈现出“画面”效果,让人产

生如临其境的感受,不能只对诗句进行简单翻译。本题要抓住“鹅湖”“”“稻粱

”“豚栅”“鸡栖”等意象,展开合理的想象,勾勒农村的田园风光作答。

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作答。诗歌中的

“醉”既有酒多之醉,更有心情高兴而陶醉。诗一开始不写“社日”的题面,却从村居风

光写起,“稻粱肥”是指田里庄稼长得很好,丰收在望。村外风光如此迷人,而村内到处

是一片富裕的景象,猪满圈,鸡栖埘,真可以说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村人怎能不

“醉”。“半掩扉”三字暗示村民都不在家,门儿都半掩着。表示环境的太平安宁、民风

淳厚,丰年富足。诗歌的最后两句叙写春社散后,人声渐少,到处都可以看到喝得醉醺醺

的村民,被家人邻里搀扶着回家。“家家”是夸张说法,说明醉倒情形之普遍。通过这个

尾声,会自然联想到作社、观社的全过程。“醉人”这个细节可以使人联想到村民观社的

兴高采烈,畅怀大饮,而这种欣喜之情又是与丰收分不开的。据此可概括作答。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银山碛西馆

岑参

银山碛口风似箭,铁门关西月如练。

双双愁泪沾马毛,飒飒胡沙迸人面。

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

(注)①银山碛()西馆:银山碛又称银山,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南,其西有吕光馆。②

铁门关:在焉耆以西五十里。③胡沙:胡地的风沙。

1)请赏析“飒飒胡沙迸人面”中“迸”一词的妙处。

2)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迸”,原意是爆开,溅射,这里是扑打的意思,表面上表现飞沙的力度之

大,实际上表现边塞风的力度之强,使“风似箭”更为具体化,十分突出地表现了边塞烈

风的狂暴,从而展现了边塞的自然环境之恶劣,生活环境之艰苦。

志,抛弃传统士人的性格气质而直逼功名的追求。所以这首诗采用了衬托或借景抒情的写

法,表达了诗人想要在艰苦的戎马生活中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据此分析作答。

篮球的英语-红月亮电影

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分类汇编:专题十 古诗词鉴赏

本文发布于:2023-11-01 23:07: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8512682035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分类汇编:专题十 古诗词鉴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分类汇编:专题十 古诗词鉴赏.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木兰花张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