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司法鉴定2013年第2期(总第67期)
鉴定制度
Forensic System
中国刑事重复鉴定现象的改革
一
基于司法实践中50例案件的实证研究
陈如超.涂舜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重庆401120)
摘要:中国刑事重复鉴定制度在实践运作中弊端丛生,且并未因相关法律变革而有实质性改变。在当前,刑事重复鉴
定主要集中在死因鉴定、损伤程度鉴定等法医学领域,且大多发生于侦查或初查阶段的鉴定中。其持续时间长、鉴定次
数多、耗财费时。适当的重复鉴定可实现当事人之诉权,有利事实查明;然而过度重复鉴定,却削弱了刑事鉴定的信誉、颠
覆了程序定纷止争的功能、给'3事人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各种压力 面对刑事重复鉴定的诸多问题,需结合实践中的有益 -
经验.通过变革刑事鉴定制度.重塑鉴定公信力,进而提高鉴定意见的采信度。
关键词:刑事程序:重复鉴定;现状:改革
中图分类号:DF8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U.issn.1671—2072.2013.02.004
文章编号:1671—2072一(2013)02—0015—07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Reform of the Repeated Appraisal in Criminal Cases
Empirical Research on 50 Cases in the Judicial Practice
CHEN Ru—chao.Tu ShMn
(Criminal Investigation Law school,Southwest University of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Chongqing 401120,China)
Abstract:Problems often arise in criminal cases due to repeated appraisal,but no substantive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with
the amendment of law.At present,repeated appraisal in criminal eases mainly occurs in the examination of death cause and
injury degree in the investigation and preliminary stage of prosecution.Repeated appraisal takes long time and much cost.
Proper re-appraisal could realize the party’S right and find the fact.However,excessive repetitive appraisal reduces the repu—
tation of criminal appraisal,subverts the procedural function to settle disputes,give the party too much pressure.Facing the
problems in practice,we should combine our useful experiences and re—establish the faithfulness of the system through reform.
Key words:criminal procedure;repeated appraisal;present situation;reform
1 引言
题仍一如既往,接连发生了李树芬案、戴海静案、代义
案、黎朝阳案、曾仲生案等震惊国内外的大案。
众所周知,中国刑事鉴定制度问题重重。而其中
事实上,据侦查机关和人民法院的粗略统计,同
尤以重复鉴定最受诟病。最早为世人所知并引爆社会 事项鉴定两次以上的占鉴定总数的60%以上l 3_,一
一
争议者,则为南通亲姐妹硫酸毁容案:此案先后历经 些案件鉴定次数已达到5次、6次 .甚至8次之多l5I,
5次鉴定.出现4个不同鉴定意见llJ。此后,中国网络 这已严重影响了中国刑事司法鉴定的权威性与科学
第一案——湘潭女教师黄静裸死案。前后5次尸检、6 性.不仅导致案件无法定纷止争、久拖不决,甚至还诱
次鉴定,再次将刑事重复鉴定制度推上风口浪尖[21。针
发群体性事件旧与当事人或其亲属长年累月地赴省进
对多头鉴定、久鉴不绝、鉴定意见相互抵触等现象,
京上访。更糟糕的是,系列重复鉴定案件所暴露的各
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实施了《关于司法鉴 种问题,降低了社会或当事人对官方鉴定意见的信誉
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紧随其后,司
度,尤其是一些大案、要案经过媒体的反复渲染,导致
法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 民众。特别是当事人对鉴定的不信任。其后果是,无论
检察院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文本。然而。重复鉴定的问 官方鉴定过程正当与否、鉴定意见是否可靠,只要与
当事人心理预期相违背.他们动辄就申请重新鉴定,
收稿日期:2012—10—23
基金项目: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度法学重点项目(2010-XZZD12)
甚至闹事、上访。于是,中国部分刑事鉴定案件被迫卷
作者简介:陈如超(1980一),男,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司法鉴
人循环的“不信任——重复鉴定——不信任——再重
定学、证据学与刑事诉讼法学研究。E—mail:chreh120@163.com。
复鉴定”的恶性怪圈。
.
1 5.
本文发布于:2023-11-01 16:46: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828390786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刑事重复鉴定现象的改革——基于司法实践中50例案件的实证研究_百.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刑事重复鉴定现象的改革——基于司法实践中50例案件的实证研究_百.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