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科学月教学效果分析
本册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
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
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
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为让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发展自己的科
学探究能力特做计划如下: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学生五个班。这些学生就是新课改后的学生,视野虽然比较宽广,但是,
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控以及听讲的技巧相对不如课改前的学生。课堂上认为很活跃、很冷清,
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细致思索方面却非常缺少,动手实验时,常常就是在为了玩而玩,
而不是存有计划存有目的的回去玩玩,想要出来办法了再玩玩。
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
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
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
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
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
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
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二、本册教材的科学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书25课。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1、科学在我们身边:(1――5)课,以学生玩玩具的生活经验为线索进行,开拓至
介绍身边熟识的、常用的事物,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通过亲
历活动,并使学生“走进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时时存有科学,生活有赖于科学的道理。
2、我们怎么知道:(6――9)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
进一步认识身边的物体,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
5、我们周围的空气:(20――22)介绍空气在哪里,空气的成分,我们须要清爽的
空气。
6、(23、24)课,以“学生对玩具的认知’’为线索,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
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形象、直观的具体问题,包括较为简单的器
具的拆卸与组装,简单工作原理的探究,中期的植物种养,植物外部特征与生长情况的观
察,以及生活中其它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的初步调查、了解等,初步培养学生“模
仿与制作’’、“拆分与组合’’的动手能力,及认真细致、善于思考、善于动手实践的
科学态度,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目的:从科学课特点出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
学探究活动之中。教材主要围绕“走近科学”、“亲历科学"、“自主探究”三个专题选
择内容,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既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意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
生在独立操作中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使学生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
重点:《我们怎么晓得》、《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水的科学》、《我们周围的空
气》四个单元。
难点: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能
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
四、主要教学措施与国民教育思路
⒈措施∶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学生从
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
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
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
2、国民教育思路:发生改变评价学生的方法,把学科评价内容分成综合能力评价和
基础知识评价两种,每种各占到50分后。著重学生平时的制作能力、观测能力与实验探
究能力的培育,使学生在搞一搞,看看,想一想中回去探究自学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并在
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 第1课 第十一周 期中考试 第二十二周 期末考试
第二周 第2、3课 第十二周 第13、14课
第三周 第4 、5课 第十三周 第15、16课
第四周 第6、7课 第十四周 第17、18课
第五周 第8课 第十五周 第19课
第六周 第9课 第十六周 第21、20课
第七周 第11、10课 第十七周 第22、23课
第八周 第12课 第十八周 拆装玩具
第九周 机动 第十九周 科学积极探索的故事
第十周 复习 第二十、二十一周 机动
科学教学就是学生提升整体素质的关键组成部分,本计划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
合素养为目的,为我校科学教学成绩的全面提高而不懈努力。
一、主要工作
(一)强化自学、更新观念,提升教师科学素养以及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深层次把握
住科学教学的真谛
1、认真学习和钻研《科学课程标准》、系统钻研新教材,既有科学课程改革理念性、
学术性思考;又有科学主题教育形态性研究。
2、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有效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和经验。
3、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和推进校本教研的理论和经验。
4、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搞中学”教学案例专著。
(二)改善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质量
1、改革传统教研方式,调动教师参予教研的积极性,指导教师独立自主积极开展教
研活动,充分发挥科学学科的研究与电磁辐射促进作用,提升教研质量。
2、以各种形式,灵活、有效、充分发挥科学学科的引导功能。
(三)注重教育科研,深化课题研究
探索小学科学学科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应以课堂教学、
课程建设等具体问题为着眼点:强调结果价值与过程价值并重,提倡“过程即成长”的行
动理念。
(四)积极主动出席新课程培训、调研、专项协作等多元活动,推动教师专业蜕变
1、认真参加各种形式的、行之有效的新课程培训活动,引导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
念,提升课程意识和课程实施水平,为新课程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2、深入细致出席《科学》课程标准、新教材的自学和培训活动,鼓励科学教师明晰
科学学科课程改革的方向;成立学科性研究小组,攻克难关,提升课程理解能力;
3、根据市、县教研室有关规定,有关学科组织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学科评优活动;
4、根据市教研室有关文件精神,非政府不好全国、省、市有关学科竞赛。
(五)重点加强科学教师的培养,探索教师培养的新途径、新方法,加强科学教师队
伍的建设
1、以科学教师为主体,以课题研究为切入口,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居多线,加强对
青年科学教师培育力度。
2、有目的地开展“传”“帮”“带”和交流活动,促进教师健康成长。
(六)提升研究能力助推学校科学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
1、加强科学教师自身的理论学习,确立自身的研究方向和专题,提高专业研究水平。
2、科学教师苦练内功,不断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
3、注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
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丰富德育教学的内涵。
4。根据学科特点,积极开展四年级科学兴趣小组活动,努力做到存有计划,存有活
动,存有记录,培育学生以获取科学知识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5、实验室工作人员做好实验仪器的保管使用及实验登记工作。
6、稳步搞好小小气象台的指导工作。
二、科学特色活动
1、科学幻想画:
活动目的:为进一步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大胆想象、敢于创
新的科学态度;培养孩子成为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热爱家乡,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
护意识。
适用于年级:一、二年级
活动内容:低年级学生可以全员参与,创作出与科学有关的敢于大胆创新,有意义的
画作。优秀作品颁发获奖证书。
2、明天小小科学家:
活动目的:为了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从小养成善于观察,敢于思考的
能力。通过开展科学发明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旁,是鲜活的,并把所学知识运
用于发明创造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适用于年级:三、四、五、六年级
活动内容:学生可以利用身边的物品,自己设计创作,进行科学小发明。内容体裁不
限,优秀作品会在全校进行展出。
本文发布于:2023-11-01 13:09: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815383784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二年级科学月教学效果分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二年级科学月教学效果分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