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一、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在中国,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
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
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
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
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
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则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各民族真
正平等的保障。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作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在中国的宪法和有关法律
中得到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
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
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二、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
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
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一样,同为我国三大墓本政治制度之一。民族区域自治是
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民族区域自治是与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实行民
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极大地满足了各
少数民族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根据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一个民族可
以在本民族聚居的地区内单独建立一个自治地方,也可以根据它分布的情况在全
国其他地方建立不同行政单位的多个民族自治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 保
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
的发展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如下两个显著的特色:一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
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都必须服从中央集中
统一的领导。上级国家机关在制定各项政策和计划、进行国家经济文化建设时,
必须充分考虑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予以帮 助
和支持。二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只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
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在中国,实行民族区
域自治,既要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利民族团结,又要有利于实行自治的民
族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国家的建设。
截至目前,中国有民族自治地方155个,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
治县(旗)120个。
三、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国家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帮助、
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并动员和组织汉族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中华人民
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有十三条规定了上级国家机关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发
展的义务。国家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时,有计划地在少数民族地区安
排一些重点工程,调整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发展多种产业,提高综合经济
实力。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家加大了对少数民族
地区的投资力度,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
发展呈现新的活力。
近年来,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还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
一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有40多个民族,
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l%;全国155个民族自治地方中,有5个自治区,
27个自治州,84个自治县(旗)在西部,占西部地区总面积的86.4%。云南、
贵州、青海三个多民族省也在西部;湖南的湘西土家族自治州、湖北的恩施土家
族自治州及吉林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虽不在西部,但也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
的待遇。因此,西部大开发就是民族地区大开发,就是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二是开展“兴边富民行动”。这一行动是国家民委落实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的
战略,加快边境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举措。实施的范围包括分布在我国
2.1万公里陆地边界线上的135个县(旗、市)。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加
大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大力培育县城经济增长机制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三是努
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截至2002年底,全国“兴边富民行动”实际投入资金已达
150亿元,兴建兴边富民项目数万个,2100多万人受益。
三是重点扶持22个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人口较少民族指人口在10万人以
下的民族,全国有22个,总人口不足60万人。由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
这22个民族发育程度比较低。今后10年内,国家计划每年投入5亿元帮助发
展,共50个亿。
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把少数民族干部
队伍的状况看作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
情况,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是根据民族工作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各级各类院校培训学习,全面提
高少数民族干部素质。二是注重实践锻炼,各地、各部门有计划地开展干部交流、
岗位轮换,选派少数民族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挂职锻炼,
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三是在坚
持德才兼备原则的前提下,同等条件优先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使少数民族
干部在各级党委、政府、人大和政协等领导班子中占有适当比例。
五、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
在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方面,国家坚持从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民族地区的实
际出发,积极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教育事业。如赋予和尊重少数民族自治地
方自主发展民族教育的权利,重视民族语文教学和双语教学,加强少数民族师资
队伍建设,在经费上给予特殊照顾,积极开展内地省市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对
口支援等。
在发展少数民族科技事业方面,国家采取了许多特殊措施,如:重点培养、培
训少数民族科技人员,在普通高等院校有计划地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或举办民族
班;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引进人才和先进技术设备,改造传统产业和传统产
品,扶植提高传统科技,提高经济效益等。
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事业,国家有关政策强调,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卫生队
伍的建设,切实做好防病治病和妇幼卫生工作,大力扶持发展民族医药事业等。
在繁荣少数民族文化政策方面,国家扶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事业,组建
民族文化艺术团体,培养少数民族文艺人才,繁荣民族文艺创作。
六、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中国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
机关在执行公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
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条规定:“民
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本地方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
由。”第二十一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依照本民
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同时使用
几种通用的语言文字执行职务的,可以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语言文字为主。”
第三十七条规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班级)和其他教育机构, 有条
件的应当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各级人民政府要
在财政方面扶持少数民族文字的教材和出版物的编译和出版工作。”第四十七条
规定:“保障各民族公民都有使用本民族浯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七、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中国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表现在服饰、饮食、居住、婚姻、礼仪、
丧葬等多方面。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少数民族享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
风俗习惯的权利。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政府对少数民族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
习惯的权利加以保护。第一,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第二,尊重和照顾少数
民族年节习惯。第三,尊重少数民族婚姻习惯。第四,尊重少数民族丧葬习俗。
第五,在大众传播媒介中,防止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发生。第六,尊重
少数民族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八、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中国是一个有着多种宗教的国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
基督教等。中国少数民族群众大多有宗教信仰,有的民族群众性的信仰某种宗教,
如藏族群众信仰藏传佛教。有一些民族信仰同一种宗教,如我国有10个民族信
仰伊斯兰教。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在中国,
宗教信仰自由,即每个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
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一种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
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
教现在不信教的自由。目前,中国有清真寺3万座。在西藏,有藏传佛教各类宗
教活动场所1700多处。
中华人民共利国成立以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的民族政策是成功的,走出了一条
符合自己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和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的正确道路。
中国政府相信,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中国各民族必将得
到更快、更好的发展,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必将得到进一步巩固
和发展
2、如何宣传我们党的民族政策
核心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发展是民族地区的核心要务,民族工作的根本任
务是发展民族地区的生产力,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
济发展,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事业,促进各民族的全面进步,实施
西部大开发战略.其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完善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关键在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加强民族地区的干部队伍建设.其
三,只有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才能真正维护我们的共同利益,才
能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共同发展。全国各民族人民"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
族理论的核心范畴。
我们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其本质是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
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行为准则,是我国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民族团结是各民族间和各民族内部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结成的平等互助、友好
合作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
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
3、
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我们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实际上是有关少数民族的政策。它是党和政府根据马
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和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客观实际
制定的,其本质是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是我们正确认识
和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行为准则,是我国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间和各民族内部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结成的平等互助、友好合作
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
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
4、
本文发布于:2023-11-01 01:18: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772735779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