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历史剧
之简介
1941年端午节,举行了第一届诗人节的庆祝活动。郭沫若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文
章说:“抗战以来,由于国家临到了相当危险的关头,屈原的生世和作品又唤起了人们的
注意。端午节的意义因而也更被重视了……” 1942年1月,郭沫若完成五幕历史剧《屈
原》,自元月二十四日起在《中央日报》连载十五天,四月二日起公演,引起巨大轰动,
与今日之寂寥恰成鲜明对比。[2]
之创作背景
在这个热闹的时代,让我们重读《屈原》,回望诗人的命运。上个世纪初话剧出现在
中国,带着新鲜的趣味和蓬勃的生机,以及明显稚嫩的特征,中国人并没有完全了解话剧
的构造和编织的规律,就已经开始把它当做传递思想和情感的有力武器了。郭沫若1942
年1月写的话剧《屈原》便是这样的作品,它不成熟却切中时代的要害,那些现在看来十
分明显的文学缺陷,都被鲜明的主题和昂扬的激情所掩盖,成为呼唤爱国主义、抵抗日本
侵略的风云之作。七十余年后时代变迁、意识形态流转,这部一度被奉为历史剧经典的剧
作,如今自己也躺在历史里,少人评说,更少有人想得起来去排演。它为什么被推上峰巅,
又为什么被人冷落?让文学的归文学,政治的归政治,历史的归历史——是时候用文学的
目光重新打量郭沫若的《屈原》了。[2]
楚怀王改变主张的目的。但是南后和张仪在陷害屈原之前从未见过面,剧中也没有张仪收
买南后的描写,反而是南后派靳尚给张仪“送了一千五百个大钱”。由此看来,南后陷害
屈原的动机不足,而且是混乱的,对于剧作来讲这是核心性的硬伤。退一步讲,假设南后
陷害屈原的动机成立,楚怀王看到屈原怀抱南后,便立即决心“一定要和齐国绝交,要同
秦国联合起来,接受秦国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认为屈原道德败坏便不假思索地迅速
改变了国策,逻辑上也实在有些牵强。你也可以说这正是楚怀王昏庸的表现,但是这样的
塑造实在是过于粗糙、简单和幼稚了。屈原的愤怒被楚怀王称为“楚国的大事大计、法令
规章,都出于你一人之手”的屈原,被南后陷害了,并不急着辩解被诬的真相,而是反复
说“你陷害了的不是我,是你自己,是我们的国王,是我们的楚国,是我们整个儿的赤县
神州呀”,意思是说,屈原愤怒得“发疯”,是因为国家被出卖。然而他很快被挟持下场,
没有机会听到楚怀王“绝齐联秦”的决定。也就是说,从屈原被罢官到他回家,再到他出
走这段时间,其实屈原一直不知道“国家被出卖了”,直到第四幕钓者告诉屈原,楚怀王
“决定和秦国要好”。所以这之前屈原的愤怒就显得莫名其妙。但是屈原必须愤怒,而且
必须愤怒得所有人都认为他疯了,疯得乡邻都“务必要替他招招魂啦”。这是张仪、南后
们想要看到的结果,这样人们就不会再相信屈原了。屈原被陷害后的疯态描写还可以解释
本文发布于:2023-10-31 15:01: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735710774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郭沫若历史剧.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郭沫若历史剧.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