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研究2019年第7期
·人物研究·
3456789:;<=>>?.@ABC
郭 洋
〔摘要〕郭沫若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一事,表面上看是当时国民政府正常的
人事任免,其实国共两党对此有不同的考量。国民党方面基于战时军队政治工作的需要,加上蒋介石、
陈诚与郭沫若谈话后留下的良好印象,邀请郭沫若执掌第三厅。而郭沫若实际上是中共秘密党员,他
出任第三厅厅长与周恩来出任政治部副部长紧密相连。为国共合作大局及将来大后方事业考虑,中共
中央及长江局同意周恩来、郭沫若接受国民政府的任命。郭沫若出任第三厅厅长一事,从微观层面显
示出当时国共合作关系在实践中的复杂性。
〔关键词〕郭沫若;政治部;第三厅;国共合作
〔中图分类号〕K265.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3815(2019)-07-0106-07
TheDifferentViewsoftheKuomintangandtheCommunistPartyonGuoMoruo’s
AppointmentastheDirectorGeneraloftheThirdDepartment
GuoYang
Abstract:GuoMoruoservedasdirectoroftheThirdOfficeofthePoliticalDepartmentoftheNationalGovernment
,whichappearstobeanormalpersonnelappointment,butinfacttheappointmentwasbasedMilitaryCommission
ondifferentconsiderationsoftheKuomintangandtheCPCatthattime.Becauseoftheneedformilitarypolitical
workduringwartimeandChiangKaishekandChenCheng’sgoodimpressionofGuoMoruoaftertheirtalkswith
him,theKuomintanginvitedGuoMoruototakechargeoftheThirdOffice.However,infactGuoMoruowasa
secretmemberoftheCPC,andwhileservingasthedirectoroftheThirdOfficehewasalsocloselylinkedtoZhou
Enlai,whowasservingasdeputyministerofthePoliticalDepartment.BecauseoftheKMTCPCcooperationand
thefuturecauseonthehomefront,theCPCCentralCommitteeandtheYangtzeRiverBureauagreedthatZhou
EnlaiandGuoMoruoshouldaccepttheappointmentsbytheNationalGovernment.GuoMoruo’sappointmentas
directoroftheThirdOfficeisindicativeofthemicrolevelcomplexityofKMTCPCcooperationinpractice.
1938年1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改组后忆。此外,同期在第三厅工作的阳翰笙,在其
设立政治部,周恩来担任政治部副部长,而从
日本归来的郭沫若则担任政治部第三厅厅长,
这是战时国共合作的重要体现,是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的重要产物。周恩来与郭沫若进入国民
政府任职,并设法将一批中共党员选入政治部
第三厅工作,是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具体化,显
示了中共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诚意,也是
全面抗战时期中共方面在国民政府公开担任的
要职。关于郭沫若与第三厅的相关史实,郭沫
若曾在其抗战回忆录《洪波曲》中有简单的回
·106·
①
回忆录《风雨五十年》中也曾对相关人、事有
所提及。学界既有研究深受这两本回忆录的影
②
响,对郭沫若、阳翰笙等中共党员在第三厅、
文化工作委员会中的相关史事,特别是南方局
及其前身长江局、第三厅与国统区文艺工作,
①
②
参见《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4卷,人民文学出
版社,1992年,第21—50页。
参见《阳翰笙选集》第5卷,四川文艺出版社,
1989年,第162—186页。
中共党史研究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rved.
已经有较多探讨。但既有研究还存在史料运用推进政治工作,以利抗战。政治部主要负责陆
①
单一化的问题,对国民党方面留存的史料,主
要是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与台北“国史馆”所
藏相关资料未能加以善用。笔者认为,郭沫若
出任第三厅厅长之事,表面上看是全面抗战初
期国民政府一个常规的人事任命,其实幕后还
有鲜为人知的隐情。国共两党在第二次合作之
初,对于郭沫若执掌第三厅之事均有各自考量。
蒋介石与陈诚为何会选郭沫若为第三厅厅长?
郭沫若起初坚持不愿就任,为何很快又改变了
主意?中共方面在这个人事任命过程中经过了
怎样的考量?本文拟综合国共两方面的历史资
料,对上述疑问作初步阐释,并藉此折射全面
抗战初期国共合作关系的复杂与微妙。
海空军之政治训练、国民军事训练与战地服务
③
在军事委员会正式改及民众之组织与宣传等。
938年1月7日,蒋介石已命陈诚组完成前,1
尽快确定政治部及各级政训人员之训练养成及
其总数。2月1日,蒋介石再次手谕令陈诚速
④
成立政治部并训练政治部人员。蒋介石急切要
⑤
求陈诚尽快组建政治部,开展相关工作,可见
蒋介石此时对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视。2月6日,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正式组建,以陈诚
为部长,周恩来、黄琪翔为副部长,张厉生为
秘书长,贺衷寒、康泽、郭沫若分任第一、二、
三厅厅长。政治部其他几个厅的厅长均是黄埔
⑥
系人物,唯独负责全军宣传事宜的第三厅厅长
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改组
与政治部的筹建
国民党军队中的政治工作体制,引自苏联
的党军制度。北伐之前,国民党军队中即建立
了党代表制度。北伐战争中,北伐军总司令部
中也设立了政治部。北伐之后,军事委员会被
取消,国民革命军的政治工作改由国民政府训
练总监部下的政治训练处负责。九一八事变后,
军事委员会再次设立,并在其下组建政治训练
处,负责全军的政治工作。全面抗战之前国民
党军中的政治工作,为力行社势力所把控,长
期以“剿共”为主要任务,总体效果不佳。
全面抗战爆发后,面对日益复杂的战争局
面,国民政府决定构建战时体制以应对抗战形
势。
1937年8月12日,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
暨国防会议决定,以军事委员会为抗战时期的
最高统帅部,蒋介石为委员长。军事委员会下
设第一至第六部,分掌军令、政略、经济、工
②
2业、宣传、组训等事宜。7日,国民党中央
③
②
①
中共中央长江局及南方局与政治部第三厅关系密切,
第三厅中的许多干部是中共的秘密党员。周恩来于
1937年12月至1938年10月任长江局副书记(王明
938年10月至1939年1月任长江局书为书记),1
记,1939年1月长江局撤销、南方局成立后,任南
方局书记。相关研究参见谢增寿:《周恩来与第三
厅》,《社会科学研究》1989年第2期;徐行:《周
恩来与抗战初期的政治部第三厅》,《南开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刘奎:《总体战与
动员文艺———抗战初期郭沫若的文化政治实践》,
《文艺研究》2016年第1期;唐维华:《抗战文化堡
013年垒———文化工作委员会始末》,《长江文明》2
第3期;谢丹:《从第三厅到“文工会”———以抗战
时期国统区文化工作为中心》,硕士学位论文,西南
大学,2012年;蔡震:《从文献史料看郭沫若主政
三厅始末》,《新文学史料》2012年第3期;陈虹:
《郭沫若在三厅》,《郭沫若学刊》1991年第4期;
等等。
《军事委员会呈国民政府该会重加改组情形祈鉴核备
案》(1937年10月8日),周美华编:《国民政府军
政组织史料之军事委员会》(一),台北“国史馆”,
1996年,第77页。
《修正军事委员会组织大纲》(1938年1月10日),
周美华编:《国民政府军政组织史料之军事委员会》
(一),第80页。
常务委员会会议决定: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为
核心,组织战时大本营,统一指挥党政军。南
京沦陷后,1938年1月,国民党方面再次改组
军事委员会,原设之第一至第六部被取消,改
为军令、军政、军训、政治四部,航空委员会、
后方勤务部及办公厅不变。蒋介石决定以陈诚
为新成立之政治部部长,意图重新在军中全面
2019年第7期
④
《手谕政治部及各部政训人员之调查应速确定》
(1938年1月7日),张智霖编:《陈诚先生书信集:
与蒋中正先生往来函电》(上),台北“国史馆”,
2007年,第293页。
⑤
⑥
叶健青编:《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第41册,
台北“国史馆”,2010年,第122页。
秦孝仪总编纂:《总统蒋公大事年谱长编初稿》第4
卷上,台北财团法人中正文教基金会,1978年,第
178页。
·107·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rved.
郭沫若是个“无党派知识分子”。需要注意的关于这次蒋郭会面的情况,笔者查阅蒋介石。
是,政治部人事任命发布之时,周恩来与郭沫
若并未到任,第三厅也未组建运作,此时中共
长江局及周恩来还没有就是否接受任命拿定主
意,但国民政府方面却向外界公布周、郭的职
务,这就给中共出了难题,于是便有了接下来
的交涉。
⑦
《蒋介石日记》与《事略稿本》,均未曾见到相
关记载。而郭沫若日后写作的《在轰炸中来去》
一文,则披露了一些细节。据郭回忆,蒋介石
那晚对他说:“你来了,你的精神比从前更好。”
然后蒋介石询问郭沫若关于甲骨与金文的研究。
又问有没有朋友可以做宣传工作的,并希望他
能够留在南京,多多作些文章,许给他一个相
当的职务。郭沫若对蒋介石的印象是:蒋的精
神似乎比从前更好,眼睛分外有神,脸色异常
⑧
由此可见,在此次会面红润而焕发着光彩。
二、蒋介石与陈诚选择郭沫若
执掌第三厅
对于派系倾轧、争斗严重的国民政府来说,
人事任命往往牵扯多方势力的利害冲突,有时
极为复杂。陈诚曾就政治部人事之事向蒋介石
感慨:“职自奉命筹组政治部以来,瞬经一月,
而人事纷纭,迄未定局,编制预算,皆难着手
……本党人事,久苦复杂,兹应以简单明快处
①
面对纷之,所谓快刀斩乱麻,当断必断也。”
中,蒋介石和郭沫若都给对方留下了好的印象。
蒋介石言日后给郭沫若一个相当的职务,也为
其日后出任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埋下了伏笔。
1937年11月,郭沫若离开上海前往香港,后至
938年1广州,筹备《救亡日报》复刊事宜。1
月1日,郭沫若接到陈诚的电报,请他赴武汉
《函呈为筹组政治部事敬陈人事运用之所见》(1938
年1月27日),张智霖编:《陈诚先生书信集:与蒋
中正先生往来函电》(上),第295页。
②
繁复杂的人事抉择,蒋介石与陈诚最终选择郭
沫若出任第三厅厅长,主要是基于郭沫若的既
往经历和其在文化界的影响。
②
郭沫若是享有盛名的“无党派知识分子”,
实际上是中共秘密党员,而国民党方面当时并
③
不知情。北伐战争时期,郭沫若即在北伐军总
司令部政治部任职。后因公开发文批评蒋介石
而遭到国民政府通缉,不得不流亡日本。全面
抗战爆发后他回到国内,投入抗战事业,在淞
沪前线服务。1937年9月9日,郭沫若应陈
④
诚邀请到昆山与其晤面。陈诚向蒋介石报告了
⑤
此次晤面的具体情况。陈诚道:“昨约郭沫若来
部谈话,使对中央及钧座有更真切之认识,免
被上海一部分文化界所混淆。郭情绪热烈,爱
国心长,徙日十年,尤多感触,当此全国对敌
作战之际,可否由钧座约其赴京一谈,既可阐
示中央之真诚,又可使有志者得有贡献之机会,
⑥
如何,乞示遵。”据陈诚所言,郭沫若对今后
④
③
①
阳翰笙回忆说:“蒋介石希望启用一个在思想界、文
化界威望都很高的人来主持第三厅。”参见阳翰笙:
《阳翰笙选集》第5卷,第170页。
927年8月在周恩来、李一氓的介绍下加郭沫若于1
入中国共产党(参见陈明华编著:《郭沫若》,黑龙
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57页)。另有记载,郭
沫若是在1927年9月初的一天与贺龙一起加入中国
共产党(参见龚济民、方仁念:《郭沫若传》,北京
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124页)。郭沫若中共
党员的身份被公开,是在1958年12月27日(参见
当天《人民日报》的报道)。相关研究有吴奚如:
《郭沫若和党的关系》,《新文学史料》1980年
第2期;卢正言:《有关郭沫若中国共产党党籍的几
个问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谢
新华:《郭沫若与党的关系探疑》,《郭沫若学
刊》1999年第1期,等等。
关于郭沫若秘密回国的具体过程,参见《郭沫若秘
密归国资料选》,四川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抗战文艺研
究室,1984年。
⑤
林甘泉、蔡震主编:《郭沫若年谱长编(1892—1978
年)》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第
704页。
的民众组织训练及宣传工作,提出了六点建议。
由此可见,陈诚对于此次会面甚为满意,已经
有选郭沫若进入国民政府工作之意。
蒋介石对于陈诚的建议也比较重视。9月
19日,郭沫若接到陈诚转来的蒋介石电文,邀
请其往南京一见。9月24日晚,郭沫若见到了
·108·
⑦
⑧
⑥
《陈诚就与郭沫若谈话一事呈蒋介石》(1937年9月
10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761-421。
林甘泉、蔡震主编:《郭沫若年谱长编(1892—1978
年)》第2卷,第709页。
更多细节参见《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3卷,人
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478—480页。
中共党史研究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rved.
有要事相商。1月9日晚,郭沫若到达武汉,次这番话显示陈诚对周恩来的印象不是太力。”
日便从黄琪翔处得知,国民政府欲委任他为政
①
此时,国民政府政治部尚未治部第三厅厅长。
⑦
好,有一定偏见,而对郭沫若评价较高。从蒋
介石的角度来看,周恩来早在黄埔军校时期便
从事军队政治工作,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选
周恩来当政治部副部长都没有问题。彼时,蒋
介石正在考虑国共两党合并的问题,蒋选周入
⑧
政治部之事,是他向中共释放的友好信号,以
示对国共合作的态度。
由上可见,得益于郭沫若早年在北伐军总
司令部政治部任职的经历,以及郭沫若本人在
当时的才气与名气,引起了蒋介石与陈诚的注
意。郭沫若先被陈诚选中,继而得到蒋介石认
可,成为政治部第三厅厅长的不二人选。在全
面抗战之初,蒋介石与陈诚向郭沫若抛出“橄
榄枝”,也有拉拢知识分子,在知识界树立良好
形象的考虑。因郭沫若的到来,第三厅汇集了
阳翰笙、傅抱石、田汉、洪深、胡愈之等一批
文化艺术界名人,在当时有“名人内阁”之称。
此外,郭沫若能被选为第三厅厅长,与蒋介石、
陈诚并不知道郭沫若中共党员的身份而视其为
无党派学界名流也有关系。不过,人事任免是
一个双向互动的事情。郭沫若不是国民党党员,
也非国民政府公职人员,蒋介石与陈诚虽然已
经向郭沫若发出邀请,但郭可以拒绝邀请。鉴
于郭沫若中共党员的身份,组织上的意见对他
而言就显得至关重要。
林甘泉、蔡震主编:《郭沫若年谱长编(1892—1978
年)》第2卷,第734页。
②
③
正式组建,人事任免还在酝酿阶段。从陈诚的
电报内容及黄琪翔的私下通风情况来看,1月
初,蒋介石与陈诚已经初步决定选郭沫若为第
三厅厅长。陈诚曾在1月27日呈蒋介石电文中
0日获悉写到“瞬经一月”,结合郭沫若1月1
任免消息的事实,陈诚应该在1938年元旦前
后,便考虑推选郭沫若为第三厅厅长了。
其实早在南京沦陷后不久,蒋介石便研究
整顿与调整军事机关方案,并与顾祝同、陈诚、
白崇禧等人商量整军与人选问题。蒋介石在日
记中特别提出考虑“防守武汉与政训人员之人
②
。陈诚在1选”月27日呈送的电文,也说明蒋
介石在1937年12月下旬已经选定陈诚为政治
938部部长,并命其考虑组织政治部问题。1
③
年1月8日,军事委员会完成改组之时,蒋介
石再次思考政治部人选问题,并指示陈诚政治
部组织要领。1月10日,陈诚将政治部高级
④
官员人选名单正式呈送蒋介石。名单显示:黄
琪翔为副部长,张厉生为秘书长,范汉杰为第
一厅厅长,贺衷寒为第二厅厅长,郭沫若为第
三厅厅长,杜时霞为总务厅厅长。需要注意的
⑤
是,这份名单与2月6日公布的名单有所不同,
0日晚,且人选名单上没有周恩来的名字。1月1
郭沫若往周恩来处,汇报不愿接任第三厅厅长
之事。周恩来的意思是:有你任第三厅厅长,
我才考虑接受他们的副部长,不然那是毫无意
⑥
由此可见,虽然陈诚呈给蒋介石的名单义的。
①
参见《蒋介石日记》(1937年12月16日、23日),
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藏。
陈诚回忆:“1937年底,委员长即命我筹组政治
部。”参见《陈诚回忆录·抗日战争》,东方出版社,
2009年,第268页。
上无周恩来的名字,但周已经于1月10日前获
悉蒋介石欲委任他为政治部副部长。从上文所
提蒋介石在日记中的记载来看,很有可能在
1月8日或者9日,周恩来便已得知这一消息。
陈诚为何没有将周恩来选入政治部高级官
员名单中呢?对于周恩来与郭沫若,陈诚有如
下评价:“周恩来郭沫若等,绝非甘于挂名义,
坐领干薪者可比;既约之来,即不能不付予相
当之权。周之为人,实不敢必。但郭沫若则确
为富于情感血性之人。果能示之以职,待之以
礼,必能在钧座领导之下,为抗日救国而努
2019年第7期
④
⑤
《蒋介石日记》(1938年1月8日、9日),美国斯坦
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藏。
《陈诚呈蒋中正请先定政治部人员案》,台北“国史
馆”藏,“蒋中正总统文物档案”,档案号002-
080102-00017-005。
⑥
⑦
《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4卷,第27页。
《函呈为筹组政治部事敬陈人事运用之所见》(1938
年1月27日),张智霖编:《陈诚先生书信集:与蒋
中正先生往来函电》(上),第295—296页。
⑧
关于此问题的具体情况,参见杨奎松:《国民党的
“联共”与“反共”》(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第454—460页。
·109·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rved.
三、郭沫若的最初反应与周恩来的态度
郭沫若在得知自己的任命消息后,最初的
反应是不愿就任,并将意见报告给周恩来。郭
沫若提出的理由是:第一,自己耳朵聋,不适
宜做这样的工作。第二,在国民党支配下做宣
传工作,只能是替反动派卖膏药,帮助欺骗。
第三,“让我处在自由的地位说话,比加入了不
能自主的政府机构,应该更有效力一点。我相
①
信,我一做了官,青年们是不会谅解我的”。
员会改组之事进行讨论,认为:“目前与坚持抗
战和挽救时局最有关系的是军事委员会及其各
部,因此我们至少应达到在会的政治部去
④
从这些事实判断,长江积极直接帮助工作。”
局是支持周恩来及郭沫若进入政治部任职的。
恰好这一时期,中共中央也在考虑军队政治工
8日,毛泽东和谭政致电八作改革问题。1月2
路军总部并转各师及政治部:八路军前后方和
南方各游击区部队的政治工作,统归政治
部领导。国共两党在抗战初期对军队政治工作
⑤
的推进与改革,差不多是同步进行的。
在中共中央还未就周恩来入职政治部一事
给出正式回复前,2月6日,郭沫若接陈诚邀请
前去共进午餐,结果发现是陈诚组织召开的第
一次部务会议,郭沫若当场表示不愿就任第三
厅厅长,当晚便离开武汉前往长沙。郭沫若对
⑥
康泽、刘健群等力行社人员非常反感,稀里糊
涂参加了部务会议,觉得受了欺骗。其实,这
天的聚会并非政治部第一次部务会议,郭沫若
的回忆有所不实。查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档案,
9该部第一次正式的部务会议应该是在2月1
日。虽说作为党员,郭沫若应该遵守党的纪
⑦
律,服从组织上的安排,但由于郭沫若还没有
收到党组织的正式指示,他基于个人考虑有所
行动也无可厚非。恰恰在郭沫若避走长沙的这
一个月,政治部人事调整迎来关键阶段。郭沫
若人在长沙,未直接参与相关事情,幕后工作
则是由周恩来完成的。
这时,中共中央长江局王明、周恩来等人已经
初步了解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的人事
情况,但是周恩来对于是否就任政治部副部长,
尚需要时间考虑并向党中央汇报。因此,周恩
来也未就郭沫若出任第三厅厅长一事给予其正
式意见。
由于郭沫若秘密党员的身份,他出任第三
厅厅长一事,与周恩来是否会出任政治部副部
长紧密相关。1938年1月11日,长江局王明、
周恩来、博古、董必武、叶剑英等人联名致电
中共中央书记处:国民政府会改组,蒋以
陈诚任政治部长,要周恩来任副部长,周曾再
②
以周恩来之影三推辞。请中央考虑具体意见。
响,公开进入国民政府军事机构担任部级官员,
这是一件很大的事情,长江局需要向中央汇报。
此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已经完成改组,政
治部却未开始运作,蒋介石对陈诚督促很紧,
要求政治部从速确定人事,展开业务。陈诚则
不得不对周恩来再三催促。中共中央方面尚未
给出正式意见前,
1月21日,王明、周恩来、
博古等人再次致电中共中央书记处,提出:“政
治部属军事系统,为推动政治工作,改造部队,
坚持抗战,扩大共产党的影响,可以担任此职。
如果说屡推不干,会使蒋、陈认为共产党无意
③
相助,使反对合作者的意见得到加强。”从此
①
②
③
④
《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4卷,第26页。
《周恩来年谱(1898—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8年,第408页。
《周恩来年谱(1898—1949)》,第410页。
周国全、郭德宏:《王明传》,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3年,第198—199页;郭德宏编:《王明年谱》,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369页。
⑤
电文推断,1月11日至21日之间,长江局内部
商讨了周恩来任职政治部一事。长江局考虑到
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大局及中共今后在大后方事
业的开展,初步向中共中央反馈的意见是积极
支持周恩来接受任命,出任政治部副部长。
1938年1月1日,长江局曾就国民政府军事委
·110·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中央文献出版
社,2013年,第48页。1937年12月,中共中央决
定恢复军队中政治委员及政治机关制度。
⑥
⑦
郭沫若对这次聚会不满,认为是国民党在耍手段。
参见《郭沫若全集·文学稿》第14卷,第30—33页。
《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一次部务会议记录》(1938年
2月19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772-
468。
中共党史研究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rved.
四、条件成熟,郭沫若走马上任
局势不等人,1938年2月6日,国民政府
公布政治部人事任免消息,陈诚督促周恩来尽
快上任。周恩来与郭沫若均未答应陈诚入职政
治部,陈诚却对外界公布周、郭的任命信息,
周恩来不得不对此事作出回应。2月10日,长
江局就周恩来与蒋介石谈话情形向中共中央做
了汇报。电文提到:“蒋介石对政治部副部长仍
①
此时,尽管长江局支持周要周做,周再辞。”
周恩来回延安参加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决定
由周恩来起草对国民党的军事建议书,并正式
同意周恩来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
部长。从现有资料来看,鉴于事情的紧迫,长
⑥
江局及周恩来是在没有收到中共中央的正式回
复前,决定周恩来出任政治部副部长,郭沫若
尽快到任第三厅,并向陈诚予以回复的。这样
的“先斩后奏”,是当时主客观复杂情况决定
的,绝非对中央的僭越,与擅自做主的行为不
937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同。而且,1
局会议曾决定,“中央实行集体领导并有分工,
日常来往电报党的交洛,军交毛,统战交王,
⑦
。郭沫若之事属于统战范畴,王外出时交洛”
恩来接受任职,但周恩来仍没有下定决心做政
治部副部长。但周恩来的想法在几天之后发生
了改变。2月17日,周恩来就入职政治部之事
给郭沫若写了一封信,告知郭沫若他已经在原
则上决定干(副部长),惟须将政治工作纲领起
草好呈蒋介石批定后,始能就职。周恩来希望
郭沫若也能采取此立场,先复陈诚一电,告以
正在起草宣传纲领,敦促田汉、胡愈之来武汉
②
这封信表明周恩来经过约一周的考虑,工作。
以王明为书记的长江局此举也算符合中央有关
决议精神。尔后,周恩来亲自在中共中央政治
局会议上做情况说明,得到了中央的认可。实
⑧
际上,当时中共中央是支持国民政府军事委员
会改组后,加强军队政治工作的。中共对此项
工作也极为重视,周恩来与郭沫若能进入军事
《陈绍禹、周恩来等致毛泽东等电》(1938年2月10
日),《抗战初期中共中央长江局》,湖北人民出版
社,1991年,第157页。
②
决定接受任命,出任政治部副部长。这期间,
国共两党就合并问题进行谈判,蒋介石希望两
党合并,但中共表示坚决反对。蒋介石不得不
决定宽缓此事。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③
在即,蒋介石对中共释放了较大善意。国共关
系缓和,在抗战大局面前,为长远计,周恩来
选择接受国民政府的任命。为了能让郭沫若顺
利执掌第三厅,周恩来与陈诚就第三厅副厅长
人选发生分歧,原定之刘健群,因其黄埔系背
景,遭到周恩来抵制,最终陈诚作出让步。
2月24日,周恩来再次致信郭沫若,告知他最
新的情况,即陈诚同意以范扬代替刘健群为第
④
三厅副厅长,辅佐郭沫若。周恩来写道:“我
③
④
①
周恩来:《政治工作纲领批定始能就职致郭沫若》
(1938年2月17日),《周恩来书信选集》,中央文
988年,第140页。献出版社,1
《蒋介石日记》(1938年2月11日),美国斯坦福大
学胡佛研究所藏。
刘健群是黄埔系重要人员,力行社的核心人物之一,
曾担任力行社书记长。1938年初,任三青团中央临
时干事会干事。(参见刘志强主编:《中国抗日战争
大典》,湖南出版社,1995年,第783页。)范扬当
时是大学教授,早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律科,属于无
党派人士。(参见《金东区名人传记》,金华市金东区
政协文史资料编辑委员会,2002年,第124页。)
⑤
⑥
⑦
⑧
周恩来:《速将宣传纲领拟好致郭沫若》(1938年2
月24日),《周恩来书信选集》,第142页。
《周恩来年谱(1898—1949)》,第415页。
张培森主编:《张闻天年谱(1900—1976)》上卷,
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第366页。
此次政治局会议后形成的报告指出:“最近军事委员
会下已设立政治部,这是一件值得注意和称赞的事
情。我们希望政治部负责人员和工作干部能毅然恢
复北伐军时代的政治工作的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
参照八路军的政治工作经验,在军队中普遍地建立
起政治工作机关,慎重地选择政治工作人员,认真
地进行政治教育工作”。参见《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448页。
根据他(指陈诚)谈话情形,认为你可以干。”
最后周恩来要求郭沫若最好五天后来武汉工作,
⑤
在这封信并请郭沫若邀请田汉、胡愈之速来。
中,周恩来用了三个“速”字,可见第三厅的
工作亟待组织推进。2月26日,受周恩来委托,
于立群到达长沙,催郭沫若速回武汉。周恩来
的态度可以说已经非常明确,郭沫若则选择服
从安排。3月1日,郭沫若回到武汉,随即着手
相关工作。这一期间,2月27日至3月1日,
2019年第7期
·111·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rved.
委员会政治部任职,对于两党与全国抗战均有作,在宣传、动员领域有力支持了前线抗战,
利处。至此,经过约两个月的交涉与考量后,也以恰当的方式宣传了中共的抗日方针政策。
①
周恩来与郭沫若主客观上均决定进入军事委员随着国共关系的紧张,蒋介石决定整顿第三厅。
会政治部任职。1938年3月,第三厅紧锣密鼓因此,郭沫若辞去第三厅厅长,但不退出该部,
1日,郭沫若参加政治进行准备工作。3月3
②
部第十五次部务会议,这是他首次在政治部各共在大后方的事业服务。就现有资料来看,蒋
官员前亮相。第三厅正式对外公布成立,则是介石与陈诚邀请郭沫若担任第三厅厅长,的确
③
在4月1日,郭沫若等人随即投入到武汉会战有足够诚意,作出了一定让步,从而使郭沫若
④
的宣传动员工作中。愿意出任。郭沫若的文人特点,使他起初有一
由上可以看出,郭沫若经过与陈诚、蒋介些不够理性的行为,但终归还是保持了组织纪
石的先后面谈后,对于国民政府后来的人事安律性,服从了周恩来的安排。在郭沫若成功出
排应该是有心理准备的。郭沫若得知任职消息任幕后,是周恩来与陈诚的反复交涉,个中内
后的不愿就任态度以及躲避长沙二十多天之举,情郭沫若未必详知。从周恩来个人到长江局、
应该与当时形势不明朗、一些先决条件还没有中共中央,都顾全到了抗战与国共合作的大局,
谈好有关系。中共长江局方面,对于周恩来是这是郭沫若最终能够顺利出任的核心因素。郭
否进入政治部任职一事,也经过了一番考量。沫若出任政治部第三厅厅长的人事酝酿、双方
当长江局决定周恩来接受任免入职政治部后,交涉到最后成功,从微观层面显示出当时国共
周恩来便迅速联系郭沫若做好准备,回武汉组合作关系在实践中的复杂性。
织第三厅工作。郭沫若作为一名党员,尽管有
个人想法,但是需要服从组织上的安排。审视(本文作者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系
中共方面对此事的考量过程,在长江局没有拿10023)博士研究生 南京 2
定意见前,容许了郭沫若个人意见的表达及自(责任编辑 朱昌裕)
我行动。当组织上初步作出决定后,周恩来一
方面要求郭沫若做好任职准备;另一方面与陈
诚会面,商谈各项条件,为郭沫若出任第三厅
厅长扫除障碍。
而是转战至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继续为中
①
中共中央在1938年3月25日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
大会的电文中提到:“切实加强军队中的政治工作,
建立有权力有威信的政治机关,吸收全国优秀的革
命青年到军队中去,担任军事的与政治的工作”。这
反映了当时中共对军队政治工作的态度。参见《中
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第482页。
五、结 语
全面抗战时期,郭沫若对内是中共的“特
别党员”,直接受周恩来的领导,对外则以无党
派人士开展工作。这样的安排,体现了中共的
⑤
高超政治智慧,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郭沫若对
待国民政府政治部人事命令态度的转变,直接
受到周恩来的影响,体现了郭沫若作为中共党
员的组织纪律性。而中共中央尊重周恩来及长
江局的意见,同意周恩来与郭沫若进入国民政
府工作,并且全力配合予以支持,显示了中共
与国民党合作的诚心。在周恩来的领导下,郭
沫若组织第三厅在武汉抗战时期开展了多项工
⑤
④
③
②
第三厅开始运作之时,正是武汉会战前夕,工作量
很大。第三厅下设三个处,厅部工作职员虽不多,
但所属单位众多,有军事宣传杂志、电影制片厂与
放映队、各类宣传队与播音队等组织,人员众多,
业务繁忙。
《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十五次部务会议记录》(
1938年
3月31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772-
468。
《第三厅工作报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
号772-469。
政治部第三厅的领导干部成立一个中共秘密小组,
直接受周恩来领导,主要成员是郭沫若、阳翰笙、
冯乃超、田汉等。参见阳翰笙:《武汉时期的第三
厅》,《抗战初期中共中央长江局》,第567页。
·112·
中共党史研究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rved.
本文发布于:2023-10-31 14:35: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7341542021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国共两党对郭沫若任第三厅厅长的不同考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国共两党对郭沫若任第三厅厅长的不同考量.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