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一字师”
贵州普通话测评员 遵义五中一级教师 屠雯
《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咬文嚼字》一文举了一个炼字的范
例:
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说: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
人!”排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 “没有骨气”的下
面加 “无耻的”三个字。一位演员提醒他把 “是”改为“这”,处理成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认为这两
种句法强弱不同, “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
有时或许竟会落个 “不是”;而“你是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还
把必须有的附带语省略去了。
.
这个例子一方面说明了郭老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另一方面又体
现了郭老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大家风范。那么,是谁提醒郭老把《屈
原》里婵娟骂宋玉的“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
文人”的呢?
查阅中国电影出版社的《中国电影发展史》,长江文艺出版社出
版的《中国电影演员百人传》金山、张瑞芳、白杨、顾而已专条,四
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呼唤春天的诗人(悼郭沫若)》载金山回忆文
章《痛失郭老》,张瑞芳怀念文章《郭老,我们的一代宗师》,郭沫若
自传《洪波曲》等资料得知:一九四二年,郭沫若历史剧《屈原》发
表后,中华剧艺社集中重庆著名电影、话剧演员,由陈鲤庭执导,金
山饰屈原,张瑞芳饰婵娟,白杨饰南后(顾而已、孙坚白、施超也分
别扮演了角色)进行了精心的排练。公演前,郭老把剧组人员邀至家
中说戏。婵娟扮演者,毕业于北平艺专,有丰富舞台表演经验的张瑞
芳认为“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语分量不够,不能充分表达婵娟对
宋玉贪生怕死,卖师求荣行径的鄙夷和激愤,如果改为“你这没有骨
气的文人”就够味了。郭老思忖片刻后含笑首肯,并戏称张瑞芳为自
己的“一字之师”。后来郭老根据这一启示,把他另一篇文章中“你
有革命家的风度”一语也改成了“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本文发布于:2023-10-31 14:18: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7331052021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郭沫若的“一字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郭沫若的“一字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