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郭沫若创作中受到歌德的影响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歌德算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尤其是在中德文化交流上,歌
德更是举足轻重的。歌德对中国文化很尊重,且做了深入的研究。五四时期,中德之间的
文化交流主要以去往德国的留学生以及当时的创造社为主干力量。郭沫若从1916年开始接
触歌德,翻译歌德的著作,并从中受到创作方面的影响。“在一九一九年的夏天,我零碎地
在开始做《浮士德》的翻译,我翻译它,也就好像我自己在做文章。”歌德的诗剧给
[5]p341
郭沫若很大的影响,他自己就承认在翻译了《浮士德》之后,就开始创作诗剧了。歌德虽
然是郭沫若比较后期才接触到的诗人,但是他对郭沫若的影响却是一生的。
(一)融入诗剧中的个人意识
《浮士德》是歌德耗费近60年时间的巨作,郭沫若翻译这本诗剧共花了30年,在这漫
长的时间了,自然是受了很大影响的。浮士德就是歌德的化身,歌德用浮士德来说话,把
个人的意识融入到作品中,寄托了作者近一生的追求。并且通过剧中人物的经历曲折的映
射了社会现实,表达出自己的呼声。受到这个影响,郭沫若的诗剧创作也在某些程度上成
为自我的传声筒。例如《屈原》里的“雷电颂”,几乎就是郭沫若式的自我倾诉。郭沫若把
自己的思想情感甚至是对于生活的感念,也一并建铸到了历史人物身上。郭沫若笔下的屈
原具有高度的政治性,从《湘累》到《屈原》,屈原从追求个性自由到治国平天下为己任,
皆是注入了郭沫若本身的政治思想的。剧中的人物成为了作者自我个性的代表,为作者发
声,表达出作者的人格与个性,是时代塑造出来的,这也是郭沫若的历史剧相比同期其他
历史剧更显独特之处。在这里他们的笔下的人物不单纯只是历史人物,更多意义上是时代
的象征,是作者自身意识的寄望。
(二)诗剧中对人生的思考启示
“有两个灵魂在我胸中, 它们总想分道扬镳;一个怀着一种强烈的情欲,以它的卷须
[13]148
浮士德的内心,紧紧攀附着现世;另一个却拼命要脱离尘俗,高飞到崇高的先辈居地”。
一方面想要不断的追求现世的情欲,永不停步地奋斗,坚信努力便会成功。他与魔鬼订约,
一旦对现世有了满足,就会堕入地狱。他对自己也充满信心,敢立这样的赌约。另一方面,
想要脱离世俗,升华到崇高伟大的精神境界中。世俗令人厌烦,所以浮士德对先辈居地有
热切的渴望。正是有这样的渴求,他才会做那样的赌约,有追求,所以有动力。浮士德的
精神是对一切不满足,不断的追求,进步,上进,是一种永远向上的奋发蓬勃的恒动力。
歌德塑造了浮士德这样一个形象,就是在他身上寄寓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认为人就应
1
该具有浮士德那样的精神。郭沫若翻译《浮士德》,受到其影响启发,也在自己的历史剧创
作中融入了对于人生的思考。联系到实际,郭沫若的作品中寄寓的人生思考,就是一种英
雄气节。人,应当成为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为新思想,为新社会奉献的英雄。屈原、
如姬、高渐离、聂政等,他们都是民族的精英。他们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人民的
生存权利而努力奋斗着,虽然到最后皆以悲剧结尾。但是他们身上都是作者在当时,对于
每个中华儿女的寄望。每个中华儿女该成为那样的英雄,无数个普通的英雄联合起来,便
是一堵坚不可摧的钢墙,中华自可强大,推翻旧社会,建立新社会自是指日可待。
(三)诗剧主题对现世的反抗和叛逆
歌德所处的年代是德国“狂飙运动”时期,而这场运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围
绕文学为据点的反抗的、叛逆的运动。正是这样一种对整个国家的反抗精神,使五四时期
的文学先驱们受到了极大的感染。歌德对于中国文化曾进行过很深入的研究,从他1827
年1月的日记里,我们可以看出来.歌德之所以会这样倾心于中国文学研究,是由于中国当
时的社会状态与德国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中国先驱也意识到相互间的可借鉴性,所以郭沫
若曾说“我想歌德的著作,我们宜尽量地多多地介绍、研究,因为他处的时代——‘胁迫
时代’——同我们的时代很近!”郭沫若的《女神》、《三个叛逆的女性》就可以看出
[5]p349
受到歌德的叛逆反抗精神的影响。尤其是《女神之再生》,更是直接用《浮士德》的诗句作
序言。
(四)诗剧创作中激进的表现主义
20世纪初,绘画界兴起表现主义,而后传入文学、音乐、电影等领域。表现主义认为
文学不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而是主观的自我表现。表现主义的先驱是瑞典作家,一战以后,
转入德国掀起一阵表现主义文学运动。歌德的《浮士德》与《少年维特之烦恼》都是表现
主义的优秀作品,《浮士德》是一部自我发展与自我不断充实扩张的历史。郭沫若花费30
年翻译《浮士德》在他看来,“《浮士德》的主题就是‘自我中心主义’。”他甚至把中
[14]p33
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也归为自我扩张论。郭沫若所受的表现主义是一种对自我无限扩大与狂
妄的自我表现。在《天狗》里,这种表现主义体现得尤为明显。天狗可以吞掉日月山河,
可以吃自己的血肉,可以在神经脊髓上奔跑,就是这种主观的超越一切的激进的自我表现
主义。郭沫若在谈到《孤竹君之二子》的复杂性时也曾说到表现主义在自己的头脑中得到
了很好的生长发展。
本文发布于:2023-10-31 14:04: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7322812021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浅谈郭沫若创作中受到歌德的影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浅谈郭沫若创作中受到歌德的影响.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