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之
纪实与回忆:论郭沫若、谢冰莹对
从军北伐的不同书写
[摘要]郭沫若与谢冰莹给我们留下了两部以从军北伐为题材的作品,记录了他们从军北伐的真实经历。
但由于二人在性别、资历、地位等方面的差异,使这两部作品表现出了明显不同,体现了文人参与战争的两种方
式,也为我们留下了两类迥然不同的战争文本。
[关键词]北伐战争;《从军日记》;《北伐途次》;郭沫若;谢冰莹 [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
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一10—0996)
[作者简介】张全之,文学博士,重庆师范大学文学
院、重庆抗战文史研究基地教授(重庆401331)。
[中图分类号]1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1—6198(2013)05—0170—05
1926年爆发的北伐战争,以反抗列强、消灭军
莹。叶于1926年入黄埔军校,很快以学生军的
身 阀,实现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为目的,顺应了广大民 份入伍,在南昌城下与孙传芳的部队激战五昼
夜, 众的普遍要求,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和支持。在 攻下南昌。1929年8月,发表以此为题材
的自传 一片喝彩声中,北伐军挥师北上,势如破竹,沿途百 式作品《小小十年》。该书因鲁迅品题
而名声大
量殳
黾
姓,箪食壶浆以迎正义之师。不足一年的时间,北 噪。孙席珍于1926年随林伯渠参加北伐,担任连、
营示
伐军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兵锋直指华北、东北,给苦
营政治指导员和团政治助理,武汉克复后,被调任
誉
难中的国民带来巨大的希望。北伐战争所标榜的 总政治部秘书,在郭沫若领导下负责主编南昌版
兰石
为国为民的正当性,也吸引了很多文人的支持与参 《革命军日报》;“四一二”事变后,被调往第三军政
兰呈
与。1926年的广州和1927年的武汉,曾经一度成 治部当科长,参加了南昌起义。后来发表战争题材
三&
为中国文人的向往之地和会聚之所,形成了继京j 的系列小说《战争中》、《战后》、《战场上》等作品。
、
沪之后新的文学中心。但从文人参与北伐战争的 与这二人相比,谢冰莹的影响更大。谢在出征途
方式来看,追求革命者虽不乏其人,但真正以 中,随手写下了多篇日记,先在《中央日报》副刊连
身份亲临前线的作家文人则屈指可数,其中影响最 载,引起广泛关注;1928年出单行本,连续印了
十 大的无疑是郭沫若。自1926年7月21日郭沫若 九版,很快被译为法、俄、日、朝鲜等文字在
国外流 随军北上,到1927年3月摆脱蒋介石的控制逃亡 传。因此,就反应北伐战争的作品来说,谢
冰莹的 南昌为止,郭沫若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亲身经历了 《从军日记》与郭沫若的《北伐途次》是两部
最有代 北伐战争血与火的考验,也目睹了这场战争一步步 表性的作品。而两位作者之间的性别差异、
地位悬 被蒋介石引向革命反面的过程。他终于在忍无可
殊,也使这两部作品具有了各自鲜明的特点。
忍之际,抛出痛批蒋介石的名文——《请看今日之
蒋介石》。这篇讨蒋檄文震动朝野,使他成为蒋介
石的“通缉犯”。多年以后,郭沫若将此段经历形 对郭沫若来说,北伐战争需要他的参与,而对
诸文字,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北伐途次》。这篇 谢冰莹来说,她需要参与北伐战争。这是他们二人
回忆性文字,在艺术上并无太突出的特点,却清晰 之间的根本差异,这种差异,很好地代表了中国现
地记录了一位浪漫诗人在戎马倥偬中的思绪与情 代作家参与战争的两种主要方式。 感,这对研究
中国现代文人与战争之关系,对了解 在北伐战争爆发之前,郭沫若已是名满天下的
战争背景下中国文学的艰难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诗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耀眼的光环,受到人们
在老作家投笔从戎的时候,也有怀揣着文学梦 的拥戴和媒体的追逐。1926年3月18日,郭沫
若 的年轻人加入到北伐出征的行列,他们用笔记录着 跟郁达夫、王独清一起离开上海到革命中心
的广 这场波澜壮阔的历史壮剧,也在血与火的淬砺中走 州,23日到达,随即担任了广东大学文学院
院长一 职。初到广东期间,他见到了毛泽东、周
向成熟。这些人中主要有叶永臻、孙席珍和谢冰
万方数据
恩来等著
SOCIAL SClENCE JOURNAL
响力。其符号意义比实际意义更为重要。与之相
文,带着一颗从小就受了创伤的心,能往何处去
现革命将被蒋介石出卖的时候,不顾个人安危,挺
在军校教科书的水平,这与郭沫若是截然不同的。
学生代表出面抗议,结果她被除名了。情急之中, 为一个文人的习惯一点也没有改变。他一方面服
名共产党人,受到他们很大影响。在共产党人的斡 取了一次重考的机会,又顺利被录取。经过短暂的
旋下,郭沫若参加了北伐,担任了北伐军总政治部 训练之后,1927年5月的一天,军校突然接到
的宣传科长。很显然,郭沫若参加北伐,一方面出
令,要求挑选20名女生组成宣传队,编入中央独命
立 于他的革命热情,另一方面也寄托着共产党人的希 师参加西征。谢冰莹荣幸入选,终于实现了她的从
望。对郭沫若来说,放弃每月360元的文学院院长 军梦。郭沫若和谢冰莹不同的参战目的,决定了他
职务,跑到前线担任每月240元的宣传科长,是怀 们在战争中的不同表现。郭沫若随军北伐途中,忙
有非个人功利性考虑的。作为一位文化名人,他参
与北伐,无疑会极大地提高北伐战争的号召力和影 同,此前就迷恋文学创作的谢冰莹,则将这次从军
比,当时寂寂无名的乡间女子谢冰莹有着和郭沫若 军,一边将膝盖作为案头,陆续记下自己的行军经
完全不同的动因。
与战争看做获取创作素材和灵感的良好机遇。如 的“女兵”。 她二哥所言:“她如果想要写出有血有
力,不平凡 对郭沫若来说,战争使他远离了文学,对谢冰
的作品,那就非经过一些不平凡的生活不可!去当
兵,正是锻炼她的体格,培养她的思想,供给她文章 坛。将《从军日记》与《北伐途次》对比阅读,我们
材料的好机会,这对她,绝对只有益而无害的!”[1] 仍然会有很多发现。一个是初出茅庐的年轻女性
显然,一向欣赏她、关爱她的二哥,将北伐战争看做 对战争的实录,一个是资深作家对战争的回忆;一
是冰莹进行文学创作的良好机遇,他是站在她个人 个是军队中的普通一兵,一个是军队核心阶层的领
成长的角度,而不是从战争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
第二,将参军看做逃婚的最好途径。谢冰莹自己 了拯救国家而弃文从武。全然不同的参军动机,留
说:“至于我自己,那更不要说了,即使他们都反 对,我也要
去的!因为这年的冬天,母亲要强迫我
出嫁,要想逃脱这个难关,就非离开长沙不可!但
是往何处去呢?一个未满二十岁的孩子,身无半 郭沫若本非军人,他参与北伐战争带有“友情
呢?”(2]对当时的冰莹来说,到部队上去,无疑是最 有明显的批判性。一方面,作为政治部的宣传科长
好的出路。等到了部队以后,为国为民的意识就自
然产生了,所以她总结说:“我相信,那时,女性同 辞辛劳地完成自己的使命;另一方面,他更像一位
学去当兵的动机,十有八九是为了想摆脱封建家庭 观察家,对战争的过程不断进行反思,有时还以调
的压迫,和找寻自己出路的;可是等到穿上军服,拿 侃的心态对一些事件进行品评。直到最后,当他发
着枪杆,思想又不同了,那时谁不以完成国民革命,
建立富强的中国的担子,放在自己的肩上呢?”[3】
对这些年轻女子来说,当兵成为“娜拉出走以后” 冰莹作为普通一兵,在战争中没有话语权,她能做
的最好出路,所以以解放民众、打倒军阀为目的的
军事事件,成为女性走出封建家庭、摆脱封建婚姻、
走向解放的良好契机,使这场战争具有了女性解放
的新内涵。
谢冰莹怀着挣脱牢笼的憧憬,顺利考取了中央
演出”的成分,所以他对北伐战争的观察和思考带
(后兼政治部副主任等职),他尽心尽力地工作,不
身而出,揭露蒋介石的反革命嘴脸。与之相比,谢
的就是无条件地服从命令,所以她对战争的记录体
验多于思考,其亮点在于她的女兵身份和坚定、执
着的献身精神。其体现出来的思想观念,基本停留
谢冰莹参加北伐战争有两个目的,第一,将参 的陆续刊发,她名气大噪,成为北伐军中最负盛名
于军务,几乎完全停止了文学创作。与郭沫若不
看做是进行文学创作的绝佳机会,所以她一边行
历,寄到汉口的《中央日报》副刊。随着这些日记
莹来说,战争成全了她的文学梦,使她迅速登上文
导者;一个是为了拯救自己而走向战场,一个是为
下了关于北伐战争的两类文学文本。
具体来说,谢冰莹对战争的记录,与郭沫若对战争 军
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她和同时被
的回忆,构成了我们理解文人与战争关系的两类文
录取的年轻人一起,兴高采烈地从长沙奔赴武汉军 本,使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视点,观察这场战争的内
校接受训练。但到了武汉以后,因为名额限制,在 长沙扩招的学生必须有一部分被淘汰,
谢冰莹作为
她化名谢冰莹(原名谢鸣冈),混到北方学生中,争
在复杂性。
郭沫若在北伐战中,虽然能够恪尽职守,但作
从他的顶头上司宣传部主任邓择生(邓演达)的指
万方数据
名字的,他这一两天来赶路的热心不外是去抢官做 示;另一方面,他对邓择生、对其他将军、对正在进
行的战事,始终抱着一种质疑、反思甚至是批判的 而已。“哼,哼,”我自己冷笑着,“国民革命!不外
态度。这样一种态度使他看上去有双重身份:他既 是让几位投机的烂绅士做做新官僚罢了!”——心
是战争的参与者,又像是一位旁观者。在他的眼 里尽管怀着怒气,但也没有说出来。[6] 里,这场
深得人心的战争似乎早已潜伏下了致命的 郭沫若始终保持着文人的清高,拒绝借革命之
机捞取官位,他认为,当时的革命“三分来是
危机。
邓择生是郭沫若的顶头上司,服从命令是 革命,七分来是做官”。自己要与他们划清界限,
的天职。所以郭沫若对邓的指示是严格执行的。 所以他说:“革命不一定要做官,抱着革命的志趣
但另一方面,他又不像一般的军人一样,对上司惟 的人无论到什么地方,无论做什么事情,一样可以
命是从,所以在北伐过程中,他们之间出现过两次 革命。”[7]对革命阵营内部,以“策略”之名,行推
摩擦。第一次是奉命离开长沙时,郭沫若和李德漠 诿、圆滑之实的官僚作风,他深恶痛绝:“我最大的
发现离出发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便到附近澡堂洗了 不满意便是万事都讲‘策略’。目前革命的胜利只
一个澡。哪知邓择生决定火车提前出发,由于郭沫 有军事上的胜利,政治上是丝毫也没有表现的。像
若和李德漠没有提前赶到,误了发车时间,邓择生 我们政治部对于民众发出了许多的口号,但是一点
大发雷霆,扬言要枪毙他们。郭沫若自然是一肚子 也不能兑现。军事上的胜利一半是得到民众的帮
委屈——他哪里知道出发时间提前了呢?他不但
助,但是对于民众的迫切要求,我们却万事都讲
没有找邓择生检讨,反而对邓心怀不满。事实上, ‘策略’。我们对于旧时代的支配势力太顾忌,太
出于对郭沫若的尊重,邓见到郭沫若的时候,并没 妥协了。结果民众是受了欺骗,我们自己会转化成
有当面批评他。但这事让郭沫若很不愉快。第二 旧势力的继承者,所谓革命只是一场骗局。”[8]郭
次郭沫若听说邓择生私下批评他是“感情家”,并 沫若此言既体现了读书人的直爽和豪气,又切中肯
綮,揭穿了高举革命招牌的阴谋家的嘴脸。当北伐 怀疑郭沫若和政治部的几个四川人拉邦结伙对抗
战争正在进行的时候,郭沫若就看到这一点,可谓
广东人,这让郭沫若无法忍受,当晚就写了辞职申
请,要求离开部队。后经邓择生的当面挽留,方才 先知先觉,让人油然而生敬意。
作罢。这明显看得出,文人当兵,自有文人的个性, 对北伐士兵的描写,郭沫若也不是一味地歌
与一般的是截然不同的。 颂,而是实事求是地描写他们的临战状态:“下面
对身边的将军们,郭沫若也不像一般一 的天地里是采取着散兵线进行着的我们的军队。
样,满怀敬畏,而是采用调侃或腹非的方式对待他 人人都带着一个严肃的面孔,进行很迟钝,一些下
们,显得更像个军事观察家。比如对陈铭枢将军的 级军官叫破嗓子地在督促着。看那情形的确是可
描
写,就颇为幽默、诙谐,带有善意调侃的味道:
怜的一幅图画,要说是和驱着羔羊上屠场一样,是
走到了关帝庙,那儿是前敌司令部的驻扎处, 一点也不过分的。”[9]在描写“自己的”的时
从
候,采用这样的写法,是十分罕见的。因为北伐战
那庙门走过时,陈铭枢含着一支雪茄刚好从左侧
争已经被包裹上了一层厚厚的政治意义和历史价 大门中走出。我那时候很佩服他,觉得他很沉勇,
值,每一个参与的军人,都被想象成是勇敢的和高
就像是关帝君显了神的一样。连那在他的后面跟
着的两名护兵,也就是周苍和关平。[4]
尚的,不可能会出现这种状况。但现实就是现实,
碰到独立团团长叶挺的时候,他这样跟他打招 这些被驱赶的羔羊,一旦与敌人相接,便奋不顾身,
成为真正的英雄。所以说,英雄不是天生的,而是
呼:
特定情景下“逼”出来的,这才符合历史的真实。
呼。我
“喂,赵子龙,怎样?”我这样简单地向他打招
郭沫若在北伐战争中,依然保持了早期写诗时
们当时在对外宣传上是称他为赵子龙,他自
候那种放浪形骸式的诗人气质,所以在《北伐途
己很得意,但他却不曾知道奉上这个徽号的便是
我。[5]
次》中两次写到自己撒尿的情景,尤其第二次,似
乎更有“文学性”:“夫役的一队人把正中处走过
对他不喜欢的将军、官僚,郭沫若则十分鄙夷,
便有了腹非之事: 了,我自己的尿意来了,便站在那田地中对着武昌
城洒尿。尿正洒在中途的时候,又是轰充的一声。 意。
我对于詹大悲,特别地感觉着一种先天的不满
这一炮正落在我背后的路上,爆发了;夫役的队尾
我在肚子里面骂了他好几声的“臭官僚”,“投
子混乱了一下。”(10]武昌城久攻不下,士兵伤亡惨 机派”。我知道湖北省政府委员会里面,是有他的
——
=吕
=累
=石
三2
三衾
三蠡
弓
万方数据
SOCIAL JOURNAL
SCIENCE
动,继续洒他的尿——似乎他的一泡尿比炮弹还厉 誉。 害,可以将武昌城冲跨一样——此时的“尿
在北伐战争的阵营中,郭沫若始终保持着自由 好奇与困惑: 知识分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对这场战
烘烘
到事隔多年之后,自己的情感已经跟当初大不相
重,这时的郭沫若对着武昌城洒一泡热尿,引来了 却通过她那纯净稚气、灵动活泼的文字,将北伐战
敌人的炮弹,身边的夫役们慌作一团,他却岿然不 争中的女兵传奇刊布于众,为她赢得了世界性的声
主”不 《从军日记》与《北伐途次》相比,有几个方面
是北伐军政治部的官员,而是《女神》时代不可一 的优势:第一,它与北伐战争同步发表,这对关注北
世的浪漫诗人,很好地展现了文人从军的另类景 伐战争的读者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1927年夏
象。 斗寅背叛革命,进攻防守空虚的武昌,国民政府急
对战争过程中发生的种种问题,他也高度敏 调叶挺率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四师拒敌,同时
感。如在围困武昌时,曾一度有消息说,武昌城被 将武汉军事政治学校的学生、中央农讲所学员合编
攻下,但最后证明是谣传。但郭沫若马上想到: 而成的中央独立第一师进剿叛军,并急招在九江、
“攻进了武昌城的消息不用说完全是假造的。因 武穴方面的国民革命军第二、第六军回援。谢冰莹
为谁都相信当晚的夜袭一定可以攻进城,而先攻进 就是这次走向前线的。作为女兵,她的职责是伤员
城的部队在论功行赏上自会掌握武昌乃至湖北全 救护。在这个过程中,谢冰莹利用行军的间歇,在
省的统制权,这便构成了那假造情报的动机和目
膝盖上陆续写下了这些断断续续的日记,并及时在
的。”Ill】事实证明,郭沫若的感觉是准确的。自9 《中央日报》副刊刊发,在当时即具有文学价值,也
月1日起,北伐军就将武昌城围困起来,但城墙太 有新闻价值,自然能够引人关注;第二,谢冰莹的
女 高,敢死队一次次攻城未果。9月5日,北伐军再 性身份,也是《从军日记》得以火爆的重要原
因。 次攻城,时值第二师师长的刘峙,长期因为军纪涣 在北伐战争之前,中国女性从未在官方的许
可下以 散,遭到蒋介石的训斥,所以在攻城的时候,为了抢 群体的形式走向战争,北伐战争开始以
后,武汉中 头功,谎称他的士兵已经攻人武昌城,请求支援,结 央军事政治学院开始招生女兵,使中
国的女性第一 果使援军遭受重创。【12]郭沫若一眼就看穿了这些 次获得与男性一起走向战场的机
会。这种开天辟 将军们的嘴脸,其目光之敏锐,观察之深刻,让人叹 地的行为,必然会引起人们的广
泛兴趣。《从军日 记》用了相当大的篇幅,描写了百姓看到女兵时的
服。
争,他一方面 我一个人先抵嘉鱼,为了找我们的住址在街上
寄予厚望,另一方面也发现了种种可疑的迹象,后 走了好几次。啊呀!女兵来了!女兵来了!这个
来他发现蒋介石背叛革命的时候,拍案而起,怒斥 骑马的女兵恐怕是什么官长罢?一片喊声连关在
蒋介石的罪行,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当然,《北伐途次》是回忆而非记实,写作时间
是北伐战争结束多年以后。这个时候,北伐战争的 听说我们住在洋房子里,“这恐怕就是我们的所在
后果已经看得十分清楚,就无可避免地带有“后见
之明”。但从文本来看,郭沫若还是努力将当时的 的人物约二三百人,他们或她们有a1我做老总
九层楼上的闺女也通通出来了。
到了福音堂的门首,我只得下马休息着,因为
罢?”我这样想。进门了,跟随我来的有各种各样
感受和后来的见解区分开来。比如当他在武昌城
有叫女先生的,有n1女长官的,还有一个小的,
孩子叫 看到战死的士兵的遗体的时候,他清晰地记录了自
女司令官的。我这时汗流满面,脸上烧得热
但我那时候的感触却是 己思想的变化轨迹:“
地,我真难以为情
了,我已经做了西洋镜里的“古 没有流于感伤:因为我觉得他们的死是光荣的,他 董玩器”,不,新时代
的怪人物。[14] 们的血是有代价的,他们是死得其所,是死而无憾。 其中也不乏让人忍俊不禁的描
写:
但在七八年后的现在我写到这儿,我对于当年
一位持拐杖的老婆婆说:“我长到八十多岁
的夸张的感想,只能够自己对着自己冷笑了。”[13]
了,从没有见过这样大脚,没头发,穿兵衣的女
这说明郭沫若在写《北伐途次》的时候,明确意识 人。”哈哈哈!她笑出眼泪来了!我也和着大众们
笑了。有位四十多岁的婆婆送茶给我喝,我真感谢
同,所以他有意识地将这二者区别开来,以确保回
她,她说了一句使我很难过(其实并不难过)的话。
忆的真实性。这种明确的自我意识,基本保证了回
她说:“这样年纪轻轻活活泼泼的女孩,假使在战
忆的可靠性。 场上打死了,她家里的父母怎么办呢?”[15]
与郭沫若相比,谢冰莹只是地位卑微的女兵,
万方数据
这种描写,第一次呈现了“女兵”在行军途中
遭遇的尴尬,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正如
西征的时候,郭沫若早已发表了那篇著名檄文,
有论者指出:“作者的性别身份,不但为作品增加 “四一二”大屠杀已经发生,宁汉矛盾已经公开化。
了某种传奇色彩,而且激发了人们对新时代新女性 但动荡的局势和尖锐的矛盾,对当时在军校里接受
的好奇与想象,隐含了革命时期人们渴望重新塑造 封闭式教育的谢冰莹来说,是无法全面了解的。她
和想象‘新女性’的强烈期待。”[16] 依然对北伐战争充满希望,激情满怀地走向战场。
第三,北伐战争像所有的政治事件一样,在凯 面对老太太关于战死的提问,她以“背书”的方式 歌
高奏、理想高扬的同时,也必然会夹杂着污秽和
做了回答:“我出来当兵是下了决心的,即使我马
丑恶,这是政治运行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伴生物。 上战死了,我是很愿意的。为革命而死,为百姓的
完全纯净的、正义的、完美的政治运动是不存在的。 利益而死,这是多么痛快的事呀!至于父母当然是
所以郭沫若满怀激情投入北伐以后,也时时会用质 舍不得,但我们可不要管他,因为革命是牺牲少数
疑的眼光,去发现藏在表象背后的龌龊。谢冰莹也 人替大多数人谋利益谋幸福的 。”[18]这份纯
同样如此,她不可能看不到那些隐藏在激情背后的 真、勇敢和执着,自有其动人的魅力,也很容易感染
灾难性事件,但她显然缺乏郭沫若式的批判意识, 读者。但结合后来的革命结果来看,总不免有些悲
她的身份和地位也决定了她只能痛惜而无力批判。 凉。 从咸宁出发去汀泗桥的时候,谢冰莹坐在火车
上,
在20世纪上半叶,战争一直绵延不断,似乎
成
想起她在咸宁道旁看到的七具尸体,其中六具是土 为中国社会的常态。中国文人也常常积极地投身
豪劣绅的,一具是被冤杀的学生。这时谢冰莹记述
到这些战争中去。文人,作为天生的批判者,常常
她当时的思想情感:“死了的六个土豪劣绅我到 会在战争的喧嚣背后发现潜藏的危机,并提出自己
(倒)一点都不可怜他们,虽然他们是被我们同学 尖锐的批评。但并非所有走向战场的文人都能始
——
用五六次枪打死的。因为他不知害死了多少劳苦
终保持这份清醒的理性精神,当思想被意识形态的
看吕
=累
民众。只可惜的,冤枉打死了一个教导营的学生, 宣传所宰制的时候,或者当现实的压力威胁到文人
他是这次打汀泗桥时被敌人捉去了缴了枪械,他又 的生存的时候,这种批判意识就会丧失,成为真正
=:石
跑回来报告的。谁知道营长说他临阵退却,一定要 意义上的“普通一兵”。这两种状态,在郭沫若和
三毫
枪毙,可怜他一直到了‘杀场’,才知道他今天要见 谢冰莹的身上均体现得十分明显,成为文人参与战
置2
阎王了。他哭得很伤心,同学没有一个愿意开枪 争的两个标本。
三衾
的。他们都望着这天真年幼的孩子发呆,后来他们
[参考文献]
=二
都要求营长,审查他的确实情况后再枪决,可是
‘命令如山’,那里(哪里)容得你讲情,最终枪决
[1](2][3]<谢冰莹文集》(上),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
了!唉!”(17]凡土豪劣绅,都一定是罪恶累累、害
年,第41—42、42、42页。
死无数民众的恶魔,都死有余辜。这种“身份决定
[4][5](6][7][8][9][10][11][13]<郭沫若全集·文学
编>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61—62、63、42、
罪行”的想法是当时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结果,按
100、101、51、68、84、119页。
照这样一种简单化的思路,革命很容易成为江湖仇
[12]中央档案馆编:《北伐战争(资料选辑)》,北京:中共中央
杀式的“翻身”行动,而不是消灭剥削压迫,解放一
党校出版社,1981年,第121页。
切人的事业。作为年轻
的女兵,谢冰莹受当时军校
[14)[15)【17][18)冰莹:《从军日记>,上海:光明书局,1933
年,第28—29、29、21—22、29页。
教育,严格接受了意识形态的教化。相对于对土豪
[16)杨联芬:<女性与革命:以1927年国民革命及其文学为背
劣绅的屠杀,她那位同学被冤杀,更显现了战争的
景》,陶东风编:《中国革命与中国文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
残酷和长官粗暴、蛮横的军阀作风。谢冰莹对此颇 为痛心,但也只是一声叹
社,2009年,第32页。
息,没有上升到对战争中
【责任编辑:刘瑞弘】
的人性灾难进行反思的高度。事实上,谢冰莹参加
万方数据
本文发布于:2023-10-31 13:39: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7307932021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纪实与回忆论郭沫若、谢冰莹对从军北伐的不同书写.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纪实与回忆论郭沫若、谢冰莹对从军北伐的不同书写.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