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考研郭沫若专题复习

更新时间:2023-10-31 13:04:16 阅读: 评论:0

中考励志句子-大禹治水是什么意思

文学考研郭沫若专题复习
2023年10月31日发(作者:运动场馆)

第五章 郭沫若

重点:

1、郭沫若的思想发展

2《女神》的时代精神和艺术风格

郭沫若的生平与思想发展

一、郭沫若生平简介

郭沫若,18921978)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原名开

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在中小学期间,广泛阅读了中外文学作品,

参加反帝爱国运动。1914年初到日本学医,接触到泰戈尔、海涅、歌德、斯宾诺莎等人

的著作,倾向于泛神论思想。由于五四运动的冲击,郭沫若怀着改造社会和振兴民族的

热情,从事文学活动,于1919年开始发表新诗和小说。1920年出版了与田汉、宗白华

通信合集《三叶集》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以强烈的革命精神,鲜明的时代色彩,

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豪放的自由诗,开创了“一代诗风。同年夏,与成仿吾、郁达夫

等发起组织创造社。1923年大学毕业后弃医回国到上海,编辑《创造周报》等刊物。1924

年,通过翻译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一书,较系统地了解了马克思主义。1926

年任广东大学(后改名中山大学)文科学长。7月随军参加北伐战争,此后又参加了南

昌起义,1929年初参与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其间写有《漂流三部曲》等小说和

《小品六章》等散文,作品中充满主观抒情的个性色彩。还出版有诗集《星空》《瓶》

《前茅》《恢复》,并写有历史剧、历史小说、文学论文等作品。1928年起,郭沫若流亡

日本达10年,其间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古文字学,著有《中国

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著作,成绩卓著,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天地。

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沫若别妇抛雏,只身潜回祖国,筹办《救亡日报》,出任国民

政府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和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负责有关抗战文化宣传工作。其间

写了《棠棣之花》《屈原》等6部充分显示浪漫主义特色的历史剧,这是他创作的又一

重大成就。这些剧作借古喻今,紧密配合了现实的斗争。1944年,写了《甲申三百年祭》

总结了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抗战胜利后,在生命不断受到威胁的情况下,

坚持反对独裁和内战。争取民主和自由的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沫若曾任

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以主要精力从事政治社会活动和文化的组织领导工作以

及世界和平、对外友好与交流等事业。同时,继续进行文艺创作,著有历史剧《蔡文姬》

《武则天》,诗集《新华颂》《百花齐放》《骆驼集》,文艺论著《读(随园诗话)札记》

《李白与杜甫》等。郭沫若一生写下了诗歌、散文、小说、历史剧、传记文学、评论等

大量著作,另有许多史论、考古论文和译作,对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多方面的重

大贡献。他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著作结集为《沫若文集》

17卷本(19571963,新编《郭沫若全集》分文学(20卷)、历史、考古三编, 1982

年起陆续出版发行。许多作品已被译成日、俄、英、德、意、法等多种文字。

、郭沫若思想发展

1、泛神论思想

2、浪漫主义

3、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创作

《女神》的时代精神和浪漫主义特色

《女神》(出版于19218月,除序诗外共56首。最早的诗写于1918年,最迟的

诗写于1921年,绝大部分为1919年、1920年所作。

《女神》成功的原因:时代需要与诗人创作个性的统一。

一、思想内容:

《女神》对封建藩篱进行了猛烈的冲击,表现了改造社会的强烈要求,以及追求和

赞颂美好理想的无比热力,传达出“五四”时代精神的最强音。

1、破旧立新的精神贯穿始终——

诗人歌颂反抗、破坏、创造,体现了个性解放和民族解放的迫切要求,表现了打

破枷锁、创造光明自由统一欢乐的新中国的希望,反映了郭沫若的彻底革命的态度。

A《凤凰涅槃》 以有关凤凰的传说为素材,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

更生”的故事,象征着旧中国以及诗人旧我的毁灭、新中国以及诗人新我的诞生。诗中

表现了把一切投入烈火、与旧世界决裂的英雄气概。这种毁弃旧我、再造新我的痛苦与

欢乐,正是五四运动中人民大众彻底革命、自觉革命精神的形象写照。诗人以汪洋恣肆

的笔调、重叠反复的诗句,写了凤凰的更生,即经过斗争冶炼后的真正的创造和新生。

它表达了诗人对“五四”新机运的歌颂,也是祖国和诗人自己开始觉醒的象征,洋溢着

炽热的向往光明、追求理想的热情。

B《女神之再生》:根据古书上“女娲炼石补天”的记载写成,也是以神话为题材

突入“五四”革命现实的核心,揭示反抗、破坏、创造的主题。颛顼共工争帝,触断擎

天柱不周山,天晦地冥,风声、涛声交织成“罪恶的交鸣”,是旧中国的写照;女神们

面对“浩劫”而离开神龛,要去“创造个新鲜的太阳”,“照彻天内的世界,天外的世

界”,则是中华民族在“五四”高潮中的伟大的觉醒的鲜明象征。

2、饱含爱国主义思想和深情——

五四爱国运动激起了身居异国的诗人深切的爱国热情,它眷恋祖国,颂扬祖国的新

生,盼望着祖国的富强、安康。

A《炉中煤》:诗人自喻为正在炉中燃烧着的煤,而把祖国比着“年青的女郎”,

他要为心爱的人燃烧,即为祖国而献身。他称自己有“火一样的心肠”,庆幸自己能够

“重见天光”,愿为祖国赴汤蹈火,因为他从时代的曙光中看到了新的希望。

B《晨安》:诗人以最亲切的感情、最真挚的敬意,用自豪的声音,遥向大海西

岸的祖国问安,一气连喊了27个“晨安”:“晨安!我年青的祖国呀!/晨安!我新生

的同胞呀!/晨安!我冻结着的北方的黄河呀!/黄河呀!我望你胸中的冰块早早融化呀!

/晨安!万里长城呀!/……晨安!常动不息的大海呀!/晨安!明迷恍惚的旭光呀!/

安!诗一样涌着的白云呀!/晨安!平匀明直的丝雨呀!诗语呀!/晨安!情热一样燃着

的海山呀!/晨安!梳人灵魂的晨风呀!……”

3、歌颂叛逆精神,表现与万物相结合的个性力量——

《女神》处处都表现了鲜明的自我特色,为叛逆的自我唱出了激越的颂歌,折射出

强烈的个性解放的要求,体现了狂飙突进的风格。

如《天狗》:在群魔乱舞的昏暗世道中,诗人大声疾呼,要把月、日、星球、全宇

宙吞了,充分表现了要冲决一切罗网、摧毁一切黑暗的英雄气概和豪迈气魄。这里的具

有叛逆精神的自我形象,有着扫除一切陈腐、创造一切新生的巨大威力,是全宇宙的能

的总量。他体现着强烈的时代要求和民族解放的要求。

4、对劳动和工农的景仰和颂扬——

诗人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由衷地赞美和颂扬劳动和工农大众。体现了“五四”

时代社会思潮“劳工神圣”的巨大影响和作用。

如《地球,我的母亲》诗作展现的是地上乐园的景象:从黎明起,地球就象母亲

一样背负着人们,哺育着人们,让人们在乐园中逍遥;宇宙的一切都是地球的化身,而

地球的主宰却是工人和农民,“炭坑里的工人”是“全人类的普罗美修士”、“田地里

的农人”是“全人类的保姆”。诗歌表现了对工农的无限仰慕和崇敬;表示对劳动的热

爱、“要永久劳动不停”。

5、以积极向上的精神歌咏大自然——

《太阳礼赞》《光海》《日出》

二、艺术特色:

《女神》以诗体改革的精神,进行了彻底的自由创造。它的直抒胸臆、浪漫想象、

充满“泛神论”色彩,呈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的特色。

1、火山爆发式的激情,狂涛巨浪般的气势

A、情感的宣泄——

郭沫若的诗感情炽烈,气势雄浑,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凤凰涅槃》对

黑暗现实的否定,用的是最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你脓血污秽着的屠场呀!你悲哀充

塞着的囚牢呀!你群鬼叫号着的坟墓呀!你群魔跳梁着的地狱呀!”把自己对现实的厌

恶、敌视、表现得异常强烈、淋漓尽致。又如《匪徒颂》:对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宗

教革命、学说革命、文艺革命、教育革命的“匪徒”,他高呼:“万岁!万岁!万岁!

毫不掩饰,赤裸裸地暴露自己的思想情感,使诗作呈现出汹涌澎湃的气势。

B、回环复迭的渲染——

在诗作中,郭沫若常常不顾及诗的“忌重复”,而采用回环复迭的方式,重复的

句式、反反复复的感情渲染,造成情感的叠加,形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凤凰涅槃》

“我们新鲜,我们净朗,/我们华美,我们芬芳,/一切的一,芬芳。/一的一切,芬芳。

/芬芳便是你,芬芳便是我。/芬芳便是他,芬芳便是火。/火便是你。/火便是我。/

便是他。/火便是火。/翱翔!翱翔!/欢唱!欢唱!”反复吟唱,欢欣鼓舞、兴奋激昂

的心情跃然纸上。诗中的“群鸟歌”则是通过反复,揭露官僚政客、市侩文人的相同嘴

脸,幽默滑稽,讽意盎然,人们不禁发出会心的微笑。

C、气势磅礴的大背景——

郭沫若诗作的背景常常是无限广阔的宇宙,给人以气势磅礴之感,叫人惊异、

使人震撼。如《天狗》中气吞日月、囊括宇宙的天狗,驰骋风云,豪情彭湃,给人以震

撼天地的力量。又如《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要提起“无限的太平洋”把黑暗的地球

推倒,这是何等巨大的力量和气势!

2、叛逆追求的化身——理想化的自我形象的创造

《女神》把破坏、反抗、创造精神形象化,创造了一个叛逆追求的化身——理想化

的自我形象。这个自我形象在诗中非常突出,它占据了宇宙中心,成了宇宙的主宰。这

个“自我”与大自然、与日月星辰、与历史文明都化为一体。这个自我是无生死的精神

和理想的化身。这个精神便是叛逆、破坏、创造,这个理想便是摧毁黑暗社会、建设光

明中国。

如《凤凰涅槃》,自我形象、凤、凰、火等,都融为一体:“一切的一,更生了!

一的一切,更生了!我们便是他,他们便是我!我中也有你,你中也有我!我便是你!

你便是我!火便是凰!凤便是火!翱翔!翱翔!欢唱!欢唱!”又如《天狗》:“我把

日来吞了,我把月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

“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这个自我,包含了宇宙万物,成了宇宙的主宰。

自我的形象,不仅有作者的影子,又具有民族和大众的情感,他对黑暗社会、陈规

陋习、旧的势力有着强烈的不满,对祖国和民族有着深切的爱,对劳动人民充满真挚的

敬意。因此,这个“自我”,实际上是诗人“自身”与“祖国”、“民族”、“大众”,

以及“人民革命”的统一体,是理想化的形象。

3、借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寄托诗人理想,表现时代精神

《女神》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借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抒写自己的革命理想,

表现自己不屈的意志、创造的精神、对理想的追求。

如《凤凰涅槃》——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神话传说,象征祖

国、民族、自我在革命中获得新生;《天狗》——用传说中的“天狗吃月亮”、“天狗

吃太阳”的传说,表现自己的冲决一切的叛逆精神;《女神之再生》则是融合神话传说、

历史故事,谴责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歌颂追求、创造光明的精神;《湘累》——

借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屈原的事迹,表现自我强烈的反抗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棠棣

之花》——借历史故事、历史人物聂嫈的史迹,歌颂伟大的女性及爱国志士勇敢反抗强

权政治、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精神。

4、丰富的想象、奇丽的色彩

《女神》想象丰富,比拟奇丽,展现了缤纷多彩、生机勃勃的诗境,如天马行空,

瑰丽多姿,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如《炉中煤》的比拟——“年青的女郎”——祖国(蕴涵对祖国的爱与希望:祖国

永远年轻、漂亮、充满青春的活力);“炉中煤”——自我(形象化的写照:赤诚、献

身精神、受压抑、为新时代所鼓舞)。又如《地球,我的母亲》中的想象——脚踏实地

的精神——比作“地球,我的母亲!/我羡慕那一切的动物,尤其是蚯蚓——/我只不羡

慕那空中的飞鸟:/他们离了你要在空中飞行。/地球,我的母亲!/我不愿在空中飞行,

/我也不愿坐车,乘马,著袜,穿鞋,/我只愿赤裸着我的双脚,永远和你相亲 。”;

那“田地里的农人”——地球母亲的“孝子”、“全人类的保姆”;那“炭坑里的工

人”——地球母亲的“宠子”、“全人类的普罗美修士”。

还有无所顾忌的现代科技词汇的引用,如“我是一切星球底光,/我是X光线的光,

/我是全宇宙的Energy(能)的总量”(《天狗》;“哦哦,摩托车前的明灯!/你二十

世纪底亚坡罗!/你也改乘了摩托车吗?/我想做个你的助手,你肯同意吗?”《日出》

5、形式的大胆革新和新颖多姿

郭沫若说:“我愿意打破一切诗的形式,来写自己能够够味的东西。《凤凰•序》

他正是这样,冲破旧格律诗的种种清规戒律,创造了完全崭新的新的诗歌艺术形式(适

用于诗的新内容的新的自由形式)

A、气势雄浑豪迈的自由体诗,是《女神》里最具特色、最能激动人心的诗体,它

开一代诗风,为五四以后的新诗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它既是宽大不羁的胸怀和丰富

强盛的想象力的表现,也是五四时代的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的产物)

B、新格律诗体的运用。具有比较严谨的形式格律,音调铿锵,诗形齐整,节奏韵

律鲜明和谐,有深刻而丰富的意境。如《炉中煤》等。

C、诗剧体式的借鉴。

三、局限:

1、简单的把浪漫主义与革命文学对立起来

2、艺术上的模仿,生活不足

其它创作

从《星空》《瓶》到《前茅》与《恢复》

1《星空》

1)概述:出版于1923年,共34首诗,作于192110月至192212月,这

时新文化阵营分化,革命暂时进入低潮时期。郭沫若正陷入孤寂彷徨的苦闷之中。《序

诗》中,原来《女神》里的气吞日月的理想化的叛逆“自我”形象,已经变成了“带了

箭的雁鹅”和“受了伤的勇士”,“偃卧在这莽莽的沙场上”。郭沫若几度回国,希望

看到祖国的新生,但五四高潮已过,国内仍然一片黑暗。他对现实有着更深的憎恶、不

满,又无可奈何;只好到大自然或超现实的空幻境界寻找暂时的解脱和安慰。他不再礼

赞“光芒万丈的太阳”,而是仰望幽光闪烁的“星空”,不再是要“赤裸着双脚”,永

远和地球“母亲”相亲,而是羡慕“天上的街市”。

不过,《星空》里也有与《女神》一脉相承的,如《洪水时代》:把夏禹以四海为家、

决心治理好洪水的刚毅比作“近代的劳工”,并号召人们效法大禹的精神去开拓这“第

二个洪水时代”:“你伟大的开拓者哟,你永远是人类的夸耀!你未来的开拓者哟,如

今是第二次的洪水时代了!”。这表明:郭沫若这时一面是孤寂彷徨,一面也在追求探

索,思想呈现为矛盾状态。

2)代表作《天上的街市》

A、内容:《桃花源记》式的理想社会的描述(与现实相对照的不同)

飘渺的空中——美丽的街市、世上没有的珍奇天河浅而不甚宽广、牛郎织女可自

由来往

与丑恶社会形成鲜明的反差(对比的方法)

B、艺术:继承了《女神》的浪漫主义,借助神话传说,寄托自己的情怀;新格律

诗的创造,又有相对的自由

2《前茅》

1概述:出版于1928年,包括《序诗》在内共23首诗作,大部分诗作写于1923

年。当时郭沫若从日本回国,正值中国革命度过了五四以后的短暂低潮,在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下,国内工人、农民运动蓬勃兴起,他们正开始取代青年学生,成为主力军,即

革命的“前茅”。他受到工农运动的激荡,重新燃起革命激情。《前茅》正是一部歌颂

工农为革命的“前茅”的诗集。他又引吭高歌。诗作与《女神》相比,显然是现实主义

因素的增多、革命意识的增多。

2)代表作简述:

《黄河与扬子江对话》:号召人们要像“俄国无产阶级专政一样”进行流血的大革

命,并断言俄国和正在革命中的中国是20世纪的“两个新星”,肩负着“人类解放”

和“世界和平”的使命。

《我们在赤光之中相见》;诗人坚信“长夜纵使漫漫,终有时辰会旦”,他把太阳

《太阳没了》:追悼伟大的革命领袖列宁的诗篇。他歌颂列宁的丰功伟绩:“他灼

灼的光波势欲荡尽天魔,他滚滚的热流势欲决破冰垛,……无衣无业的穷困人们,受了

他从天盗来的炎炎圣火”。他相信“世上一切的工农”“戈矛相赠”,“开除路上的荒

荆”,用满腔热血换取新世界的诞生。

3《恢复》

1)概述:出版于1928年,共收诗作24首,创作于192815日至16日的

半个月中。这时,郭沫若已经经受了革命战争的考验、锻炼,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的战

士。“八一”南昌起义失败后,他又大病一场。但是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以及疾病的折磨,

都不能磨损他的意志。到了白色恐怖的上海,他大病初愈,便写下了这些斗志昂扬的诗。

2)代表作;

《如火如荼的恐怖》:“要杀你们就尽管杀罢!你们杀了一个要增加百个,我们身

上都有孙悟空的毫毛,一吹便变成无数个新我。”

《血的幻影》:“我们昨日不是还驾御着一朵红云,为什么要让它化成一片血雨飞

散?我们便从那高不可测的火星天里,堕落到这深不可测的黑暗之渊。”

《战取》:“我已准备下一杯鲜红的寿酒,朋友,这是我的热血充满心头。酿出一

片血雨腥风在这夜间,战取那新的太阳和新的宇宙!”

《我想起了陈涉吴广》。诗作以古事(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起兴,

写现实中农民的悲惨生活。陈涉吴广是“受不过秦始皇的压迫”,成为“农民暴动的前

驱”,他们“惊动了林中的虎豹”、“惊散了秦朝的兵将”,“他们的暴动便告了成

功”、“秦朝的江山便告了灭亡”。而现实之中,“北方的农民实在是可怜万状”、南

方“农村的凋敝触目神伤”。和陈涉吴广相同的是“我们中国出了无数的始皇!还有那

外来的帝国主义的压迫,比秦时的匈奴还要有五百万倍的嚣张”。作者相信——人民一

定会有主张,会像陈涉吴广那样起来暴动,——“在工人领导之下的农民暴动哟,朋友,

这是我们的救星,改造全世界的力量!”

总之,《恢复》在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上又有新的发展,它继承了《女神》的积极

浪漫主义,又发扬了《前茅》的现实主义。《恢复》和《女神》都表现革命理想,但《女

神》是通过幻想的形式、夸张的形象来表现;《恢复》则通过现实中革命者具体的情操、

行为来表现。它们都表现了理想化的“自我”形象,但《女神》的“自我”形象是物我

的融合、统一,而《恢复》的“自我”则是现实中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恢复》与《前

茅》相比,生活实践更丰富、世界观更成熟、战斗情绪更激昂、革命态度更坚定。

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题材的剧作

(一)、前期历史剧创作

1、概述:

1《卓文君》19232月)——反抗封建礼教、冲破封建束缚

卓文君——在婚姻问题上对封建礼教的叛逆(公开和家庭决裂,与司马相如出走)

主题:歌颂敢于争取幸福和自由的叛逆的女性,表现个性解放的思想。

2《王昭君》19237月)——反抗封建王权、维护人格尊严

王昭君——反抗封建社会中至高无上的王权的叛逆(“宁作玉碎,不作瓦全”的品

格,当廷谴责封建帝王、自愿出嫁匈奴的骇世惊俗的举动)

主题:歌颂敢于向封建王权进行挑战的伟大的叛逆女性,表现彻底的反封建思想。

3《聂嫈》19256月)——反对强权政治、忘我牺牲精神

聂嫈——反抗强秦的侵略、吞并,反对分裂投降的叛逆(支持弟弟的斗争,大义凛

然、视死如归的精神)

主题:歌颂不为弱小而屈从强权,为伸张正义而英勇牺牲的伟大的爱国主义叛逆女

2、艺术特色:

1)“古为今用”的现实主义原则:

不是为了再现历史人物而去写历史人物,而是通过历史人物的塑造,配合现实斗争,

表现时代精神,为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服务。对封建礼教的斗争、对封建王权的否定、与

强权政治的搏击,都是五四时代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核心内容,人们可以从剧中得到启示、

受到教益。

2)不拘泥于成说的革新创造:

不照搬历史史实,对人物和情节大胆加以改造,重新发掘历史人物的思想精神面貌,

力求对历史作出新的解释,使之与时代息息相通。

如:卓文君——“私奔”(“淫奔”)与“公开决裂、离家出走”

王昭君——悲悲切切与大义凛然;被动派遣与主动请嫁;指责汉元帝的荒淫无

3)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如:卓文君——父亲逼她寻死、公公骂她有伤风化(主宰自己的命运)

王昭君——毛延寿索贿、汉元帝犹豫、豪华宫廷与荒凉异域(毅然抉择)

聂嫈——奸相侠累、韩侯与弟弟聂政、生与死(为正义而作为)

(二)40年代的历史剧

1、概述:

1《屈原》1942年)[屈原一生的悲剧故事] 爱国力量与妥协投降派的斗争

2《棠棣之花》1942年)[《聂嫈》的扩写]反强权、反投降、主联合、主团结

3《虎符》1942年)[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反侵略、反奴役、反压迫

4《孔雀胆》1943年)[大理总管段功与阿盖公主的爱情悲剧故事]歌颂民族团

结、反对民族分裂

5《南冠草》1944年)[夏完淳起兵复明、以身殉国的故事]歌颂爱国主义和民

族气节

6《筑》[又名《高渐离》]1946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的故事]反抗封建专

制、独裁的统治

2、艺术成就:

1)现实性和战斗性的主题(延续了前期剧作“古为今用”的原则)

2)壮美的悲剧精神

A、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悲剧事件(正义和真理的被压迫)

B、不屈的斗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人物{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C、饱含悲戚与颂扬的英雄主义基调

3)激越的浪漫主义诗情

A、诗化的语言:既有直接的诗歌的引用——《橘颂》,又有诗情浓郁的大段独白

——《雷电颂》,深刻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丰富了人物的情感,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B、诗化的人物:诗美的人格、道义美的化身、诗人的气质。如:婵娟——以自

己的生命写了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篇《橘颂》

尊位-叶酸的服用方法

文学考研郭沫若专题复习

本文发布于:2023-10-31 13:04: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7286552021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文学考研郭沫若专题复习.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文学考研郭沫若专题复习.pdf

标签:郭沫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